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2023年《分扣子》教学设计3篇【通用文档】

时间:2023-02-21 09:00:10 浏览量:

《分扣子》教学设计1  课前思考:  《“数学好玩”——分扣子》是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在分扣子的活动中积累分类的经验。在一年级上册中已涉及到了分类的知识——《整理房间》,所以孩子已有了分类的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分扣子》教学设计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分扣子》教学设计3篇【通用文档】

《分扣子》教学设计1

  课前思考:

  《“数学好玩”——分扣子》是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在分扣子的活动中积累分类的经验。在一年级上册中已涉及到了分类的知识——《整理房间》,所以孩子已有了分类的基础。本课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分类,通过“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并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能力目标: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3、情感目标: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教学难点:根据分类的结果,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但结果一样。

  教学准备:课件、扣子教具若干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名字叫《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小熊一家去郊游,走啊走啊遇见了一座大城堡。“哐哐哐,有人吗?”漂亮的大城堡里面,一个人也没有却又一桌子丰盛的食物。“看起来好好吃啊,好像是特意为了我们准备的。”大家都走饿了,就开始吃了起来。这时候,进来了一只怪物,哦不,是两只、三只,一共有20只怪物。这些怪物说“哼,是你们动了我们的食物吗?我们的派对都被你们搞砸了,赶紧把他们都绑起来扔出去!不对,先让他们尝尝木棒的厉害!”这时候,一个小个子怪物走到了前面,“我们还是玩猜谜游戏吧!猜一猜谁是这个城堡的主人?只有五次机会”怪物们吵吵嚷嚷地说:“好啊好啊,听起来很有趣,如果猜不出来还能罚他们。”同学们,如果你是小熊的家人,你会怎么提这五个问题来猜谁是城堡的主人呢?

  生:1.可能是提出建议的这个怪物?

  2.可能是个子最高的那个怪物等。

  师:同学们都是按照外貌等一个一个猜的。有5次机会,但是有20个怪物,万一这样猜下去,5个问题内无法找到真正的主人怎么办?今天,你们和老师一起来学习《分扣子》,通过今天学习分类,看看能不能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

  师:第一个活动,拿出一号口袋,先不动。【表扬动作快,守纪律的孩子】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可以怎么分类?每种分发还能继续往下分吗?音量最小,最先举手的小组优先汇报,听懂了吗?

  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出示板贴。

  师:数三声请全班同学坐好,【及时表扬】老师在黑板上也准备了扣子,可以拿下来换位置,请你到前面来分一分。两个人一起,边分边说。

  选一小组学生上台,先汇报按照什么分,再动手分一分。

  师:他们把扣子按什么分的?分成了几类?每种分法还能继续往下分吗?

  生:按形状分成了圆形和方形(或者按扣眼数量分成了两个扣眼和四个扣眼)。还能继续分。继续按照扣眼数(或形状)。

  师:最后经过了几次分类,分成了几类?

  生:经过两次,分成了四类。

  师:请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分的"?【ppt展示,并让学生根据图片说一说】

  生:按照形状分——再按照扣眼数分。

  师:刚才老师听到有同学说还有其他的方法?谁能来讲讲别的方法?

  选一小组学生上台,先汇报按照什么分,再动手分一分。

  第一次按扣眼数分,分成两类,然后把两个扣眼的继续分成圆形和方形。四个扣眼的继续分成圆形和方形,先按照扣眼数——再按照形状。【ppt展示】

  师:观察一下,同样的扣子,两次分类你有什么发现?

  生:分类的顺序颠倒了。

  师:那分类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ppt展示两次分类的结果】

  生:分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大家不仅动脑筋快,看看大家手上快不快。把这些小扣子,快速的装回一号口袋,两个人合作会更快。【及时表扬两人合作完成并坐好的学生】

  2、活动2: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活动,谁来读一读?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请一组学生上台分一分。

  师:大家看,他们第一次是按什么分成的两类?

  生:颜色。

  师:我们先看红色,红色扣子还能继续分吗?快看他们第二次把红色继续分,按什么分的?

  生:按形状分的。

  师:白色的有形状问题吗?

  生:没有。都是圆形。

  师:那么继续看红色部分,还能继续分吗?按什么分?

  生:可以按扣眼数分。

  师:那白色还可以按照扣眼数继续吗?

  生:可以,并且动手分一分。

  师:老师看大家那么积极,是不是还有不同的分法?【出示ppt】

  生:按颜色——形状——扣眼数,最后分成6类。

  师:颜色分完之后,如果不按形状分,可以怎么分?

  生:可以先按扣眼,再按形状。

  师:那么我们看看还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师:第1,2种方法我们看到了,其他4种方法,你们都能想到吗?看着其中一种方法,在脑子里想一下。这6种方法分完之后,想一想,分得的结果会怎样?

  生:分的结果都一样。

  师:对,分得的结果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是按照这三个特点来分类的,只是顺序不同。下面,两人一组,把扣子放回2号口袋并坐好。【及时表扬纪律好的小组】

  师:通过刚才两次分扣子的活动,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法?请翻开书,填写自我评价表。填完后,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给对方一点鼓励或者提醒。【小组活动中我们也要互相帮忙,互相提醒】通过今天学习的分类知识,看看能不能帮助小熊一家解决刚才的难题。

  三、巩固练习

  小熊弟弟提了第一个问题:“城堡的主人是不是头上有角啊?”“对啊,是有角。”你看,熊弟弟一个问题,把怪物们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头上有角的),一类是(头上没有角的)。怪物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光知道这个怎么能猜得出来?”那倒是,这样头上有角的怪物有13只呢,小熊弟弟非常会观察,看完了头上,接着观察脸。他问道:“城堡的主人脸上有胡子吗?”“不,没有胡子。”怪物们又开始吵吵了,“光知道这个能猜出主人吗?”熊弟弟两个问题问完,头上有角,脸上没有胡子的怪物有9只,又变少了。

  第三个问题,小熊弟弟问:“城堡的主人是花花绿绿的,还是一个颜色的?”怪物们哈哈大笑,“这哪能分出来啊,告诉你,是花花绿绿的”,这样一来:头上有角,脸上没有胡子,身上花花绿绿的还有几只?

  生:还有5只。

  师:第四个问题,你猜猜会问什么?“主人有鞋子吗?”“嗯,穿着红色的绣花鞋。”四个问题问完,怪物还有几只了?

  生:只有两只了。

  师:这两只怪物长得太像了,都是头上有角,没有胡子,身上花花绿绿,穿着红色鞋子。最后一个问题会问什么?“主人是有牙齿呢还是没有牙齿呢?”这两个怪物对视了一下,一个忽然捂住了嘴巴“这个不能告诉你”,熊弟弟一下子就猜出来了,这个头上有角,脸上没有胡子,身上花花绿绿,穿着红色绣花鞋,没有牙齿的就是主人。 熊弟弟通过5问题,5次分类成功找到了主人,这时候主人说:“不,你们不能走!”熊弟弟吓了一跳,“为什么呀?”“和我们一起玩吧,今天是我的生日。”小熊一家和怪物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熊弟弟通过分类的方法把城堡的主人找出来了,所以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要善于动脑筋。

  一天结束了,城堡的主人很开心:“你这么聪明,我要送给你一份礼物!这些盒子里只有一个装着真正的礼物,只能提出三个问题,把有礼物的盒子找出来,你们能帮小熊弟弟完成吗?”

  生:有礼物的盒子有没有蝴蝶结?

  有礼物的盒子是花花的还是一个颜色的?

  有礼物的盒子是圆柱还是长方体的?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学到的知识。


《分扣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分扣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1)

——《分香蕉》教学设计3篇

《分香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结合*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重点:

  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难点:

  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

  学具准备:

  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你们真是热情、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呢?(*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

  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

  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屏显:12÷2) ÷叫什么名字? 除号长什么模样啊?

  (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领学生读2遍——“除号”)

  4、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

  “12”是*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 “2”是表示*均分成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边。

  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

  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跟读2遍。)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

  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

  5、练一练。(除法算式的读法、看图意说出除法算式。)

  大家读得可真整齐。那么,下边这些除法算式你也会读吗?

  (1)我会读。

  6÷2 0÷5 18÷4 20÷5

  大家读得真响亮。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均分成几份的时候,用除法计算。

  活动二:把12根香蕉*均分成3份,每份4根。

  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来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该怎样分呢?我想大家一定行,小组里的同学一块来,组长做好分工和组织,一人出主意,一人摆图片,一人写除法算式,。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谁的除法算式最漂亮。

  学生交流、操作: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

  板书: 12÷3=4(根)算式表示什么?

