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万达内部审计案例(完整)

时间:2022-08-15 14:25: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万达内部审计案例(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万达内部审计案例(完整)

万达内部审计案例5篇

【篇一】万达内部审计案例

万达集团桂林高新万达广场

项目评估

专业:财务管理

姓名:郭新宇

学号:201313005131

万达集团桂林高新万达广场项目评估

1、概况

(一)公司概括

大连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形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旅游和连锁百货四大核心产业。2012年5月21日大连万达与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签署并购协议,万达以26亿美元并购AMC。北京时间2012年9月5日凌晨,万达集团宣布完成对AMC娱乐控股公司价值26亿美元的收购,成为全球最大影院运营商。

万达集团2013年收入1866亿元,创造连续8年增长30%。2014年12月23日,万达商业地产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2015年万达集团资产达到6340亿元,年  收入2901.6亿元,2016年1月12日,万达集团以35亿美元(约合230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传奇娱乐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这是2016年国内影视行业第一起投资并购案,这也是电影史上,中国企业在外国的最大一笔并购投资。[3]  据了解,万达已经在超过10多个国家进行了投资,目前实现总体投资超过150亿美元,其中在美国的投资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国际化发展方面,正在实施“2211”工程,即到2020年,万达资产达到2000亿美元,市值达到2000亿美元,收入1000亿美元,净利润达到100亿美元,30%以上的收入要来自海外。

(二)项目概括

项目占地约110亩,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50亿人民币位于七星区穿山东路与环城南路交汇处的桂林高新万达广场,将量身打造为集商业、旅游、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在桂林档次最高、体量最大、业态最优、品牌最多的国际化城市综合体,更涵盖了商业街、大型购物中心、精品soho、高档住宅等业态等,从商业、娱乐、文化、居住、商务、聚会等全方位满足人们一站式消费需求,开创比肩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都会新生活!对于桂林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万达广场将成为桂林市新的城市中心,成为桂林市地标性建筑,填补桂林市大型商业中心的空白。

作为亚洲第一不动产运营商、中国商业地产领军企业、中国民营经济500强的万达集团,在桂林投资300亿元,建设桂林万达文化旅游城和桂林高新万达广场项目,是桂林市加快推进旅游胜地建设步伐以来,最具影响力和助推力的标志性项目。高新区坚持把万达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提升全区经济增长和效益的“牛鼻子”,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举全区之力进行攻坚,直接推动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项目工地一线,为民办实事,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2、对项目建设必要性的评估

桂林作为广西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的客流量都是非常惊人的,聚集来自四方的游客到此游玩。高新万达广场的坐落其运营模式,越来越凸显企业的创新理念。而消费者也可以在万达广场享受到更多高品质服务。顾客和游客可以在万达广场购物就餐,或是K歌看电影……多元互补的业态组合,再加上万达商管定期举办旺场活动,既保障了万达广场客流量居高不下,也对游客增加了更多的去处,更是对增加了桂林客流量的容纳性。一方面对游客来说大大增加对桂林旅游好感,另外一方面对桂林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更是拉动了经济增长。

 同时,万达商管还致力打造家庭型消费平台,万达广场不仅是孩子们的乐园,更是年轻人的浪漫约会地,还是中老年人的放松、享受之所。

万达广场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推动市区大发展,优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味。所以说,为了桂林更快更好的发展,项目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3、建设条件评估

(一)建设位置位于七星区穿山东路与环城南路交汇处,在桂林传统高端住宅区三里店板块,桂林七星区穿山东路与环城南路黄金交汇处,交通便利,有利于拉动周边经济增长,丰富周边居民生活体验,满足更多了更多生活需求选择,更是方便了交通。

(二)位于离市中心不远,交通便利,方便各地游客前去,而且桂林的公交车差不多都覆盖整个城市了,所以说此处选址非常有利于增强市区的客流量,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建设位置周边学校,涵盖了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对于学生来说他不仅起到周末游玩,享乐,约会的作用,同时更是丰富了校园外生活的体验。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晚年放松,享乐的好地方。

(四)万达的建设不仅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周边环境,优化空气质量,方便交通。在万达的不远处就是漓江边,游客享乐完后就可以很方便的到漓江欣赏漓江的优美,也还可以乘舟泛湖体验漓江的魅力,起到非常好的旅游景点客流量增加的促进作用。

4、建设评估 (一)建设地图

(2)评估意见

由以上的万达坐落位置地图可见桂林高新万达广场系万达集团进入桂林市投资开发的第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占地约110亩,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将建成集大型购物中心,大型娱乐中心、五星级影院、soho公寓、住宅于一体大型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建成开业后,将成为桂林市新的城市中心,成为桂林市地标性建筑、全面填补桂林市大型商业中心的空白。中电科桂林光电子光通信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是2014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之一。项目占地约700亩,规划总投资约20亿元,分三期建设。计划2016年6月底前完成第一期投资,形成年产2万部光通信整机和10万件光电器件与模块生产能力。计划2018年底前完成全部投资建设,投产后可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提供5000个以上就业岗位。桂林市委书记赵乐秦说,万达集团在桂林共投资30亿元,建设桂林万达文化旅游城和桂林高新万达广场项目,这对桂林市加快推进旅游胜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提升桂林高新区发展速度、增强高新区经济发展后劲,必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他表示,中电科桂林光电子光通信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先进的光通信核心技术研发中心,成为华南、西南经济圈一流的光电子光通信科技与产业化基地,更是带动桂林电子信息产业化发展的强力引擎,对桂林市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说高新万达坐落对于桂林发展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5、企业经济效益评估

万达广场就是城市的中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构建城市地标、激发区域潜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创造巨额稳定税收……辉煌27年,进驻110余城,万达集团成功打造140余座城市地标,计划未来10年内建设1000座万达广场。随着万达的战略性提升和规模化扩张,人们已经将万达广场与“城市中心”划上等号,而一个又一个的既定事实证明万达广场的成功绝不是靠运气。

 作为全国商业地产的龙头老大,拥有27年房地产开发经验,其中15年的商业地产开发经验,旗下有万达商业、文化产业、电子商务、金融产业这四大支柱产业。在全国有140个万达广场,已经开业113个,现已成为全球最大不动产企业。背后有五大国有银行巨额授信作为强力后盾且贷款获国家特批绿色通道,5亿之内无需审批。出于对万达的信任,目前万达广场项目的地块选址已经无须自己寻找,都是由当地政府挑选最好的地块供万达选择。不仅如此,专业资源更是其缔造城市中心的根本保证。万达拥有中国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大型商业中心、五星级酒店、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的机构,汇集了全国商业中心、五星级酒店、旅游度假区设计各专业的一流人才,每年承担的商业建筑设计任务超过1000万平方米。同时又拥有中国最大、亚洲第一的金牌连锁商业经营管理企业,拥有卓越的商业人才团队、丰富的品牌商业资源、科学的运营管理模式以及专业的设备管理能力,具备商业规划、招商统筹、营运策划及营销推广的强大优势。确保万达广场无论建在城市中心还是新发展区域,都能开一个旺一个,成为万达商业地产的核心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万达正凭借令行业望尘莫及,令投资者疯狂膜拜的杀手锏——“万达速度”,创造一个又一个建筑奇迹。以开发区万达广场为例,32万平米的建筑体量,2015年7月7日拿地,2016年12月23日将实现上百个品牌满铺开业,这种速度在全国的开发商当中是绝无仅有的。

  纵观各地万达广场的出现,不仅实现了城市新旧空间的结构性重组以及城市功能的优化,解决了老城区、新城区的经济新增长点和后续支撑点,同时也在促进该区域商业业态升级。它不仅极大地便利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更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事实一次次证明,万达广场具备促进区域升级、提升板块价值的独特魅力,8月15日开发区万达广场营销中心盛装绽放,当天就有3800多名客户涌入,创造开发区楼市奇迹。所以说万达的到来无疑给桂林带来了春天。

