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2022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正面管教》读书心得【完整版】

时间:2022-07-19 17:2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正面管教》读书心得【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正面管教》读书心得【完整版】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正面管教》读书心得6篇

【篇1】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可谓是最近十分流行的育儿之法,今日受命于校园拜读之下写之如下之愚见。
  一、孩子是在追寻归属感中成长的
  我们再成长,我们却忘记了以前的我们成长的“坑”。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想确认的其实是爸爸妈妈是否真的爱我。这种爱,十分的奇特,它完全与家庭的贫富程度是区别开来的。为之父母的我们十分简单又异常复杂的便是,如何让孩子能感受到这份爱,给予孩子归属感。孩子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群体,从一出生确定与确信世界归我,我心动而万物随我心动,慢慢变为我是宇宙的尘埃,漂浮于尘埃,如何找到依靠,这也是很多家庭出现问题的根本。在他们觉得是尘埃时,我们并未走进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父母是他可信任的朋友,家庭是他们的港湾。好的亲子关系,绝对是有归属感的亲子关系。
  二、承担后果的潜力
  当年,巨婴国可谓轰动一时,“啃老族”、“巨婴大母神”这些词的出现正是因为我们的孩子没有承担后果的潜力,或者说连根本的因——果关系都没有弄清楚,就“被迫”长大,使得巨婴们根本没有行为潜力。婚姻中最常被抱怨“云老公”不就是我们教育的问题,从小没有承担过行为潜力的后果,多数期望寄托于长大后他能明白,或者,父母总是为他们托起天,天大的事有“老子”顶,却不知小时不承担后果,生活总有一天会让我们吃够苦头。职责感是从小培养的结果,是在承担行为后果的总结。不去承当应有的后果,哪来的职责?
  三、我们厌恶着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却又不得不重复他们的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我小时候,每每觉得父母教育之不妥处,时常会心里暗自想着:以后,我有孩子坚决不那样。然而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却无意识地去重复一些我们父母教育我们的不当方式,而这种无意识十分之可怕就是,你能明白,在这些不当的方式会带来什么伤害,却还是不自觉地对着你的孩子在重复。这就需要你更多地去了解,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或许能够请你的孩子的老师,其他妈妈,看看相关的书,集思广益。毕竟,教育孩子是比造宇宙飞船更加复杂以及困难的事。
  四、我们的语言是有力量的
  这是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我们忽视了语言的力量。我们生气时,那些没经过大脑的语言,能深深伤害到别人,这一点适合于对孩子也适合于夫妻,情绪脑发挥作用时我们都冷静一下,再沟通。这也是本书最喜欢的一个点,用心暂停,当我们被情绪脑控制时,不要想着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就应各自暂停、冷静。
  五、孩子出来问题100%是你出了问题
  当孩子出现了问题,我们为此感到生气、沮丧、懊恼时,请停下来指责孩子,想一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的方式哪里没有正确,我们就应在修正中前行,而不是指责傲慢中失去了我们的孩子。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育方式,以前的教育圣经都不断被现今理念所不断打破,所以,你还信你的方式能一条路走到底?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不断磨合、改善,出来挨着石头过河,行不出更好的方式。

【篇2】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正面管教》读后感

——用和善与坚定去赢得孩子、用启发引导犯错的孩子

“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在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每读一个章节,总是要忍不住在一旁的纸上记录下一些关键词,在精彩之处画上几个着重号。有些教育观念确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其实,在开始阅读之前,我想当然地认为正面管教就是鼓励教育,可是仔细阅读书中内容,我便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太肤浅了。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势必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真的能够拿来管教班里的孩子吗?怀揣了一丝不解和怀疑,我跟随作者踏上了正面管教之旅。