  同学们,除法算式里,除号娃娃已经有了自己喜爱的名字——除号,(屏显:除号)

  你知道吗?除法算式里其它的数字也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

  (1)除号前边香蕉的总数“12”叫“被除数”。

  (2)除号后边表示*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数”。

  (3)等号后边的分得的结果“6”叫“商”。

  活动三:小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除了可以*均分成2份,或*均分成3份,还可以*均分成几份?

  ①把12根香蕉*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

  ②把12根香蕉*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

  ③把12根香蕉*均分成12份,每份1根,算式:12÷12=1(根)

  教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把12根香蕉*均分成那么多不同份数,列出那么多个整齐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新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8——《分香蕉》。大家边玩边学可高兴了。那么,你认识了什么,特别开心?你学会了什么,特别高兴?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都认识了除号和整齐的除法算式。

  三、巩固深化

  1、帮助小兔分木材。

  (1)大森林里小兔家正在装修房子,它要把这18根木材*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几根。你们能帮助它吗? 18÷2=9(根)

  (2)这18根木材除了*均分成2份,还可以*均分成几份呢?

  18÷3=6(根);18÷6=3(根);18÷9=2(根)

  2、帮助小刺猬分果子。

  (1)仔细观察图,提数学问题。(12个果子*均分给4只小刺猬,每只小刺猬运几个果子?)

  (2)根据图意列算式,并说出你是怎样知道商是多少的?

  四、实践应用: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二年数学上册《分香蕉》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苹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大量物体的等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从学生对“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孩子认识一个新朋友——除号,并教孩子怎样写好这个除号,然后,让孩子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均分的具体过程。

  喜欢童话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我觉得只要我们有意地创设情境,把所要学的内容创编成故事,孩子们都会被精彩的片断所吸引。

  本节课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用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孩子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我现在采取的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引入新课时,让孩子进一步加深理解把一个物体*均分的意义,让孩子直接说出除法算式。引导孩子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加法、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从而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算式的读法。

  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动手操作探究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总数的不同分法:如:把12根小棒*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时,每份得到的是不同的个数。同时,让孩子学会用图表示它们的分法。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孩子展开对新内容的学习,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我只适当地指导和点拨,我相信孩子,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一定的开发。

  当然,在教学中还会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课堂上孩子比较活跃,有时课堂纪律难以调控。在作业反馈时,还有三、四个孩子掌握不够好,对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理解不够。这些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分扣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2)

——一年级下册《分扣子》教学设计3篇

一年级下册《分扣子》教学设计1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第64、65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内容是在分扣子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扣子分类,积累分类的经验,并在分类的基础上交流,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本次活动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为以后的学习积累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活动以前,学生已经对按不同标准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节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掌握分类知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2、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课件、磁力扣子。

  学具准备根据教材内容准备纸质扣子,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谜语、

  2、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扣子你?

  3、课件出示扣子图片。

  4、出示杂乱的扣子(板书:分扣子)

  二、互助探究,交流展示。

  (一)议一议,分一分。

  1、小组内先说一说准备怎么分扣子。

  2、出示合作要求

  (1)组长拿出白色信封,将扣子摊开*放在桌面上。

  (2)先确定按什么来分,再两人合作动手分扣子。

  (3)分完后将你的成果展示在桌面上。

  (4)汇报时可以这样说:我按照()来分的将扣子分成()类。

  3、动手分扣子。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展示分的过程。师小结:形状和扣眼数是分扣子的标准,按不同的标准分,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活动二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类扣子是否可以继续分。

  2、学生说出分类的标准

  3、动手继续分扣子

  4、分好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类是否可以继续分,为什么。先小声和同桌说一说观察的结果,再全班汇报。师小结:不管我们用什么标准分,一直分下去,最后每一类扣子的形状相同,扣眼数也相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实际开展活动之前,先讨论分类的标准有哪些,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再让学生选择标准分扣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类扣子是否可以接着往下分,最后分到每一类扣子形状相同、扣眼数也相同。帮助学生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

  (二)回顾分扣子的过程,比较两种分法最后的结果。

  师总结:按照“形状扣眼数”分类和按照“扣眼数形状”的顺序进行分类,尽管分法不同,但最后分得的结果都一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活动之后回顾活动过程,比较两种分类的结果,直观感受分类的结果相同,总结活动方法。】

  三、巩固拓展,丰富认识。你们的表现真出色!瞧,加菲猫都为大家竖起大拇指了!数学城堡里有一些漂亮的扣子,它邀请大家去欣赏,想去看看吗?

  1、认真观察扣子,找分类的标准并和同桌说一说。

  2、猜想:如果按不同的标准分这些扣子,一直分下去,结果一样吗?

  3、出示活动要求,学生动手分。(师巡视)

  4、学生汇报,展示分的过程。

  小结:按不同的标准分,一直分下去,分得的结果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在第一个活动的基础上,提高活动的难度,按不同的标准分更多样的扣子,猜想一直分下去,结果是否一样;再通过实际分一分验证。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意义。】

  四、走进生活,应用新知。

  1、介绍分类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小调查:利用周末时间和家人去超市看一看“食品区”是怎么分类摆放的,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伴说一说。【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分类思想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

  分扣子

  标准相同

  顺序不同

  结果相同


《分扣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3)

——分苹果教学设计3篇

分苹果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2页。

  教学目标:

  1.在分苹果的活动中,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并理解除法竖式计算的每一步的含义。

  2.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的掌握和除法竖式的含义的理解。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贴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今天老师也要给你们讲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师:星期六,喜羊羊和它的小伙伴们一起去野外郊游,它们都带了好吃的东西要与小伙伴们分享。可是在分东西的过程中,它们碰到问题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碰到什么问题了?

  二、小组交流,自主探究

  活动一:如果想把20个苹果*均分给它的伙伴们,该怎么分?

  (1)解决问题,引出除法竖式计算

  ① 学生独立思考,想想解决的办法

  ② 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A. 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均每人分到5个苹果。

  B. 5+5+5+5=20,每人分到5个苹果。

  C. 20-5-5-5-5=0,每人分到5个苹果。

  D. 20÷4=5,每人分到5个苹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回答的真棒。老师这里也有20个苹果,我们来验证下你们分得到底对不对。(实际操作分苹果,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先两个两个的分)

  师:20个苹果,*均分给4个小伙伴,谁再来说说用除法怎么计算?

  (20÷4=5)

  这个除法算式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竖式。

  (2) 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①边演示竖式的书写格式边向学生介绍(要求学生和我一起写一起说)

  先写被除数20,表示什么?(有20个苹果).

  再写“ ”表示横式中的“÷”,注意“ ”中的“—”不要写斜。

  接着写除数4,写在“ ”的撇的左边,表示?(有四个小伙伴)

  再写商5,写的时候注意数位对齐,写在“—”的上面,和被除数20中的“0”数位对齐,这个5表示?(*均每个小伙伴分到了5个苹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现在写完了吗?

  其实,除法竖式有一个好处,它还给了我们一个验算的过程,也就是看看,你分苹果分得到底对不对。那么我们接着开始验算吧。

  4个小伙伴,每人分到了5个苹果,那么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

  (4×5=20(个))我们把这个20写到被除数20的下面,表示的是4个小伙伴分苹果,*均每人分5个,一共有20个苹果,说明,我们把20个苹果分给4个小伙伴,算出来每个人分到了5个苹果是正确的,对不对?看来我们的小朋友真的很棒。

  最后一步,20-20=0,划一条“—”在4和5的.乘积20下面,再在横线下写个“0”(要与“20”后面的“0”数位对齐)表示20个苹果全部分完,没有剩余。

  ②同桌之间说说除法竖式的书写步骤,并结合例题说说每一步的含义。

  ③全班一起说各个步骤的含义(出示幻灯片)。

  ④一起交流说说,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3)巩固练习: (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完成,再请学生上台板演)

  活动二:根据番茄贴纸摆竖式并解答

  上课前,我给每个四人小组一个信封,信封里放着番茄贴纸,但每个小组的数量并不一定相等(但都是4的倍数)。

  师:喜羊羊说它还给我们每个四人小组准备了一份礼物,礼物就在信封里,赶快拆开信封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番茄)

  师:原来喜羊羊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小番茄,你们喜欢吗?现在赶快来数一数,你们组一共有多少个小番茄。(数完后全班汇报番茄数).

  师:如果把这些小番茄*均分给你们组的小朋友,该怎么分?

  小组讨论,并列式计算:

  要求:1. 分别用除法横式和竖式计算。

  2. 说说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班内交流。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师:不好了,灰太狼来抓羊了,它说:“小羊们,去我的智慧岛闯关吧,过关了就放你们回家,不然就做我的晚餐吧。”小朋友们,喜羊羊和它的小伙伴们遇到危险了,我们快去帮助它们吧!