6、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可以对项目的风险情况及项目对各个因素不确定性的承受能力进行科学地判断,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把资金的时间价值纳入到盈亏平衡分析中,将项目盈亏平衡状态定义为净现值等于零的状态,便能将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在盈亏平衡分析内,变静态盈亏平衡分析为动态盈亏平衡分析。由于净现值的经济实质是项目在整个经济计算期内可以获得的、超过基准收益水平的、以现值表示的超额净收益,所以,净现值等于零意味着项目刚好获得了基准收益水平的收益,实现了资金的基本水平的保值和真正意义的“盈亏平衡”。动态盈亏平衡分析不仅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且可以根据企业所要求的不同的基准收益率确定不同的盈亏平衡点,使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更全面、更准确,从而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就目前该项目没有查到相关的盈亏的资料,没办法详细的计算出来,但是我详细作为中国龙头企业,在桂林开发万达广场肯定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7、总评估

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商业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已在全国开业88座万达广场,持有物业面积规模全球第二,计划到2014年开业109座万达广场,持有物业面积2203万平方米,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不动产企业。万达商业地产公司拥有全国唯一的商业规划研究院、全国性的商业地产建设团队、全国性的连锁商业管理公司,形成商业地产的完整产业链和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万达广场历经10年发展,已从第一代的单店、第二代的组合店,发展到第三代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是万达集团在世界独创的商业地产模式,内容包括大型商业中心、商业步行街、五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写字楼、高级公寓等,集购物、休闲、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独立的大型商圈,万达广场就是城市商业中心。万达广场是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产生四大社会效益:一、完善城市功能;
二、提升城市商业档次;
三、新增大量稳定就业岗位;
四、创造持续的巨额税收。作为桂林“重中之重”项目不仅得到桂林政府的大力支持更是受到广大桂林人民的大力欢迎,它的坐落大力的提升了桂林发展速度,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丰富了居民的生活体验,使交通更加便利,更是提高了桂林的知名度,活跃了桂林的文化景点的热度,增加了桂林旅游的客流量,增加更多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群等有利作用。所以说对于万达广场建设的项目的评估具有非常意义的作用。

【篇二】万达内部审计案例

内部人士揭秘万达运营模式

万达是怎样炼成的内部人士揭秘万达运营模式2014-05-03 收藏我—— 刘晓午

2013年,万达集团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万达的董事长王健林也成为中国首富。

很多人对万达有不同的看法,如有人怒斥其为“土豪”——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AMC院线、以1.72亿元从海外买下据说是毕加索的一幅不知名的作品;
有人对其百货业务不屑一顾,戏称其为“中老年百货”;
有人对其大手笔进军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长白山、武汉汉街、青岛影视城等褒贬不一;
有人对其以“大数据”为噱头的电商业务充满疑虑;
街头巷尾的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着王健林与马云的1亿元赌注(已经以王健林“毁约”而终结)……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每年接近20座万达广场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工、开业,而且“开一座火一座”,正如万达广告所说“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很多供应商,包括一些国际一线品牌,都长期跟着万达走。万达已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第一品牌、亚洲最大的不动产企业、亚洲最大的滑雪场、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亚洲最大的商业管理企业、全球最大电影院线运营商、中国最大的五星级酒店品牌管理运营公司、中国最大的连锁百货企业之一……

万达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实实在在的。以我长期从事管理研究工作以及曾经在万达工作的经历来看,万达取得这些成绩并非偶然。

一、王健林

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创始人):联想有柳传志、海尔有张瑞敏、华为有任正非、苹果有乔布斯……是的,万达有王健林。

事实上,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总结了一些长期卓越企业的成功经验,发现这些企业都有伟大的领导者(柯林斯称之为“第五级领导人”)。换言之,先有成功的企业家,才会有成功的企业。企业家的高度、格局决定了企业能取得多高的成功、多大的格局,企业家的瓶颈就是企业发展的瓶颈。

在业界和万达内部曾流传着一句话:“在万达,只有一个大脑,那就是王健林。”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谁也无法否认王健林对万达的影响。

尽管每个人都是复杂的、有多面性,且人无完人,但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认为,王健林的确堪称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他具有下列四个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万达今天的成绩。

第一,王健林出身军旅,具有旺盛的精力、规律的生活,并且一心扑在工作上。据报道,王健林的私生活不像一些地产大亨那样充斥着各种花边。他每天7点上班,5点下班,除了喜欢唱歌,没有更多爱好,他甚至很少上网,连一个不加V的微博都没注册过。据万达内部人员透露,王健林周末也常常在公司加班、开会、审图,甚至堪称“工作狂”。

第二,也许是因为出身军旅,王健林具有并要求各级下属具有超强的执行力和速度。在万达,执行力强是其企业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包括“说到做到、算到拿到、奖罚分明”。无论是日常工作沟通还是每月一次的例会,都可以让人感受到管理中浓重的“军事化”色彩。按照万达的“模块化管理”,每一个万达广场建设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时间、目标、质量要求和责任岗位、责任人,而且由计算机系统来管理;
一有延误迹象,就会亮起“黄灯”,而如果业绩未达标,上级几乎马上就会问:你行不行不行,让别人来干!

第三,王健林具有清晰的头脑,善于抓住每一个机会。在2013年一篇讲话中,王健林回顾了万达的四次转型,其实在每一次转型背后都隐藏着王健林对未来的洞察力和市场机会的把握。例如,王健林下海时,抓住了旧城改造的机会,进入尚未红火起来的房地产行业。之后,又较早转型进入商业地产、商业、酒店及旅游、文化产业。这都体现了王健林敏锐的商业头脑。

第四,王健林具有超强的学习力和创新思维。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王健林曾提及,自己在当兵时,为了吃饱饭,他不像其他人一样,一开始把饭碗盛满,而是先盛半满,很快吃完之后再去盛一满碗。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例子,但能反映出王健林具有创新思维、敏锐的观察和行动力。同样,在承接旧城改造时,他率先推出了谁先搬迁、谁有更大回报的机制,很快就完成了拆迁,并采取差别化定位策略、在设计、施工和营销等方面勇于创新(如率先采用当时东北很少使用的铝合金窗、每户安装防盗门、设计了明厅、配备洗手间等),获得极大收益,北京街小区1000多套房子两个月全部卖完,而且均价达到1600元,创造了当时的记录。企业获得近1000万元利润,赚到了第一桶金。

王健林善于学习,还体现为他非常善于观察和反思,例如他从购物中心的人流动线中悟出了“中国人喜欢吃”这一朴素的道理,并把餐馆放到万达广场的顶层,从而形成“瀑布式人流”的动线设计原则;
在沈阳项目失败之后,他主动反思并承担责任,不仅给商铺客户退了款,而且因旧的购物中心难以改造而毅然拆掉、重新规划开发建设——虽然当时亏损了15个亿,但太原街万达广场2009年重新开业后生意兴旺,不仅实现了长期的盈利、摸索出了下一代购物中心的基本模型,更为万达赢得了口碑和商誉。

二、模块化管理——对地产建设项目的高效集中管控

万达管理的秘诀是其发明的“模块化管理”,这也是集团垂直管控众多项目而不失控、并保持较高效率的重要原因。

虽然“模块化管理”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从本质上看,就是纵横交错的项目管理方法论在商业地产建设中的应用:从横向上看,万达把项目的建设从拿地到满铺开业分为筹备、摘牌、交地、四证等12个“阶段”;
从纵向上看,万达从项目管理到销售、财务、成本、人力资源、采购、规划设计、工程、招商、质量、安监等多个“条线”,对各个项目实施高度集中控制的运作管控模式。在每个阶段,各个“条线”几乎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职责分工以及质量要求。从纵横两个维度组合起来,就构成了由318个“节点”组成的模块化管理体系。

尽管如此,很多公司也曾试图推行类似管控模式,但万达在执行“模块化管理”方面做到了严格执行到位,并不断改善、日趋精细化,这才是其真正的成功要素。

一方面,如上所述,万达的管理中有“军事化”的基因,在推行模块化管理的过程中,万达从如下五个方面设计了相关的配套措施,确保严格执行到位:

(1)万达自主开发了模块化管理的IT系统,只要把某个万达广场的启动时间或计划开业时间输入进系统,就可以推算出各个节点的启动和完成时间,通过公司内部网,让每个相关的部门和个人都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2)万达内部有覆盖全国各个万达广场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随时抽查各项工作的真实状况,做到“不留死角”,不给员工“犯错误”的机会;