用和善与坚定去赢得孩子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老师和家长培养成“讨好着”或是“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学生还处在道德观念发展较为低级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但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书中提到的“积极的暂停”便与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冷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赢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静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犯错的学生需要“暂停”下来去冷静地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师也需要时间去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行为的目的或是动机。严厉的训斥或许可以迅速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对学生却尊重,而且从长期效果来看,也是不奏效的。当然如果想将“暂停”的价值充分利用,还要遵守书中列出的四项指导原则,对学生进行训练。告知孩子使用“冷却时间”等心情好转,再在互敬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绝对不能将积极的“暂停”变成消极的生闷气。

用启发引导犯错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作为班主任,如果每次班会都是自己的一言堂,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长期以往,也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班会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在遇到困惑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问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篇3】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正面管教》——值得中国母亲学习的教育经典

(在君子部落读书会上的发言提纲)

今天,《正面管教》一书已成为全球教育的经典。之所以在这个讨论女性问题的场合提到这本书,是因为它是一位母亲写给母亲的书,更是值得中国母亲们细读的一本实用教子课程。我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觉得有义务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让书友们从更深刻和实在的角度理解女性的精彩——女性可以改变人心,改变世界,改变历史。

作者提出的“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从这个主题上来看,本书很适合中国的教师和家长们参考,因为我们传统的方法提倡惩罚和羞辱,而当今的家长们又大多不自觉地选择了娇纵的方式,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形成自我价值感,更剥夺了他们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而这些正是中国孩子们所面临的大麻烦:大批的孩子缺少道义担当和创新能力(被教坏或教笨了)。而教育工作者,则面临各种纷繁的理论,在一味严厉和一味放任之间摇摆不定。

《正面管教》这本书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本书的作者简•尼尔森是一个有7个孩子的母亲,并且当了一辈子的教师。这本书首先是她的经验之谈,内容十分感性、具体和生动,读它你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二、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又有着厚实的理论基础。当作者简为不知道如何管教孩子而抓狂时,她机缘巧合地学习了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社会心理学。当她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管教孩子的过程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促使她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人——老师和家长们。后来这成了她的职业。在心理学指导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简承担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并且使千千万万人受益。纵观我国教子书籍市场,虽然林林总总名目繁多,但多是一家之言或一己心得,像这样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成功实践验证的佳作不可多得。(如:孩子行为背后的第一需求是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缺失)

三、本书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书中称为“正管教工具”)。这些方法是由作者和她众多的合作者(包括应用她的方法的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创造的,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读者可以随时受用。(如:从错误从学习的方法)

四、当我刚刚读到这本书时,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通过读书会的方式分享这本书,让更多家长受益?而当我继续往下读的时候,发现作者已设计好了读书小组的互动交流方式,并把活动内容也设计得很具体了。可以说,作者的良苦用心是使读者受益最大化,客观上也促进了本书的传播。关于这本书的读书会现在正在酝酿之中,可能不久就会与大家见面。有兴趣参与的朋友不妨也表达一下你的看法。

最后,为了使我的发言更切近本次读书会的主题,也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以便选择选择合适的教育读物,我想比较一下几本出自女性之手的教育经典,包括这本《正面管教》,还有蒙台梭利的《发现童年》及其中国追随者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以及近年来广泛流行的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孙振华,2014.6

【篇4】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

董莉

2017年11月份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正面管教》为期两天的教师专列现场学习,这是我第二次直接接触正面管教的课程,第一次是我的家长给我提到了正面管教,我在网上查找了资料,进行了大概的了解。第三次就是贺校长给我们提出了正面管教,并给我们每位老师配发了正面管教的书籍,结合自己的现场学习和利用寒假认真细致的研读正面管教书籍,谈谈我对正面管教的理解和自己的一些感受。