  智慧岛大闯关:

  判断正误: (数位未对齐) (商不对)

  根据除法算式,列竖式并计算: 27÷9= 48÷8=

  应用题:有35支笔,*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只笔?(用竖式计算)(最后要注意答句)

  四、知识回顾,总结课堂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棒,喜羊羊和它的小伙伴们在你们的帮助下顺利过关了。喜羊羊它们顺利的回家了,我们的故事也该结束了,不知道小朋友们在今天的故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谁愿意来说说?(学生总结,老师复述)

  在走的时候,喜羊羊还留了一道题给我们,我们一起来看:

  如果把20个苹果分给6个小伙伴该怎么分呢?

  师:这个问题就留给小朋友们课后去思考吧!我们的课要结束了,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表现的非常好,老师要送你们一首《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我只是一只羊》,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两个“分苹果”的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动手、独立思考,学会与他人合作,可操作性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起来虽比较轻松,但是竖式书写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竖式数位没对齐,对于没有余数的竖式除法,有的学生只写出被除数、除数和商,在教学中还应加强这方面指导。

分苹果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教具:

  课件。

  学生学具:

  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淘气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看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

  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6个,两盘:12个,三盘:18个。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摆小圆片的过程。(直观展示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18-6-6-6=0

  C组、利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D组、利用除法竖式的方法

  4、小组派两名同学,到黑板,一名演示竖式计算过程,一名讲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5、结合学生板书,教师补充,强调竖式的书写顺序: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在左侧写除数,商要和被除数的各位对齐。强调除法竖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说一说除法竖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学练习说一说。

  7、试一试: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师强调书写竖式的顺序,完成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

  182= 639=

  三、学中做

  1、元宵节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过节,他们分别带来了很多好东西,我们去帮他们分一分吧。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练习在小组内说一说除法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 )里最大能填几?

  3( )<25

  8( )<36

  7( )<29

  ( )7<36

  4、小黑板出示:错题解析

  四、质疑

  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课堂检测

  84= 648= 819=

  集体订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扬。

  六、总结本课

  同学们,在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 书 设 计:

  分苹果

  186=3(盘)

  竖式

  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写除数,商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试商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不足:这节课上得不够生动、活泼。


《分扣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4)

——《分一分》教学设计10篇

《分一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感受1分钟的长短)

  【目标预设】:

  知识与能力:通过“一分钟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的长短。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学会准确使用时间单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感知1分、1秒的长短。

  【教学难点】:估计活动所用的时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钟面,计时表。

  学生准备:钟面学具。

  【教学方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出示实物钟,教师拨出不同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和分,那么,1分钟到底能干些什么呢?

  (二)、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活动一:数心跳

  1、举手示范:象老师这样摸一摸手腕处的动脉,你感觉到了什么?

  感到里面一跳一跳的。

  2、解释:对,血管里的血脉一跳一跳的,我们叫它脉搏,它跳的次数和我们心跳一样的。

  下面老师给大家计时1分钟,你们默数自己的心跳了多少下?

  3、组织交流:告诉大家,你的心跳是多少下?对于数据相差太大的同学,教师帮助其重新感受脉搏,并重新数一次。

  活动二:分组体验

  1、活动内容:读书、写字、唱歌、画画、跳绳、拍球等,你们组准备选哪一种活动,先商量一下。

  2、老师开始计数1分钟,每个小组开始开展你们选择的活动。

  3、教师拍手示范时间到,组织学生交流,你1分钟干了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填写书上66页的“试一试”。

  活动三:估一估(书上66页的实践活动)

  1、指出活动内容: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师计时。

  谁来估一估,我们唱这首歌大约用了多少时间?看谁估得最接近。

  2、游戏:一个小组的同学站在讲台上,教师把实物钟举给下面的同学看。台上的同学轻轻拍手,估计1分钟到了就停止,台下的同学看钟,评评拍手的同学,谁估计的最准确。

  活动四:听一听,拨一拨

  1、教师做出安静、倾听的动作与神态,然后将实物钟依次放到每个小组里。

  师问:你听到了什么?

  滴答滴答的声音。

  2、引导观察:你知道这滴嗒声是谁发出来的吗?

  秒针

  师:对,是这根极细又长的秒针。

  秒针滴嗒一声就是1秒,也就是走了一小格。

  3、请拿出学具钟,拨一拨,拨出1分钟,仔细观察秒针走了多远?

  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也就是60秒。

  得出结论:1分=60秒

  (三)、练习巩固

  1、出示第67页练一练1题:

  自己先小声读一读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再独立填写。

  汇报:你是怎么填的?

  (特别强调几点过几分的电子表显示方式)

  2、学生小组活动:67页第2题: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里的伙伴讨论,互相说一说该怎样填写。

  如:1时=60分

  60分+30分=90分

  1时30分=90分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填写67页第3题。

  学生交流:说你填的是什么单位?(引导评价)你觉得他填表的单位合适吗?你有不同的想法吗?

  4、教师计时,学生完成67页第4题。

  集体交流。

  (四)、拓展性学习

  1、课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带上钟表,记录每个组员1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2、思考:你有办法知道一天一夜内分针和时针相遇多少次吗?

  (五)、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新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六)、板书设计

  一分钟能干什么

  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也就是60秒。

  1分=60秒

  1时=60分

  60分+30分=90分

  1时30分=90分

《分一分》教学设计2

  一、教材简说: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

  多睡一分钟,只但是是放松了一下自我,结果耽误了半节课。

  读完《一分钟》,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一分钟》,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二、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时光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我,珍惜时光。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谈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能够说很短,也能够说很长;在某种状况下,要能克制自我,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这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必须会更深。

  自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样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识字写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然后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我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叹、悔。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决、海—悔。

  (3)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比如,让学生说说“哈”为什么是口字旁)。

  3。可用下方的方法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取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4。指导写字可分两步进行。

  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要写的八个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保证把每个字写正确。如,“包”字里边是“巳”,不是“”;“钟”字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迟”字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其次要仔细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得匀称、美观。比如,“包”字的竖弯钩要拖长;“叹”和“哈”都有口字旁,口字旁要写得小一些,位置偏上;“闹”字的“门”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

  (三)朗读感悟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步感知“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3。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先让学生自我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情绪;再小组讨论,谈谈自我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然后派代表到全班交流;最后透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情绪,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4。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必须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再透过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情绪。

  (四)实践活动

  1。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用偏旁“门、口、、”和“尺、欠、合、中、市、又、井”等字能够组成:“闹、哈、吹、钟、迟、进”等字。如果学生用“门”和“口”组成“问”,也应给予肯定。

  2。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透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如,工人、农民、*、清洁工)。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我的切身感受,体会时光的宝贵。

《分一分》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时光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我,珍惜时光。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明白时光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我,珍惜时光。

  三、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

  2、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3、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4、是啊,一分钟能够说很短,也能够说很长;在某种状况下,要能克制自我,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这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必须会更深。

  (二)自学生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2、学生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3、小组合作交流。

  4、认读词语卡片。

  5、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6、教师检查生字掌握状况(开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分段朗读课文,正音,并说说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我会写”中的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

  1、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样会迟到了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

  2、小组讨论。

  3、派代表在班上发言。(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1)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这时他的情绪怎样?

  (2)请用叹息、自责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4、过渡: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必须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

  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到感到愧疚和后悔。

  小组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情绪。

  (二)拓展延伸

  1、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我的切身感受,体会时光的宝贵。

  2、透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这个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三)作业

  透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如,工人、农民、*、清洁工)

《分一分》教学设计4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挂钟演示图,并将时间拨到6点30分,让学生说出时间。

  2、再将分针拨后一分钟,让学生说出时间。(板书课题:一分钟)

  3、指导书写“钟”字。

  4、引导学生质疑:看了题目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再读课文,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回答)

  三、朗读感悟

  1、设疑激趣:元元仅仅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却迟到了20分钟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看谁能找到原因。

  2、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纠正生字读音)

  3、师生讨论上面的问题。

  4、浏览课文:元元说了几句话?都说了什么?

  5、指导朗读元元的话。

  ①讨论:元元说话前做了什么?他为什么叹气?

