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时间:2022-08-06 16:20:08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4篇

【篇1】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槐办〔2011〕9号

槐树湾乡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各党组织、村委会、乡直各单位:

    为加快推进依法治乡进程,提升法治建设水平,在全乡进一步传播法治精神,弘扬法治文化,逐步形成法治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根据上级要求,经研究,现提出我乡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推进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吴桥”为主题,以普法教育、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为载体,全力营造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法治文化氛围,逐步形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工作局面。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三至五年的法治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一个人人参与、齐抓共建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创新法治文艺、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争先创优四大活动载体,实施法治文化建设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进单位“六进”活动,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法治教育和熏陶,形成敬仰法律、崇尚法治的社会风尚。

    三、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建设。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我乡文化站、党校、成人校、青少年法律学校等阵地作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在各村充分发挥农民学校、农家书屋、学法中心户的作用,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渗透法治精神。

2、创新活动载体。一是强化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刷写墙体标语,张贴宣传画等传统宣传手段,营造浓烈的法治氛围,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个人,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理念、法治素养;
进一步发挥普法教育“五大载体”的作用 ,把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群众迫切希望了解的法律法规以及群众乐于接受的普法形式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和重要形式,使普法的过程成为生动的法治实践过程,从而形成“普法过程人人参与,普法成果人人共享”的全民普法局面。二是拓展法律服务工作,乡法律授助站注重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救助门槛标准,扩大救助对象范围,确保社会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员打得起官司,平等享受法律的护佑,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对接机制,帮助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五保对象和其他确需救助的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在获得司法救助的同时,进一步通过社会救助巩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成果。

    四、工作要求

    各村、各单位要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开展“六五”普法的重要内容,作为法治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要围绕“六五”普法规划目标,着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的新形式、新内容、新亮点。

 

 

中共槐树湾乡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3月20日

【篇2】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预案:________

乡镇法治建设实施方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乡镇法治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扎实开展平安法治创建活动,进一步开创我镇法治建设工作新局面,为我镇“增量提质、跨越赶超”、“四化”同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法治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司法公平公正,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促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证司法、企业依法经营、基层民主自治、公民知法守法、社会和谐稳定。

三、工作内容和措施

着力增强依法执政意识和能力。不断完善镇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推进镇、村两级法律顾问全覆盖,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点领域中的合法性审查、法律咨询、法律建议等作用。严格执行党委、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动态清理等机制。进一步完善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等专门监督制度,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为目标,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畅通、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行严格执法、公证执法、文明执法。

着力提高司法公信力。结合“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广大政法干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干警的法治信仰,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正义。大力推行司法公开,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执法司法新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加强执法标准化建设,按照每一项执法行为、每一个执法环节都于法有据、有章可循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执法标准,严格执法程序。进一步完善司法救助机制,规范救助程序,加大救助力度,解决好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有效规范司法行为,依法及时纠正司法过错行为;
健全维护司法公正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着力培养全民法治信仰。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不断深化和拓展“法律六进”等全民学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改革和完善普法宣传机制,综合运用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制度引导、法治实践体验、法治文化熏陶等途径,推动全民法制宣传由单纯法律条文灌输向更加注重法治价值观培育转变。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与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有机结合、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展全镇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努力打造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法治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法治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扩大法治文化的群众参与度。

着力提升法治创建活动质效。积极开展平安法治创建活动,以提高系列创建的质效促进镇法治整体水平的提升。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法治建设的实际问题,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手段,以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法治建设绩效为着力点,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依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法治惠民实事项目建设。把农家书屋作为法治惠民实事工程来建设。农家书屋工程作为党和政府实施的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农家书屋法制文化建设,逐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开展生产技能、学习培训、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来引导村民读书,激发群众的学习热情,提高村民群众的法治文化素养充分利用多层次的宣传手段。加强宣传引导。要注重运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法治建设在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等方面的实际成效,及时向上级报送法治建设动态信息,提升法治建设工作的知晓度,逐步提升法治建设满意率。

四、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镇法治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把法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切实把法治理念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项建设之中,坚持把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做到同规划、同推进、同检查、同落实。


二是加强工作指导。要充分发挥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统筹谋划、协调指导、组织发动和督促检查。完善工作制度,充实工作力量,及时推广总结法治建设的新举措、新做法、新经验。

方案预案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篇3】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高政发[2012]58号

关于印发《高淳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县府各部门,县直各单位:

现将《高淳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希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法治 建设 方案 通知

——————————————————————————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政协办公室,县法院、检察院,县人武部,县群团。

——————————————————————————

高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4月25日印发

——————————————————————————

共印130份

高淳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根据《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行动计划》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拟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和促进“六个现代化”为目标,全面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创新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推进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努力提升政府部门执行力和公信力,为建设城乡环境最优美、富民强县最协调、社会关系最和谐的幸福高淳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到2014年,基本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到位,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行政决策基本实现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行政决策水平明显提高;
县镇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
行政管理透明、高效,行政效能、行政执行力和公信力明显提高;
行政执法文明、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和公众监督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成效基本满意。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

