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育整顿 >

2023教育理论学习总结13篇

时间:2023-10-21 11:50:27 浏览量: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为了了解当前国际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利用寒假时间系统学习了高职高专教育理论。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理论学习总结13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13篇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篇1

  为了了解当前国际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我利用寒假时间系统学习了高职高专教育理论。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大潮中,我院处于前沿阵地,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办出特色;作为教师,我深深体会到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促进学院的快速发展。

  目前人们对我国高职高专的基本特征已经达成共识, 即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创新, 实现教学模式向“教学相长”的师生互动转变,教学方式向“启发式”转变, 教学环境向“活泼开放”的转变。在各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高职院校要确定出明确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框架,安下心来集中全力抓教学质量,在办学特色上做好文章。因此,教师如何加快适应,迎接教学新挑战就成了我们工作的重心。

  一、以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抓住专业教学改革不放松。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很快,但在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将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今后高职高专的发展战略,必须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强化教学质量,通过改革来形成高职高专的办学特色、教学特色和专业特色。要办出特色,必须创新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的意识。

  终身教育理念被很多教育专家称作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上将不断出现许多新的技术岗位,同时有不少岗位将消失,原有技术领域里面的技术含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履行传统的工业,这些都导致了学科本身的改造。终身教育已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很好补充,而是改造整个教育体系的思想武器。因此现在考虑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在终身教育的平台上改造过去很窄的教育。

  教育现代意识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思想现代化,特别需要强调的道德是素质教育。不要在形式上作文章,应切实把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到"内化"上。必须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对待课程体系上要有综合化的理念,不要固守过去学科性的思维逻辑来看待当前的科技发展和科学体系的整合。

  二、以教风带学风,走“双师型”之路。

  “双师型”教师是指那些既有具体扎实的理论基础,善于传授系统知识,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和工艺设计能力的专业教师。高职高专院校,承担者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它所需要的不只是一般的学历高、有学识、能传授知识的教师,而是不光有良好的理论素养,还要有很强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高职高专教育要求教师继续提升所从事教学的专业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谋求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具备一定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基础,掌握其课程设计方法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其教学水平。

  我们学院应扩展思路,多渠道引进“双师型”教师资源;调整政策导向,激励更多教师走“双师型”之路;探索多种“产、学、研”结合的新形式,推动专业教师双师化成长;要重视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化”教师队伍;建立一批“双师型”教师的进修基地。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而教学质量的最终体现,应该是社会及学生本人的满意度。因此,学校的教学工作,要围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展开。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严格要求,整顿和规范教学秩序,坚持“严师出高徒”,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以上便是我在学习高职高专教育理论的心得体会,学习地还不够深入,了解地还不够透彻。作为一名高职校的教师,我会继续学习该理论,通过对该理论的深入认识,更好地完成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并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篇2

  我非常幸运参加了县心理健康90学时培训,虽然学习的时间不长,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我认为学到不仅仅是心理学理论,还有好多教育学的方法,更有正确对待生活的方式。如:怎样释放压力,调整自己的心态,与他人的沟通,如何相处的方式等等。我深深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做教育工作,是当一名好教师所不必可少的基础知识。以下我就这次培训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与体会。

  一、学校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从杨远老师的讲座中,我了解到了现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50%属于良好状态,30%属于正常状态,20%存在问题。其中5%左右有较重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现代社会思想观念的更新,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仅带给我们成人很大的心理负担,同样也给当今的青少年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而且这些压力还在不断地加重,使一部分学生感到难以承受。于是紧张、焦虑、抑郁,甚至恐惧等心理常常弥漫在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所以对于中小学生的个人成长来说,心理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把心理健康列入中小学的课程。”可见,关怀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正成为社会的共识及关注的热点,心理健康愈来愈受到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们的重视。

  二、教师队伍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这六天的培训学习中,各位专家分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做了详尽地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讲述深入浅出,案例分析深刻精辟,实践操作具有可行性。使我深入了解了关于的基本知识,比如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健康、个别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巧、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策略、如何做一名心理辅导老师、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等。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做一个称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并不容易,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仅依靠教师的有关知识与能力,更要依靠我们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具有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能力,还要有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积极稳定的情绪与情感、完美的性格特征、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因此,我将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老师而不断努力