  ②叹着气说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指名读)

  6、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元元迟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认读生字:钟、零、闹、哈、欠、迟,教师纠正读音)

  7、指导朗读元元心里想的句子,读出贪睡的样子和无所谓的语气。

  8、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想想李老师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齐读)

  9、发散思维:元元非常后悔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四、认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引导认读。

  a、自由认读生字。

  b、小组内互相检查。

  c、指名读生字词。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引导认读。

  a、教师读一个字,学生从字卡中找到这个举起来,读两遍。

  b、小组内利用字卡互相指读。

  五、布置作业

  认真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六、板书设计

  7、一分钟

  丁零零、闹钟、哈久、迟到、决定、后悔

《分一分》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具准备:

  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谈话:有这样一首歌“100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100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97年。”这首歌的名字就叫《1997》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那就是香港回归祖国,在这一天里,*人民欢欣鼓舞,今天我们要学的《最后一分钟》就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2、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标出诗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认读。同桌相互检查诗歌读的情况。

  三、品读诗歌

  1、读着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热血沸腾?作上记号,写下你的感受。并且读给同学听,读出你奔涌的豪情,读出你内心的感动。

  四、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交流资料: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人的领土,它怎样被割让去了呢?迅速浏览一遍课文,找到相关语句,(虎门、旧条约)小组交流资料,理解那一些历史,说说自己的感受。

  2、感受仪式前的激动:

  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指名读第1小节。

  (3) “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4) 齐读第一小节。

  3、体验仪式中的自豪:

  (1)盼啊,盼啊,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庄严的*交接仪式开始了,让我们全体起立,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课件提示)

  (2)、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镜头上哪一幕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看,作者给我们捕捉了一些特写镜头,镜头上都有什么呢?(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

  (4)、指名读第二节。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激动高昂)生读、评议、师指导。男生读第二小节。

  4、联想:师生交流,怎样理解作者的联想?用怎样的语气才能表现出这一段屈辱历史和人们今天的激动与鼓舞?(先深沉缓慢,后强烈高昂)生读、评议、师指导,女生读第三小节。

  5、⑴ 久别的、思念已久的亲人终于回来了,你会怎么做呢?

  让我们伸开双臂,去欢呼着迎接我们的亲人吧!齐读第4小节,读后评价:

  “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 一朵紫荆……”暗示什么?

  五、读中升华。

  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分一分》教学设计6

  【课前透视】

  时间是最宝贵的。一分钟、一秒钟也要学会珍惜。本文就讲述了小朋友元元由于早上贪睡了一分钟,为自己带来了上学路上的焦急和叹息,导致上课迟到了20分钟,使自己非常后悔。课文内容较为通俗,分为六个自然段,配有两幅形象的插图。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的认识。本文正是一个优秀教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要求,珍惜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信息资料】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游戏:

  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游戏,睁开眼睛往前看,不眨眼,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同学们谈感受。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学生自由交谈。)

  2、导入新课,教师由上述谈话引入: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因为一分钟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一个人只要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也就等于把握住了美好的一生。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七课,题目也叫《一分钟》,我想,学了课文以后,大家对“一分钟”的体会肯定会更深。”教师揭示、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形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形象感悟时间的意义,为下文学习作铺垫。)

  二、读文识字

  1、激趣导读:

  同学们,课文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你们想知道吗?请打开书第31页,自己读读课文。

  2、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新词,自己拼一拼,读一读,多读几遍。然后,同桌轮读,自己要读准字音,互相纠正错误。

  (学生的自由读书要鼓励自主性,同桌的交流会促进学生读得更认真,更有实效。)

  3、识字认字:

  ⑴ 出示生字,小组内互相说说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怎么认识的,再学习其他不认识的字。

  ⑵ 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相检测。

  ⑶ 交流识字方法,选择喜欢的一个字,上台说说怎样记住它,并组词,说话。

  ⑷ 多种方式读生字词。

  (充分利用学生的识字经验进行交流,让学生相互促进,多种活泼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热情,争取达到识用结合。)

  三、熟读初悟

  1、熟读:

  “咱们学会了生字词,请大家再自由读读课文,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读后,请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教师留足时间让学生多读,自由读,读熟课文。

  2、交流:

  读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让学生自由说说知道了什么。教师注意相机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对照: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第一自然段(睡懒觉)和第五自然段(迟到进课堂),引导学生对照学习,了解前因后果。

  ⑴ 读第一段:

  首先指名读,然后让学生用动作表演理解“哈欠”,最后,指导表演朗读“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要读出懒洋洋的语气和神态。

  ⑵ 读第五段:

  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模仿教师的语气,朗读“元元,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可读出不同的语气,如批评的语气,惋惜的语气。

  (由于本文内容比较浅显,所以本环节着重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自己读懂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明了故事的前因后果。)

  四、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生字:

  “欠、元、包、钟”

  让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交流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4、学生练写。

  (引导学生评价,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过程中,有自己的认识,练写时也会更加注意,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写字能力。)

  五、课外拓展

  1、看行动:

  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

  2、读名言:

  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读一读,背一背。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进一步深化认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前交流:

  在课前几分钟,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2、游戏活动:

  ⑴ “一分钟”组词:

  让学生听从教师指令,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进行组词比赛,看谁组得多。

  ⑵ “一分钟”找朋友:

  让学生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课件出示),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既巩固生字识记,提高学习兴趣,又在活动中体会了“一分钟”的时间意义,完成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

  二、精读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引导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进行练读,注意体会元元的心情。再进行汇报展示。

  2、全文通读,小组内互相读,并进行评价。

  3、挑战读:

  想和谁比比,看谁读得好,就勇敢地向他(她)挑战吧!

  4、全班齐读。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于让学生在读中进行感受,加强理解,学会欣赏。读书形式要为学生深入读书服务。)

  三、讨论

  1、元元迟到的20分钟在哪里?

  2、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充分读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实现认知互补,达到相互促进。)

  四、表演朗读

  在小组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演朗读。

  (在精读感悟以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感悟,同时,给学生创设展示能力与表达情感的机会。)

  五、拓展

  以“我帮元元改毛病”主题,引导学生想一想今后元元应该怎么做?

  (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情感迁移,训练表达,也是正确的行为引导,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板书设计】

  多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时间宝贵

  【反思】

  课后我还设计了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收集到的一分钟还能做哪些事:汽车一分钟能行事11公里,印刷133张报纸,收割机收割一百*方的麦地。互相交流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谚语。这样的课堂延伸,使学生愉快的从课文中走进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从而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钟。

《分一分》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相关链接】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战争,强迫清*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中央人民*向特区*赠送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坐落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自主学习】

  一、选择合适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1、(qiāo qiǎo) 悄悄话( ) 悄然离开( ) 静悄悄( )

  2、(zā zhā zhá) 扎花( ) 扎针( ) 挣扎( )

  二、我能分辨同音字。

  kòu ( )子 日( ) ( )问 豆( )年华

  zhù ( )造 ( )作 ( )目 建(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刹那的( ) ( )地流淌 崭新的( )

  ( )地呼唤 微微颤抖的( ) 含露的( )

  四、缩写句子。

  1、最后一分钟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2、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老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合作探究】

  初读感知

  1、读懂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每一次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内容

  1、读第一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人的情感是怎样的?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三节,回答问题。

  (1)“那深入骨髓的伤痕”指的是:

  (2)“一张发黄的旧条约”指的是:

  (3)“大海沸腾”指的是:

  3、读第四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练练测测】

  请选出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

  A、意思转折 B、诠释说明

  C、声音延长 D、意思递进

  1、大家注视的是旗杆——挺直的是*人的脊梁。( )

  2、是什么缓缓流淌——饱含百年的痛苦和欢乐的泪珠。( )

  3、“快回来!——”我从心底呼唤着香港快些回归祖国。( )

《分一分》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一上第8到第9页,分一分

  课型

  新授

  施教日期

  月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使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体会分类的思想。

  难点: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物体的分类摆放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学生一般不会从分类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更不会用明确的标准去分类,因此,多引导学生观察和交流,认识到分类是要依据一定的标准的。

  PPT 课件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修改调整

  一、明确目标(2分钟左右)

  明确学习内容,认定学习目标。

  二、小组交流。(10分钟左右)

  1.导学单:

  (1)商品是如何摆放的?

  (2)这样摆放的好处是什么?

  (学生观察到许多商品不仅摆放得整齐,而且是相同的商品摆在一起,不同的商品分开摆放。

  商店里把同一类商品放在一起,可以方便顾客购物。)

  2.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

  思考一下:这样连线的理由?

  三、基本练习(20分钟左右)

  1.在水里生活的有:鱼、青蛙、海豚、蟹和虾。

  2.动手操作:按要求涂色。

  学生明确图上画的这些物体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在陆地行驶,一类是在水中行驶,一类是在空中飞行的。)

  3.颜色或者形状。(分类法)

  体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4.小组活动

  1、先整理自己的书包。

  2、相互说说为什么这样整理?

  3、小组长汇总一下方法,展示交流。

  四、课堂作业(8分钟左右)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体会。

  必做题:《补充练习》P3第1~3题。

  选做题:

  1、完成拓展题。

  2、找规律填数:

  (1)1、3、( )、( )、9。

  (2)2、( )、6、8、( )。

  →举例

  1.(呈现一幅商店里摆放商品的图片) 谈话:“你能说说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

  “这样摆放的好处是什么?”

