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山西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

时间:2022-08-03 19:1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西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供大家参考。

山西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

山西省地处中国中部,黄河中游,太行山之西,故称山西,山西又有“三晋”的别称。南北长约628km,东西宽约385km,总面积15.66万km2,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63%,山区面积占到总面积的70豫以上。全省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总人口3500余万人,占到全国总人口的2.4%,总耕地面积417.2万hm2,占到全国的3.21%。气候条件独特,光热资源充沛,全年日照时数在2200~3000h之间,平均无霜期为80~205d,年降水量介于400~650mm之间。全省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79.33万hm2左右,种植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谷子、薯类、豆类、棉花、油料等,粮食总产量在100亿kg以上。随着农业连年丰收,秸秆产量也逐年增加,利用途径已由过去仅作生活燃料和牲畜饲料,拓展到了肥料、饲料、燃料、基料和工业原料等多个领域。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比较严重,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综合利用好这些宝贵生物资源,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是当前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1农作物秸秆资源量

农作物秸秆是籽实收获后剩留下的含纤维成分很高的作物残留物,包括禾谷类、豆类、薯类、油料类、麻类以及棉花、甘蔗、烟草、瓜果等多种作物的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是自然界中数量极大且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山西省农作物种类繁多,品种多样,秸秆资源十分丰富。2011年农业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79.74万hm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28.8万hm2,比2010年增加4.9万hm2;粮食总产量119.3亿kg,年增长率为9.9%。全省农业秸秆产生总量2234万t,其中:农作物秸秆量

2173万t,林果业废弃物秸秆量约61.56万t。从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分析,具有比较优势的是玉米、小麦,两大作物秸秆量占到了农业秸秆总量91.5%。全省年利用秸秆量约1569万t左右,秸秆综合利用率在70%左右。

2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

2.1秸秆肥料化利用

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全省通过推广普及秸秆人工覆盖还田、高留茬还田、机械粉碎还田及秸秆堆沤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成有机肥料。2011年,全省秸秆直接还田覆盖面积达到156.67万hm2,利用农作物秸秆量达到940万t,秸秆利用率43.3%。省土肥站资料显示,玉米秸秆进行直接还田,一般来说,相当于每667m2施4000kg土杂肥的有机质,其氮磷钾含量相当于19kg碳铵、10kg过磷酸钙、8kg硫酸钾。秸秆还田对蓄水保墒、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综合肥效和生

山西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杜艳萍

(山西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总站,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物质资源,是农村可再生能源的组成部分。推进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山西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秸秆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文章编号:1005-4944(2013)03-0038-04

38

产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秸秆饲料化利用

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4t秸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1t粮食,可为牛、羊等家畜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全省通过推广秸秆氨化、秸秆青贮、秸秆微贮、混菌发酵、揉搓压块等利用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畜禽饲料,发展节约型畜生产。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在500万t左右,秸秆利用率为23%。从利用品种来看,主要以玉米和小麦秸秆为主;从利用区域来看,主要以本省秸秆比较丰富的晋南、晋东南、晋中、晋北的肉羊、绒山羊、肉牛、奶牛生产基地为主;从加工时段来看,主要集中在小麦、玉米收获夏秋两季。通过秸秆饲料化养畜,减少了饲料粮食,促进了节约型畜牧业的发展。通过过腹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肥,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益;利用牛羊粪发展沼气,为农民提供了清洁能源,为种植业提供了无公害有机肥源,延长了秸秆综合利用链条,促进了循环农业发展。2.3秸秆能源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按热值计算,2t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1t标准煤,可有效解决生物能源转化和秸秆利用问题,可有效节约和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全省主要通过秸秆发酵沼气、秸秆热解气化、秸秆直燃供热、秸秆直燃发电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将秸秆生物质资源转化成可再生清洁能源。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开展了秸秆沼气、秸秆气化、节能炕连灶、农户秸秆地暖等技术和节能炉具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在全省建立了一批秸秆试点示范建设项目。至2012年,全省建设秸秆沼气工程13处,秸秆热解气化站130多处,秸秆直燃节能炕连灶15.9万户,秸秆直燃节能炉具推广2万余户,秸秆直燃农户地暖约1.3万户,秸秆直燃发电站2处。全省秸秆能源化利用量75万t左右,秸秆利用率为1.8%,年节省煤炭约38万t标准煤。2.4秸秆基料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含有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碳、氮及矿物质等营养素。秸秆通过机械粉碎可作为培养食用菌的基料。据测算,每吨秸秆可供生产0.9t左右高价值食用菌产品,菌体蛋白饲料喂养家畜,菌渣作为上好有机肥直接还田,也可以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材料。山西省食用菌栽培年转化利用麦秸和棉秸量在12万t左右,秸秆利用率为0.6%。品种有平菇、双孢菇、香菇、金针菇、木耳、鸡腿菇、杏鲍菇等,重点推广“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了一批永济、盐湖、尧都等秸秆栽培食用菌生产基地,推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加快了高效循环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步伐。

2.5秸秆原料化利用

秸秆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生物降解性好,可替代木材用于造纸、生产板材、制作工艺品、生产活性炭等,也可替代粮食生产木糖醇等。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工业化利用秸秆量约为20万t,利用率为0.9%。产品涉及纸浆原料、保温材料、包装材料、各类板材原料、可降解包装缓冲材料、编织用品等。另外从秸秆中提取淀粉、木糖醇、糖醛、纤维浆粕等化工材料技术也得到了拓展。