(3)每个月,全国各个万达广场项目公司的总经理、销售、财务、工程、设计等分管领导,都要集中开月度例会,进行情况通报和工作部署,做得好的进行经验分享,做得不好的要进行检讨,甚至通报批评;

(4)把模块化管理与责任人的绩效挂起钩来,并有明确的规定与公式来计算奖惩,而且力度颇大,极大地调动了执行者的责任心与积极性;

(5)尽管每个项目都会有其特殊性,一些任务也难免无法如期完成,但万达文化中强调积极主动、克服一切困难、不接受任何借口,如果你完成不了,马上换人。当然,对少量的特殊情况,及时向上级说明或申请,也可能会得到宽限或对计划、方案做出调整。

另一方面,万达通过不断摸索和改进,使其模块化管理日趋精细化、严密。在这方面,集团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推行和监控模块化管理的实施,对各项工作都做出了明确的质量标准,也会定期进行修订和补充;
同时,由万达学院和商业地产研究部等牵头,都每个万达广场的建设与运营进行复盘、经营品质评审,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共性的问题、待改进的“漏洞”或“短板”,不断优化。

在模块化管理体系的支撑下,万达就像一台设计精良的机器一样,虽然公司离职率很高,一些项目上的高管如走马灯似地更换,但整个公司仍能保持有序、高效地运作。就这样,万达集团每年有近20个万达广场开工、建设,大多数都能如期开业,而且有的项目从拿地到满铺开业只用了10个月甚至更少时间(如广州白云万达广场,11个月实现40多万平方米商业建筑整体竣工开业;
武汉中央文化区,10个月实现十几万平方米商业竣工开业),的确令人称奇。

三、商业经营与管理——把握商业的本质

万达用“模块化管理”管住了万达广场的建设,接下来更长期、持续的“商业经营与管理”(万达内部通俗地称之为“商管”)是万达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换言之,如果万达不能把建成的万达广场经营好,万达这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就可能会出故障,甚至累及整个体系的运转。

这一点儿也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万达的发展靠的并不只是其自身,归根结底离不开众多的消费者、合作商家和商铺投资人——只有大家都得到实惠、需求得到满足,万达所营造的庞大“商业生态系统”才能得以生生不息;
此外,万达之所以能保持高速成长,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正是“万达广场,开一座火一座”的实力与口碑而给它带来的对地方政府的吸引力和谈判实力。

因此,万达在商业经营与管理方面也非常重视,不仅有专门的“商管系统”,而且由商业地产研究部等部门对商业经营与管理进行研究。实际上,在万达发展的早期阶段,王健林本人通过观察、琢磨,研究商场的人流动线、旺铺和冷铺的经营策略、广场业态组合、品牌落位以及促销活动安排等,也体现了他对商业经营与管理的重视。

四、商业模式

如果只有项目建设与商业经营方面的专业能力,万达也很难取得今天的成绩。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万达另外一个不为人所熟悉的成功因素,是王健林精心设计的、精巧的商业模式,可以并不多的资金启动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实现超常规发展:2011年,集团营业额不到1000亿元;
2012年,预期目标是1200亿元,实际完成1417亿元,净利润超过100亿元;
而2013年,集团营业额有望突破2000亿元,利润140亿元。

在万达的商业模式中,关键成功要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政府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讲,万达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如前所述,因为万达广场能为地方(不少是二三线城市)带来国际一线品牌、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和崭新的“城市中心”,而且万达广场有“快速建成”(这一点对很多官员来说很重要)、“开一座火一座”的口碑,因此,一些地方政府主动找上门去、希望和万达合作,并为此开出了优厚的条件。这不仅降低了万达项目运作的成本,而且为其高效运作(包括建设、销售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不仅王健林本人擅长于政府与公共关系的经营与维护,万达集团也专门设有相关部门负责选择项目、“拿地”、与政府谈判、协调拆迁与建设、“取证”等事务。在这方面,万达的确是“专家”。

2. 资金运作

万达的资金运作也是一个设计精妙、运作井井有条、环环相扣的体系,令人拍案叫绝:

(1)由于前期有了政府的支持,万达只需支付不高的“拿地”成本,就可以启动建设;

(2)由于和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对供应商有较强的谈判实力,部分工程建设资金可以让合作伙伴垫付;

(3)由于万达有大量的自有物业,与银行有着长期良好的关系,可以轻松获得大量优惠的银行贷款;

(4)一旦达到预售条件,万达可快速将城市综合体中的商铺、写字楼、公寓或住宅等出售,实现资金回笼(在有些项目上,这些收入都能打平成本、支付工程款和银行贷款,从而为盈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5)由于万达广场的品牌、口碑和实力以及万达与银行的良好关系,可以协助商铺、公寓等购买者、投资人申请贷款;

(6)一旦广场建筑封顶,万达就可以申办产权证,从而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

(7)等到广场开业,合作品牌/商铺的租金、管理费、万达自有的百货、酒店、院线、娱乐等业态的营收,就可以实现“细水长流”。

就这样,万达就能以不多的资金实现跨越式、超常规、滚动式发展,屡屡有投资几十亿、数百亿的项目启动,加上前面所述的运作体系以及其他风险管控措施,万达甚至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3. 商业生态

以万达广场为平台,万达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合作伙伴(包括银行、建筑企业、政府、商家和投资人等),构筑起来一个庞大而和谐的“商业生态系统”,各司其职、各取所需:

*消费者:因为万达广场有一线品牌、购物环境好、位置不错(如位于市中心等)以及便利性(“吃喝玩乐一站式购物、消费、娱乐”),因而可以吸引到较大的客流(除少数广场之外,大多数万达广场都有不错的客流量);

*合作商家:因为万达广场具有良好的形象、环境与定位、有大量的客流,能为商家创造更多的生意,赚到更多钱,所以很多合作商家长期与万达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甚至“跟着万达走”(包括一些国际奢侈品品牌);
同时,万达也对合作商家实行统一管理、区别对待,设定了明确的准入条件和考核标准,并建立起来庞大的品牌库制度,划分为三六九等,实行不同的合作政策与管控模式;

*建筑公司:因为万达信誉好、项目多,国有的中建系统下属几家公司长期与万达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可为其垫付建设资金或在付款上给出更好的条件;
另一方面,因为这些大牌的建筑企业也可以保障工程进度与质量,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

*供应商:由于项目众多,万达对供应商有很强的议价实力,公司内部有明确的采购规范和制度,如对大宗、高价值商品进行全国集中招标;
对特殊商品或低值易耗品,可由项目公司当地采购等,既做到了有效管控,又不失灵活性;
同时,万达对供应商也有明确的要求、考核与淘汰制度。

正如马云的阿里巴巴(淘宝和天猫)经营着线上的平台,王健林的万达也经营着线下的平台,二者都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按照现在颇为流行的“平台战略”,这样的商业模式是非常具有威力的。只要不发生重大的变故,万达就能长期保持持续发展。

事实上,在万达建构起来以实体的万达广场为支撑的商业平台之后,它自身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文化娱乐、旅游等相关产业,构建起更为庞大、健全的商业价值链。从种种迹象来判断,万达目前正处于这个转型过程之中。

五、风险管控

如果离开了执行力,再好的商业模式也只是空想——如上所述,万达的成功,依赖于这两方面都做得不错。同时,任何商业都不可能完全按计划推进,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在风险防范和管控方面,万达也建立了相对健全的体系,有一些独到的做法。

首先,万达通过集中管控,包括财务核算与管理、成本控制、采购体系与规范等,来控制成本;

其次,万达实行严格的流程管控体系,非常注重制度建设,经过20多年的积累,已经建立了非常具体而实用的制度,各项制度的汇编多达好几本书、近200万字;
同时,公司每两年都会对制度进行一次修订,从9月份开始,到12月完成,历时3个月,力求不断改进、完善。例如,万达员工入职后需自己垫付资金、购买办公用机,并对什么级别的员工需购置的笔记本价格在什么范围内都有明确的规定。

