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2022年度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稿宣讲稿(2022年)

时间:2022-08-16 11:25: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稿宣讲稿(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稿宣讲稿(2022年)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稿宣讲稿5篇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稿宣讲稿篇1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并提高到战略高度,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登上1.2万亿斤台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新面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2万元,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业农村形势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
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现在,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要采取超常规振兴措施,在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制度设计、政策创新上想办法、求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表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真正摆上优先位置。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指导思想,就要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很快超过l万美元、城市人口比重将很快超过60%、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将进一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大量农民生活在农村的国情不会改变,我国已到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着眼于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好这一战略,必须科学制定规划,强化制度供给,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在实践中,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
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优先的原则;
必须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

三、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我国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新时期增进农业农村动能,推进乡村振兴,根本还要靠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文件,作出了长远性、战略性制度安排,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了,今后要抓落实、抓深化。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是重大决策,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75年,彰显了中央坚定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决心,是一个政策“大礼包”,给农民又一个“定心丸”。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时间节点与第二个百年战略构想高度契合,既稳定了农民预期,又为届时进一步完善政策留下了空间。20xx年底中央下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土地承包“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回应了社会关切,满足了土地流转需要。要按时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

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是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又一项农村改革中的大事,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要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把集体家底摸清摸准;
稳步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范围,推广成功的经验做法;
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总的方向是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形势,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为核心。主要是改革完善财政补贴政策,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更加注重支持结构调整、资源环境保护和科技研发等,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利益补偿机制。以市场化为方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保护生产者合理收益。完善农村金融保险政策和农产品贸易调控政策,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稿宣讲稿篇2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韩长赋

2017年12月11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形势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同时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要采取超常规振兴措施,在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上想办法、求突破。

  习近平同志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表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真正摆在优先位置。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指导思想,要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弘扬社会正气、惩治违法行为,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生活便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实践中,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优先原则;
必须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振兴,根本要靠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文件,作出了长远性、战略性制度安排,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了,今后关键是抓落实、抓深化。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习近平同志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一重大决策意味着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75年,彰显了中央坚定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决心。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时间节点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相契合,既可以稳定农民预期,又为届时进一步完善政策留下空间。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土地承包“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回应了社会关切,满足了土地流转需要。要按时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是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项大事,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把集体家底摸清摸准;
稳步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范围,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
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总的方向是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形势,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为核心。主要是改革完善财政补贴政策,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更加注重支持结构调整、资源环境保护和科技研发等,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利益补偿机制。以市场化为方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保护生产者合理收益。完善农村金融保险政策和农产品贸易调控政策,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现代农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当前,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确保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迈入世界农业现代化强国行列。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解决好十几亿人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保护耕地,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应用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和信息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程化监管,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当前要以玉米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推进渔业结构调整,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双创”为重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同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业节水行动,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推进轮作休耕、草原生态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新型经营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走向现代化的引领力量。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我国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普通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面,要保护好小农户利益,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入规模经营、现代生产,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要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探索建立公益性农技推广与经营性技术服务共同发展新机制。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工作

  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以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目标,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实现农村长治久安。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治结合”是加强乡村治理的思路创新。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开展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依托村规民约、教育惩戒等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尚。

  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强化党的“三农”政策宣传和专业知识等培训,提升指导服务“三农”的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县乡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工作,抓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力度。“三农”工作队伍要对农业农村农民有深厚感情,传承“三农”工作的价值理念和优良传统。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11日 07 版)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稿宣讲稿篇3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讲稿

【内容摘要】

这次我主要讲讲乡村振兴战略,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 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 要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新时代“以人民为屮心”发展思 想的重要体现,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的乡村治理体系,近几年,从屮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 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 利益。

这次我主要讲讲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 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 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
在九大修改通过的新 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 项战略z—。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 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 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九大报告关于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Z间发展的不平 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 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 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 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新时代“以人民为屮心”发展思想的 重要体现。九大报告屮指出,全党要坚持以人民为屮心的发展思 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村地区和广 大农民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尽管自进 入二一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实施了一 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已经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公 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 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 为屮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岀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 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 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 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 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 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屮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 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屮国的 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 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 屮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屮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 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 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 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