  2.揭示课题。

  →点拨

  1.首先看到图中把玩具、书分别放在两个柜上。

  2.而且在玩具中,把两种车放在最上面一层,球,积木,玩具娃娃分别放下面;

  3.在书中,童话、数学故事、科学天地书是分开放的。

  →点拨。分类的时候都有一定的标准,比如,用途,特点,我们给物体分类的时候需要按照这种标准去分。

  交流

  第1题:

  点拨:11个动物分成几类?是按什么分的?

  第2题:

  →点拨:这样涂色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导学要点:

  分类的方法按照交通工具特点,分为天空、陆地和海洋的交通工具。

  第3题:问学生你准备按照什么标准来分类。

  点拨:可以按照形状和颜色分类。茶杯。

  第4题:

  教师巡视时候可以帮忙整理。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分一分》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第一册54—55页《分一分》

  教学目标:

  1、感受分类的必要,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整理;

  2、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好处,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身边事物的习惯;

  3、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学习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

  教学难点:标准不同,分类的组别不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生活中杂乱的图片和整理得干净整洁的图片,学生通过观看,感受到整理分类的必要性。引入课题:分一分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索

  1、帮小熊整理房间,书柜。

  学生纷纷献计,怎样才能把小熊的房间整理得干净整洁?

  教师展示整理好的小熊房间,学生进一步感受分一分的必要性。

  2、小组活动

  活动准备:每组1个白色的圆片,2个红色的圆片,1个红色的三角形,2个白色的三角形。(我用圆片和三角形替换教材上的铅笔,是为了学生更容易操作,教师更容易展示。)

  (1)、小组成员从信封中倒出圆片和三角形,再动手分一分。

  (2)、小组汇报成果,并说明这样分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演示具体分法。

  第一种分法是按形状分:三个圆片分成一堆,三个三角形分成另一堆。 第二种分法是按颜色分:两个红圆片和一个红三角形分在一起,一个白圆片和两个白三角形分在一起。

  三、课堂活动

  完成55页课堂活动,练习六1、2、3、4、题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再读题。

  学生理解题,再独立完成,最后展示结果。

  四、实践应用

  1、请得到教师奖励的小朋友上讲台,先把得到奖励的小朋友分成两组,然后老师加入得奖的学生队伍,再把讲台上的人分成两组。(我把书上的5题和思考题组合并改编成这道实践操作题,一是为了让教师的教学资源—奖品再次得到利用,二是学生在形象的实践活动中,会更加积极地开动脑筋,发散思维。)

  2、整理书包。

  五、总结:你在这节课中愉快吗?你收获了些什么?

《分一分》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法,表示简单的分数。能熟练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3)借助直观演示、操作、概括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运用分数来表示一些事物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分数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彩笔,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两张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谈话:小红和爸爸刚从果园度假回来。看!这是她亲手摘回的苹果,真是又大又红,香脆可口。小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自己的小伙伴来尝尝鲜。(播放录像)

  思考:她们是怎么分苹果的?每个人分到了几个?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镜头1:桌上有4个苹果,小红和小明正准备*分着吃。

  生:4 ÷ 2 = 2

  镜头2:这时从门外来了两个同学,4个小朋友各拿了一个苹果,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生:4 ÷ 4 = 1

  镜头3:小红刚准备吃,小强蹦蹦跳跳地进来了,小红想了想就把自己手中的苹果*分了一半给小强。)

  (突然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学生列不出算式。但是有几个同学说出:每个人分到了“半个”或“0。5”个。)

  师:怎样列式?

  (有部分同学说道):1÷2

  (有几位同学小生嘀咕)被除数怎么比除数小,答案怎么算?

  师:被除数真的不能比除数小吗?结果怎么表示呢?

  【意图: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认识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利用一段录像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背景,让学生凭着生活经验去体会“半个”,学会用数学眼光去看待生活现象,去寻觅数学的存在,感悟数学的魅力,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二、操作探究,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

  1、联系生活,理解“一半”。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4÷2=2 和4÷4=1表示什么意思吗?(结合除法的意义说)

  师:那把一个苹果*均分成2份,可不可以用1÷2这个算式表示?(可以)

  2、创造符号,表示“一半”。

  师: 每个小朋友分到”一半”, “一半”用什么符号表示,你能设计一下?

  学生发挥了想象,想出了很多表示“一半”的方法:

  (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有关分数知识的背景资料。)

  【意图: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放手让学生用最喜欢的方法,创造性表示“半个”,并体会用1/2表示的优越性,感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3、师:“1/2”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对于分数这个新朋友你都想了解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选择并板书:分数意义、读法、写法。)

  【意图:在强调“*均分”的同时不能忽略“分数”所具备的“数”的属性。要让学生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体会人类在研究数时,常常会研究它的含义、大小比较及运算等属性。】

  4、数形结合,进一步理解1/2的含义。

  (1)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折出一张纸的1/2?(拿出学具,让学生选择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折一折、涂一涂,并相互交流)

  (2)学生的折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教师巡视并指出:虽然几种折法不同,但都是把一张纸*均分成了2份,所以每份都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5、学习1/2的读法和写法

  (1)看书质疑

  师:请大家仔细看这个1/2,共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己的名称,到底叫什么呢?答案就在课本54页,我相信请大家一定能够自己找到答案。

  (学生自己看书质疑,教师巡视。)

  【意图: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想了解的知识,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会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看书,去研究,真正做一回知识的发现者。】

  (2)师:下面老师就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情况。这根横线叫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其实就相当于除法的什么?

  师:分数线下面的2叫什么,表示什么意思?相当于除法的什么?

  分数线上面的1呢?那1/2的意义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比较完整地说一说吗?

  生1;二分之一就是表示把一张纸*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生2;二分之一就是表示把一张纸*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这个“它”指的是谁?

  生2:是这张纸。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说不完整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多引导,多让几个孩子说说)

  【意图: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感受数学模型的作用。利用数形结合为学生理解二分之一提供直观的帮助,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二分之一合起来是1个整体,就是“1” 。】

  (2)分数读法、写法的特别指导。

  (读法指导:针对部分学生出现先读分子的情况,教师做特别指导。)

  师:同学们,你们说是先有妈妈,还是先有儿子?

  生:当然是先有妈妈。

  师:那我们读分数的时候应该先读什么?再读什么(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写法指导:针对部分学生出现分母和分子倒置的错误,教师做特别指导。)

  师:孩子们,从我们哇哇落地,妈妈就一直抱着、背着我们,(强调分母写在分数线的下面)直到我们学会走路,多不容易呀!我们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意图:在我们大人的眼里,分数的读和写非常简单,其实不然,学生出错是经常的事。教师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指导学生读分数和写分数,远比严谨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三、动手操作,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

  1、谈话:我们找了这么多的二分之一,怎样才能得到四分之一?

  生:把一张纸*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根彩带*均分成4段,其中的一段就是这根彩带的四分之一。

  生:把12个苹果*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

  (学生汇报时,不仅出现了很多种方法,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2、思考:四分之几的意义?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教师巡视,并集体交流。

  (1)一张纸*均分成四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

  (2)一张纸*均分成四份,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也就是( )个( )。

  (3)一张纸*均分成四份,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也就是( )个( )。

  (4)一张纸*均分成四份,把其中的四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也就是( )个( )。

  【意图:在理解二分之一的基础上理解四分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水到渠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去感悟,理解,再加上课件的直观演示,效果明显。】

  四:实践应用,深化新知。

  1、填一填。

  (1)请用分数表示空白部分和阴影部分。

  (2)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 ) ( ) ( )

  【意图:对学习的分数概念进行巩固,在巩固中有适度的拓展,让学生表示出五分之零和五分之五,可能对分数会有进一步的认识。此外这道练习能让学生体会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2、判断。

  (1)下面图形的阴影部分用六分之一表示对不对?为什么?

