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我国古代会计制度发展历史

时间:2022-08-06 10:5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我国古代会计制度发展历史,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我国古代会计制度发展历史

我国古代会计制度的发展历史4篇

我国古代会计制度的发展历史篇1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 要】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形成的历史和剖析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构想了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预算会计制度;

权责发生制;

基金会计模式

  建国以来,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和财政管理的需要,经过不断的改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算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仍然面临改革的要求,这里笔者对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作进一步分析,并提出未来预算会计体系的模式。

  一、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形成

  (一)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预算会计制度形成。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1950年,财政部根据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的《预算决算暂行条例》和《中央金库条例》提出了建立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设想,并于同年12月12日正式制发了《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从此,我国第一套适应国家财政经济需要的、崭新的、统一的预算会计制度建立了。

  2.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从1951年起,财政部根据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需要,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到1965年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型的预算会计制度。它是以总预算会计为主导,以单位预算会计为补充,以会计制度形式固定下来的有别于会计的独立的会计体系。

  为适应财政体制和财务改革的要求,财政部于1983年和1988年,两次修改预算会计制度。形成了一个以总预算会计为主导、事业行政单位会计为补充的、以制度形式确定的独立会计系统。

  由于预算会计制度存在较浓的计划经济色彩,财政部于1997年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制定并实施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一系列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从组织体系到制度模式,从核算基础理论到会计各项的具体处理基本上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财政管理方式、事业单位的资金渠道等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对预算会计的要求。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适应的预算会计制度。

  (二)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建立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主要是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一系列预算会计制度。

  1.预算会计组织管理体系。

  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属于纵向财政会计体系,是按组织结构类型构建的,与国家预算体系相适应。主要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组成。除此之外,还有参与总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税收征解会计、基本建设拨款会计等,它们共同参与国家预算收支执行工作,组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预算会计体系,形成了遍及全国的会计核算络。

  2.预算会计制度体系。

  建立了不同层次的规范性制度,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构成了约束预算会计执行的全国统一的制度体系,是预算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

  3.预算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对预算会计的概念、适用范围、职能、核算对象、管理方法、会计模式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对于预算会计的科目、凭证、账簿、报表等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方法体系。

  20XX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财政部先后发布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及其补充规定,《〈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补充规定》和《关于中央单位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中有关账务处理问题的补充通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年终结余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地方财政实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年终预算结余资金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等制度,在财政支出支付核算、非税收入收缴、年终结余资金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规范。

  二、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预算会计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执行中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一)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结构不严谨

  目前,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属于纵向财政会计体系,它牵涉到众多报告主体问题。

  1.纵向会计模式造成会计制度条块分割,会计信息极其零散,不利于信息使用者评价政府的受托责任。

  2.纵向会计模式披露的信息不充分。

  (二)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质量

  1.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政府的负债状况,不利于防范财政风险。

  不能完整、真实地反映政府的财务收支状况和营运业绩,从而对宏观经济决策、健康运行产生错误导向,不利于防范和化解政府的财政风险。

  2.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资产、负债和收支结余情况。

  单位发生的应付货款、拖欠职工的工资,不进行账务处理。单位应付未付的款项、应上缴(下拨)而未上缴(下拨)的款项,都不作支出处理;
反之,也不作收入处理。这样就形成了收支不实,据以计算出来的收支结余也就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3.收付实现制不利于绩效考核,不能全面反映单位资金运动和工作业绩。

  收入和费用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既不能分配费用,也不能提供服务的完全成本信息,不能充分认识绩效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不能进行准确的成本和费用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实际上只反映了现金的运动,而不是整个财政、事业资金的运动,不利于业绩考核。

  (三)会计报告信息不完整,透明度不高,存在明显的缺陷

  1.从总体上看,财务报表的内容过于简单。

  没有披露投资经营的国有资本的安全、养老金、失业金等的使用和安全以及各级政府在其他财务方面的受托责任的信息,也没有提供反映政府绩效与成本信息的报告。

  2.从报表的结构上看,财务报表项目设置不科学,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

  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列示不科学。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项目既在收入支出表中列示,又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这样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利于人们了解政府的实际财务状况。