第三,为了配合各项制度的实施,万达集团内部的OA系统非常复杂,很多事项都需要向多个部门申请或通报,一些涉及成本支出的申请流程很长,手续繁多,甚至已经到了繁琐的地步。以上述员工购置办公用机为例,员工转正之后可申请按一定标准报销,而这一事项,虽然有明确的标准,但在OA中的流程甚至需要集团主管副总裁批准。

第四,万达内部有直接向总裁汇报的审计部,集团层面有专门的安监、质控部门,负责相关事项的检查、稽核、审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于一些涉及廉政方面的事件,甚至会召开全公司会议进行通报。

总结:万达的成长引擎

综上所述,万达的关键成功要素包括:

1. 一把手的领导力

2. 组织学习能力

3. 严格的管控体系

4. 超强的执行力

5. 高效的商业模式

6. 商业生态系统

7. 风险管控体系

这些要素相互搭配、彼此依赖或增强(如图所示),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增长引擎,如同滚雪球一样,推动着万达滚滚向前。在上图中,共有5个增强回路,分别对应者本文分析的万达的核心能力与关键成功因素:

★ R1反映的是万达成立至今、以商业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发展格局——项目越多,资金实力越强,对各方的吸引力越大,新项目(“拿地”)也就越多,从而导致项目更多。

★ R2反映了万达通过项目锻炼、总结复盘,不断完善制度与管控体系,同时依靠超强的“执行力”,不断提升“内功”,不仅加速了项目开发速度,而且降低了风险,使得R1的循环得以有效运作;

★ R3反映的是万达依靠上述实力,获得了很多合作伙伴的信任与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从而获得了地方政府的青睐,不仅增加了万达“拿地”的机会,降低了拿地的成本,也会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实力,从而进一步巩固与商业合作伙伴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 R4反映的是万达凭借强有力的商业合作伙伴关系和商业经营管理能力,可以因其便利性、定位、购物环境等条件,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产生很旺的“人气”。说到底,这是万达发展的根基。

★ R5反映的是万达凭借现有产业优势基础,可以进一步拓展文化娱乐、旅游产业,从而扩展“商业帝国”版图,打造更为稳固的商业价值链,实现更长期、持续的成长。

需要说明的是,本图做了适当简化,未充分展开其他一些因素(如一把手的领导力、万达和银行、建筑企业等的合作关系以及万达的风险管控体系等);
同时也未涉及潜在的影响因素——事实上,任何成长过程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万达也不例外。

在我2009年出版的《系统思考实践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书中,我曾提出,对于企业家来说,核心任务有两项:一是设计或找到企业的“成长引擎”,推动并维持它的有效运转,以推动企业的成长(“阳”);
二是预见或识别影响“成长引擎”运转的潜在挑战与风险(“阴”),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化解它们的不利影响,正如《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在我看来,这就是企业家的领导力之所在。

从万达的案例来看,王健林做到了这两点。这可能也是万达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万达未来发展的关键。(商业价值,作者邱昭良,万达学院,iliuxiaowu有修改,如有知识产权争议,请联系微信iliuxiaowu)

【篇三】万达内部审计案例

内部人士揭秘万达运营模式

万达是怎样炼成的?内部人士揭秘万达运营模式2014-05-03 收藏我—— 刘晓午

2013年,万达集团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万达的董事长王健林也成为中国首富。

很多人对万达有不同的看法,如有人怒斥其为“土豪”——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AMC院线、以亿元从海外买下据说是毕加索的一幅不知名的作品;
有人对其百货业务不屑一顾,戏称其为“中老年百货”;
有人对其大手笔进军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长白山、武汉汉街、青岛影视城等褒贬不一;
有人对其以“大数据”为噱头的电商业务充满疑虑;
街头巷尾的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着王健林与马云的1亿元赌注(已经以王健林“毁约”而终结)……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每年接近20座万达广场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工、开业,而且“开一座火一座”,正如万达广告所说“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很多供应商,包括一些国际一线品牌,都长期跟着万达走。万达已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第一品牌、亚洲最大的不动产企业、亚洲最大的滑雪场、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亚洲最大的商业管理企业、全球最大电影院线运营商、中国最大的五星级酒店品牌管理运营公司、中国最大的连锁百货企业之一……

万达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实实在在的。以我长期从事管理研究工作以及曾经在万达工作的经历来看,万达取得这些成绩并非偶然。

一、王健林

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创始人):联想有柳传志、海尔有张瑞敏、华为有任正非、苹果有乔布斯……是的,万达有王健林。

事实上,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总结了一些长期卓越企业的成功经验,发现这些企业都有伟大的领导者(柯林斯称之为“第五级领导人”)。换言之,先有成功的企业家,才会有成功的企业。企业家的高度、格局决定了企业能取得多高的成功、多大的格局,企业家的瓶颈就是企业发展的瓶颈。

在业界和万达内部曾流传着一句话:“在万达,只有一个大脑,那就是王健林。”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谁也无法否认王健林对万达的影响。

尽管每个人都是复杂的、有多面性,且人无完人,但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认为,王健林的确堪称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他具有下列四个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万达今天的成绩。

第一,王健林出身军旅,具有旺盛的精力、规律的生活,并且一心扑在工作上。据报道,王健林的私生活不像一些地产大亨那样充斥着各种花边。他每天7点上班,5点下班,除了喜欢唱歌,没有更多爱好,他甚至很少上网,连一个不加V的微博都没注册过。据万达内部人员透露,王健林周末也常常在公司加班、开会、审图,甚至堪称“工作狂”。

第二,也许是因为出身军旅,王健林具有并要求各级下属具有超强的执行力和速度。在万达,执行力强是其企业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包括“说到做到、算到拿到、奖罚分明”。无论是日常工作沟通还是每月一次的例会,都可以让人感受到管理中浓重的“军事化”色彩。按照万达的“模块化管理”,每一个万达广场建设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时间、目标、质量要求和责任岗位、责任人,而且由计算机系统来管理;
一有延误迹象,就会亮起“黄灯”,而如果业绩未达标,上级几乎马上就会问:你行不行?不行,让别人来干!

第三,王健林具有清晰的头脑,善于抓住每一个机会。在2013年一篇讲话中,王健林回顾了万达的四次转型,其实在每一次转型背后都隐藏着王健林对未来的洞察力和市场机会的把握。例如,王健林下海时,抓住了旧城改造的机会,进入尚未红火起来的房地产行业。之后,又较早转型进入商业地产、商业、酒店及旅游、文化产业。这都体现了王健林敏锐的商业头脑。

第四,王健林具有超强的学习力和创新思维。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王健林曾提及,自己在当兵时,为了吃饱饭,他不像其他人一样,一开始把饭碗盛满,而是先盛半满,很快吃完之后再去盛一满碗。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例子,但能反映出王健林具有创新思维、敏锐的观察和行动力。同样,在承接旧城改造时,他率先推出了谁先搬迁、谁有更大回报的机制,很快就完成了拆迁,并采取差别化定位策略、在设计、施工和营销等方面勇于创新(如率先采用当时东北很少使用的铝合金窗、每户安装防盗门、设计了明厅、配备洗手间等),获得极大收益,北京街小区1000多套房子两个月全部卖完,而且均价达到1600元,创造了当时的记录。企业获得近1000万元利润,赚到了第一桶金。

王健林善于学习,还体现为他非常善于观察和反思,例如他从购物中心的人流动线中悟出了“中国人喜欢吃”这一朴素的道理,并把餐馆放到万达广场的顶层,从而形成“瀑布式人流”的动线设计原则;
在沈阳项目失败之后,他主动反思并承担责任,不仅给商铺客户退了款,而且因旧的购物中心难以改造而毅然拆掉、重新规划开发建设——虽然当时亏损了15个亿,但太原街万达广场2009年重新开业后生意兴旺,不仅实现了长期的盈利、摸索出了下一代购物中心的基本模型,更为万达赢得了口碑和商誉。