  (2)你觉得判断这种题目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小结解题步骤:看是否是*均分,共*均分成了几份,取了其中的几份。)

  【意图:这道题重点引导学生归纳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方法,加强巩固分数的概念,对中下学生的学习有较大帮助。】

  3、从有趣的魔术中,创造神奇的分数

  师:这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分数。下面我们就来玩个小魔术,看谁能从这两张方格纸中找到新的、更多的分数朋友?(如图1和图2)

  (指导学生可以将两张方格纸重叠)

  五、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自认为本节课的成功在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新理念,“为发展而教”是课堂中最大的“亮点”:

  一、巧选素材,引领学生亲近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学习愿望和能力培养,提出数学课程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的发展水*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在本节课中,我在数学选材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方面下了功夫。课始我巧妙选取“分苹果”这一再*常不过的生活资源,鼓励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均分”的情况,初步理解“一半”,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教学分数的读法和写法时,用“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形象生动地进行指导,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几乎为零。学生们都感到数学不再陌生,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创设机会,鼓励学生探索数学。

  本节课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第一次操作是让学生说明什么是一半。第二次操作是让学生折纸表示出1/2。第三次操作是让学生尝试用学具表示1/4。在教学中学生以具体实物为依托,借助对1/2的理解,自主迁移到对1/4的学习,通过几次的操作,学生思维越来越清晰,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在课堂练习设计中,我屏弃了传统教学反复机械的方法,在练习中更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如第一题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第二题重视指导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条件开放,解题策略开放的练习,能为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知识结构更丰富、全面。

  三、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心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如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自己创造二分之一的写法等。

  在课堂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自己发现、理解、掌握新知识,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倾听学生发言,赞美学生创造,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享受快乐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快乐。


《分扣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5)

——《一分钟》教学设计

《一分钟》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分钟》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分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具准备:

  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谈话:有这样一首歌“100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100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97年。”这首歌的名字就叫《1997》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那就是香港回归祖国,在这一天里,*人民欢欣鼓舞,今天我们要学的《最后一分钟》就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2、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标出诗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认读。同桌相互检查诗歌读的情况。

  三、品读诗歌

  1、读着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热血沸腾?作上记号,写下你的感受。并且读给同学听,读出你奔涌的豪情,读出你内心的感动。

  四、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交流资料: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人的领土,它怎样被割让去了呢?迅速浏览一遍课文,找到相关语句,(虎门、旧条约)小组交流资料,理解那一些历史,说说自己的感受。

  2、感受仪式前的激动:

  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指名读第1小节。

  (3) “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4) 齐读第一小节。

  3、体验仪式中的自豪:

  (1)盼啊,盼啊,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庄严的*交接仪式开始了,让我们全体起立,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课件提示)

  (2)、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镜头上哪一幕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看,作者给我们捕捉了一些特写镜头,镜头上都有什么呢?(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

  (4)、指名读第二节。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激动高昂)生读、评议、师指导。男生读第二小节。

  4、联想:师生交流,怎样理解作者的联想?用怎样的语气才能表现出这一段屈辱历史和人们今天的激动与鼓舞?(先深沉缓慢,后强烈高昂)生读、评议、师指导,女生读第三小节。

  5、⑴ 久别的、思念已久的亲人终于回来了,你会怎么做呢?

  让我们伸开双臂,去欢呼着迎接我们的亲人吧!齐读第4小节,读后评价:

  “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 一朵紫荆……”暗示什么?

  五、读中升华。

  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一分钟》教学设计2

  一、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时光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我,珍惜时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与朗读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合作讨论、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人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能够说很短,也能够说很长;在某种状况下,要能克制自我,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这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必须会更深。

  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样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注意“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我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海一悔。

  (3)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取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用偏旁“门、口、”和“尺、欠、合、中、市、又、井”等字能够组成:闹、哈、吹、钟、迟、进等字。如果学生用合、中、市、又、井等字,如果学生用“门”和“口”组成“问”.也应给予肯定。

  (四)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

  生自由谈)

  2、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我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情绪;

  (2)小组讨论,谈谈自我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透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情绪,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必须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

  4、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情绪。

  (二)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分两步进行。

  (1)、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要写的九个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保证把每个字写正确。如,“包”字里边是“巳”,不是“r;“钟”字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迟”字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2)、仔细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得匀称、美观。比如,“悔”的第六笔“撇折”、第七笔“横折钩”,要仔细观察其在田字格的位置,支好架子,不要缩得太小,要留有空间,为上下两点着想;“叹”和“哈”都有口字旁,口字旁要写得小一些,位置偏上;“闹”字的吖刁”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

  2、学生自主练写

  (三)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透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如农民、*、清洁工)。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我的切身感受,体会时光的宝贵。

《一分钟》教学设计3

  活动名称:一分钟可以干什么

  思路:

  本活动是在“我要上小学”主题中的一个生成的内容。是实施新课程,实践新教材,并尝试着自我创新的内容。

  针对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上小学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参观了小学;采访了哥哥姐姐;认识了书包、书本,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孩子做事拖拉、性差,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以后怎么办,特别怕早上迟到。所以我选择了符合他们实际问题与需求的切入点,希望通过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积累粗浅的生活经验,同时学着安排计自己的时间,有一定的时间意识,知道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知道小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早晨准时到校。

  2、初步具有按计划做事的意识,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录像(记录小学生早晨上学前的生活情境,以及记录大人一分钟能做些什么)、课程表、书包、笔、纸张、卡片等(见操作材料包“小学生的早晨”)。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

  1、播放记录小学生早晨上学前的生活情境录像。介绍小学生从起床到出门上学做的每一件事情及花费的时间,比较早晨上幼儿园和上小学有何不同。

  2、讨论:这个小学生早晨做了哪些事情?

  3、运算:要花多长时间?

  教师将幼儿说的时间记录下来,并出示给孩子们看;与幼儿共同进行运算,得出一共需要花多少时间。

  4、提问: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有何不同?

  小结:上小学和上幼儿园有很多不同之处。上幼儿园时爸爸妈妈会为你准备好一切需要的物品,但是,上小学以后就需要自己动手做准备,因此,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十分重要。

  二、共同讨论

  1、讨论: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做到不迟到?(如闹钟提醒,家长提醒,晚上整理好书包等)。

  小结: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保证上学不迟到,要早睡早起,合理安排时间。

  2、提问:我们每天早晨在上幼儿园前要做些什么事?怎样安排这些事的先后顺序,以保证上幼儿园不迟到?

  小结:合理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才能确保不浪费时间。

  三、向小学生学习,抓紧每一分钟

  1、体验“一分钟可以干什么”?

  2、播放录像:大人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如营养员阿姨包小馄饨,警察叔叔抓坏人,医生救病人,运动员比赛等。)

  3、竞赛活动:一分钟整理书包。

  四、延伸活动

  家长和幼儿共同制定一日计划,从日常小事做起,引导孩子养成

《一分钟》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8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读中体悟到时光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二、教学准备:

  闹钟一只生字词卡片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揭示课题

  1.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闹钟显示朗诵时光为1分钟。)

  2.这首诗好听吗?有谁明白,老师用了多长时光朗诵完这首小诗?

  板书课题:一分钟

  3.设疑:我们都明白,一分钟等于60秒,可这天,我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样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

  3.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三)读第一自然段,指导书写“元、哈、欠、迟”等4个生字

  1.课件出示这一段资料,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明白了些什么?

  板书: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3。我的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让我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

  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过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四)自学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自我读后明白些什么?

  板书:迟到20分钟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十分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4)朗读下方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五)拓展课文,实践体悟(完成目标4)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状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发生时光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学生自由编、演。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六)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齐读课文。

  2.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课外调查:一分钟能够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维要发散一些,不要仅限于同学,还能够是其他职业的人,甚至能够是动物,交通工具……)

  (3)透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我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推荐?

《一分钟》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日。对,就是香港回到祖*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体会诗歌内容

  1、读第1节,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2、3节,想一想:

  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人的脊梁,展现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不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

  (自豪、激动、喜悦。)

  3、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升华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统一大业。)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六、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一分钟》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读、议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在读中感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个人的喜欢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在读文中感悟到一分钟虽然短,但却不能因此而放纵自己,学会珍惜时间,分秒必争。

  教学措施:对于重点的攻克,我主要采取让学生多读、听读、练读、赛读等形式。

  对于难点的攻克,主要通过朗读课文中重点句子和词语来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一起说课题,师板书提醒“钟”字,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用钟、闹、吃、叹组词语。

  过渡:字认得这么好,那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分段读文

  2、从最后一段入手讲读课文

  投影出示:元元非常后悔。

  质疑:读到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后悔什么、后悔迟到了二十分钟

  (如回答第二个,那好我们一起看看他这二十分钟是怎么迟到的)

  过渡:原因就藏在课文里,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A.重点指导朗读: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理解“哈欠”(加动作)

  C.在朗读中读出无所谓,不在乎的语气

  D.你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呢?

  E.过渡:元元又睡了,事情真的像元元想的那样吗?

  4、学习第五自然段

  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A,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我想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B、板书:迟到了20分钟

  C、出示图2,看图说话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D、激情引读,你能读出元元此时的心情吗?

  谈话:唉,奇怪了,明明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这20分钟跑到哪里去了,我们一起帮元元找回来吧!

  5、小组合作学习2、3、4自然段

  A.小组学习

  B.