深入建设服务型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健全诉求表达、矛盾排查和预警、矛盾调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五项机制,提高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能力。全面推行“一委一居(村)一站一办”模式和“扁平化”、“网格化”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法治镇”、“民主法治村(社区、单位)”创建,建成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县”。完成县、镇、村(社区)三级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以及互联网等管理,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构建社会保障、就业创业、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住房保障 “六大体系”。

完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按照“优化、完善、规范”的要求,继续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审批监督。开展网上并联审批,实现网上行政执法案卷监控评查常态化,杜绝行政权力事项网上登记、网下办理现象。加强行政权力库、行政服务中心、行政监察平台、政府法制监督平台管理与衔接。进一步加强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一个窗口对外”、“能进则进”原则,将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等事项尽可能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制定工作规范,压缩办理期限,提高服务效率。不断完善“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积极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作用。

强化政府信息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审批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并做到及时、准确、具体。加强政府网站管理,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对群众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依法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答复,并做好相应服务工作。建立完善办事公开制度,规范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以及医院、学校、公交、公用等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程序,向社会公开单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工作规范、监督渠道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每年进行评议考核并向社会公布。

三、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着力构建行政决策制度。严格执行《政府议事规则》,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2012年研究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科学界定重大行政决策范围和事项,完善行政决策听证、论证制度,扩大听证范围,规范听证和论证程序。凡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听证;
对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较强的重大决策事项,要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听证、论证意见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参考,采纳情况及其理由以适当形式反馈或公布。重大决策事项提交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研究前由县法制办进行合法性审查;
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政府常务会议研究。

  建立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等决策,决策机关或提请政府决策的部门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行政决策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是否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重点要进行社会稳定、生态环境、经济运行等方面的风险评估。通过综合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控制预案;
凡未经风险评估或风险不可控的,不得做出决策。

完善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机制。县政府部门每年要对本部门的重大决策事项进行实施情况评估,通过民意反映、抽样调查、委托专家学者或专门机构评估等多种途径了解决策实施情况,了解社会公众和相关利益方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必要时调整决策或停止执行。县政府每年选取1-2件关乎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重大行政决策进行重点评估。严格执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超越法定权限、违反决策规定的决策行为,以及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提升政府制度建设水平

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各类规范性文件制定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超越制定权限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所有政府规范性文件必须经县政府法制办审查,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以县政府名义发布。今后一段时间,规范性文件制定的重点为科技创业创新、城乡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社会建设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使制度建设与“六个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法治政府建设相协调。创新规范性文件起草机制,凡涉及民生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规范性文件,起草过程中都要采取公开举行听证、组织座谈论证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规字”管理制度,所有规范性文件均应列编“规字”统一登记、编号和公布。

实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坚持“立、改、废”并举,对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相抵触或不一致的规范性文件及时进行清理。自2011年始,规范性文件每2年重点评估和集中清理一次,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5年有效期制度,超期的原则上自动失效,确需保留的,按有关程序重新审查认定或由制定机关重新制发。

  五、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确保公正文明执法

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围绕构建“职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目标,持续深化执法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探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积极推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管理规范化,探索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领域的自由裁量行为。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实现执法信息共享。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推行说理式执法、行政监管劝勉、执法事项提示、轻微问题告诫、突出问题约谈、重大案件回访等柔性执法方式。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建立高位协调、综合执法、基层自治、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五项机制,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向建制镇延伸,推进城市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认真做好阳江镇“强镇扩权”工作,成立综合执法机构,合理配置执法权限,进一步明确法律地位、职能定位、执法范围等,提高基层行政执法能力。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推动行政权力名称、编码等要素的标准化建设。加强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行为、执法监督的规范化建设,健全执法依据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梳理、调整并公布执法依据、执法主体和执法权限,保障执法依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围绕促进发展、保障民生,全面落实企业“零距离服务”,积极推行涉企“人性化执法”,进一步规范涉及投资环境的执法行为,加大食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征地和房屋拆迁、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大力推行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和整改。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行政执法监督重点和阶段性目标任务。完善执法经费财政保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案件监督审查,做好重大行政处罚、重大行政许可备案审查工作,确保群众对执法行为的满意率达90%以上。

六、建立矛盾纠纷预防调解体系,依法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立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信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实现各类调解主体有效互动、形成合力。成立由县法制办牵头的行政调解专项工作组,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化解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作用,推进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制度对接,实行法院与司法部门指导人民调解,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医患纠纷等调解工作。支持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及时解决民间纠纷,确保基本实现“应调尽调”,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理机制,坚持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分析研判制度,确保社会矛盾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力求矛盾纠纷发现率、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处于省市领先水平。依法加强信访工作,健全“大信访”工作体系,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信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检查、社会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大格局,引导群众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解决矛盾,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充分利用行政复议解决矛盾纠纷。畅通行政复议渠道,简化申请手续,引导相对人通过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积极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加强复议制度、机构、队伍和业务工作规范化建设,吸收专家学者和社会力量参与审理,确保复议案件有2名以上专职行政复议人员依法办理。加强行政复议与信访、监察、司法、法院衔接,形成化解行政争议的合力。