二、模块化管理——对地产建设项目的高效集中管控

万达管理的秘诀是其发明的“模块化管理”,这也是集团垂直管控众多项目而不失控、并保持较高效率的重要原因。

虽然“模块化管理”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从本质上看,就是纵横交错的项目管理方法论在商业地产建设中的应用:从横向上看,万达把项目的建设从拿地到满铺开业分为筹备、摘牌、交地、四证等12个“阶段”;
从纵向上看,万达从项目管理到销售、财务、成本、人力资源、采购、规划设计、工程、招商、质量、安监等多个“条线”,对各个项目实施高度集中控制的运作管控模式。在每个阶段,各个“条线”几乎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职责分工以及质量要求。从纵横两个维度组合起来,就构成了由318个“节点”组成的模块化管理体系。

尽管如此,很多公司也曾试图推行类似管控模式,但万达在执行“模块化管理”方面做到了严格执行到位,并不断改善、日趋精细化,这才是其真正的成功要素。

一方面,如上所述,万达的管理中有“军事化”的基因,在推行模块化管理的过程中,万达从如下五个方面设计了相关的配套措施,确保严格执行到位:

(1)万达自主开发了模块化管理的IT系统,只要把某个万达广场的启动时间或计划开业时间输入进系统,就可以推算出各个节点的启动和完成时间,通过公司内部网,让每个相关的部门和个人都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2)万达内部有覆盖全国各个万达广场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随时抽查各项工作的真实状况,做到“不留死角”,不给员工“犯错误”的机会;

(3)每个月,全国各个万达广场项目公司的总经理、销售、财务、工程、设计等分管领导,都要集中开月度例会,进行情况通报和工作部署,做得好的进行经验分享,做得不好的要进行检讨,甚至通报批评;

(4)把模块化管理与责任人的绩效挂起钩来,并有明确的规定与公式来计算奖惩,而且力度颇大,极大地调动了执行者的责任心与积极性;

(5)尽管每个项目都会有其特殊性,一些任务也难免无法如期完成,但万达文化中强调积极主动、克服一切困难、不接受任何借口,如果你完成不了,马上换人。当然,对少量的特殊情况,及时向上级说明或申请,也可能会得到宽限或对计划、方案做出调整。

另一方面,万达通过不断摸索和改进,使其模块化管理日趋精细化、严密。在这方面,集团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推行和监控模块化管理的实施,对各项工作都做出了明确的质量标准,也会定期进行修订和补充;
同时,由万达学院和商业地产研究部等牵头,都每个万达广场的建设与运营进行复盘、经营品质评审,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共性的问题、待改进的“漏洞”或“短板”,不断优化。

在模块化管理体系的支撑下,万达就像一台设计精良的机器一样,虽然公司离职率很高,一些项目上的高管如走马灯似地更换,但整个公司仍能保持有序、高效地运作。就这样,万达集团每年有近20个万达广场开工、建设,大多数都能如期开业,而且有的项目从拿地到满铺开业只用了10个月甚至更少时间(如广州白云万达广场,11个月实现40多万平方米商业建筑整体竣工开业;
武汉中央文化区,10个月实现十几万平方米商业竣工开业),的确令人称奇。

三、商业经营与管理——把握商业的本质

万达用“模块化管理”管住了万达广场的建设,接下来更长期、持续的“商业经营与管理”(万达内部通俗地称之为“商管”)是万达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换言之,如果万达不能把建成的万达广场经营好,万达这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就可能会出故障,甚至累及整个体系的运转。

这一点儿也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万达的发展靠的并不只是其自身,归根结底离不开众多的消费者、合作商家和商铺投资人——只有大家都得到实惠、需求得到满足,万达所营造的庞大“商业生态系统”才能得以生生不息;
此外,万达之所以能保持高速成长,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正是“万达广场,开一座火一座”的实力与口碑而给它带来的对地方政府的吸引力和谈判实力。

因此,万达在商业经营与管理方面也非常重视,不仅有专门的“商管系统”,而且由商业地产研究部等部门对商业经营与管理进行研究。实际上,在万达发展的早期阶段,王健林本人通过观察、琢磨,研究商场的人流动线、旺铺和冷铺的经营策略、广场业态组合、品牌落位以及促销活动安排等,也体现了他对商业经营与管理的重视。

四、商业模式

如果只有项目建设与商业经营方面的专业能力,万达也很难取得今天的成绩。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万达另外一个不为人所熟悉的成功因素,是王健林精心设计的、精巧的商业模式,可以并不多的资金启动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实现超常规发展:2011年,集团营业额不到1000亿元;
2012年,预期目标是1200亿元,实际完成1417亿元,净利润超过100亿元;
而2013年,集团营业额有望突破2000亿元,利润140亿元。

在万达的商业模式中,关键成功要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政府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讲,万达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如前所述,因为万达广场能为地方(不少是二三线城市)带来国际一线品牌、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和崭新的“城市中心”,而且万达广场有“快速建成”(这一点对很多官员来说很重要)、“开一座火一座”的口碑,因此,一些地方政府主动找上门去、希望和万达合作,并为此开出了优厚的条件。这不仅降低了万达项目运作的成本,而且为其高效运作(包括建设、销售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不仅王健林本人擅长于政府与公共关系的经营与维护,万达集团也专门设有相关部门负责选择项目、“拿地”、与政府谈判、协调拆迁与建设、“取证”等事务。在这方面,万达的确是“专家”。

2. 资金运作

万达的资金运作也是一个设计精妙、运作井井有条、环环相扣的体系,令人拍案叫绝:

(1)由于前期有了政府的支持,万达只需支付不高的“拿地”成本,就可以启动建设;

(2)由于和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对供应商有较强的谈判实力,部分工程建设资金可以让合作伙伴垫付;

(3)由于万达有大量的自有物业,与银行有着长期良好的关系,可以轻松获得大量优惠的银行贷款;

(4)一旦达到预售条件,万达可快速将城市综合体中的商铺、写字楼、公寓或住宅等出售,实现资金回笼(在有些项目上,这些收入都能打平成本、支付工程款和银行贷款,从而为盈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5)由于万达广场的品牌、口碑和实力以及万达与银行的良好关系,可以协助商铺、公寓等购买者、投资人申请贷款;

(6)一旦广场建筑封顶,万达就可以申办产权证,从而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

(7)等到广场开业,合作品牌/商铺的租金、管理费、万达自有的百货、酒店、院线、娱乐等业态的营收,就可以实现“细水长流”。

就这样,万达就能以不多的资金实现跨越式、超常规、滚动式发展,屡屡有投资几十亿、数百亿的项目启动,加上前面所述的运作体系以及其他风险管控措施,万达甚至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3. 商业生态

以万达广场为平台,万达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合作伙伴(包括银行、建筑企业、政府、商家和投资人等),构筑起来一个庞大而和谐的“商业生态系统”,各司其职、各取所需:

*消费者:因为万达广场有一线品牌、购物环境好、位置不错(如位于市中心等)以及便利性(“吃喝玩乐一站式购物、消费、娱乐”),因而可以吸引到较大的客流(除少数广场之外,大多数万达广场都有不错的客流量);

*合作商家:因为万达广场具有良好的形象、环境与定位、有大量的客流,能为商家创造更多的生意,赚到更多钱,所以很多合作商家长期与万达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甚至“跟着万达走”(包括一些国际奢侈品品牌);
同时,万达也对合作商家实行统一管理、区别对待,设定了明确的准入条件和考核标准,并建立起来庞大的品牌库制度,划分为三六九等,实行不同的合作政策与管控模式;

*建筑公司:因为万达信誉好、项目多,国有的中建系统下属几家公司长期与万达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可为其垫付建设资金或在付款上给出更好的条件;
另一方面,因为这些大牌的建筑企业也可以保障工程进度与质量,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

*供应商:由于项目众多,万达对供应商有很强的议价实力,公司内部有明确的采购规范和制度,如对大宗、高价值商品进行全国集中招标;
对特殊商品或低值易耗品,可由项目公司当地采购等,既做到了有效管控,又不失灵活性;
同时,万达对供应商也有明确的要求、考核与淘汰制度。

正如马云的阿里巴巴(淘宝和天猫)经营着线上的平台,王健林的万达也经营着线下的平台,二者都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按照现在颇为流行的“平台战略”,这样的商业模式是非常具有威力的。只要不发生重大的变故,万达就能长期保持持续发展。