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 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年等政 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 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五 一村党支部书记许光园代表在农村工作了 17年,“乡村振兴战略 让我们信心倍增,唯有"橹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新时代党的 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稿宣讲稿篇4

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

同志们:

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时刻,市委研究决定,举办这次全市农村干部专题培训班,充分说明市委对我们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我们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一难得机会,扎扎实实地加强学习锻炼,切实提高党性意识和服务群众水平。借这个机会,我想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解决好我们农村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问题讲几点意见,既算是培训动员,也算是与大家谈心。

一、抓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大机遇,解决“我们离群众有多远”问题

根据中央部署,今年将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其根本上是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前后贯通、一脉相承的,关键还是要持之以恒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加强党性锻炼,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那么,什么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呢?我理解,应该就是“我们离群众有多远”的问题。“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现在看,我们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确实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按道理说,我们农村干部与群众世代相居、朝夕相处,应该是离群众最近的人。但事实上,在农村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距离近、感情远”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村庄,干部与群众无事不见面、相互“两不找”;
有的村庄,干部自己的“小日子”经营得风声水起,而村庄多年来山河依旧,群众冷眼视之;
还有的村庄,干群关系紧张,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村里没有大事那么就相安无事,一旦有征地拆迁、“两委”换届这样的事情,马上就狼烟四起、鸡犬不宁。我们到一些村,经常听到村民抱怨:“干部在职不在岗,在岗不干事、干事不民主”。而同时,也能听到干部感慨:“干部手中权力越来越小,不干事群众不满意,干了事群众乱挑刺,真不知道怎么干好了。”群众凑在一起,议论干部不干事、“当官不为民作主”;
而干部凑到一起,就抱怨群众素质低、“穷山恶水出刁民”。我到村里调研,听到不少年龄大的农村干部谈到政治生态问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怀念“大包干”前当生产队长的“风光”;
而在与一些村民交谈时,他们也同样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干部像以前那样能跟群众打成一片。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深入思考过,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经济发展了,条件改善了,干群之间怎么不如以前融洽了?交通工具发达了、通讯工具进步了,我们与老百姓之间的感情怎么变的疏远了?现在我们不少村官是当地“能人”,当你开着奔驰、宝马在村里驶过的时候,是否想过那些扛着锄头的群众的内心感受?我说这些,不是不赞同大家开好车、住好房。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村干部具备致富能力,提升生活质量是好事,也能够带动引领新农村建设。我只是担心,会不会在车轮滚滚中、在手机电脑里,我们农村干部失去了“地气”,与群众的感情越来越远?

