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双减”典型案例】学校开展“双减”提质增效经验总结 双减工作经验案例

时间:2022-07-19 09:10:06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减”典型案例】学校开展“双减”提质增效经验总结 双减工作经验案例,供大家参考。

【“双减”典型案例】学校开展“双减”提质增效经验总结 双减工作经验案例

XX小学开展“双减”工作提质增效经验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双减”的工作部署,全面落实教育厅、XX市教育局文件要求,XX小学多措并举,协同联动,在提质增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机制。

一、建设学习共同体,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双减”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做出调整,进行一场教育方法的自我革命,注重专业水平和学科理解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实现课堂高效。

我校深深意识到这一点,从2019年10月起,便开始在行动研究中稳步推进学习共同体建设,坚定不移地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管理的逻辑起点和工作重心,让校本教研成为学校运行的主旋律,努力构建“让教学变成协同研究”的教学新生态。同时树立大课程观,逐步构建形成”1+N”课程体系。建立了能够指向课堂、课程建设和教师成长的学校管理逻辑,让教育生态重构成为一种可能。

为了整校稳步推进,先做顶层设计。我校把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每一次行动,称之为“灯塔行动”。“灯塔行动”本土化研究体系:

(一)迭代升级课堂教学新样态

我校原有的课堂教学样态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

示交流—拓展提升”,本着传承和发展的原则,构建“让教学变成协同研究”的教学新样态。迭代升级的课堂教学路径为“提出问题,自主学习—互助探究,达成共识—公共分享,串联提升”。

课堂教学转型是一种改变、一种探索,实质是一种“教”与“学”的翻转,,把课堂“还给”孩子,课堂中强调“倾听、对话、串联、反刍”的经历,最重要的是建立师生、生生间“基于倾听的对话关系”。

课堂结构发生变化,更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学力也随之大大加强。

(二)建立校本教研新范式

建立“观察—描述—反思—改进”的校本教研新范式。即:以不间断的课例研究为主,用焦点课堂形式来呈现的教研。让教研重心下沉,成立“语文学科工作坊”“数学学科工作坊”“英语学科工作坊”“艺术+综合学科工作坊”4个学科工作坊,首批参与教师50多人,占专任教师的一半,形成浓郁的研究氛围。

各工作坊实施每月一课例制度。每一课例以“集体备课确定初案—试教一次确定学案—课例呈现集中观察—课例研讨再出发”为活动循环,形成“学案+反思+观察报告”为内容的材料积累。听课教师身份也发生翻转,由“观教”走向“察学”,通过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的观察,发现学生思

维的困惑点,找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从而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为了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各工作坊在集体备课时对基础性问题和冲刺挑战性问题尤为重视,我们深知只有高品质的教学设计才能引领学生不断攀登高阶思维。

为了实现理想中的课堂样态,学科工作坊教师沉潜课堂,在每一次教学现场中寻求答案。随着践行的不断深入,学校也随即形成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机制,比如:领导班子下沉,保障教研时间,提升教研品质,开展课例研究、外出听课学习、邀请专家指导、共读理论书籍等等,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现在,根据每学科每月一课例制度,课例研讨每学期在四个学科工作坊中展开,已经成为我校校本教研常态。目前为止,学科工作坊里有二分之一的老师都在校内做“基于倾听的对话关系”的课例展示,每一课例都遵循校本教研新范式。

在行动中,我们不断释疑,在研究中,也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比如渐行渐深中一个问题愈发凸显,高品质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对知识体系要精准把握,对学科素养要足够理解,否则,就是阻碍课堂深耕的大问题。所以接下来我校会在学科理解上进行引领,使教学回归本质,努力让学科工作坊的老师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就这样,通过不间断的课例研讨不厌其烦地深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复盘、反思、怀疑、否定、调整、重建,真实面对学习困境,在质疑和释疑的循环中,不断精进,就是想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为学生成长赋能。期待理想中的课堂样态早日形成,不断迈向课改深水区。

(三)建设教师成长新路径

建立“读书-实践-写作”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为了满足教师阅读和学习需求,学校为教师购置了《静悄悄的革命》《学校见闻录》《教师的挑战》《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南京样本》等学习共同体系列丛书,组织领航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写读后体会,进行线上分享。