在参加完正面管教现场的学习后,我感觉到震惊和惭愧,并且巨大的信息量让我很难消化,太多不可思议,太多需要走进孩子、学生心灵的语言、做法,需要我去琢磨,琢磨怎么样去说话、怎么样去做,才能和孩子达成共鸣,而不是将爱演化为烦躁、嫌弃、仇恨。记得我们的讲师刘婷婷老师说了一句话“中国孩子的情绪一直都被压抑着”,当时就特别的有感触,从小到大很多时候自己都觉得很委屈、很无奈,很多的思绪、想法、憧憬都不能实现,总是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和操纵,不得以选择不乐意、不愿意的事情去做,而且很多的情绪不能被理解。想到这些就觉得不能再让我的孩子承受不被理解的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总觉得我们的行为都是对孩子的爱,可是孩子却总是不理解,不听话,不按我们设想的去做、叛逆,越来越无法沟通,使我们家长痛苦、束手无措。

我们往往在传递对孩子的爱时,用错了方法,孩子接收到的不是爱,而是家长对他们的厌烦和嫌弃,这样就会产生一场必不可少的战争。正面管教交给我们矫正错误的三个R,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感觉,与孩子相互尊重,敢于承认错误,对自己的做法、行为向孩子道歉,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才能慢慢打开心扉与我们沟通。当我们放下身段,给孩子道歉时,会发现孩子很容易就会宽恕的,并且快速和好。做到了这两个R,就为第三个R解决问题营造了一种积极的氛围。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孩子感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责任,他们会感动,心里充满感激,因为我们用了正确的方式将我们的爱传递给了孩子,孩子才能感受到我们对他的是爱而不是厌烦和嫌弃。我们在这些事情的处理时,要让孩子感受到“犯错误是学习的大好机会”,而不是我们一味的说教,与孩子达到共情,使我们自身和孩子在错误中学习进步。

在跟孩子相处和交流时,我们的语言是最直接影响事情发展的关键信息。有效的语言可能使事情变的简单、容易多了,而往往我们用错了语言。我们经常会说的是“不、别、不能”而这些语言,孩子内心是不接受的,在你喋喋不休的要求他不去做着、不去做那时,他们或许一句都没有听进去,他们这时的大脑对这些语言是屏蔽的。如果我们将这些语言换成技巧性的语言,就会发现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能有时候会觉得这样做,会不会娇纵孩子,只要我们采用正确的方式,不仅不会娇纵孩子,还会更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而一味的鼓励又会使孩子盲目自大、缺乏责任感,正面管教教会我们鼓励而非表扬,在鼓励时要有技巧,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关注孩子的感受,就事论事,不论人,对孩子表示感谢,表达对孩子的信任,指出孩子小进步,客观的赞赏孩子的行为,对事情贴标签,而不是对人贴标签。再使用鼓励孩子的四种句式,启发式、描述式、感谢式、赋能式、正面式、总结式,多鼓励少表扬,例如:你感觉怎么样?你是怎么做到的? 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这就是说到做到。表扬太多会失去对自我深刻的认识,而鼓励帮助人们对自己性格的长处和能力得到发展和信任。

这本书传递给我们很多正面管教的工具,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的理解和消化,而不断消化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改善和进步的过程。做个善于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人,很多事情的处理就会更加的简单、容易。此书的学习还要理论结合实际不断琢磨、不断思考,学习永无止境。

【篇5】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来家有学童版之前,有人向我推荐过《正面管教》一书,我没有看但很认同这个观点。今天我依然没有看,但是想写个读后感,因为我认为此书精华就在“正面”一词。

节前,我回复了一张儿童问题贴,当时就在想,这坛上多人推荐了《正面管教》一书多次,为什么这个“正面”做得如此不到位?于是想借借他山之石。搜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帖子,却明白了我初来此坛时面临的状况。

就如同社会不公平问题的现象总结,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观点:平等意识不到位。但是如何做到平等,却手把手教不了,因为人多元。同理,正面管教意识也是一种认识,但是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一书中的事例和行为指南,首先应该是帮助家长们去理解什么叫“正面”,而不是一种教条的行为结论灌输。举个例:小时候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可不是为了“天”只能对“地”,“雨”只能对“风”。否则,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就在这种唯一正确中给教没了。所以,我不看书的内容,也可以写自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因为现实家庭情况可以不同,但“正面”的原则相同。