  三、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总之,这次培训使我们澄清了心理方面的错误见解,弄清了一些原来迷惑的问题,理清了心理方面的一些思路,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终身学习还在继续。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相信心理健康队伍会越来越壮大,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我们携手前行。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篇3

  通过这次培训,我懂得,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教师,要用很长时间,用心来认识学生,支持和赏识学生,努力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用理解的方式来打开学生的心灵。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要形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更是要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做一个有职责心的班主任

  教师肩负着即教书又育人的重任。

  首先,班主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雄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其次,班主任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责感、使命感。

  二、班主任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担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无形的,它透过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班级的学风,班风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和评价。

  三、要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班主任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乃范”。

  四、做正确评价,鼓励学生的班主任

  教师经常要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要公正,只有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信服,从而激发起奋发向上的愿望。

  最后应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努力工作,不能满足于现状和已有的经验,应该与时俱进。在教育工作中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并虚心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汲取精华,弃其糟粕。使自己不断进步,并创设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成长,为了千千万万的孩子,为了我们神圣的教育事业,我将努力的做好班主任教师的工作。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篇4

  目前,公民教育存在着两种社会现象,一是我们始终有个口号:一切为了孩子!二是又有一个社会的呼吁:救救孩子!这是两个不相容的状况:一方面,我们对受教育者关怀备至,以至于我们自己的生活都不重要,孩子的生活才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可能我们对受教育者关怀过度,以至于受教育者不堪负担这样的过度,需要从中解救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实质在于:我们对于受教育者的期望过高,一要成才,二要成圣。对每个家庭来说是如此,我们的教育体制更是如此,整个社会也是这种倾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都有违教育本身的规律。对于个别的教育者或受教育者来说,愿意教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那不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是我们实行的国民教育,国民教育应当有什么样的培养目的。

  是每个出生在这个国度里的人都有权接受的教育,如在未成年前须接受的义务教育,以及此后的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门的教育有着专门的要求,而国民教育则只有一个全面而又一般性的要求。它有两个方面:它是全民的教育;它是最普遍要求的教育。简单地说,国民教育是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基本目标。那么,什么是合格的公民?根据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公民有人身自由的权利、人格尊严的权利、政治自由的权利、选举权利与被选举权利、婚姻自主的权利、受教育权利、财产所有与继承权利等等,也同样具有与此相关的公民义务。充分地了解,并能正确地履行这些权利和义务,就是合格的公民。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接受了很多年的国民教育,甚至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满腹经纶,却缺乏基本的公民教养,如不知道尊重人,不知道礼貌与礼让,脑子里没有法律这个弦,不知道公共场合应遵守规则,不会穿衣服,甚至不知道冲厕所等等,遑论懂得艺术欣赏。或许这个人具有崇高的理想、有爱国热情、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专业理论,在家里知道孝敬父母,在工作中会顺从领导,但是,他不懂得做人的基本的道理,没有人格,行为不中规则。相反,在西方国家里,尽管许多人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在公共生活中不仅有教养,遵守公共道德,行事有风度,相互尊重,而且许多人还具有艺术方面的素养。

  所以,出国的中国留学生,在外学习的第一课便是如何懂得基本的公共准则,学会做一个文明人,学做一个公民。有人问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先生在美国学习、工作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他回答说:我在美国三十年,收获很多,但最大收获是学会了尊重人。他的回答令人深思。在我们这个号称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没有教会人懂得尊重人,这是一个历史的玩笑。在我们处处讲究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却要在异国他乡学习做公民。可是,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个事实。撇开落后和农村地区不说,在国内的许多大都市里,年青人受教育的程度已经不算低,可是我们文明程度却不那么高,这不能不反省我们的国民教育是否成功。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篇5

  我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学生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怀揣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以培养民族幼苗为己任,提出了“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为学生”的主张。他一贯重视学生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体德智三育都能从小好好学起。”在经过长期的探讨实践后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训育原则,他把“活教育”训育原则作为实施“活教育”德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基本原则,在孩子品德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有幸拜读之后深受启发,现就此谈谈一点体会。