同时,以一个学期为周期,分类整理完成读书成果和校本教研文集,名为《思享汇—向青草更青处漫朔》。将这些成果汇聚成“资源库”,每一位领航教师既是资源库成果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这种“微研究”方式保障团队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卓越成长。目前已经整理形成几十本文集,未来还会整理形成学生层面的文集。教师的写作热情被点燃,每一次课例研讨后,学科工作坊的教师基于观察基础上撰写的观察报告便纷沓而至。两年多来,在《江西教育》《内蒙古教育》等教育刊物和XX市深度学习共同体和深度学习共同体公众号发表10多篇文章。

两年时间,团队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团队教师也

实现拔节式成长。有两名工作坊教师被评为XX市教学能手,两名教师被评为XX市“名教师”,三名教师参加XX市课堂基本功竞赛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八名教师被评为元宝山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每个学科均有一名教师参加元宝山区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并获得可喜的名次。我校也被评为XX市“名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不断激发团队教师的内驱力,课堂迭代和深耕的愿景也在团队教师一次次蜕变中趋于达成。

(四)创建学校管理新逻辑

我校把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深入推进“1+N”课程一体化建设。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龙头,各活动课程和德育课程协同推进,使创生性课程纵向衔接、学科课程横向融通,课内课外深度融合。不断深化原有的课程,生成新的课程,最终形成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成长规律的课程实施体系,完成教育生态重构。

通过“灯塔行动”,建立以倾听对话为主的协同学习课堂样态,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迭代和升级。

深化“家校携手,育见未来“行动。每学期11月份为家长进班助教月,遴选各行业家长的精品课程,充分利用资源,拓展学习领域。

扎实“六节一月一会”活动。即:“语文读书节”“英语节”“趣味益智数学节”“校园艺术节”“科技节”“十

一经典诵读节”“综合实践活动月”“六一全员趣味运动会”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体育与美育相融,兴趣与强体兼顾,形成特有的课间文化。

以“课后服务”为契机,开展多种学科项目活动,促进学校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

二、创新作业管理,把减负增效落在实处

(一)认识上有厘清

“双减”绝不是简单的减少学生作业量,而是对作业的有效性进行研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堂教学内容精选作业,既要面向全体,还要做到因材施教。我校在以下方面努力创新和改进。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作业管理领导小组,教导处学科主任分学科分年级对作业留批进行监管,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课程方案,强化作业育人功能。按各年级作业留量及要求对各年级作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和反馈。具体要求为:

1.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任课老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适量布置不超过20分钟的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听说型、活动型作业。

2.三至六年级作业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语数英的作业量由班主任统一协调,分别布置适量的题目。其他学科一

般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布置阅读型、探究性、实践性作业。

3.节假日作业: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改革,适量布置基础性作业、预习型作业、分层型作业、实践型作业、探究型作业或综合性作业,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1小时。

(二)形式上突破创新

开学伊始,XX小学便在作业布置上大胆尝试,突破创新,让作业育人的功能最大化。为了把作业设计改革落到实处,我校把作业设计纳入教研活动之中。

各教研组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中教研活动时间,精心设计下一周要布置的学科作业,形成周作业计划。要求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要先做,要在充分掌握作业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格式、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基础上,做到作业量适中、科学有效、针对性强。基础性作业为主,分层作业、实践型作业、探究型作业或综合性作业为辅。每天布置的作业及时批改和反馈,教师批改后,先由学生自己订正,再由教师复批。共性错误集体讲评或小组互助,个性错误个别辅导。

(三)服务上有保障

以课后服务为契机,让家庭作业在校完成。课后服务采用模块设计,周一--周四所有年级学科作业必须在课后课后服务时间完成,让学生不背书包回家成为可能;周五各年级

进行社团活动,打破学科壁垒,坚持活动育人。现在我校已经开设艺术、科技、运动、益智等四十个社团课程。实行年级走班制,学生自愿参加喜欢的社团课程,让孩子们学有所选学有所长。

(四)评价上有激励

XX小学将作业质量、作业批改、作业负担等情况作为考核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效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主动接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作业工作不规范的教师及时督促整改;对在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予以表扬。教导处定期开展作业检查、优秀作业展示、优秀错题集评比、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加强对作业管理的把控力度。

三、强化体质管理,给学生一个健康的童年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不是一句口号,而要表现在具体行动中。为了让此项工作扎实推进,XX小学采取一系列措施:

1.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一个半小时。学校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利用体育课掌握1—2项运动技能。

2.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建立健康档,每学期两次全覆盖视力筛查。以“活动”促落实,切实改善“小