当干群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作为干部,更应该从自身的思想作风上找找原因。的确,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乡村政治生态环境等都发生了变化,农民素质需要提高,基层组织职能需要转变,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但是,我们不能片面把问题归结于形势,不能单纯从客观上去找原因,更不能“把作风要求装进手电筒里,光照群众不照自己”。客观形势发生了变化,我们干部首先要学会适应;
农民素质需要提高,很大程度也是我们干部的职责所在。其实,大家都是农民身份,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在我看来,农民群众是最朴实的群体,同时也是最现实的群体,谁能给他们好处,他们就拥护谁、跟谁走。从这一意义上说,干群关系出现紧张情况,问题主要是出在干部身上。同样的地域条件,同样的乡风民俗,为什么有的村庄就干群融洽、政通人和?而有的村庄却矛盾重重、乌烟瘴气?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大到一个国,小到一个村,政权在手未必就人心在握。而只有人心在握,我们才真正拥有了广泛的执政基础。我们都知道,从大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时期,因为得到了群众的保护和拥护,党躲过了被扼杀在“摇篮”里的命运,使党的“星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势;
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因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开辟和巩固了一个个抗日根据地,打败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再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都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热心参与和积极拥护,党和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我党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党取得的每一次重大胜利和进步都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实现的。具体到我们农村,也是一样的情况。什么时候群众支持你,你开展工作就有底气,也最容易出成绩。相反,如果群众反对你,你干啥都得偷偷摸摸,甚至啥也干不成。我们农村干部要抓住党内重大教育这个重大机遇,从自身作风入手、以整改行动开局,真正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通过党内教育,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要解决好政治上信仰淡化的问题。与群众感情疏远,说到底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结合重大教育,弄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我觉得,这几个命题非常好。只有弄清“为了谁”,我们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
只有弄清“依靠谁”,我们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
只有弄清“我是谁”,我们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这是个信仰问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党员干部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感到这种说法十分可笑,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入党的第一天,就曾经宣过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怎么能说我们没有信仰呢?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这些年一些地方确实放松了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三会一课”等传统的党内生活武器逐步丢掉了,很多农村干部常年不学习、不读书,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为群众为自己,精神上严重“缺钙”。甚至连参加今天这样的培训班,还有的农村干部也找人代替,我不知道今天我们在座的有没有人是顶替参训的。如果有,也请你回去告诉你们村书记,在党言党、在党信党,如果不信党、连党的教育培训都不愿参加,可以主动提出退党。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与群众接触最多,要从内心里真正把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看成是一次机遇,既是解决自己思想作风问题的机遇,也是带好党员队伍的机遇,更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机遇。通过学习教育、查摆问题,解决好信仰模糊、宗旨意识淡化等问题,让坚定的信仰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是要解决好作风上官僚主义的问题。官僚主义,是影响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腐蚀剂。从最近我市几个村庄发生的信访案件来看,有的是村务管理不民主、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群众不满;
有的是缺乏做群众工作能力、作风恶劣粗暴,小事酿成大事;
有的是不遵守纪律,不依法办事,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这些,都是官僚主义作风的表现。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农村干部都有着想把村庄搞好、想为群众服务好的良好愿望,但工作中又常常把好事办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觉得,大家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了:办好事为什么群众不买账,办好事为啥群众还上访?我们在每作出一项决策之前,是不是充分征求了群众的意见?是不是办事情公开透明,清清亮亮?是不是犯了错还不认账,向群众耍横?其实,有很多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比如,村务财务问题,是不是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决策的?如果我们严格执行制度,群众参与了、知情了,怎么可能整天盯你脚后跟?如果我们“捂着”“盖着”,即使你没有私心,群众也会胡乱猜疑,使你陷入“塔西佗陷阱”。所谓“塔西佗陷阱”,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执政感受,意思是说:你一旦失去群众信任,无论今后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有清醒认识,执行民主制度不要怕费事。我们费一点时间、费一点功夫,换来个群众信任,这是值得的。再比如,群众工作问题,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加强党性锻炼,做好群众工作,可就是有一些干部官僚习气不改,有的强迫命令,有的作风霸道,有的视群众为“刁民”,更有甚者居然打骂群众。希望我们农村干部结合党内教育,认真对照检查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下一步,市里要组织对全市村级班子进行一次摸底排查,对村务财务管理、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开展几个专项整治,对存在问题的,将严肃处理。

三是解决好生活上享乐主义的问题。享乐主义的实质是个人主义膨胀,直接后果是严重脱离群众。农村干部作为村里的当家人,手中的权力虽然不大,但是却直接涉及到群众的利益,而且由于我们与群众互为乡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群众的视线之中,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为了一届“村官”、为了占一点便宜,连祖辈多年的好名声、自己多年的好人缘都不要了。从近几年换届选举情况看,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走上这个岗位并不容易,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一定要把握住自己,千万不可心存侥幸,认为某某村的某某谁做了违反规定的事,也没事。实际上,那是时候不到,到时候都会败露的。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终有一天会被“打”。大家肯定也通过各种新闻看到了中央的反腐决心,要始终记住陈毅元帅的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我们要对组织负责,对事业负责,对投我们一票的村民负责,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动集体一分一厘,做一个清清白白、群众拥护的好“村官”。这样,既可以保自己一生平安,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一世清名。