  一、“活动”乃重中之重。

  陈鹤琴先生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强调学生的“做”,“做”即活动。在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同样重视学生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主张“凡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一切教学,不仅仅在做上打基础,也应当在思想上做工夫。”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思想就是动作,是一种内化的动作。“好动”是学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没有一个学生不好动,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自己做的,因为学生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他只要想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的刺激,就立刻要去做,因此,作为教师,要去了解和研究学生好动的特点,不但不因学生的正常活动,去责罚他,而且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使他多与事物、与人接触,以促使学生身体、道德、智力的增进。“做”,也是学生获得练习,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好机会。陈鹤琴先生曾说:“学生若自己动手,自己吃饭,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嘴里也有着相当的滋味,即使汤勺拿不稳,饭菜装得不牢掉在桌上身上,但这是一种练习的好机会。”的确,不让学生“做”,学生就得不到练习的机会,任何事情也就学不会了。学生做事,能够锻炼他们的能力。另外,丰富学生直接感性经验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的操作活动即“做”正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我们教师不应用自己的头脑代替学生去思想,剥夺他们思考的机会,是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

  二、大量利用活教材,教学方法多样化。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实现“活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愈多。学生生活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活的环境,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源泉,环境对学前学生的发展比其它年龄阶段更为重要,因为学生最初是从环境中受到自发教育的。所以,教师要常带学生走出学生园,到工厂、街道、田间、野外去学习。大自然、大社会为学生活动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民歌、民谣、儿歌、故事等许多都富有教育意义,有待于教师们做有心人,发挥想象力,随时发觉这种活教具、活教材。从尊重学生的愿望、兴趣、要求等身心特点出发提出了替代教学法和暗示法。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游戏,那么学校的教学应该游戏化,并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

  三、突出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给学生相当的机会,自己动手学习,不要把现成的结果灌输给学生。陈鹤琴先生指出:“学生的世界是学生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只有使学生自己具体的和自发的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学生自我发现的学习,在学校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活动,做活动的主人,充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陈老提倡“教师教教师”、“学生教学生”。我认为这样的相互学习,教者和被教者都会受益。同时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具有民主性的特点。任何教师,任何学生随时都可能成为教者,又随时都可以成为被教者、学者。民主性是陈老“活教育”理论的一大特色,正是当代教育理论的一个趋势。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精彩独到的思想是指引我们在教育之路上前进的灯塔,让我对学校教育有了新的思路并从中汲取了许多知识。我会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坚持《活教育的教学原则》,逐渐完善,提升自我。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篇6

我非常幸运参加了县心理健康90学时培训,虽然学习的时间不长,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我认为学到不仅仅是心理学理论,还有好多教育学的方法,更有正确对待生活的方式。如:怎样释放压力,调整自己的心态,与他人的沟通,如何相处的方式等等。我深深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做教育工作,是当一名好教师所不必可少的基础知识。以下我就这次培训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与体会。

一、学校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从杨远老师的讲座中,我了解到了现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50%属于良好状态,30%属于正常状态,20%存在问题。其中5%左右有较重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现代社会思想观念的更新,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仅带给我们成人很大的心理负担,同样也给当今的青少年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而且这些压力还在不断地加重,使一部分学生感到难以承受。于是紧张、焦虑、抑郁,甚至恐惧等心理常常弥漫在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所以对于中小学生的个人成长来说,心理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把心理健康列入中小学的课程。”可见,关怀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正成为社会的共识及关注的热点,心理健康愈来愈受到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们的重视。

二、教师队伍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这六天的培训学习中,各位专家分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做了详尽地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讲述深入浅出,案例分析深刻精辟,实践操作具有可行性。使我深入了解了关于的基本知识,比如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健康、个别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巧、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策略、如何做一名心理辅导老师、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等。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做一个称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并不容易,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仅依靠教师的有关知识与能力,更要依靠我们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具有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能力,还要有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积极稳定的情绪与情感、完美的性格特征、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因此,我将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老师而不断努力

三、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总之,这次培训使我们澄清了心理方面的错误见解,弄清了一些原来迷惑的问题,理清了心理方面的一些思路,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终身学习还在继续。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相信心理健康队伍会越来越壮大,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我们携手前行。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篇7

20xx年上半年,我镇深入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现将理论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习情况