胖墩”“小眼镜”现象之痛。XX小学对课间活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展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阳光大课间活动:一年级跳绳、篮球操;二年级跳绳、足球操;三年级民族韵律操;四年级中国扇;五年级曳步舞;六年级动感韵律操。传统与现代相融,兴趣与强体兼顾。

3.成立各种球类训练队(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毽球队等),利用早晨和课后服务拓展时间进行长期训练,球队在元宝山区组织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在刚刚结束的“区长杯”足球赛中,我校女子足球队斩获全区第二名的成绩。

XX小学开展“双减”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经验总结202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市、旗“双减”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从2021年9月开始,我校就开始立足实际,秉承“保障每一位儿童高品质的学习权,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的学习共同体理念,结合学习共同体理念下的课例研究,以优化作业设计为切入点,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保障,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初见成效。

一、用好“三单”,以“学”代“教”,减负增效

要想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首先必须保证课堂学习

的高效。我校从2020年春季开始进行学共体课堂改进实践,通过班级学习共同体打造,形成了互助互学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变得融洽了,学生具有了倾听、思考、表达、质疑的习惯,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了。推进学共体课堂改进,我们始终坚持做学习共同体课例研究,积极打造“温暖、相融、宁静”的学共体课堂,立足学生与课堂实际,向课堂要质量,课堂学习真实发生了,学习自然就有效果了,这是最重要的减负增效途径。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中真实发生,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我校特别重视“预习单、学习单、作业单”的设计。“三单”设计中,预习单重在前测,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利用预习单能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习单是核心,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利用学习单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与学习;作业单重在巩固,是对教学设计的反馈,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三单”的最优设计能保障高品质的学习真实发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上课、观课、议课、上改进课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深化“三单”设计,特别是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作业的三个环节中,让老师们对如何利用好“三单”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二、确立课题,优化作业,减负增效

“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的出台对学校课堂教学和

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内布置、校内完成”是学校作业布置的基本要求。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作业设计更加合理,学校以年级部、教研组为单位齐聚教研,以“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增效”为研究课题,探索新学期如何在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落实“双减”政策,科学合理布置学生作业。围绕“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设计”这一主题,各教研组开展了研讨活动。在研讨活动中老师们一致认为:作业设计一要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作业设计中,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切入点,为学生设置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任务,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到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来,实现作业功能的最优化。三是形式要丰富多样。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应设置如课外阅读、对话、观察、访谈、操作、实验等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作业形式应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等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思考与实践并行,各年级各学科老师在平时进行作业设计时,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层设计作业,设计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差异性,尽量设计有“弹性”“层次性”“创新性”的作业,力求形成本年级本学科各具特色的作业设计。如一二年级部的老师们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不留书面作业的前提下,选择了有趣、有用、有挑战、综合性、延展性,有育

人功能的作业——“古诗配画”“阅读闯关”“口算小能手”“小小演说家”等。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了基础型、提高型、拓展型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创新作业形式,尝试设计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如:创意设计作业、调查统计作业、主题活动作业等,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引领学生学会进行深度思考与学习。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关注单元作业设计,着眼题目内涵,丰富题目类型,拓展活动类、任务类、情景类作业,增加跨学科类作业,结合单元特点,注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英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欲望,将作业单分为基础篇、发展篇和挑战篇三大板块,每个篇章都有个性化的题型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情的充分考量。

三、健全制度,抓实管理,减负增效

学校秉持“总量控制、内容精选、布置分层、教师先做、课内布置、校内完成、及时反馈”的作业管理方针,先后出台了《林东第八小学作业管理实施方案》《林东第八小学学生校内作业公示制度》等,完善了作业管理,规范了教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行为,为“双减”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切实把“优化作业”设置落到实处,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学校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了线上金山文档作业日公开平台,要求1至2年级不留书面作业,3至6年级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60分钟。学校每天详细记录所有班

级的各科作业的作业量以及完成作业的时间,学校课后服务审核与督导领导根据金山文档作业公示的内容,每日核查3至6年级各个班级的语数英“书面作业”,并不定时的对各个班级的作业量进行实际调研,对学生在课后服务时段的学习状态进行查看了解,及时指导,力争让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四、课后服务,精准辅导,减负增效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确保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的政策精神校本着“自愿选择、特色发展、需求为先、安全为要”的原则,先行尝试进行课后服务。老师们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精心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做到每个学生的作业都是当堂面批,解决了家长,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们辅导难的问题。学校凭借课后服务日督导的方式,确保了课后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取得了“解决家长难题、发挥教师特长、张扬学生个性、彰显学校特色”的良好效果。