  1、明确学习要求

  2、汇报交流:相机板书遇到红灯汽车开了走着上学

  A、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师谈话:咱们看元元着急去上学,所以他的动作很快。没想到走到路口

  刚想走过去却遇到了红灯。于是元元不由得叹了口气

  指导朗读,叹气(投影出示)(感悟出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赶上红灯了。)

  B、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比较朗读他等了好一会儿。他等了一会儿。(你觉得那个等的时间长)

  3、从“才”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4、看图1说话(元元一边跑一边喊,等等我,可是车到点还是开走了)

  5、第二次叹气与第一次比较,比较两次的不同。体会出元元现在的心情。(焦急、后悔)

  师小结: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遇到红灯,更不会错过汽车,就因为这一分钟让元元迟到了二十分钟。

  C.第四自然段

  1、指导朗读等阿等,一直(让你知道了什么)

  2、元元等车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那你读出来吧!

  D.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齐读换词理解元元后悔什么

  三、回读课文加深理解

  再次分段读文。

  四、拓展延伸,实践感悟

  1、现在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2、说话训练:如第二天闹钟又响了。

  3、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并以此与大家共勉:

  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五、写字叹、哈

  1、指导观察

  2、互相提醒

  3、师范写

  4、同桌互评

《一分钟》教学设计7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挂钟演示图,并将时间拨到6点30分,让学生说出时间。

  2、再将分针拨后一分钟,让学生说出时间。(板书课题:一分钟)

  3、指导书写“钟”字。

  4、引导学生质疑:看了题目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再读课文,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回答)

  三、朗读感悟

  1、设疑激趣:元元仅仅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却迟到了20分钟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看谁能找到原因。

  2、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纠正生字读音)

  3、师生讨论上面的问题。

  4、浏览课文:元元说了几句话?都说了什么?

  5、指导朗读元元的话。

  ①讨论:元元说话前做了什么?他为什么叹气?

  ②叹着气说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指名读)

  6、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元元迟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认读生字:钟、零、闹、哈、欠、迟,教师纠正读音)

  7、指导朗读元元心里想的句子,读出贪睡的样子和无所谓的语气。

  8、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想想李老师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齐读)

  9、发散思维:元元非常后悔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四、认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引导认读。

  a、自由认读生字。

  b、小组内互相检查。

  c、指名读生字词。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引导认读。

  a、教师读一个字,学生从字卡中找到这个举起来,读两遍。

  b、小组内利用字卡互相指读。

  五、布置作业

  认真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六、板书设计

  7、一分钟

  丁零零、闹钟、哈久、迟到、决定、后悔

《一分钟》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出示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文中插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刻,有谁知道?

  2.据生回答随机追问:你是根据图中的哪些景物判断出来的?引导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说说对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课题。

  这幅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这一刻,鲜艳的*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个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团聚梦,也是我们十多亿中华儿女无比激动振奋的日子。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让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最后一分钟)

  4.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这篇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难读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

  (4)课外资料收集展示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课

  (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要求: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别人在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这节课,我学会了硝烟、骨髓等词语,理解了叩问、脊梁等词语的意思。

  2.我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3.我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我知道了诗歌的内容。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品读诗歌1.2小节,激*感。

  生1:第一小节作者把香港当作久别重逢的亲人,用拟人的写法表现出香港就要回归祖国时所有*人都在满怀激情地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

  生2:通过第二小节中“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地呼喊”等镜头,描绘了当时人们看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上升时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3.品读第3小节,回顾历史。

  (1)学生出示收集的资料。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领土。

  1840年英国发动战争,打开了*的国门。

  1842年英国强迫清*于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战争。

  1860年英国迫使清*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2)从这段资料中了解到了什么?

  生3通过资料了解香港自从战争以来的那一段屈辱历史

  生4:联想到了虎门销烟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的不*等条约。

  (3)理解: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

  生5:感受到香港回归是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现在终于实现了,多么让人激动。

  出示诗句: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三)创作性展示。

  1.小组合作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

  2.小组展示仿创的诗歌。

  3.展示个性谈感受。

  三、激发知识冲突(可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香港的资料

  2.香港的回归历经坎坷,中华儿女可以挺直脊梁了。作者把自己那沸腾的热血与深深的爱国深情融入到了诗句的字里行间中。如果你能亲眼目睹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你有什么话想说,请把它写下来。

《一分钟》教学设计9

  一、教材分析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二、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游戏,起立,两臂向前*伸,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同学谈感受。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2、小结: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但有时也觉得很长,就象刚才,我们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强课堂情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难度的生字,请课本下面的拼音朋友帮忙。

  2、请学生认读生字,并做小老师领读。

  3、“开汽车”游戏。(教师手拿生字卡片随机抽出一张指给学生)师:汽车汽车开起来。生:汽车开到我这里。我为汽车加点油。(给教师出示的生字组词,造句。)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读)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2、学习课文2~6自然段

  过渡:事情真的真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提问: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知道了是哪些原因。(遇到红灯—汽车开了—走着上学)(读相应的句子,在读中体会元元焦急的心情。)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此时元元是什么表情?

  (读)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在路上有没有后悔呢?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3)朗读下面两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b: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追问: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一读呢?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配合着表演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再通过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分秒必争

  6.齐读课文。

  (四)、拓展课文,实践体悟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课外延伸: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后反思:

  《一分钟》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从课题入手,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以前,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两手前*举,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在某种情况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钟也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刚才我们能一动不动的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相信小朋友们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

  咋一看,朗读的点还真不少,哪一句都可以有滋有味地读上一番。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20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在课堂的结尾,我把自己收集的几条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送给学生。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这样的课堂结尾,使学生愉快地从课文中走到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从而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钟。

《一分钟》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时光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我,珍惜时光。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明白时光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我,珍惜时光。

  三、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

  2、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3、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4、是啊,一分钟能够说很短,也能够说很长;在某种状况下,要能克制自我,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这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必须会更深。

  (二)自学生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2、学生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3、小组合作交流。

  4、认读词语卡片。

  5、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6、教师检查生字掌握状况(开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分段朗读课文,正音,并说说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我会写”中的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

  1、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样会迟到了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

  2、小组讨论。

  3、派代表在班上发言。(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1)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这时他的情绪怎样?

  (2)请用叹息、自责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4、过渡: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必须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

  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到感到愧疚和后悔。

  小组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情绪。

  (二)拓展延伸

  1、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我的切身感受,体会时光的宝贵。

  2、透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这个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三)作业

  透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如,工人、农民、*、清洁工)

《一分钟》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习“钟”“欠”等八个会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读好表现人物情感的句子。

  教学难点:

  揣摩元元的心理,在朗读中体会时间的宝贵。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游戏导入:全体起立立正,双手前*坚持站好一分钟,导入新课。

  二、 新课教学

  (一) 指导“钟”字书写。

  师生齐写板书“一分钟”。指导记忆“钟”字的书写(头齐腰齐脚不齐)。

  1、 学生指出占点的笔画及注意的地方;

  2、 学生在田字格内认真书写三遍“钟”字。

  (二) 听文识字

  1、 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画带生字的词语。

  2、 听课文录音(教师纠正学生坐姿)

  3、 把自己想象成元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分段读两 遍、 选六名学生分段读一遍)

  4、 识字。

  ①幻灯片出示“钟、零、闹、哈、欠、迟、叹、 决、悔、元、包”十一个生字(学生加拼音齐读、学生领读、去拼音排火车读;鼓励学生运用编字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认识11个汉字)

  ②出示“丁零零、闹钟、哈欠、迟到、书包、叹气、决定、后悔”8个词语(请坐姿端正的学生排火车读课文)

  (三) 读文入境

  1、朗读课文,思考:元元仅仅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迟到了20分钟。(教师板书:一分钟—20分钟)补全下面一段话。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没赶上红绿灯);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没赶上公交车);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走着去学校);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最后(迟到20分钟)。

  2、20分钟里,元元后悔心情在文中如何体现的?