一是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确保学习制度化、规范化。

年初,根据组织部、宣传部理论工作意见,结合的实际,及时制定下发了《20xx年度X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意见》,严格执行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每次集中学习,全体成员都能按时参加集中学习讨论。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都事先请假。对每次学习进行考勤记录,存入学习档案,从而保证各项学习任务落实到实处。上半年,我镇党委中心组组织集体学习6次,出席率95%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共写了1篇理论调研文章,机关干部积极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和文章43篇。

二是求真务实,突出重点,确保学习内容落到实处。今年结合形势和工作重点组织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科学发展观和省、市、县“两会”精神,使中央、省、市县委的重要方针政策和精神得到及时有效贯彻执行,确保学习内容的落实。

三是严格制度,创新形式,确保学习效果落到实处。每次学习都提前通知,把要学习内容、方法、个人自学准备的内容通知每一位中心组成员,使参加学习的同志有充裕的时间安排好其他工作,避免工学矛盾,搞好自学,做好学习准备。学习时,通过点名制保证到会率,开展月度交流,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特点

一是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心内容。在安排学习计划时,把学习“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中心组学习的全过程。做好学习党的科学发展观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习党史结合起来;同学习党的基本经验、学习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结合起来;同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把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重大决策作为重点内容。把全面准确深入学习领会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作为一项十分重要任务贯穿于全年学习安排中。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学习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务实工作作风。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增强全力推进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县两代会报告,坚持“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主线,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是把学习树立正确权力关、地位观和政绩观作为重要内容。

把学习领会和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作为重要内容。把学习和切实转变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结合起来,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中心组学习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始终围绕提高领导干部理论素养,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来进行。

三、学习成效

中心组学习对于统一思想,总结经验,完善决策等,推动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党委中心组在学习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成果体现在指导实践、解决重大问题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形成发展战略,推进科学决策,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围绕中央、省、市重大决策和部署,把研究解决本地区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中心组学习经常化的任务和要求,使学习内容更加充实、更加丰富,学习成果有利于转化为发展的新思路和各项措施。

总之,上半年,我镇中心组理论学习取得了扎实的成效,但离上级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学习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学习与工作矛盾有时处理还不够好;落实学习制度有时还不够严格等。这些不足有待于在下半年努力改进和提高。

下半年,我们将认真学习党的科学发展观,在推进新一轮解放思想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下功夫,在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镇”上下功夫。发挥好中心组学习的表率作用,通过举行讲座、座谈交流、专题研讨等形式认真组织我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活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篇8

近期,正在筹划校史陈列馆的重新改造工作,在整理材料的时候,结合我校的“十三五”时期事业发展规划,我看到,我校从20__年转制以来,每年一个台阶,从规划、“十二五”规划,我们取得了可喜成绩。当然,我们还有更远大的发展目标,脚踏实地,稳步发展,为建设百年高校奠好基石。

一、从规划中的第一部分,我了解到,我校在过去五年里,取得了七大方面的成绩。

1.我校在20__年4月实现了由独立学院向普通本科高校的发展转变,在转设的时候,我们编撰了一本《蝶变》,是学校的教职员工有感于学校这些年的发展写的文章。“蝶变”正是能说明我们学校转设的意义。

2.学校建设,以教学为重,我校一向坚持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取得了巨大成绩;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在校生人数已增加到15800人,学校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培养,在省、市和国家级各类大赛中获奖不断;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师资队伍得到加强;学校注重改革创新,有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党群建设,改善德育工作;在学校的不断前进过程中,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东北地区最佳民办高校前五强学校。

二、规划中的第二部分,表述了我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1.发展的外部形势分析。从国际发展的大背景出发,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做后盾,高校发展和民办教育的新机遇都给我校的发展供给良好的条件,作为沈抚新城的唯一大学,也为沈抚新城的建设作出努力,沈抚新城的发展也给我校的发展供给了难得的机遇。

2.对于学校内部来说,我们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新阶段,有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站在新的台阶上,也有了新的要求。

3.发展思路。学校的总体发展思路仍延续应用技术学院时期的发展思路,包括办学定位、办学理念、服务面向等各方面仍然坚持走应用型大学的思路;把创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作为我们的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期,在校生规模将到达20200人;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建设、科研产业均在十二五基础上在上台阶。

4.发展战略。强调特色发展战略、开放办学战略、创新突破战略、

5.在十三五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我校职业教育办学体系、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提高科研与服务社会本事。