五、强化质量,彰显特色,提质增效

我校的育人目标是:“多样的能力、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建校以来,学校一直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一)抓课堂就是抓质量学校通过构建“温暖、相融、

宁静”的学共体课堂,向课堂要质量。要求在课堂上建立学生间相互倾听的关系,学生间的倾听要会理解,会比较,会评价。

建立对话性的协同学习关系,人人有任务,人人守规则,不霸权。学生通过同伴的思考和帮助,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深化自己的思考,课堂成为每个人学习成长的场所。建设安全的学习环境,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平等交流,学生思维是自由的、灵动的,真实的想法层出不穷,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课堂因为师生谦和,相互信赖,思维的高度生长而温暖、相融、宁静,课堂教学质量自然高效。在每学期期末对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学科质量抽测时,我校学生学科质量喜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节课的高效学习。

(二)抓习惯就是抓质量要抓教学质量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随着学共体课堂的推进,我校先后出台了《xx低年级学生学习规则》《xx中高年级学生学习规则》《xx学生倾听、思考、表达、质疑习惯的培养规则》,并以海报的形式张贴在教室内的墙壁上,通过学科组教师合作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和日常化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低年级学生学会了在课堂上静静地倾听、努力地思考,大胆地发问、充分地表达,积极地合作、主动地分享。中高年级的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具备良好的学习状态,在独立学习、对子组交流、小组内学习、全班分享时都能按

学习规则主动快乐地学习。

(三)抓读书就是抓质量学校结合师生实际构建了“阳光课程”体系,建设了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选择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四位一体的阳光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中,结合书香校园建设,学校新建了“悦读长廊”,开发阅读课程,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必读书和选读书共138本。注重整本书阅读的“三课一评”指导,学生已经爱上了阅读。为落实教育部“双减”意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学校多措并进,结合阳光阅读课程的实施,在作业设计时注重抓学生的读书习惯,按照《xx阳光阅读课程实施方案》要求,各班级成立了图书角,同学之间相互推荐自己喜欢的图书、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已经成为习惯,快乐读书已经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阅读面的拓展、阅读量的积累,使学生厚积而薄发,语文素养与能力不断提升,在教育局对我校进行能力抽测时,我校学生的阅读水平居镇内直属小学前列。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减负增效是大势所趋,对我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寻找最佳“契合点”的过程。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我们将继续做好学习共同体建设,不断探索,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念,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增强教学效果。在减负增效的同时,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双减”典型案例】学校开展“双减”提质减负创

新育人经验总结

“双减”政策减轻的是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双减”不减责任、不减质量、不减成长,而是通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控制作业量,强化对学生的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及体质管理,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城西中学积极部署,着力推进“三个提升”,确保“双减”、“五项管理”工作落实见效。

一、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在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上发力。

我们在教学创新上探索项目化教学模式,从四个方面入手:把教学重心前移精备课;拓展教育资源的长度、广度和深度;教学手段多元化精讲课,多科联动,实现跨学科的合作、探究和实践创新;开设校本课程,促进全面发展。

1、抓实“双减”源头,夯实备课管理。

落实“双减”工作,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就要从源头抓起精备课。我校要求教师备课做到:备学生(备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特点)、备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备教学情景(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班级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创设教学情境)、备教学语言(设计好激情诱趣的“导入语”、启发思维的“设问语”、承上启下的“过渡语”、点拨解惑的“讲解语”、画龙点睛的“总结语”)、备师生问题的生成(教师的

问要问到关键,问得得法,问得有价值,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备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对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和优化,使课堂教学既具有效度,也有宽度和深度)

2、强化“双减”落实,聚焦课堂教学。

提质减负,强化课堂主阵地,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1)优化课堂环节,精准提质增效。课堂精讲是关键。精,是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知识,突出教学重点。教师逐步“退居后台”,学会让位。学生是主角,教师退,学生进,还课堂给学生。

教师主要是组织学生高效学习和精讲点拨,讲疑点、讲难点、讲知识拓展点、讲能力培养点,充分发挥课堂引导者、帮助者的作用。课堂互动是途径。学生只有真正跟老师互动起来,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习积极性真正被调动起来,才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最佳发挥,也直接影响着高效课堂的建立。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发展。课后反思是指导。教师要捕捉教学过程中偶发的灵感,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反思总结中,不断完善,创建更加高效的课堂。通过常态录播生成课堂实录,教师反复观看、研讨、反思,写教育随笔、课后反思和教学案例,发现教育过程生发的好素材,养成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的好习惯,在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中