事实上,在万达建构起来以实体的万达广场为支撑的商业平台之后,它自身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文化娱乐、旅游等相关产业,构建起更为庞大、健全的商业价值链。从种种迹象来判断,万达目前正处于这个转型过程之中。

五、风险管控

如果离开了执行力,再好的商业模式也只是空想——如上所述,万达的成功,依赖于这两方面都做得不错。同时,任何商业都不可能完全按计划推进,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在风险防范和管控方面,万达也建立了相对健全的体系,有一些独到的做法。

首先,万达通过集中管控,包括财务核算与管理、成本控制、采购体系与规范等,来控制成本;

其次,万达实行严格的流程管控体系,非常注重制度建设,经过20多年的积累,已经建立了非常具体而实用的制度,各项制度的汇编多达好几本书、近200万字;
同时,公司每两年都会对制度进行一次修订,从9月份开始,到12月完成,历时3个月,力求不断改进、完善。例如,万达员工入职后需自己垫付资金、购买办公用机,并对什么级别的员工需购置的笔记本价格在什么范围内都有明确的规定。

第三,为了配合各项制度的实施,万达集团内部的OA系统非常复杂,很多事项都需要向多个部门申请或通报,一些涉及成本支出的申请流程很长,手续繁多,甚至已经到了繁琐的地步。以上述员工购置办公用机为例,员工转正之后可申请按一定标准报销,而这一事项,虽然有明确的标准,但在OA中的流程甚至需要集团主管副总裁批准。

第四,万达内部有直接向总裁汇报的审计部,集团层面有专门的安监、质控部门,负责相关事项的检查、稽核、审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于一些涉及廉政方面的事件,甚至会召开全公司会议进行通报。

总结:万达的成长引擎

综上所述,万达的关键成功要素包括:

1. 一把手的领导力

2. 组织学习能力

3. 严格的管控体系

4. 超强的执行力

5. 高效的商业模式

6. 商业生态系统

7. 风险管控体系

这些要素相互搭配、彼此依赖或增强(如图所示),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增长引擎,如同滚雪球一样,推动着万达滚滚向前。在上图中,共有5个增强回路,分别对应者本文分析的万达的核心能力与关键成功因素:

★ R1反映的是万达成立至今、以商业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发展格局——项目越多,资金实力越强,对各方的吸引力越大,新项目(“拿地”)也就越多,从而导致项目更多。

★ R2反映了万达通过项目锻炼、总结复盘,不断完善制度与管控体系,同时依靠超强的“执行力”,不断提升“内功”,不仅加速了项目开发速度,而且降低了风险,使得R1的循环得以有效运作;

★ R3反映的是万达依靠上述实力,获得了很多合作伙伴的信任与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从而获得了地方政府的青睐,不仅增加了万达“拿地”的机会,降低了拿地的成本,也会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实力,从而进一步巩固与商业合作伙伴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 R4反映的是万达凭借强有力的商业合作伙伴关系和商业经营管理能力,可以因其便利性、定位、购物环境等条件,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产生很旺的“人气”。说到底,这是万达发展的根基。

★ R5反映的是万达凭借现有产业优势基础,可以进一步拓展文化娱乐、旅游产业,从而扩展“商业帝国”版图,打造更为稳固的商业价值链,实现更长期、持续的成长。

需要说明的是,本图做了适当简化,未充分展开其他一些因素(如一把手的领导力、万达和银行、建筑企业等的合作关系以及万达的风险管控体系等);
同时也未涉及潜在的影响因素——事实上,任何成长过程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万达也不例外。

在我2009年出版的《系统思考实践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书中,我曾提出,对于企业家来说,核心任务有两项:一是设计或找到企业的“成长引擎”,推动并维持它的有效运转,以推动企业的成长(“阳”);
二是预见或识别影响“成长引擎”运转的潜在挑战与风险(“阴”),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化解它们的不利影响,正如《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在我看来,这就是企业家的领导力之所在。

从万达的案例来看,王健林做到了这两点。这可能也是万达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万达未来发展的关键。(商业价值,作者邱昭良,万达学院,iliuxiaowu有修改,如有知识产权争议,请联系)

【篇四】万达内部审计案例

嘉兴万达广场室分站SFN优化案例1.【现象描述】

嘉兴万达广场室内分布共计3个BBU,11个RRU,规划前站点信息如下表:

eNodeBID

eNodeBName

CellID

EARFCN

PCI

CellName

354011

LF_H_嘉兴三水湾新局BBU07

1

100

316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娱乐弱电间3 3FSN

354011

LF_H_嘉兴三水湾新局BBU07

2

100

317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娱乐弱电间3 4FSN

354011

LF_H_嘉兴三水湾新局BBU07

3

100

321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内铺弱电间1 3FSN1

354011

LF_H_嘉兴三水湾新局BBU07

4

100

322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内铺弱电间1 3FSN2

354011

LF_H_嘉兴三水湾新局BBU07

5

100

319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内铺弱电间5 1FSN

354012

LF_H_嘉兴三水湾新局BBU08

1

100

323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内铺弱电间2 2FSN

354012

LF_H_嘉兴三水湾新局BBU08

2

100

324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内铺弱电间2 3FSN

354012

LF_H_嘉兴三水湾新局BBU08

3

100

326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内铺弱电间3 3FSN

354012

LF_H_嘉兴三水湾新局BBU08

4

100

327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内铺弱电间3 4FSN

354013

LF_H_嘉兴三水湾新局BBU09

1

100

328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内百货北面弱电间 2FSN

354013

LF_H_嘉兴三水湾新局BBU09

2

100

330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内百货北面弱电间 3FSN

建筑平面图:

各RRU原规划覆盖位置示意图如下:

1F

328

321/322

323

316

326

319

2F

328

321/322

323

316

326

319

3F

330

322

324

316

326

319

4F

330

321

324

317

327

324

经测试发现室内多处有SINR低的现象,将导致速率低及伴随切换失败等现象,用户感知较差。

规划前1F SINR图

规划前4F SINR图

2.【问题分析】

室分网络SINR低主要原因为MOD3干扰和弱覆盖,经分析发现商场内RSRP均在-75dB左右,该场景主要为MOD3干扰。

3.【处理过程】

更改PCI或合并小区的列表如下:

站点

原PCI

更改PCI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娱乐弱电间3 3FSN

316

315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内铺弱电间1 3FSN1

321

322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内铺弱电间1 3FSN2

322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内铺弱电间3 4FSN

327

328

LF_H_嘉兴万达商场内百货北面弱电间 2FSN

328

327

4.【结果验证】

通过参数调整后,测试数据SINR对比:

1F优化前:

1F优化后:

2F优化前

2F优化后

3F优化前

3F优化后

4F优化前:

4F优化后:

从SINR分布和柱状图上可以看到有明显提升,问题得到改善,

5.【总结建议】

室分站点由于覆盖的空间的特殊性,有多个站点在同一层的时候需注意规划,尽量避免PCI模相同的区域相邻,以免导致临界区域网络干扰大,以免发生速率低及掉线等用户感知低的情况。

【篇五】万达内部审计案例

万达是怎样炼成的?内部人士揭秘万达运营模式2014-05-03 收藏我—— 刘晓午

2013年,万达集团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万达的董事长王健林也成为中国首富。

很多人对万达有不同的看法,如有人怒斥其为“土豪”——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AMC院线、以亿元从海外买下据说是毕加索的一幅不知名的作品;
有人对其百货业务不屑一顾,戏称其为“中老年百货”;
有人对其大手笔进军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长白山、武汉汉街、青岛影视城等褒贬不一;
有人对其以“大数据”为噱头的电商业务充满疑虑;
街头巷尾的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着王健林与马云的1亿元赌注(已经以王健林“毁约”而终结)……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每年接近20座万达广场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工、开业,而且“开一座火一座”,正如万达广告所说“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很多供应商,包括一些国际一线品牌,都长期跟着万达走。万达已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第一品牌、亚洲最大的不动产企业、亚洲最大的滑雪场、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亚洲最大的商业管理企业、全球最大电影院线运营商、中国最大的五星级酒店品牌管理运营公司、中国最大的连锁百货企业之一……