  他叹了口气,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 拓展积累 《劝学》

  《一分钟》教后反思

  《一分钟》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以前,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两手前*举,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在某种情况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钟也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刚才我们能一动不动的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相信小朋友们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四、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我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重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情景剧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剧情,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学生们做游戏时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时长控制在一分钟,激发学生兴趣。另外,生字教学时充分利用课件,从带拼音到去拼音、词语、儿歌,一步步加强,从而是学生们生字掌握的很扎实。

  不足之处

  1、生字教学虽然也是让学生们自己讲解,给他们机会展示。但是仍然把的过死。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

  2、课文教学时,有些语言引导不够,导致学生弄不明白,课堂气氛不活跃。

《一分钟》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学情分析】

  只知一分钟很短,却不知有时一分钟也会感觉很长。从他们的切身感受入手,懂得“分秘必争”的道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如何让他们兴趣盎然的去读文字,在读中去感悟人物心理,应该是需要老师创设情境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钟零”等9个生字及相关词语,会写“包”“钟”“迟”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通过元元因多睡一分钟而产生的一路上的叹息与后悔,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钟零”等9个生字及相关词语,会写“包”“钟”“迟”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元元因多睡一分钟而产生的一路上的叹息与后悔,从而体会时间的宝贵。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生字卡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课前3分钟口语训练:学生介绍假期读的书。(1—2人) 总结:看得出,这两位同学假期已经和XX成为了朋友,也看得出他俩特别爱护图书,书崭新如初,那愿意与XX成为朋友的同学一定要读读这本书。

  (一)游戏导入。

  1、做游戏:全体同这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地站立,坚持一分钟。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很长)

  2、小结: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强课堂情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课题:一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老师关注学生读书姿势是否端正)

  师:从你的坐姿老师知道你一定度通顺课文了。

  2、读了课文,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围绕元元因多睡一分钟,从而迟到20分钟的事展开)

  补充板书:20分钟

  (三)认识生字,并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读书都有收获,是啊,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说效果果然好。课文中字词关有信心闯一闯吗?(激发学生兴趣) 识字:

  1、出示加拼音词语,学生认读。(先个别读,纠正字音。)

  2、去掉拼音读词。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识字。

  3、认读单个生字: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4、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记字形)

  5、游戏巩固生字。(摆一摆字卡,再收起来) (识字中,我让学生课前制作好生字卡片,促进了预习。并将好的记忆方法介绍给大家。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对生字记忆也会更深刻。)

  写字:

  ppt出示我会写中8个字

  1、读准音

  2、观察字形,分类学习。

  3、教师示范写:包 钟 迟

  4、学生先描红,再临写。(纠正写字姿势)

  (四) 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分段轮读课文一遍。

  2、指导朗读2段。

  师:请看大屏幕(上面出现课文第二段),这就是他说的第一件事。自由读读,看谁读得好。(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不但读书的声音很甜美,而且读书的姿势很端正啊!老师为你们高兴!来,咱们一起读一遍!(生齐读课文)

  师:谁能单独读一读让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随时指导:“元元”的后一个字要读轻声;“很快地”的“地”字要读de)

  (师用A、A+、A++、A+++、A*、A**六个等级激励学生首先读正确,其次读通顺,最后读出感情) 指导读好元元的第一次叹气

  师:请大家看看这一句:“他叹了口气,说......”一般人叹气的时候啊,心情都不太好,这个时候说话的声音不可能十分响亮的。

  师:好,请你读!请注意,就从“他叹了口气??”开始读。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怎样读才能得“A☆☆”呢?(重点句变红)

  生:读得轻一点、慢一点、伤心一点。

  师:嗬,你对课文中的元元同学是琢磨透了!那你来个伤心一点的!教师范读时加一个“唉”字,让学生听出不同,之后让学生试试。

  3、练读课文3自然段。

  师:来,我们用这个方法读下一段。(投影出示课文第三段)先练练吧。

  生: “他等了好一会......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唉——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那么,元元心里想的大家能读好吗?顺势引导,元元,我想你此时心里一定在想......

  (重点指导读好元元的两次叹息,同时走进元元的内心世界,切实感受元元的所思所想,突破本文难点。)

  (四)小结:

  元元啊元元,你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也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更是深深的后悔和白贵的教训。所以,元元啊元元,请珍惜时间!(围绕板书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设计】

  多睡

  迟到

  7、一分钟——————20分钟

  (珍惜时间)

《一分钟》教学设计13

  教学过程:

  刚才老师教大家折纸的时候,用到了一个词,谁知道?

  生1:1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1分钟,1分钟有多少,能干什么。

  课件出示钟表:

  师:谁知道有关1分钟的哪些知识?

  生1:16秒

  生2:60秒

  师:谁能告诉我哪个是分针?

  师:分针走1格是1分种,那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远呢?

  生3:60格。

  师:那1分钟到底有多长啊?感受下。(课件演示)

  谈感受:

  生1:我觉得有点长。

  生2:我也觉得很长。

  生3:我觉得很短。

  生4:很快。

  师:有的觉得长,有的觉得短,……

  测一测1分钟内自己的脉搏。

  汇报:

  生1:60(板书)

  生2:97(板书)

  生3:88(板书)

  生4:12

  师:老师帮你测一测。只测10秒就能推出。78下。(学生:啊?)

  生5:96下。(板书)

  生6:70下。(板书)

  师:根据这些数字,你能估计其他同学的心跳大约在多少下吗?

  生1:90

  生2:60

  生3:80

  小结:每个的…………不一样,所以心跳也不一样。

  师:老师带来了一组活动,活动内容:

  计算 拍球 数小棒 读字 画画

  要求:每小组选择一项内容进行活动。并记录下相应的次数。

  汇报:

  生1:我拍了122

  生2:我拍了50个

  生3:我小棒数了50个

  生4:我小棒数了30个。

  生5:我1分钟读66个字

  将活动记录下来:(课件出示表格,当场填入数字)

  拍球

  活动内容

  组员代号

  结果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

  师:我能看出,1号1分钟拍90个,我能推算出2分钟拍几个。

  提问:4号2分钟大约能拍几个?

  做实验:1分钟你能写多少个字?

  先估计:

  生1:50个

  生2:30个

  生3:90个。

  验证到底写几个(课件出示要写的字)

  学生开始写。

  汇报:

  生1:我猜想的是10个字,我写的就是10个字。

  生2:我猜的是30个字,只写了13个字。

  师:刚才猜90个字的同学呢?

  生3:我也只写了十几个字。

  通过刚才的体验,你有什么感想?

  生1:只会说是没有用的,得做出来。

  师:你能猜测2分钟写多少个字吗?

  师: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一分钟》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

  1、写字。

  2、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字卡,插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

  2、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3、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4、自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5、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

  二、朗读感悟

  1、听范读,想一想:

  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3、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实践活动

  1、通过查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如:工人、农民、*)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

  【教学反思】

  珍惜时间,这一课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分钟》教学设计15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积累语言。

  2、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用一分钟的时间复习本课字词,让学生感受一分钟,导入新课。

  二、朗读理解课文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用“—”画出元元难为情的句子?。

  2、请看图,用手指给同桌看哪个小朋友是元元,。

  3、猜猜此时此刻的元元,内心什么感受呢。

  4、齐读最后一段。

  5、元元后悔什么呢?请读1—4自然段,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6、根据上下文理解下面两句话,并读出相应的语气。

  a: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b: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7、自由练读,指名来读,挑战朗读。

  三、拓展课文,实践体悟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读拓展资料。

  3、写一写: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小作家

  板书设计:

  1分钟= 60秒

  反思:

  《一分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他讲述了元元多睡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本节课的导入,我采用了用一分钟复习字词的方式导入,这样做既复习了字词又让学生感受到一分钟的长度,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在授课中我抓住元元说的两句话来展开教学,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通过看插图来体会元元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体会元元深深的后悔。但在这一环节中我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味的牵着学生往前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没有真正体会课文的内容,尤其在朗读句子时学生读得直白,断句,错词时有出现,读了两三遍还是较差,在时间的催促下,我只好匆匆的结束了本堂课的教学。

  我认为,整节课我是抓住孩子的心理变化,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了一分钟。但新课程的理念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也是今后在我的教学中所要学习和努力。


《分扣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小学《分草莓》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分草莓》数学教学设计1

  一、情景设计

  1、口诀接龙的游戏导入新课,任意指名学生对口诀。

  2、()里能填几?

  3×()<19 6×()<38()×8<55练习口诀

  思考并填空,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游戏中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为试商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解决了分橘子的问题,学习了用竖式计算除法,请你完成这道题21÷8,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全班汇报交流。

  2、如果把21换成55,你会做吗?(出示分草莓情景图)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每个盘子大约放几个草莓?先估计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如何检验?完成竖式。

  (3)为什么商是6而不是5或7?如何答?

  3、你能小结一下在“分草莓”这道题中,我们是怎么试商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实际情况做小结。

  4、完成“试一试”:()里能填几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指名一人在黑板上做出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中1至5题。

  第1题:创设摘苹果的情景,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任意选择一个苹果,在小组内交流试商的方法,全班汇报。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正确书写竖式。

  第3题:创设错误门诊的情景,让学生独立改错。

  第4、5题,要求学生说出题意,独立列式,并清楚回答问题。

  2、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完成练习。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试商的方法。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推荐访问:扣子 教学设计 《分扣子》教学设计3篇 《分扣子》教学设计1 分纽扣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