实现专业发展。

(2)建设智慧校园,助力教育提升我校以智慧学校建设为杠杆,撬动新时代下的教育教学变革。2019年被定为运城市智慧教育二期工程引领校以来,学校以“一核十化”的思路来打造智慧校园,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多样化,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洋葱学院”小视频,凸显了教师们个性化教学,学生家长可以实时参与陪伴,真正实现了家校共育;"爱学班班"辅助教学,自主学习,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沃白板,促进小组与小组、学生与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争先创优意识。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实现成绩分析、知识点诊断、试题解析等功能,做到精准教学。通过网络学习空间的资源汇聚、智能推送、精确查找等,实现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

(3)建立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创新,“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创建“三六三”课堂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树立特色意识,走特色发展之路,创建自己的课堂品牌,以课堂特色引领课堂教学。如王淑玲老师的风趣幽默;贺晶老师的干净利落;展晓娟老师的旁征博引;史丽萍老师的润物无声等,百花齐放,各展风采。

3、开设校本课程,促进五育发展

学校开设了阅读、习字(学生、教师钢笔字、粉笔字每周练习、展评)、3D编程、创客等校本课程。聘请薛国、郑

立强老师等给学生授课,并将授课视频录成微课,形成视频教材。午饭后学生练字20分钟,培养了学生热爱汉字、写好汉字的习惯和情操;晚自习后40分钟阅读时间,架构了阅读与写作的桥梁;晚饭后10分钟新闻,让学生既读圣贤书,又闻窗外事。校本课程的开设,构建了全新的育人新格局。

4、项目化教学,提升核心素养

(1)更新教师观念,项目化教学有效落地。对全体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培训活动,打破由培训者讲座,教师听记的传统方式,采取“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全员卷入,让教师身临其境的体验,对项目式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加强教学研究,深化项目化教学。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化备课。

如语文学科,教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师以“知人论世学习杜甫诗歌”为项目主题,通过对杜甫青年、中年、老年诗歌内容和主旨的变化,体会不同时期杜甫的“仁政”思想,再通过学习同时期其他诗人的诗歌,更深刻地理解杜甫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忧国忧民、仁爱精神,让杜甫在同学们的眼中愈来愈鲜活和立体。项目化和跨学科的备课和教学,用高阶学习来带动低阶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沟通与合作等重要能力。

(3)开展活动教学,实现项目化学习。项目学习过程

中,学生从完成机械、重复等作业,到需要完成资料查询、整理、调查研究、探究实践、访谈总结等高质量的学习输出。2021年9月22日在我校举办的永济市首届校园科技节中,同学们的科学小制作、科学实验、科学小论文成为科技节的亮点,如潜望镜的制作,需要物理中的光学知识,数学中的测量、计算,还要动手制作,流畅地给同学们讲解其原理,形成研究报告。任务的完成,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综合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提升作业管理水平,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上发力。

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学情的重要手段。量大质低的作业,根本原因是没有以学生为本,没有把它作为教学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导致作业粗放、不精细、不精准。学科间缺少整合,尽管单科量不大,但六七科加在一起,总量很多,学生不堪重负。我们从以下五方面做起,提升作业管理水平,落实“双减”政策。

1.组织教师深度学习,提高对减负政策的认识。

我校利用暑假培训、例会、教研会多次组织教师进行“双减”专题培训,带领教师学习《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详细解读“双减”政策,逐条理解文件精神。同时,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双减”工作、“五项管理”工作进行了细化要求,全体教师集体签订了“双减”承诺书。

2.建立学校作业管理机制,严格控制作业总量。

教务处建立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完善作业管理细则,做好登记管理工作,加强监督,掌握各年级各学科作业实施情况;建立各年级分学科作业管理小组,认真研究作业内容、类别、数量、时间,充分发挥不同类别作业的教育功能;各年级学科组统筹安排绝大部分内容,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占时比例,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公示、评价制度。

3.学科整合总量控制,严格执行国家作业标准。

学校要求当天有自习的学科,不再布置书面作业,没有自习的学科,书面作业不超过10分钟,确保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在校内“大部分”完成。少数学困生可以通过教师辅导、优秀生跟踪帮扶,完成基础性作业。学生下自习后不得布置学科书写类作业。作业布置倾向学生弱势学科,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4.创新作业类型,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作业布置分为复习巩固、拓展延伸、实践探究等,作业类型灵活多样,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单一走向多元,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