  (四)现行预算会计核算范围过窄,难以反映政府资金活动的全过程

  1.缺少对政府固定资产的核算和反映,导致价值背离、资产虚增、成本不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通病。

  2.总预算会计制度未能体现对国有股份权和有价证券形态的政府资金进行会计确认和核算。

  3.不能全面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状况。

  预算会计制度中,只是笼统地反映当年财政对基金的拨款支出,而不能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整体运行状况,不利于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五)制度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我国采用“制度”对预算会计事务进行规范。由于会计制度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都是在现有制度下做出规定的,所以很难做出适应性的调整。而近几年,我国财政工作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会计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使得整个制度规范跟不上会计环境的变化,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必须进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结合国情,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管理水平、人员技术条件等相适应的预算会计制度。

 三、对预算会计制度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建立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

  根据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情况和预算会计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国际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会计的改革变化,我国未来的预算会计体系将会是: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预算会计将更名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政府会计包括执行政府总预算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和执行政府总预算支出的行政单位会计,他们是总和分的关系。此外,还包括三个部分,即执行政府总预算出纳保管业务的金库会计;
执行政府总预算收入业务的收入征解会计;
执行政府总预算的基本建设支出业务的基建拨款会计。

  非营利组织会计主要包括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社会提供公益活动或服务的部门会计。如学校、医院、社会团体会计等,其中又可分为公立(官办)非营利部门会计、民办(官助)非营利部门会计和私立(民办)非营利部门会计。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是政府会计主体加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

  (二)预算会计模式向基金会计模式逐步转变

  笔者认为,我国未来预算会计模式是基金会计模式。这里所说的基金是指按特定目的或业务而分别设立,并构成分立的会计主体,用于核算与报告分属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或费用和基金额及其变动。而基金会计是按照基金种类分别进行会计核算与报告的一种会计体制或模式。它具有目的性、限制性和受托责任广泛性三个特征,每种基金均有其特定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或费用和基金结余,从而构成了一个特定的会计主体。基金会计是现代政府会计及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一大标志。基金会计在我国已有其雏形。如在公立高校和科研单位中,基建会计是独立核算的;
某些科研学术基金也是作为会计主体而单独核算的(如吴玉章基金、孙冶方基金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改革按学生人数拨款的办法,逐步实行基金制”。《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对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科研工作,逐步试行科学基金制,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拨款。”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也引用了基金概念。如专用基金、固定基金、事业基金等,这为我国实行基金会计奠定了基础。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大多已实行基金会计体制。所以,为了和国际趋同与交流,笔者提出“在我国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金会计模式”,加强政府财务资源管理。

  (三)预算会计实务规范的未来发展趋势

  现行的预算会计采用“一则三制”,即《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不难看出,这里的会计准则并不处于对三种制度的统驭地位,仅仅是对事业单位会计而言。因此,为满足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建设的需要,根据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具体情况,逐步构建统

【温馨提示】本文[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由友共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技术及版权问题。使用本文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站均得免责。如果有侵权行为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一、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所以未来的预算会计规范形式是实行会计准则,即涵盖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准则”。

  (四)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建立与国际趋同的财务报告制度

  根据我国政府所处的会计环境和两种会计结账基础的特点,在推进我国预算管理和会计改革时,根据公共治理提高政府绩效的需要,引入权责发生制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鉴于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公共受托责任强调数据的客观性等情况,在政府会计中应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如国有资产收益、财政预算已安排而尚未拨付的支出、应拨入拨出上解下划等结算收支,采用权责发生制,在当年年末列收列支;
依靠国家财政补助并有一定业务收入的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
能够收支相抵,经济自主的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其余事项仍采用收付实现制,如政府总预算会计的一般项目和某些特殊项目(如已确定的税收收入)实行收付实现制;
行政单位原则上实行收付实现制;
全部依靠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

  (五)扩大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

  为了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活动和考核政府活动的费用与效率,政府会计应增加对国有股权、固定资产等的核算,合理确定政府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建立适当的政府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并根据绩效预算管理的要求,采用相关的固定资产费用配比方法。

  综上所述,预算会计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而逐步改革完善,随着预算会计环境的变化,预算会计制度也需相应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阎达强.试论基金会计.预算会计,1997,(4).