《正面管教》这本书在进入中国后,还出现了一问题,国内营销活动给这本书加上了不实之词。比如:“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对于那些爱心无比,现实中又因为管教孩子而无比心痛的父母亲来说,这可是最好的广告词,但仅是广告词而已。竖立规则和界限,如果语言文字就可以了,还要监狱干嘛?记得以前某偶像电视剧中有句台词“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说得正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广告词,对于营销父母们去学习学习“正面管教”是双赢,但是对于教条思维的大脑来说,也伴随着,世上有无负面管教作用(神仙手段)的虚妄认识。这不是该书应有的东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

上半年的一次偶然机会,微信朋友圈中的育儿贴子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觉得内容很是能涤荡人的心灵,我就按着网址寻了过去,并在百度上搜索了关于“正面管教”的介绍,我震撼了:原来还有这样的一群爱孩子的妈妈,原来还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管教工具!

平时我也挺喜欢看一些育儿的文章和信息,但都不是系统的学习,杂乱无章,而且大多数的理论均是看时知道所阐述的理论和道理,也能认同,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做?而“正面管教”却像一盏明灯一下子让我迷茫的、困惑的心找到了方向,于是急不可待地买了本《正面管教A-Z》,同时关注了正面管教的一些公众微信号。

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没能上家长课,今年终于报了芜湖本地的Lily老师的第四期家长课,我兴奋至极,终于可以亲眼见见我们当地的讲师和那些爱孩子的可爱妈妈们,终于可以不是一个人来学习这本书,终于可以体验一下这个奇特的课堂。

一直很迷茫该以如何的态度养育孩子,

【篇6】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
一、游乐场玩耍,先定规则1、出发前确定好玩儿多长时间:
孩子在游乐场玩,当快到约定时间时,我会提醒告诉他“时间快到了,要回家了”。孩子说,“我想再玩一下那个”。
这时我也不会立刻制止,而是告诉他“好的,时间到了我会提醒你”。到时间了会提醒他"我们现在该回家了",孩子立马上放下手中的玩具跟我回家。2、到游乐场后,玩2次要过来找爸爸妈妈喝一次水:
周末游乐场人一般比较多,有些玩的项目也不适合成人玩。到游乐场后我会找个视野比较好的地方,告诉孩子我在这里等你,你想玩什么就去吧,但你要玩一会儿过来找我喝水。
我们的规则是玩了几次,和几口水,同时告诉我你玩了什么,玩的是否开心,接下来要玩什么去。
这样既保证了孩子的安全,又能让他自己决定玩什么,回来的复述也在锻炼他的表达能力。二、超市买玩具
逛超市相信大家每周都会去一到两次,玩具区域我们通常都逃不过去。当孩子看到心仪的玩具想要买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嗯,你好像真的很喜欢这个玩具,我也觉得这个玩具很漂亮。”给孩子一种认同,并不是直接告诉他不要买。接着会告诉他“你好像刚刚买过那个玩具,如果你真的很喜欢,等到xx时候,我们再买好吗?”提醒孩子,我们商量好的买玩具的日子是什么时候,不是每次去超市都要买玩具的。用这个方式,给孩子自己思考的时间和一种仪式感。让孩子做出自己的决定,是否在约定好的时间购买这个玩具,不但给予他尊重,也锻炼了演示满足的忍耐力。三、孩子吃饭问题
小朋友吃饭是一件几乎令所有家长都头疼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我们也特别注意。每天三餐,让孩子好好地坐在饭桌前,跟着大人一起吃饭,尽量不看电视不玩玩具,饭前一小时不吃任何零食;
家里的零食也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规则虽好,也不一定每次都能顺利的把饭吃完,当孩子只吃肉不想吃青菜时,我们会讲挑食的佩奇看病的故事,让他知道青菜和肉配着吃才不会生病。有时也会用压力山大将食物变成飞机的方式喂孩子吃饭,毕竟谁的孩子能不娇惯呢!四、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的培养
孩子每天自己刷牙,自己穿衣服,自己收玩具。不用爸爸妈妈操心。相信很多父母都很期待这样的情景。虽说这些习惯并非一朝一夕能养成,但是每一个环节都长时间的付出,正面管教起到什么作用呢?每当孩子不想刷牙,不愿意收玩具的时候,我们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积极的引导孩子,自己穿衣,刷牙,收玩具,慢慢形成习惯,而这时我们要做的只是提醒孩子就好了。不知你是否认可这样的“正面管教”的例子,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如果你是一个家长,你应该读这本书。如果你是一名教师,那你更应该读这本书。
如果你经常对孩子的行为无法理解,对管教孩子束手无策,甚至被孩子气的想动手打人,那么我强烈推荐你读这本书。
因为此书不仅能帮助你建立新的教育观念,同时能帮助你对孩子的行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更能帮助你找到合适有效的的管理孩子的"方法,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实践的指导书籍了。
这本书我觉得是比较符合我的教育观的,同时也给了我一些新的教育的理念和好的实用方法!
全书共有12章,前面几张是一些理念的介绍,和一些孩子行为的解读,中间是一些引导孩子的方法,最后就是一些比较实用的管理技巧。
我们都知道想要和一个人处理好关系,就必须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为,对待孩子也不例外,我们一定要学会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这样我们才能更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知道该怎么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了。首先,我们必须要有尊重的态度并且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者问题时给予鼓励,用一个和善且坚定的态度去对待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以及对自己的尊重。同时在遇到孩子不听管教时,不能使用惩罚的方法去对待孩子,纵然惩罚可以带来短暂的效果,但是对于长期