5.加强作业辅导、批改力度,以学定教。

所有学科作业教师先试做,根据实际情况分层布置,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基础性作业;对极个别无法单独

完成作业的学生深入了解实情,根据学生所需,专门辅导和答疑。倡导二次批改,注重及时有效反馈,集体讲评、个人讲解,以学定教。在“双减”同时,我们实现了“双加”。增加了动手动脑、实践探究活动,增加了学生与同伴交流、家长陪伴的时间,建立了良好的同伴和亲子关系,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及社会需求,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提升办学能力,在社团课程开发上持续发力。

学校成立了34个学生社团,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从体育到艺术,再到智趣,包罗万象。太极拳、形意拳社团增加了“尚武”基因;足球、篮球社团增加了“健康”元素;创客、机器人社团增加了“创新”能量;葫芦画、剪纸、戏曲社团让非遗文化以一种全新的生命力在孩子们身上代代相传。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让不同潜质的学生飞扬个性、全面发展,给学生打造多元化的成才道路!

创客社团、机器人社团自2019年创办以来,先后有96人次获奖。2021年6月“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山西赛区)中,13名参赛学生全部获奖,其中任康宇、王韶涵、郑琰同学取得国赛资格。社团活动的开展,成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综合性学习、个性化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坚实平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对新的教育创新发展浪潮,新的教育要求,我们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完善立德、立人、

立学的育人体系,持续深化创新,探索构建基于“减负”与“提质”并举的教育教学机制,强化措施、久久为功,确保“双减”、“五项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义务教育学校落实“双减”先进经验总结

XX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在落实“双减”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9月7日新华社以《放学后的“X 计划”让校园焕发新活力》报道了XX学校的“双减”工作。

一、多联动——解读政策分层落实

开学前一周,根据XX市教育局“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暨学期初工作部署会”,学校召开了专题专项会议。会议中确定了落实“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学校高质量发展,构建学校良好教育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研讨了落实“双减”政策的各项举措,加大了“双减”政策的初宣传——温校长在学期初在中层会议上详细讲解,在校会上深度解读,在教研备课会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在专项会议上反复强调。

依托学校教学与课程中心和学生发展中心两大部门,学校将“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相结合,从备课组到年级部,从前勤到后勤,从班主任工作室到家委会,多部门联动,在“优化作业设计”和“延时服务”两个方面并行设计,让

“双减”政策在学校落地执行。

二、求共存——调研指导多管齐下

在落实“双减”活动中,学校从坚持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学校的双减工作。通过教师会议、家长会、公众号工作群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学生进行政策宣传;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组织老师对先进校的典型案例进行研讨,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适合落实“双减”政策的各项制度;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与学生倾心交谈,组织家长座谈会和家长协同研讨。多管齐下地准备引领,打消了“双减”政策来临时学生家长的焦虑。

三、抓实质——作业优化减负提质

“双减”的实质是让所有的人都解放出来。针对市教育局关于落实作业管理办法,建立校内公示制度,“一地一案”,“一校一案”的要求,我校本着因材施策,激趣创新,合理布时的原则,制订了《优化作业管理方案》,加快了早已开始的作业改革进度。

(一)研讨共享,分段设计小学部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设计作业,定期组织作业研讨分享会,以学生、家长的反馈结果为评价标准,不断地研讨创新。

1.低年级读趣结合。一、二年级小学生没有书面作业,以阅读和趣味性活动为主。例如:低年级识字活动——孩子

们收集不同地方看见的生词生字,贴在本子上或装进口袋里,形成识字本或识字口袋,定期进行识字交流;每学期评选识字大王,举办趣味识字大赛——不同图案印上汉字,散落在操场、校园活动区,孩子们找认识的汉字粘在自己的识字框里。

2.高年级科学统整。三到五年级的孩子,以学科组为单位精选作业内容,科学设计。作业以研究性、调查性、实践性为主。比如:水资源调查实践作业:学生走进社区,对小区家庭用水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形成调查报告,进行节水宣传。一次作业涵盖了体积的换算、浪费水量的计算、污水处理知识、海报制作等不同学科的内容;再如:设计一次全家出游方案。从选择、了解目的地,到安排时间、计算花销、购买食物……注重了对孩子综合能力的锻炼。