6、在十三五时期,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明确方向、构成模式、健全体制、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强化队伍、拓宽渠道、鼓励研发、重点突破、构成优势、浓厚氛围、提升实力。

7.学校在十三五时期将继续提升学校科学化管理水平。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强化职责、提高素质、提升水平、

8.加强党群与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改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发挥群团组织作用。

9.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要具备的保障措施包括:思想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

三、十三五规划对我校2030年远景进行了展望。

仔细阅读了我校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全面了解了我校过去的发展情景,在十三五时期,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们的任务和目标。相信十三五发展规划能够成为我们发展的指导纲领,脚踏实地地按照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设学校,我校将按照既定目标逐步成为全国民办高校中的佼佼者。作为沈阳工学院的一员,我们也将作出自我的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篇9

  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我总结到:课堂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要想减轻学生负担, 卓有成效地实施素质教育,造就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材,就必须保证以教学为主,狠抓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教学质量能否提高,特别是能否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关建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怎样使教学能力得以迅速提高,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在的老师都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对工作充满热情,抱着干一番事业的决心;但是却常常被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这个问题所困扰,往往是方法陈旧,形式单一,造成效率低下,效果不佳。为了使教师尽可能快适应要求,快速成长,挑起教育教学的重担,必须迅速提高教学能力,

  提高教学能力的本质就是训练教学基本功,并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我们通常说的“基本功”实际上是指“课堂教学基本功”,它只是教学基本功的一部分。教学基本功的范畴很广,包括课前准备基本功(例如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材、编制教案等)、课堂教学基本功(例如组织教学语言、板书、组织教学、根据情况选择教学方法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基本功、活动课教学基本功、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基本功、教学研究基本功等等,只要把各项基本功都练好了,教学能力自然会提高。

  对教师而言,首先应该着重培养几种比较基础的教学能力,重点训练课堂教学基本功,再逐渐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下面就有关实际情况谈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材不是教学的根本依据,而是教学工具,根本依据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来使用教材。拥有知识不等于能潇洒自如、轻车熟路地驾驭教材,教师要在居高临下的前提下,从学科系统的角度出发,下大力气去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教材中不仅有知识内容,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内容。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但要理解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思想内容的教育方法,通过教学把握训练的科学过程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步骤。要研究教材的逻辑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到讲述通俗严密,思路清晰;要研究教材的系统性,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要研究教材的合理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只有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教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在讲课时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背诵别人的结论,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更不致于教师自己滔滔不绝,而学生却昏昏欲睡。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才能由浅深入、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解释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方法,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迎合认知心理,科学正确地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课时才能重点突出,选用恰当的方法突破难点。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实现思维方法的正确选择和组合,从而达到灵活掌握和支配教材的目的。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决不能局限于写成文字的显性教材。要搞好教学,进行素质教育,还必须把握隐性教材。也就是在教材观念上要有一个根本性转变,要树立广义教材和大教材的观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凡是能影响学生,使学生受教育、丰富知识的内容都可以看作是教材。在课堂上适当介绍与本科有关的课外内容,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另外,青年教师一定要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子,坚持听课学习,揣摩老教师对教材内容挖掘深度、对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方法。对青年教师还要提倡两种阶段性的教案:课前教案和课后教案。因为在教学中,由于情境的作用,教师有时会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超常发挥,因此,要特别注意教学后的反思,坚持写教学后记,做到“吃一堑,长一智”,也只有这样在反复推敲中挖掘教材,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熟练驾驭教材的目的。

  二、培养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选择教法的能力

  组织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要使教学活动有条理、有系统地进行,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组织能力。其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看教师的教材分析及教法的选择,组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看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所采用的教法。教无定法,用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指导教学,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譬如,作为化学学科,可运用“目标教学”和“综合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此教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认知规律,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它的中心是引导学生顺利地认识问题,使学生经过自己努力获取化学知识,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它的基本方法是采取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法,并将教师的指导作用贯穿于其中的综合法,把教和学的活动有机统一起来,激起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教学双方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获取最佳教学效果。只有在方法上做到运筹帷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决胜千里的效果。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由于没有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所以更容易用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上一个台阶。

  三、培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是教育事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向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还可以化大为小或化小为大,科学、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师用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问题情景或动态过程,从而增大了课堂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设计多媒体动画课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