   楼继伟.政府预算与会计的未来—权责发生制改革纵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

   王邦顺.预算会计运用基金体制的思考.预算管理与会计,20XX,(11).

   楼继伟.政府预算与会计的未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1).

   王庆成.深化预算会计改革的构想.财务与会计,20XX,(6).

【温馨提示】本文[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由友共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技术及版权问题。使用本文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站均得免责。如果有侵权行为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我国古代会计制度的发展历史篇2

本公司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小企业会计制度》,本公司下列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系根据上述准则拟定的。

一、会计年度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二、记帐本位币和货币折算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三、记帐方法、核算原则和计价基础

会计记帐采用借贷记帐法;
会计核算原则为权责发生制,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
计价基础为实际成本法。

四、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凡持有的期限短(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确认为现金等价物。

五、坏帐准备核算方法

(一)坏帐的确认标准:

1、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

2、因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确认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

3、因债务人、债务单位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并且超过三年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

(二)坏帐的核算:

1、采用备抵法核算坏帐损失。

2、坏帐准备按决算日应收款项帐龄分析法计提。并计入当年度损益。提取比例为:

帐龄 计提率

1年以内 0%

1~2年 10%

2~3年 20%

3年以上 50%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帐款。

关联企业的经济业务不计提坏帐准备。

六、存货核算方法

存货分类为:船用燃料、库存物料。

各种存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帐;
存货日常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低值易耗品按一次摊销法摊销。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并按单个存货项目提取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低值易耗品是单位价值在200元以上(不含200元)至2000元以下(含2000元)并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物品,在领用时采用一次摊销法进行核算。

七、短期投资核算方法

(一)短期投资计价方法:短期投资以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后的金额入帐。

(二)短期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应于实际收到时,冲减短期投资的帐面价值,但收到的、已记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或利息除外。处置短期投资时,按收到的处置收入与短期投资帐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八、固定资产及其折旧核算方法

(一) 固定资产标准:

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经营的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 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二年的均应作为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计价

固定资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并予记帐(若有评估、清产核资等情形影响实际成本计价的另予说明)。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法,并按固定资产类别的原价、估计经济使用年限和预计残值(原价的 5%)确定其折旧率如下:

资产类别 估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

运输工具(轮船) 10 9.5%

电子及其他设备 5 19%

办公用具 5 19%

九、在建工程核算方法

本公司在建工程包括为建造或修理固定资产而进行的各项建筑和安装工程。

(一)用借款进行的工程发生的借款利息,属于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前发生的,计入在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

(二)工程完工交付使用(竣工验收)时,按工程的实际成本转入固定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三)期末在建工程按帐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对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十、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核算方法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按形成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计价,本公司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具体项目及摊销情况如下:

(一)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的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如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推销年限不应超过十年;

(二) 经营场地的装修费用按受益期五年摊销;

(三) 筹建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除应计入有关财产物资

价值者外,应当作为开办费入帐,其开办费用应当在开始经营的当月起一次性计入当月的损益;

十一、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为专门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长期借款费用,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予以资本化,计入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
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所发生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对于短期借款或不是用于专门购建固定资产的长期借款,其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按月预提计入当期损益。

十二、收入确认原则

一、小企业应按以下规定确认收入实现,并将已实现的收入进入当期损益。

(一)本公司已将产品所有权上的重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并不再对产品实施继续管理权和实际控制权,相关的收入已经收到或取得收款证据,并且与销售产品有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营业收入实现。

(二)本公司在劳务总收入与总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本公司,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的前提下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

(三)小企业提供劳务的收入,按以下规定予以确认:

1、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应当在完成劳务时确认收入;

2、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可以按完工进度或完工的工作量确认收入。

二、小企业因让渡资产使用权而发生的使用费等收入确认:

利息收入按使用现金的时间和适用利率计算确定;
发生的使用费收入按有关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上述收入的确定并应同时满足:

1.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本公司。

2.收入的现金能够可靠的计量。

十三、税项

按税法正确计算并按时、足额缴纳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及其他附加税费;
个人所得税由公司代扣代缴;
本公司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为“应付税款法”。

十四、利润分配

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未分配利润(或减上年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的利润,具体分配方案与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等按照企业章程和董事会决议。

我国古代会计制度的发展历史篇3

会计制度设计——存货业务会计制度的设计

第一节 存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概述

一、存货业务的内容和特点

  (一)存货业务概念及基础工作设计

  1、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库存商品、商品(可供销售的物品)、周转材料。

  2、存货的基础设计工作

  1)存货编号的设计:

  a、按存货的性能、技术特征和规格标准编号:汉字或字母“多号定位法”

  b、按存货存放地点位置标准编号:四号定位法(仓库号、料架号、层号、位号或区号、点号、排号、位号)

  2)存货的计量

  存货成本的初始计量: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存货成本的后续计量:发出存货成本的确认,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存货成本的期末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3)盘存制度的确定:

  永续盘存制:对各种存货每一次收入和支出后,都要计算出结存数。

  实地盘存制:平时除了要建立钱、物、帐分管的内部牵制制度外,还要加强各部门的经济责任制,严格考核;
期终盘存时,除认真清点全部存货实存数外,还应抽查若干种存货凭证,以上期末盘存数加上本期购入,减去本期耗用数或销售数,其结存数是否等于本期盘存数。

  (二)存货的特点

  1、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

  2、存货是有形资产

  3、存货是流动资产

  4、存货具有时效性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三)存货业务设计的内容

  存货业务包括材料、物资的采购与付款、验收入库、保管和发放等环节

  二、存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目标和要求

  (一)存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目标

  1、提供存货的各种真实、完整、有用信息

  2、保证存货的安全

  3、控制存货的流动

  4、监督、落实存货的经营责任

  5、加速存货资金周转,考核存货的经济效益

  (二)存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要求

  1、严格各种存货收发手续的规定,保护实物财产的安全

  2、正确反映各种存货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3、正确计算物化劳动,考核存货资金以及防止存货超储积压

第二节 存货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

一、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

  (一)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设计

  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请购人员与审批人员分离

  2、询价人员与确定供应商人员分离

  3、采购合同的订立人员与审核人员分离

  4、采购、验收人员与相关会计记录人员分离

  5、付款的申请、审批人员与执行付款人员分离

  (二)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设计

  1、建立完整的采购登记制度

  2、请购与审批控制设计

  1)建立采购申请制度

  2)加强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

  (三)采购与验收控制设计

  1、建立采购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制度

  2、根据采购物资及其供应情况确定采购方式

  3、掌握有关供应商信誉、供货能力

  4、严格执行验收制度

  (四)付款控制设计

  1、遵守相关制度

  2、加强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

  1)建立健全预付账款和定金的授权批准制度,加强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

  2)加强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管理,由专人按照约定的付款日前、折扣条件等管理应付账款

  3)建立严格的退货管理制度,对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货款回收等作出明确规定,及时收回退货货款

  4)定期与供应商核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如有不符,应当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二、储存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

  (一)建立专库专人保管制度

  存货保管设计制度设计,包括授权控制和职责分工两部分内容

  (二)建立严格的存货计量、记录和管理制度

  1、存货的分类和编号

  2、存货的计量与记录

  3、存货的计划和管理

  1)对各种存货要实行计划管理

  2)按规定办理存货的收、发手续

  3)妥善保管

  4)对于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管理

  5)建立存货的稽核制度

  (三)采用永续盘存制度

  (四)健全实地盘点制度

  (五)实施存货保险制度

  (六)建立库存存货质量管理制度

  1、存货的残损变质

  2、存货的积压呆滞

  (七)健全存货明细账制度

第三节 存货业务核算规程的设计

 

 一、采购与付款业务核算规程的设计

  (一)采购与付款业务主要原始凭证的设计:

  采购业务凭证:

  材料采购计划、订货合同、请购单、入库通知单、收料(货)单、退料(货)单、收料溢缺报告单

  1、采购计划编制的步骤:

  1)确定各种物资的需要量

  2)确定工作物资的储备量和核定储备资金定额

  3)编制采购申请计划表

  2、订货合同:定期订货合同、一次性订货合同、协议性订货合同

  1)对重点控制的物资一般可以实行两种订货方式:定期订货、定量订货

  2)设立供应合同备查簿或登记卡片

  3、请购单:

  4、收料单:三联或四联(保管部门、供应部门、财会部门、统计部门)

  采购频繁的企业可按月根据“收料单”汇总编制“收料凭证汇总表”

  5、收料溢缺报告单

  6、退货单:多联:销货单位、仓库、供应部门、财会部门等

  (二)各种凭证传递程序的设计

  1、指定专人填制有关凭证

  2、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人员)完成凭证的所有必要手续

  3、不相容职务分离

  4、凭证传递要及时

  (三)采购与付款业务处理程序的设计

  主要包括:1、日常采购计划编制、合同签订程序设计2、临时采购申请程序设计3、材料采购、验货、付款程序设计4、退货及折让程序设计

  1、日常采购计划编制、合同签订程序设计

  1)日常采购计划编制、合同签订处理程序

  ①供应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部门的各种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

  ②采购计划经审核批准后与供货单位签订采购合同

  ③财会部门根据采购计划、采购合同编制财务收支计划

  2)日常采购计划编制、合同签订流程的控制点

  ①采购计划须经审核批准后才能签订采购合同

  ②会计部门参加采购合同的会签

  2、临时采购申请程序设计

  1)临时采购申请处理程序

  ①请购单位编制请购单交供应部门

  ②供应部门编制临时采购计划,经审核同意后通知采购员进行采购

  ③通知财会部门以备货款结算

  2)临时采购申请流程的内部控制点

  ①临时采购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办理

  ②会计部门监督临时采购计划的实施

  3、材料采购、验货、付款程序设计

  1)材料采购、验货、付款处理程序

  ①供货单位在材料发运后,将材料发票、运单和提货单经银行寄往购货单位

  ②购货单位财会部门收到寄来的单据,将其送交供应部门,供应部门审核合同后据此编制收货单,通知仓库准备收货,另将提货单交企业运输部门提货

  ③财会验收后登记保管卡,并将签收的收货单交送供应部门

  ④供应部门将收货单与合同再次审核无误后,将供货单位的发票、代垫运单以及收货单一并送财会部门

  ⑤财会部门对照合同副本进行审核无误后,授权出纳办理货款结算,出纳付款后在发票上加盖“付讫”及日前戳记,与订购单副本一并归档。

  2)材料采购、验货、付款流程的控制点

  ①采购材料入库验收、记账与付款分离

  ②加强材料单与合同的核对,保证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和金额的正确;
材料验收入库后才支付货款

  ③定期进行帐帐、帐卡和帐实核对

  4、退货及折让程序设计

  1)退货及折让的业务处理程序

  ①由储存部门或用料部门填制“请购单”

  ②由采购部门填制“订购单”或其他契约

  ③由检验部门验收并编制验收报告

  ④储存部门对照验收报告收料入库,如有差异应报告给会计部门

  ⑤会计部门比较购货订单、验收报告及卖方发票,发票经核准后付款

  ⑥凭证移送出纳处付款

  2)退货及折让流程的控制点

  ①退货及折让发生时,应由双方协商解决

  ②由采购部门编制退回及折让通知单,分送有关部门,作为处理依据

  ③送交会计部门的通知单,可作为冲减应付账款的凭证

  二、储存业务核算规程的设计

  (一)储存业务主要原始凭证、帐表的设计

  存货收发存有关凭证主要有:收料单、自制材料交库单、产品入库单、收料汇总表、领料单、退料单、销售材料发料单、委托加工发料单、发料汇总表、吊卡、盘盈盘亏报告单等。

  1、领料登记表

  1)多次使用,适用于经常领用的损耗性材料

  2)一式三联:领料部门、仓库留存、会计部门

  2、限额领料单

  1)多次使用,适用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主要有原材料及主要材料,一单一料、一单多料