3.增内涵趣考添彩。对于考试模式,从五年前建校之初就已突破传统。低年级学生,老师们将测试融入游戏情境,孩子们用“闯关”模式进行趣味测评。从设置场景到考官招募,从考题遴选到学生分组,从教师参与到家长志愿者的到来,趣考成为了孩子们最期待,家长们最认可的学校生活;高年级则实行纸笔测评与项目学习式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考试成绩用等级制、而非分数反映。等级制淡化了竞争,推动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应该时时处处把评价自然嵌入在过程之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二)统筹安排,分层精选初中部教学与课程中心按周课表统筹确定每天布置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并细化到各学科,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设定分层作业量,班主任统筹协调本班作业总量。

1.聚焦课标前置研讨。学校各学科备课组坚持在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等方面,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课程目标要求,经过组内成员集体研讨,认真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制定前置性学生周作业。

2.科学设计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形式,除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书面作业外,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除书面作业外,编制口语交际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实验操作作业,逐步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多学科的统整作业已成为学校统整课程特色。

3.选择权利还给学生。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设计分类作业,包括必做作业+鼓励性作业+选做作业+我设计作业等形式,加大作业的弹性,使各层次的学生作业中获得成就感。

4.作业批改尝试创新。教师对课堂作业全批全改,对于难度适中的采用自批和小组互批的形式,教师进行重点讲评;对于难度稍大的作业或注意点较多的作业,教师选取典型作业指导,引导学生观察修改;对于学生做的课堂作业,

教师巡回指导随即批阅,随即修改;教师选择优、中、差三类学生的作业,进行精批细改,了解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类指导;针对错误作业采取分批评改,引导学生依次改正错误,逐步提升;最关键的是评语激励,通过评语指出错误肯定成绩,从心理方面调动学习积极性;进行了优化评语,将作业中的典型错误或优点及时讲评,确保学生扬长避短。

5.审核调研公示布展。学校学科备课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难易程度和配置梯度。教学与课程中心定期检查、统计和分析各年级作业布置和完成的质量及批改情况,并对优秀批改进行展览,把作业的前置共享作为评选优秀备课组的评选标准之一。定期开展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对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存档备查,加强作业总量监控。班级设立作业监督员和作业公示员,年级设置作业公示栏。

对于考试模式采用抽考方式,成绩与小学部同样一直使用等级制。

四、显特色——延时服务课程丰富

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注重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深耕化管理,加大延时服务的有效度。

(一)落实延时“不延时”

遵循家长自愿,学生自主,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

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充分听取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意见,研讨制定《延时服务方案》初稿。根据课程设置方向进行教师、机构课程申报动员,形成课程初菜单。对课程进行审核筛选,让家长和学生对课程进行自主选择。再次根据孩子们对课程的欢迎程度删减、调整课程,制定出各年级最终课程菜单。根据年级特点研讨各种实施方案。提前做好延时服务的前期准备。

(二)精选课程“不打烊”

为了确保课程实施效果,学校对各门课程再次筛选,举行了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推介会。在家长的帮助下,1—8年级学生进行网上自主选课。学校项目组汇总学生的选课情况,编排延时课程走班班级,形成学校各年级课后服务课程表,确定走班名单。

(三)延时管理“不留缝”

为了确保延时服务质量,学校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建立自习公约(初中部),制订系列制度,成立专门延时服务管理项目工作组。不参加的学生做到与家长无缝对接,参加的学生做到班主任与课程教师无缝对接,节节巡课、巡岗跟进课程实施,随时随地学生调研、定期家长问卷反馈、不定期教师座谈反馈,征集问题及时反思、发现亮点及时表扬。项目组每天一次问题征集、反馈研讨,备课组每周一次延时分享,教学与课程中心每月一次课程梳理。

(四)延时课程“不重样”

将小学与初中的教师进行整体调配,保证开设的课程更加丰富多彩。九类延时课程既注重学生特长的发展,又注重对兴趣爱好的激发,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辅导课个别答疑。学生以自己班级为单位,语、数、英任课老师轮流值班,学生自主作业,教师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

2.阅读课形式多样。教师导读、学生自主阅读、同伴阅读分享、阅读推荐等形式交替进行,一二年级以绘本阅读为主,三四年级以整本书阅读为主。七八年级以课本推荐的经典阅读为主。

3.选修课门类丰富。选修课程是我校课程的特色,更是一项大工程。小学部的五个年级共开设80多门选修课,七年级和八年级共开设34门课程,最大限度满足每一个孩子。如:小学部开设了编程课程、儿童画、领舞者、梦之声合唱团、科学实验、机器人、3D打印、轮滑、武术、花样跳绳、啦啦操等课程。初中部开设了财商、趣味地理、玩转生活,趣味生物学,小实验大道理、我爱我家乡、合唱花年华、心路“理”程、人形机器人、创想编程、木刻版画、玩转篮球、听音乐学英语、非洲鼓,清阅图书馆、英美文化概况、模拟联合国、煮酒论成败、管乐团、创意油画、化成天下——生活中的化学等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网