二、抓住农村“两委”换届重大机遇,解决“我们为什么当干部”问题

“两委”换届,是农村政治生活的大事,也是农村干部最关心的大事。事实上,“两委”换届这件事,不仅农村干部关心,而且各级党组织更关注。古人说:“郡县治、天下安”。郡县之治,其实就是乡村之治。“选好一届,稳定三年、发展三年”,这是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是否稳固的重大问题。我们开展“两委”换届,目的不是风水轮流转,“你唱罢来我登场”,而是要通过三年一次的换届,选出一个群众真正信得过的好班子。现在是四月份,下半年就要开始着手新一轮“两委”换届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深入思考过“我们为什么当干部”的问题?这是一个主观世界改造的根本问题,也是一个答案非常简单的现实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来当干部呢?我理解,就是为党执政、为民服务。作为农村干部,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认识,当官抱着临时观念,凡事心存个人私欲,终究会被群众所抛弃。在历次换届选举中,总是有一批这样的人,被党员群众无情地扳下台。我们今天在座的同志,有的是几届连任的老同志,有的是上届新走上这个岗位的新村官,但无论在职时间长短,大家都应该经常回顾一下自己当初参加竞选的原因,经常思考一下自己是如何竞选成功的。不管以前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当上干部的,站在新的起点,一切都重新归零了。你过去在党员群众中威信高,党员群众选择了你,那只是过去。现在大家想想自己三年前给群众的承诺实现了多少?在任这三年是不是“山河依旧、民生依旧”。如果承诺没实现,离自己当初承诺差的远,就会失去党员群众信任。因此一定要从思想深处弄明白“我们为什么当干部”。如果不是为了给群众服务、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那就趁早放弃当村官的念头,不要用尽心思地来竞选,结果却是既耽误了自己三年时光,又耽误了村庄发展稳定。实践证明:只有真正想为群众干事,顺应群众期盼而当选的干部位子才坐的稳、坐的久;
而竞选动机不纯,竞选手段低下的,当选后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也败坏了自己的名声,这样的例子大家应该听过不少。所以,我说,农村“两委”换届是一个机遇,是了解我们在群众中有多少威信的机遇,是发现解决我们自身存在问题的机遇。这次农村“两委”换届,是要给大家一个提高思想认识的机会、一个查找自身问题的机会、一个整改纠偏的机会。这次换届前的谈话教育,要求基层党员干部都要围绕“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我希望,在这个培训班上,大家进行学习交流的时候,可以围绕这几个问题讨论一下。通过学习讨论,真正弄清楚“我们为什么当干部”。

明白了“我们为什么当干部”,也就弄清了“我们要当什么样的干部”。我刚才说了,“两委”换届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选出一支群众真正信得过的好班子。在这方面,省委提出了一个选人用人标准,那就是“从‘好人’中选‘能人’”。要求换届启动后,要牢牢把握“服务”标准,大力选拔和党一心、热心为民、办事公道、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来担任“两委”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不能简单化地选用所谓“能人”。我理解,“从‘好人’中选‘能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德无才不会坏事,有才无德会坏大事。市委要求各市区在换届前都要列出“负面清单”,明确哪些人不能进入候选人范围,其中对不孝敬老人的情况也要列入。所以,我们当干部,首先要当个好人,然后再来当一个“好干部”。最近,央视报道了“时代楷模朱彦夫”的故事,我看后感触很深。他今年已81岁高龄,曾参加过上百次战斗,负伤10次、动过47次手术、荣立过3次战功,而且在朝鲜战场失去四肢和左眼,患多种疾病,心脏放进5个支架,可以说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但解放后,他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到家乡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着假肢和大伙一起拼命地打井修田,一干就是25年,磨坏了9副假肢,终于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让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他说“群众的疾苦就是我的疾苦,群众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我觉得这句话最好地回答了“我们要当什么样的干部”这一问题。希望大家都能以朱彦夫同志为榜样,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找差距、明方向、转作风,做一名群众都认可称赞的“好干部”。具体工作中,还是要扮演好以下四个“角色”:

第一个角色是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先进和优秀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这种先进和优秀不仅体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而且体现在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中。革命战争年代,先进和优秀就是敢于牺牲、冲锋在前;
和平时期,先进和优秀主要体现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上。对一个村来说,党组织是否先进,党支部书记是否优秀,不是靠空口说,很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把经济抓上去,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否则,干部在群众心里就没威信,党组织就站不到前列。近几年来我市农村发展的事实也证明,谁在农民增收问题上有办法,谁就能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
哪个地方农民收入问题解决得好,这个地方就会时时处处洋溢着和谐发展的气息。所以,我们作为农村干部,最应该体现出来的宗旨意识,就是为民谋利、为村庄造福的意识;
最应该体现出来的执政能力,就是把经济搞上去、把发展促上去,最终实现集体增收、群众增收的能力。

第二个角色是文明乡风的“倡导人”。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倡导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随着农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广大农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在一些村庄,迷信大行其道、赌博大肆盛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阻碍了农村文明进程。我们作为农村干部,要当好文明新风的倡导人,既要富群众“口袋”,又要富群众“脑袋”。一方面要正人先正己,自觉做到不迷信、不赌博、不铺张浪费;
另一方面要组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使农民思想健康、精神生活充实。

第三个角色是群众工作的“明白人”。当前,由于农村改革不断不断深入,加之人们的道德法制意识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农村各种隐性显性矛盾纠纷高度聚集、层出不穷,对村级这个矛盾的“沉淀池”来说,做好稳定工作是重大的考验。有些不稳定因素,如征地拆迁、宗族冲突、干群矛盾等等,表面上看是一个村的问题,但稍有不慎就会触及大局。在这方面,农村干部要有所作为,主动当好群众工作的“明白人”。现在各地都在探索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我觉得党员联户这个办法就非常好。希望大家都能中得到借鉴,发挥党员作用,主动接近群众,积极联系群众,架好党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第四个角色是党的建设的“责任人”。农村党的建设,说到家就是抓班子、带队伍。在座的大都是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党建的直接责任人,一定要履行好这个责任人的职责。一方面,要带出一个好班子。村党支部书记要靠什么带出一个好班子?关键看三条:一是带头干。“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只要是真心为群众、带头往前冲,班子成员就会紧紧跟着你。二是会聚人。一个人浑身是钉子也打不出几块铁来。所以一定要带头搞好团结,把班子成员的心聚得紧紧的,尤其要善于团结有不同意见的同志,齐心协力干好工作。唯我独尊、自以为是、小肚鸡肠、计较个人恩怨,没有一个不成为孤家寡人的。三是讲民主。村支部书记是班长,不是家长。大家的事要大家议,多和班子成员商量,多听取群众意见。另一方面,要带出一支好队伍。目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村常年不发展党员,只要发展党员就是“家族党”;
有的村发展党员不坚持标准条件,挖到篮子里就是菜;
有的发展党员不讲程序规范,导致出现违规问题,等等。党员问题不解决,村级班子建设就没有源头活水。希望我们的村支部书记一定要着眼村子的长远发展,着眼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坚持标准条件,坚持公道正派,坚持程序规范,切实把那些综合素质好、村民公认、作出实绩的优秀农民发展入党,绝不能任人唯亲,从个人私利出发,在“小圈子”中发展党员。这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对发展党员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将严肃处理。

三、抓住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重大机遇,解决“我们为群众做什么”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我个人理解,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基层社会上层建筑的新变化。服务型党组织的“服务”,不是简单的事务性服务、社会化服务,而是从党建理念到组织架构、到运行方式的一次深刻转型,其根本目的在于有效凝聚党员群众,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前几年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话说的很直白,但很实在:“当干部就得给群众办事,不办事大家都不找你了,你这干部当的还有啥劲头?”也就是平常老百姓说的:“你想当甩手掌柜的,最终结果就是被人给甩了”。那么,按照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求,我们要为群众做什么呢?我觉得:

第一,要增强服务意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群众都是主体。我们干部的工作就是服务群众。在这里,首先要厘清“服务”的范畴。我感觉,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服务,有效引领农村发展是服务,培训教育干部群众是服务,改善民生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也是服务。因此,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首先增强服务意识,以服务为导向找准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无论是带领群众致富、还是兴办公益事业,抑或是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一切村级工作的出发点都只能是服务群众,而不是传统观念中的乡村治理。我前面说过,现在有不少干部怀念“大包干”前的那种农村管理模式,手里有权、一呼百应。这种怀念,我想只能是一种永远的“怀念”了。时代在变迁、形势在变化,我们不能再抱有那种“管理”心态,只有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工作方式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中,才能在强化服务中体现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我市有位党支部书记xxx,xx任支部书记时,村庄不仅没有收入,还欠着不少外债,如今全村农副业总收入达到xx余万元。xx的经验只有两个字:服务。不管手头有多繁杂的事,只要群众找到,那就马上去办。这种服务意识很值得我们学习。实践证明,服务出感情,服务出和谐,服务也出生产力。

第二,要夯实服务基础。去年,组织部对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情况搞了一个摸底调研,相当一部分村是没有一分钱收入。这个时候,“钱”就是“政治”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个村,如果连基本的运转经费都没有,又能拿什么给群众服务?如果连一点服务都不能提供,又凭什么让群众来听你的话?农民最讲实际,谁最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帮他们实现自己的利益,他们就拥护谁、支持谁、跟谁走。如果村里没钱,不能给群众办事、服务,群众平时也就不再指望村干部,关键时候村党组织就很难一呼百应。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我们在座的支部书记应该都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我们专门组织两个镇(街道)相关同志到杭州、苏州等地,学习如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杭州的很多村庄,都有各具特色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有的发展“边角经济”,利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等集体闲散边角地种植苗木,集体出土地、企业供苗木、村民来管理,按比例分成;
有了一定收入后,又采取“集体+村民”的形式,提高分成比例,其中一个村采取这种方式村集体年收入达到40万元。有的依靠合作富村,党支部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成立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村集体以管理方式入股分红。有的通过盘活资产增收,对村内闲置院落进行修整,完善配套设施,引进加工项目,靠租赁闲置院落增收。肥城的经验说明,集体增收不是没有办法。从我市情况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例子也很多,都是发展集体经济的典型案例。但更多的村庄是求富无门、抱残守缺,有的村干部换了一任又一任、集体资产没增反而减;
有的村带领群众致富不成反“致穷”。

第三,要提升服务能力。我们常说:“能力无大小、责任有强弱”。意思是说能力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只要秉持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这些年,我们在提高农村干部素质能力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市委党校,每年拿出主要精力举办培训班。应该说,农村干部服务群众的素质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发展的任务、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市里统一组织培训的能力有限,在这里希望我们农村干部主动加强学习,做到“五勤”:一是脑要勤。“行成于思”是古人总结出的一句至理名言。农村干部肩负农村发展的重大责任,要搞好农村工作,不勤于思考是不行的。宁静以致远,静下心来思索,才能理清发展思路。二是眼要勤。要多读书、多看报,善于用最新知识武装自己头脑。学习不仅是增长才干,而且是加强修养。古人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话虽然说的有些夸张,但经常汲取新知识的人,的确是有魅力的人。三是手要勤。这里的手勤,主要是我们农村干部要善于动笔,坚持记笔记,坚持作记录。养成良好的动笔习惯,不但可以准确记忆已完成的工作,而且有利于将自己一些好的想法、群众一些好的建议记录下来,形成服务群众的新思路、新办法。四是脚要勤。一要坚持每天在村里走一走,了解本村各方面情况。二要经常到外面走一走,了解其它村庄工作经验和教训。五是嘴要勤。要和群众多沟通,向上级多汇报,与外村多交流。

再有几个月就要开始“两委”换届了,不知道大家是否已有心理准备,肯定有的同志志在必得,有的同志心情忐忑。面对进退流转问题,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不管是进、还是退,希望大家都能够尽心尽力做好眼前工作,无论是不是“最后一班岗”,都要郑重其事地站好。在座的大都是村里的支部书记,我觉得这种起码的党性意识是有的。今天就讲这些,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稿宣讲稿篇5



作者:贺路路
作者机构: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西藏发展论坛 页码:63-66页
年卷期:2018年 第3期 主题词: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一项长期历史性工程。本文通过国内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实施关键以及发展路径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通过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和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四项发展路径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推荐访问:讲稿 宣讲 振兴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稿宣讲稿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稿宣讲稿 乡村振兴战略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