效果来说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最后就是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
我们能感觉得到,有时候言行背后的感觉比言行更加重要,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管怎样一定要确保把爱传达给对方。这是我们教育的前提。同时,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他们随时随地都在做着决定,并且在形成对自己以及对社会的的信念。我们要明白,一个孩子的首要目的需要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当然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感也是很重要的。当一个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就代表这个孩子失去了信心,感受不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抱着平等的态度,在犯错误时把错误当做学习的机会,帮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自尊,最后让自己赢得孩子。
当我们养育一个孩子,或者养育一群孩子时,我们应该要明白出生顺序对孩子有哪些影响,会造成孩子什么样的表现,又该如何去教育他们。不仅如此,所有的好的教养都是基于理解的前提。我们对孩子理解的越多,我们的管理就会越有效。要明白我们所谓的叛逆,不正常行为,都只是符合孩子年龄的行为。孩子们是意识不到他们错误行为的观念的,家长一定要通过自己对孩子的情感反应和你要求孩子停止时孩子的反应来辨别孩子的行为目的及观念,从而帮助家长针对性的进行有效的鼓励。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去更好的管教孩子呢?首先,我们要学会运用的认识自然后果与逻辑后果,并决定自己去做什么,而不是孩子去做什么。其次,我们必须要关注于解决问题。最后就是有效的运用鼓励。那如何有效的运用鼓励呢?首先要注意鼓励的时机,在双方都处在冲突中时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时机。当然鼓励并不是赞扬,所以鼓励之前先想想你是在激励孩子自我评价还是依赖别人的评价?是尊重孩子还是在摆家长架子?是看到了自己的观点还是孩子的观点?你会不会对你的朋友这样讲话?搞清楚这几个问题你就明白鼓励与赞扬的区别了。不仅如此,相互的尊重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着眼于孩子的优点,并且不能要求孩子完美。我们需要的是进步。要将孩子的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一面,允许孩子犯错,并给孩子补偿的机会。
现在不管是教育孩子还是什么都逃避不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所以我们要学会避开社会压力,要学会在无外人在的情况下进行教育。不仅是大人的生活需要仪式感,孩子也是一样需要的,所以要留给自己和孩子特殊的相处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孩子。


推荐访问:管教 读后感 家长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正面管教家长读后感《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家长读正面管教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