上抢课、走班上课。

4.体育课特色凸现。根据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各年级分别以身体适能游戏、花样跳绳、篮球、足球作为年级运动项目,实现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掌握一门运动,让每个年级都有特色体育活动,同时确保了学生在校时间每天运动1小时。

5.游戏课启思益智。精心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思维游戏,如我是大侦探、汉诺塔、纸魔方、数独、魔法小棒、百变七巧板、有趣的推理等作为课程内容。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动脑动手能力。

6.劳动课集体实践。利用周五延时服务时间开展集体劳动实践,让学生学会自我整理书桌,体验做班级的“小管家”,梦想田园的“小花匠”,从而增强学生劳动技能、自我整理能力和集体责任感。

7.自主社团初创建。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成立社团,设计社团名称、海报,制定社团学期计划、课程内容,定期、不定期邀请专业教师指导和社团展示。

8.特需课助力特长。特需课程,即我校足球、篮球、乒乓球梦之队,助力有天赋特长的学生成长。

9.社会实践月月行。每个月举行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已成常态。如:“学雷锋见行动公益”活动、“XX地下水节水宣传我行动”活动、博物馆之旅、杨家湾农耕体验、争做环保小卫士等。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基础课程紧密结合,传统文化、未来科技、艺术、体育等多样选择,满足了更多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五)延时形式“不常规”

小学部采取的是“X+1”的课后服务模式。“1”指作业辅导(面向三、四年级学生),“X”指“五位一体”的校内活动,前期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家长对体育运动需求最高,其次是读书、个性特长发展。所以我们把“X”课程设置为每周一次阳光体育运动、一次阅读之旅、一次选修课程、一次益智类游戏活动、一次劳动体验,每月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初中部七年级和八年级实行“4+1”的课后延时服务,“4”指的是四天的自习,主要是有序组织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与课业答疑,“1”指的是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的理念,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在周五开展体育合唱,舞蹈,音乐,书法,绘画,演讲,读书,劳动,心理辅导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九年级的延时服务主要针对学生作业个别答疑。

推荐访问:双减工作经验案例 增效 典型 案例

相关推荐

  • 【“双减”案例】学校落... 2022-07-19
  • 中学双减工作典型案例 ... 2022-07-19
  • 小学落实“双减”工作案... 2022-07-19
  • 【“双减”案例】学校落... 2022-07-19
  • 【“双减”案例】学校落... 2022-07-19
  • 2022年小学落实双减工作... 2022-07-19
  • 【“双减”案例】学校落... 2022-07-19
  • 教师“双减”工作经验总... 2022-07-19
  • 教师“双减”工作经验交... 2022-07-19
  • 2022年度落实双减提质增... 2022-06-10
  • 2022年度小学数学“减负... 2022-06-13
  • 2022年度基层党建“提质... 2022-07-19
  • 《主动作为,提质增效》不... 2022-08-09
  • 《主动作为,提质增效》不... 2022-08-15
  • 道路客运企业降本增效措施 2023-05-05
  • 开展降本增效行动,推动... 2023-05-16
  • 降本增效合理化建议7篇 2023-06-26
  • 2023年公司提质增效方案... 2023-07-04
  • 2023年度办公室降本增效... 2023-07-05
  • 2022街道工作典型经验材... 2022-08-09
  • 2022年度某街道建设四型... 2022-08-15
  • 企业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典... 2022-08-27
  • 创业老板典型讲话发言材... 2023-02-20
  • 2023年实施12345“接诉即... 2023-05-04
  • 2023年度典型经验做法发... 2023-10-28
  • 2023年典型发言:“六面... 2023-10-29
  • 典型发言:疫情防控不放... 2023-10-31
  • 2023年典型交流:建好家... 2023-12-11
  •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范文 2022-07-04
  • 老干妈案例分析 2022-07-20
  • 创业投资失败案例分析 ... 2022-07-21
  • 2022德育教育案例(全文完整) 2022-07-24
  •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反思情... 2022-08-01
  • 德育教育案例 2022-08-05
  • 2022教学案例分析【完整版】 2022-08-06
  • 如何做到全面预算管理 (... 2022-08-07
  • 2022工商企业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2022-08-10
  • 教育评价改革案例 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