万达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实实在在的。以我长期从事管理研究工作以及曾经在万达工作的经历来看,万达取得这些成绩并非偶然。

一、王健林

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创始人):联想有柳传志、海尔有张瑞敏、华为有任正非、苹果有乔布斯……是的,万达有王健林。

事实上,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总结了一些长期卓越企业的成功经验,发现这些企业都有伟大的领导者(柯林斯称之为“第五级领导人”)。换言之,先有成功的企业家,才会有成功的企业。企业家的高度、格局决定了企业能取得多高的成功、多大的格局,企业家的瓶颈就是企业发展的瓶颈。

在业界和万达内部曾流传着一句话:“在万达,只有一个大脑,那就是王健林。”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谁也无法否认王健林对万达的影响。

尽管每个人都是复杂的、有多面性,且人无完人,但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认为,王健林的确堪称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他具有下列四个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万达今天的成绩。

第一,王健林出身军旅,具有旺盛的精力、规律的生活,并且一心扑在工作上。据报道,王健林的私生活不像一些地产大亨那样充斥着各种花边。他每天7点上班,5点下班,除了喜欢唱歌,没有更多爱好,他甚至很少上网,连一个不加V的微博都没注册过。据万达内部人员透露,王健林周末也常常在公司加班、开会、审图,甚至堪称“工作狂”。

第二,也许是因为出身军旅,王健林具有并要求各级下属具有超强的执行力和速度。在万达,执行力强是其企业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包括“说到做到、算到拿到、奖罚分明”。无论是日常工作沟通还是每月一次的例会,都可以让人感受到管理中浓重的“军事化”色彩。按照万达的“模块化管理”,每一个万达广场建设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时间、目标、质量要求和责任岗位、责任人,而且由计算机系统来管理;
一有延误迹象,就会亮起“黄灯”,而如果业绩未达标,上级几乎马上就会问:你行不行?不行,让别人来干!

第三,王健林具有清晰的头脑,善于抓住每一个机会。在2013年一篇讲话中,王健林回顾了万达的四次转型,其实在每一次转型背后都隐藏着王健林对未来的洞察力和市场机会的把握。例如,王健林下海时,抓住了旧城改造的机会,进入尚未红火起来的房地产行业。之后,又较早转型进入商业地产、商业、酒店及旅游、文化产业。这都体现了王健林敏锐的商业头脑。

第四,王健林具有超强的学习力和创新思维。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王健林曾提及,自己在当兵时,为了吃饱饭,他不像其他人一样,一开始把饭碗盛满,而是先盛半满,很快吃完之后再去盛一满碗。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例子,但能反映出王健林具有创新思维、敏锐的观察和行动力。同样,在承接旧城改造时,他率先推出了谁先搬迁、谁有更大回报的机制,很快就完成了拆迁,并采取差别化定位策略、在设计、施工和营销等方面勇于创新(如率先采用当时东北很少使用的铝合金窗、每户安装防盗门、设计了明厅、配备洗手间等),获得极大收益,北京街小区1000多套房子两个月全部卖完,而且均价达到1600元,创造了当时的记录。企业获得近1000万元利润,赚到了第一桶金。

王健林善于学习,还体现为他非常善于观察和反思,例如他从购物中心的人流动线中悟出了“中国人喜欢吃”这一朴素的道理,并把餐馆放到万达广场的顶层,从而形成“瀑布式人流”的动线设计原则;
在沈阳项目失败之后,他主动反思并承担责任,不仅给商铺客户退了款,而且因旧的购物中心难以改造而毅然拆掉、重新规划开发建设——虽然当时亏损了15个亿,但太原街万达广场2009年重新开业后生意兴旺,不仅实现了长期的盈利、摸索出了下一代购物中心的基本模型,更为万达赢得了口碑和商誉。

二、模块化管理——对地产建设项目的高效集中管控

万达管理的秘诀是其发明的“模块化管理”,这也是集团垂直管控众多项目而不失控、并保持较高效率的重要原因。

虽然“模块化管理”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从本质上看,就是纵横交错的项目管理方法论在商业地产建设中的应用:从横向上看,万达把项目的建设从拿地到满铺开业分为筹备、摘牌、交地、四证等12个“阶段”;
从纵向上看,万达从项目管理到销售、财务、成本、人力资源、采购、规划设计、工程、招商、质量、安监等多个“条线”,对各个项目实施高度集中控制的运作管控模式。在每个阶段,各个“条线”几乎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职责分工以及质量要求。从纵横两个维度组合起来,就构成了由318个“节点”组成的模块化管理体系。

尽管如此,很多公司也曾试图推行类似管控模式,但万达在执行“模块化管理”方面做到了严格执行到位,并不断改善、日趋精细化,这才是其真正的成功要素。

一方面,如上所述,万达的管理中有“军事化”的基因,在推行模块化管理的过程中,万达从如下五个方面设计了相关的配套措施,确保严格执行到位:

(1)万达自主开发了模块化管理的IT系统,只要把某个万达广场的启动时间或计划开业时间输入进系统,就可以推算出各个节点的启动和完成时间,通过公司内部网,让每个相关的部门和个人都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2)万达内部有覆盖全国各个万达广场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随时抽查各项工作的真实状况,做到“不留死角”,不给员工“犯错误”的机会;

(3)每个月,全国各个万达广场项目公司的总经理、销售、财务、工程、设计等分管领导,都要集中开月度例会,进行情况通报和工作部署,做得好的进行经验分享,做得不好的要进行检讨,甚至通报批评;

(4)把模块化管理与责任人的绩效挂起钩来,并有明确的规定与公式来计算奖惩,而且力度颇大,极大地调动了执行者的责任心与积极性;

(5)尽管每个项目都会有其特殊性,一些任务也难免无法如期完成,但万达文化中强调积极主动、克服一切困难、不接受任何借口,如果你完成不了,马上换人。当然,对少量的特殊情况,及时向上级说明或申请,也可能会得到宽限或对计划、方案做出调整。

另一方面,万达通过不断摸索和改进,使其模块化管理日趋精细化、严密。在这方面,集团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推行和监控模块化管理的实施,对各项工作都做出了明确的质量标准,也会定期进行修订和补充;
同时,由万达学院和商业地产研究部等牵头,都每个万达广场的建设与运营进行复盘、经营品质评审,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共性的问题、待改进的“漏洞”或“短板”,不断优化。

在模块化管理体系的支撑下,万达就像一台设计精良的机器一样,虽然公司离职率很高,一些项目上的高管如走马灯似地更换,但整个公司仍能保持有序、高效地运作。就这样,万达集团每年有近20个万达广场开工、建设,大多数都能如期开业,而且有的项目从拿地到满铺开业只用了10个月甚至更少时间(如广州白云万达广场,11个月实现40多万平方米商业建筑整体竣工开业;
武汉中央文化区,10个月实现十几万平方米商业竣工开业),的确令人称奇。

三、商业经营与管理——把握商业的本质

万达用“模块化管理”管住了万达广场的建设,接下来更长期、持续的“商业经营与管理”(万达内部通俗地称之为“商管”)是万达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换言之,如果万达不能把建成的万达广场经营好,万达这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就可能会出故障,甚至累及整个体系的运转。

这一点儿也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万达的发展靠的并不只是其自身,归根结底离不开众多的消费者、合作商家和商铺投资人——只有大家都得到实惠、需求得到满足,万达所营造的庞大“商业生态系统”才能得以生生不息;
此外,万达之所以能保持高速成长,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正是“万达广场,开一座火一座”的实力与口碑而给它带来的对地方政府的吸引力和谈判实力。

因此,万达在商业经营与管理方面也非常重视,不仅有专门的“商管系统”,而且由商业地产研究部等部门对商业经营与管理进行研究。实际上,在万达发展的早期阶段,王健林本人通过观察、琢磨,研究商场的人流动线、旺铺和冷铺的经营策略、广场业态组合、品牌落位以及促销活动安排等,也体现了他对商业经营与管理的重视。