  四、训练课堂教学基本功

  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过硬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基本功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语言表达、板书和板画。课堂教学语言应力求做到:清楚、准确、精练、生动。还要注意词汇丰富、条理清晰、风趣幽默、抑扬顿挫;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他们的可接受性,做到通俗易懂,要用学科语言,不能用方言土语,要简练,忌废话。同时还需借助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来表达。板书、体态语言与教学语言是相辅相成的,在表达上有时比语言更准确、更清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精心设计的板书,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既能产生美感,又能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学生的思维。板书设计要注意遵循计划性、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示范性和艺术性的要求,板书、语言、教态这几片“绿叶”对成功地烘托课堂教学效果肯定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六、教学风格的形成与锤炼

  教学风格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不同个性教学特色和水平的一种模式,它通过教师的教学态度、气质等一系列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每一种教学风格都具有各自的个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它包含着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更多地带有个人色彩,具有创造性,必须自己去追求。对于一名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必须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和扎实教学基本功。同时要把形成高层次教学风格,作为一种自觉的教学追求,由此激发形成教学风格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热爱教学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教学艺术;要求新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自觉提炼、加工教学方法。另外,教师还要对自身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单纯模仿他人的教学风格,而是要通过模仿他人的教学风格,再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取人之长补己不足,形成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模式,将各种教学要素融为一体,通过长时间的不断的实践锤炼,使自己的教学风格精益求精,逐步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篇10

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第五至第八章资料为:第五章组织生活,第六章党支部委员会建设,第七章领导和保障,第八章附则。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党内法规,制定本条例。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二十一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二十二讲:建设美丽中国。与我们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要自觉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作为青岛航线中队一名普通放行人员,经过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深切感受到民航安全为重中之重,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养成自身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专业技能,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严格按照工作程序执行。切实把安全职责落实到岗位,保障航班安全可靠运行。我们一线机务人员要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把握安全工作主动权,深刻总结经验,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麻痹大意。我们一线维修人员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确保航班的安全平稳可控。

青岛航线中队一向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力度落实维修力度,对飞机进行深度维修,作为一名民航人,我认为安全工作是民航事业的立命之本,安全无小事,所以,对于安全工作的执着和坚守,作为一名机务人,我们有职责为实现平安山航、和谐山航而贡献我们的力量,作为青岛维修基地航线中队的一名普通放行人员,我们要时刻贯彻“六个坚决”的精神。对飞机重要系统排故要提高标准,尤其针对冬季季节特点做好发动机、通信设备、气象雷达、飞机操纵系统检查和维护,保证飞机处于良好的适航状态;加强飞机航前、航后、过站检查,严把放行标准,不放过任何缺陷。

我们要在工作中勤于思考,提高风险意识,严把安全关口。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要时刻坚持团结协作的精神,遇到难题及时和大家商量解决办法,按卡作业,按章维修,不能心存侥幸心理,思想松懈,麻痹,无视中队的组织纪律,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深刻的认识到组织纪律的重要性,远离底线和红线,作为一名维修放行人员,要时刻紧绷安全之弦,做到细心认真对待每个故障,尽量将故障彻底排除,不留丝毫安全隐患,放行飞机时依然会坚持复查各个关键区域,和单机职责人一齐守护飞机的安全,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想要成为卓越的机务工程师,不仅仅要技术过硬,并且思想也要时刻坚持先进性,学习航空英雄机组事迹,我们要在工作中弘扬英雄精神将非凡英雄精神体此刻平凡工作岗位上,我作为一名机务人员每一个动作都要正确,都要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在危急关头要表现出沉着冷静和勇敢的精神,在执行应急救援排故任务时做到对飞机安全高度负责,在岗在位期间,做到先驱先行,为飞机安全保驾护航。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篇11

  如今,教师这职业还是深得社会人士的尊敬的。家长们将孩子送进学校,便将自己的期待也一起送了进来。对方赋予信任,校方便赋予责任。做为教师,该怎样面队自己这种特殊而平凡的职业?通过学习了我从中学到了以下几点:

  一、树立信心,与生同乐

  “要让教师感受到教育的快乐,关键是要帮助教师树立对教学的信心。”确实,作为一名新教师。最害怕的就是管不住学生,上不好课。不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是怕对学生的把握不够,我愿意教,他们会愿意学吗?文章中提到“只有让学生觉得学习的快乐,课堂的快乐,教师才能教的快乐……只有步入了上述的良性循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与学生快乐相处,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看来,只有树立信心,才能自然发挥,与生同乐才能成功教学。

  二、端正角色,循序渐进

  “只有我们这些教师不再将教学看成工作或职业,而是积极成为道德典范的时候,我们才会认识到对职业生涯中一些小故事的持续性的反思是多么重要。”学校总会布置很多文章任务。很多教师觉得苦不勘言,每一篇论文如同难产。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吧。但如果我能持续生活中的小反思。那么我的论文也就迎刃而解了。真爱自己的职业,在学习上循序渐进,在教学中循循善诱,但若不联系实际,纸上谈兵,那一切也只能是空话,痛苦的是自己。

  三、“让素质教育看的见”

  鲍寅初的讲话中说“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艺术课也是素质教育的重头戏。作为音乐教师也是责任重大。自从提倡素质教育后本来人人可以抢,不被家长学生重视的艺术课就一下明朗起来。但还是存在偏见的,我个人认为偏见的本身还是在于艺术课的本身。“加强素质教育”口号是喊出来了,但总要看到效果吧。没有效果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也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口号、分析、推想的表面工作上。怎样能效果?要靠教研领导班子和一线教师还有学生的配合,最好是全社会的配合。“理解万岁”,我希望家长们能真正的理解素质教育,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出效果给他们看见。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篇12

近期,我认真地读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这本书,体会很深。教育是一部高深的教科书,而教师职业道德又何尝不是呢?新时期的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师,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提高教师的自我道德修养,我们不得不好好地学习一下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免得误人子弟!试想我们每一位教师真正在师德方面又做到了多少?通过学习,其中给我感悟最大的是教师之爱!爱让教师更加自信。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历史上的教育家都有把爱学生作为为师的主张,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倡导"爱满天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从而主张"把整个心灵给孩子们"。前苏联另一位教育家赞科夫则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爱儿童。"确实,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爱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中,体现于学生的身上,体现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中。教书育人,以情感人!我们应该深知,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我们要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心坎上,随时随地关注着学生的思想动态,用自己的爱心,去关怀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应该以宽容、博爱之心去感化他们。"尊师爱生"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校师生们的行为准则,但在实行中,老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多地强调了"尊师",而忽视了"爱生"。现代教育理念提倡的应该是"互尊互爱",倡导的是师生互为精神关怀者。当你去爱学生时,学生会同样爱你。当给学生一桶的爱,学生回报你一杯的爱,就非常的满足了。爱让我快乐,使我满足。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篇13

  假日期间我读了《陶行知先生名篇精逊》一书,感悟很深,通过阅读陶行知先生的著作,我有两点体会: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其含义极其丰富。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做到以学定教。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个别对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都能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从而避免学生因为经常不能获得成功而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心理。我们在教育中不能用统一的方法来进行,而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先生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解决新的问题。

  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先生的教导下,怀揣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吧。

  一、关注社会生活,实施生活教育。

  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学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识。

  二、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会学习才能创造。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即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学习是人主观的精神活动,要获取知识,人必须积极地使用并协调自己的感官,发动自己的大脑,并做出主观的意志努力。可是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和被塑造的材料,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灌输花时多,效果差,学生听、记、背学得苦,求知欲没有了,创造力抑制了,这样的教学状况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因此,在教学操作上,必须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陶行知的教学思想,“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教学固然要发挥教师积极指导的作用,但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愿意学、认真学、乐意学,才算是教学效果好。

  三、实施爱的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人在小学阶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儿童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不仅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老师对特殊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关照和温暖。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是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四、焕发学生活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求人首先必须有活力,但我国的传统教育恰恰就有扼杀人的活力之弊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就需要在我们的文化、教育观念中,在我们的教育操作中,去检索并革除压抑、束缚学生个性的一切旧观念。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们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推荐访问:理论学习 教育 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理论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理论心得体会10篇 教育理论心得 教育理论体会 教育理论的心得体会 教育理论心得体会500字 教育教学理论心得 教育理论知识总结 教育教学理论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