  2)由供应部门和仓库编制,一式三联,领料部门、仓库、会计部门

  3、收发料汇总表:会计部门编制

  1) 收料汇总表

  2)发料汇总表

  3)存货收发结存表(库存月报表):按仓库编制,按期交会计部门分析和对帐

  4、材料吊卡

  5、盘点报告:定期、不定期

  6、报废单

  (二)储存业务主要处理程序设计:收料程序和发料程序

  1、材料发料业务处理程序

  1)材料发料程序

  ①领用部门开出一式四联领料单,经审核后到仓库领料

  ②仓库发料后登记材料保管卡,并将领料单相应联次交领用部门和供应部门

  ③供应部门根据领料单登记材料明细账,月底根据材料明细账编制材料库存月报

  ④会计部门根据领用部门和供应部门送来的领料单进行核对,无误后编制材料发出汇总表

  2)材料发料业务处理流程的控制点

  ①材料领用审核、发放和记账分管

  ②会计部门对来自领用部门和发料部门的领料单进行核对,从而保证领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③定期进行帐帐、帐卡、帐实和表表核对

  2、委托加工材料发料程序

  1)委托加工材料发料程序

  ①企业生产计划部门编制委托加工材料领料单,通知本企业运输部门办理领料及运输

  ②材料仓库发料、运输部门领料后送往外加工单位并取得外单位签收证明

  ③供应部门根据委托加工领料单登记材料明细账

  ④月末,生产计划部门、运输部门和供应部门分别将委托加工领料单送至会计部门,会计部门经核对后登记材料发出汇总表上的委托加工材料发出数,并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

  2)委托加工材料发料业务流程的控制点

  ①委托加工材料领用、运输、发放和记账分管

  ②财会部门分别从不同部门核实委托加工材料请领、实领和实发数量的一致性

  ③定期进行帐帐、帐卡、帐实和表表核对

  3、委托加工材料完工验收、付款程序

  1)委托加工材料完工验收、付款程序

  ①委托加工材料加工完毕,由加工单位寄(转)来加工费发票,供应部门将其与原留存的委托加工领料单合在一起,并编制委托加工材料收料单

  ②材料仓库收料后,登记材料卡,并将收料单交供应部门

  ③供应部门核对无误后,通知会计部门付款,登记材料明细账

  ④会计部门审核付款凭证无误后,授权出纳员办理付款结算

  ⑤供应部门和会计部门定期分别编制库存月报和收料汇总表,并进行帐卡、帐帐和帐实核对

  2)委托加工材料完工验收、付款业务流程的控制点

  ①核对委托加工发料单和收料单,保证加工材料品种、规格和数量的正确性

  ②对委托加工材料进行入库检验,并核对加工发票和发料单

  ③对加工费用进行审核

  ④定期进行帐帐、帐卡、帐实核对

  4、低值易耗品发放程序

  1)低值易耗品发放程序

  ①领用部门提出领用申请,经本部门的主管审批后交供应部门

  ②供应部门根据低值易耗品登记簿审核其领用是否合理,如批准,则开具领料单授权仓库发放

  ③仓库发放后及时登记卡片

  ④通知供应部门和会计部门入账

  2)低值易耗品发放业务控制点

  ①领用必须经过审批

  ②设置登记簿,加强对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③定期进行帐帐、帐卡、帐实核对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我国古代会计制度的发展历史篇4

我国会计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

作者:张彪

作者机构:荆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审计月刊

ISSN:1672-8939

年:2007

卷:000

期:009

页码:42-43

页数:2

中图分类:F233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相互关系

摘要:通过分析、理解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了解其形成的历史渊源、经济环境,充分理解它们的内容实质,从而保证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有效、合规,满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分析研究会计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我国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定义及分类;我国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异同点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推荐访问:会计制度 我国古代 发展 我国古代会计制度发展历史 我国古代会计制度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