四、商业模式

如果只有项目建设与商业经营方面的专业能力,万达也很难取得今天的成绩。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万达另外一个不为人所熟悉的成功因素,是王健林精心设计的、精巧的商业模式,可以并不多的资金启动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实现超常规发展:2011年,集团营业额不到1000亿元;
2012年,预期目标是1200亿元,实际完成1417亿元,净利润超过100亿元;
而2013年,集团营业额有望突破2000亿元,利润140亿元。

在万达的商业模式中,关键成功要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政府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讲,万达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如前所述,因为万达广场能为地方(不少是二三线城市)带来国际一线品牌、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和崭新的“城市中心”,而且万达广场有“快速建成”(这一点对很多官员来说很重要)、“开一座火一座”的口碑,因此,一些地方政府主动找上门去、希望和万达合作,并为此开出了优厚的条件。这不仅降低了万达项目运作的成本,而且为其高效运作(包括建设、销售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不仅王健林本人擅长于政府与公共关系的经营与维护,万达集团也专门设有相关部门负责选择项目、“拿地”、与政府谈判、协调拆迁与建设、“取证”等事务。在这方面,万达的确是“专家”。

2. 资金运作

万达的资金运作也是一个设计精妙、运作井井有条、环环相扣的体系,令人拍案叫绝:

(1)由于前期有了政府的支持,万达只需支付不高的“拿地”成本,就可以启动建设;

(2)由于和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对供应商有较强的谈判实力,部分工程建设资金可以让合作伙伴垫付;

(3)由于万达有大量的自有物业,与银行有着长期良好的关系,可以轻松获得大量优惠的银行贷款;

(4)一旦达到预售条件,万达可快速将城市综合体中的商铺、写字楼、公寓或住宅等出售,实现资金回笼(在有些项目上,这些收入都能打平成本、支付工程款和银行贷款,从而为盈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5)由于万达广场的品牌、口碑和实力以及万达与银行的良好关系,可以协助商铺、公寓等购买者、投资人申请贷款;

(6)一旦广场建筑封顶,万达就可以申办产权证,从而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

(7)等到广场开业,合作品牌/商铺的租金、管理费、万达自有的百货、酒店、院线、娱乐等业态的营收,就可以实现“细水长流”。

就这样,万达就能以不多的资金实现跨越式、超常规、滚动式发展,屡屡有投资几十亿、数百亿的项目启动,加上前面所述的运作体系以及其他风险管控措施,万达甚至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3. 商业生态

以万达广场为平台,万达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合作伙伴(包括银行、建筑企业、政府、商家和投资人等),构筑起来一个庞大而和谐的“商业生态系统”,各司其职、各取所需:

*消费者:因为万达广场有一线品牌、购物环境好、位置不错(如位于市中心等)以及便利性(“吃喝玩乐一站式购物、消费、娱乐”),因而可以吸引到较大的客流(除少数广场之外,大多数万达广场都有不错的客流量);

*合作商家:因为万达广场具有良好的形象、环境与定位、有大量的客流,能为商家创造更多的生意,赚到更多钱,所以很多合作商家长期与万达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甚至“跟着万达走”(包括一些国际奢侈品品牌);
同时,万达也对合作商家实行统一管理、区别对待,设定了明确的准入条件和考核标准,并建立起来庞大的品牌库制度,划分为三六九等,实行不同的合作政策与管控模式;

*建筑公司:因为万达信誉好、项目多,国有的中建系统下属几家公司长期与万达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可为其垫付建设资金或在付款上给出更好的条件;
另一方面,因为这些大牌的建筑企业也可以保障工程进度与质量,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

*供应商:由于项目众多,万达对供应商有很强的议价实力,公司内部有明确的采购规范和制度,如对大宗、高价值商品进行全国集中招标;
对特殊商品或低值易耗品,可由项目公司当地采购等,既做到了有效管控,又不失灵活性;
同时,万达对供应商也有明确的要求、考核与淘汰制度。

正如马云的阿里巴巴(淘宝和天猫)经营着线上的平台,王健林的万达也经营着线下的平台,二者都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按照现在颇为流行的“平台战略”,这样的商业模式是非常具有威力的。只要不发生重大的变故,万达就能长期保持持续发展。

事实上,在万达建构起来以实体的万达广场为支撑的商业平台之后,它自身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文化娱乐、旅游等相关产业,构建起更为庞大、健全的商业价值链。从种种迹象来判断,万达目前正处于这个转型过程之中。

五、风险管控

如果离开了执行力,再好的商业模式也只是空想——如上所述,万达的成功,依赖于这两方面都做得不错。同时,任何商业都不可能完全按计划推进,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在风险防范和管控方面,万达也建立了相对健全的体系,有一些独到的做法。

首先,万达通过集中管控,包括财务核算与管理、成本控制、采购体系与规范等,来控制成本;

其次,万达实行严格的流程管控体系,非常注重制度建设,经过20多年的积累,已经建立了非常具体而实用的制度,各项制度的汇编多达好几本书、近200万字;
同时,公司每两年都会对制度进行一次修订,从9月份开始,到12月完成,历时3个月,力求不断改进、完善。例如,万达员工入职后需自己垫付资金、购买办公用机,并对什么级别的员工需购置的笔记本价格在什么范围内都有明确的规定。

第三,为了配合各项制度的实施,万达集团内部的OA系统非常复杂,很多事项都需要向多个部门申请或通报,一些涉及成本支出的申请流程很长,手续繁多,甚至已经到了繁琐的地步。以上述员工购置办公用机为例,员工转正之后可申请按一定标准报销,而这一事项,虽然有明确的标准,但在OA中的流程甚至需要集团主管副总裁批准。

第四,万达内部有直接向总裁汇报的审计部,集团层面有专门的安监、质控部门,负责相关事项的检查、稽核、审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于一些涉及廉政方面的事件,甚至会召开全公司会议进行通报。

总结:万达的成长引擎

综上所述,万达的关键成功要素包括:

1. 一把手的领导力

2. 组织学习能力

3. 严格的管控体系

4. 超强的执行力

5. 高效的商业模式

6. 商业生态系统

7. 风险管控体系

这些要素相互搭配、彼此依赖或增强(如图所示),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增长引擎,如同滚雪球一样,推动着万达滚滚向前。在上图中,共有5个增强回路,分别对应者本文分析的万达的核心能力与关键成功因素:

★ R1反映的是万达成立至今、以商业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发展格局——项目越多,资金实力越强,对各方的吸引力越大,新项目(“拿地”)也就越多,从而导致项目更多。

★ R2反映了万达通过项目锻炼、总结复盘,不断完善制度与管控体系,同时依靠超强的“执行力”,不断提升“内功”,不仅加速了项目开发速度,而且降低了风险,使得R1的循环得以有效运作;

★ R3反映的是万达依靠上述实力,获得了很多合作伙伴的信任与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从而获得了地方政府的青睐,不仅增加了万达“拿地”的机会,降低了拿地的成本,也会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实力,从而进一步巩固与商业合作伙伴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 R4反映的是万达凭借强有力的商业合作伙伴关系和商业经营管理能力,可以因其便利性、定位、购物环境等条件,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产生很旺的“人气”。说到底,这是万达发展的根基。

★ R5反映的是万达凭借现有产业优势基础,可以进一步拓展文化娱乐、旅游产业,从而扩展“商业帝国”版图,打造更为稳固的商业价值链,实现更长期、持续的成长。

需要说明的是,本图做了适当简化,未充分展开其他一些因素(如一把手的领导力、万达和银行、建筑企业等的合作关系以及万达的风险管控体系等);
同时也未涉及潜在的影响因素——事实上,任何成长过程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万达也不例外。

在我2009年出版的《系统思考实践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书中,我曾提出,对于企业家来说,核心任务有两项:一是设计或找到企业的“成长引擎”,推动并维持它的有效运转,以推动企业的成长(“阳”);
二是预见或识别影响“成长引擎”运转的潜在挑战与风险(“阴”),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化解它们的不利影响,正如《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在我看来,这就是企业家的领导力之所在。

从万达的案例来看,王健林做到了这两点。这可能也是万达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万达未来发展的关键。(商业价值,作者邱昭良,万达学院,iliuxiaowu有修改,如有知识产权争议,请联系)

推荐访问:内部审计 万达 案例 万达内部审计案例 万达内部审计案例 万达内部审计案例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