依法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认真落实县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工作的意见》精神,建立被申请机关负责人重大复议案件出席应诉制度,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要依法积极应诉。开展行政机关领导干部行政应诉培训,组织旁听重大行政诉讼案件,建立健全重要行政诉讼案件报告、通报制度。

  七、强化行政监督,严格行政问责机制

  健全行政监督制度。各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人民法院依法监督,加强行政机关层级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支持审计、监察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作用,监察部门应做好行政问责和政府绩效管理监察。高度重视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依法保障群众监督政府的权利。对群众和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相关行政机关要主动认真开展调查,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和回应,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严格行政问责制度。严格执行《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完善行政问责制度,细化问责范围和对象,增强可操作性。落实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问责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滥用权力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重点加强征地拆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以及行政败诉案件的责任追究,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对因违法行政导致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依法依纪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八、落实学法用法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推进机关干部法制教育。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长效学法制度,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学习,并作为考核和晋升的依据之一。通过领导干部大讲堂、法制讲座等形式,组织县管领导干部学习宪法、基本法律知识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聘请专家解读有关法律、法规,每年举办专题法制讲座不少于2次。加大集中培训力度,把依法行政知识纳入领导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用2年左右时间,将全县领导干部轮训一遍。落实拟任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测试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制度,测试考察结果作为任职依据。

注重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各行政执法部门要认真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执法。对从事政府法制、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要组织专门法律知识考试。加强行政执法证件资格管理,建立行政执法主体及执法人员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公开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建立网上投诉监督机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滥用执法权力、粗暴执法的人员,经教育不改的要依法处理并调离执法岗位。

  九、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实效

健全组织机制。建立县政府及其部门行政首长负责的依法行政领导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和推进法治政府、法治机关建设。县政府每年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全县中心工作,制定年度法治工作要点。县政府各部门、各镇人民政府要依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限。充分发挥法制机构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加大法制干部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努力建设一流的法制工作人才队伍。

营造良好氛围。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和公民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创新教育方式,增强实效性,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环境。

强化监督考核。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年至少听取2次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解决存在问题,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落实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制度,县政府每年向市政府、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县政府各部门、各镇人民政府每年向县政府报告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将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法治部门建设纳入依法治县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篇4】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法治文化特色小镇实施方案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灵魂和基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动我县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根据县局《关于培育建设法治文化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现就在我镇建设法治文化特色小镇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和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为主要目标,注重联动融合,汇聚发展要素,着力打造文化特色鲜明、法治内涵丰富、文明程度较高的区域法治文化集群,引导干部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更好服务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六增六强”、建设“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二、重点任务

(一)集聚要素,打造法治文化阵地精品区

利用镇村完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镇民俗博物馆、馆、镇渔鼓舞展馆、知青馆、雪枫墓园红色教育基地、镇村书屋、刻纸门花作品展示馆、护城河观光带、渔民新村等场所,融入法治文化元素,集中彰显法治文化蕴意、法治文化精髓、法治文化理念,营造浓郁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深入挖掘和整理本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道德文化、诚信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全面阐释历史底蕴和时代价值,通过法治灯箱、法治书画、法治墙绘、法治共享书屋等载体,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方式推动法治文化有形呈现,实现法治文化与生态环境、乡风文明的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1



(二)多元参与,打造法治文化活动特色区

依托镇村组建的文化艺术活动团体,在重大节庆和特殊时间点,结合普法“信风”,组织法治文化巡演、镇刻纸门花传承培训班,丰富了当地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增强了群众对新时代新理念、国家政策、法律知识的了解。此外以法治大讲堂、法律知识竞赛、法治书画展览、以案释法讲座、法律夜(早)市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



利用“刻纸门花”传统艺术和民间刻纸艺人,将传统技艺与新时代发展相结合,运用单刀刻纸技艺创作法治类刻纸作品,此外积极组织草根艺术团等艺术团体,编排各种法治类的节目,文化站、学校组织法治书画、法治漫画作品征集、评比、展览活动,多方联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将法治文化活动融入到文明村居、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法治文化内涵,广泛开展法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家庭,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品牌化。



(三)深化治理,打造法治文化实践样板区

与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相融合,推动法治文化融入村居孝悌文化、乡贤治理、党支部建设中,融入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引导居民订立规矩、重塑习惯、涵养法治。



利用创建“无讼”村居活动契机,推动法治文化与法治乡村建设相融合,将法治文化贯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全过程,衔接人民调解、访调、公调、诉调对接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德法教化、熏陶感染,助推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2


三、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培育法治文化特色小镇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深化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要将法治文化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实现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动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工作部署,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推动法治文化特色小镇培育建设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强化协调联动。法治文化特色小镇是一项开拓性、创新性项目,需要相关业务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密切配合。要整合各方资源,明确具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要切实加强与社会文化力量的联动协作。



(三)强化指导落实。司法所统筹法治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以打造省级法治文化特色小镇的标准,进一步强化工作指导,分管领导加强日常工作督查,确保法治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做实做细。

3

推荐访问:实施方案 阵地 法治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