3存在主要问题

3.1秸秆综合利用率低

山西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相比邻近省份发展缓慢且不平衡。就农业农村在秸秆利用方面,利用方式和途径还比较单一,大部分秸秆还是用于肥料直接还田、饲料过腹还田或是传统的家庭直燃,只有很少部分进行了秸秆能源、秸秆基料化的利用,还有30%左右的秸秆未得到处理和有效利用。这些秸秆或在田间直接焚烧掉,或随意堆放在地头院旁,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污染了大气环境,并可能引发火灾、影响交通,破坏农村环境整洁。

3.2秸秆循环利用附加值低

从目前山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看,在已被利用的秸秆中有43%左右直接还田用作肥料,而有57%左右的秸秆循环利用附加值比较低。用作牛、羊等家畜饲料的占23%,用作秸秆发酵沼气、秸秆热解气化等发展秸秆清洁绿色能源的占1.8%左右;秸秆基料化利用占到0.6%,这部分利用附加值较高,仅占秸秆总量的25.4%左右。再加上一些秸秆能源化和秸秆基料化等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或不成熟,循环利用率低,多层利用、多级转化、多次增值发展模式还不够好,制约

39

了秸秆循环农业的发展步伐,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3秸秆产业化利用程度较低

山西省秸秆综合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畜禽饲料秸秆利用主要还是一些从事牛、羊畜禽养殖零星大户,规模小,不集中,未能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许多适用的综合利用模式和技术没有转化应用。目前全省累计发展了75.7万户沼气用户,原料主要还是畜禽粪便。秸秆发酵沼气、秸秆热解气化及秸秆固化成型等项目及相关产业发展都处于试点示范建设阶段,年可消耗秸秆不足7.5万t,拉动不了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3.4秸秆循环农业技术研究应用不够

全省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还处在常规技术应用方面,各技术之间集成组合不够,相比国内其他省份差距较大,不能作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不能强化先进技术的带头作用和循环增值作用。一是秸秆便捷收集处理设施不配套,农民收集秸秆处理难度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规模较小;二是秸秆循环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广泛;三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缺少技术骨干,配套服务已远远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

3.5秸秆丢弃浪费严重

山西省现在秸秆焚烧现象虽已基本控制,但还存在着田间地头直接焚烧的现象,焚烧秸秆破坏土壤结构,将土壤表层的有机质燃烧掉,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目前还有30%的秸秆被丢弃浪费,不仅造成了农田环境面源污染,影响农村环境整洁,而且还破坏了交通,导致公路无法行车,甚至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4发展对策

4.1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机制

各级政府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责任主体,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农机、财政、环保、税收、科技等部门。为确保“十二五”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的目标如期实现,各级政府应加强领导,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工作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发挥政府统筹协调机制作用。各相关部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加强配合,做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申报立项、组织实施、业务培训、技术推广、检查督察、政策制定及资金投入等,确保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形成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4.2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益认识

利用各种场合,加大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益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形成社会共识。进一步认识秸秆作为优质的生物质能可部分替代和节约化石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按热值测算,2t秸秆相当于1t标准煤,开发利用秸秆能源,可有效增加农村地区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认识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具有多用途和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也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认识秸秆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生物降解性好,可替代木材用于造纸、生产板材、制作工艺品、生产活性炭等,节约大量木材,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充分认识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4t 秸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1t粮食,可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充分认识秸秆综合利用可有效地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有助于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识发展秸秆循环农业,是上联种植业,下联养殖业,辐射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及休闲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力营造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致富、焚烧秸秆有害的良好氛围,使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秸秆循环农业成为各级政府行为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4.3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要积极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服务组织,建立健全以政府推动、企业或合作组织牵头、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集贮运服务体系,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建设秸秆贮存基地,发展秸秆收集、运输等合作组织,推广农作物联合收获、秸秆捡拾打捆全程机械化,建立和完善秸秆田间机械化处理体系;采取补贴等措施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等开展秸秆收集、储运和综合利用服务。充分调动农民合作组织和广大

40

农民的积极性,尽快形成健全的社会化服务网络,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有效保障。

4.4完善制定出台秸秆综合利用政策

近年来,山西省各级政府虽然高度重视秸秆的综合利用,但在秸秆收贮运体系建设的配套制度和扶持政策,比如秸秆收贮用地、用水、用电及专用运输车辆等优惠政策尚未出台,也没有建立农民主动收集出售秸秆的经济激励机制。缺乏可操作的扶持政策,秸秆资源和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又如,虽然财政部2008年就出台了《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但是要求申请补助资金的企业必须满足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年消耗秸秆量在1万t以上2项条件,这就使绝大多数秸秆收集利用企业无法享受到这项补贴。各级政府部门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对从事与秸秆相关联的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和个人,在税收、用地、用水、金融信贷及运输等方面给予扶持,享受政策优惠。

4.5加大各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

针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不同方式和不同途径,一是加大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资金支持力度,将与秸秆利用的有关循环农业项目优先立项发展,加大资金支持比例。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融资机制,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开发。三是像粮食直补、种树直补、养畜直补等一样,对开展秸秆收集运送的组织者给予每667m215~20元的经济补贴;对秸秆气的用户给予每立方米0.5元的经济补贴,对冬季利用秸秆地暖取暖的农户每年给予1000元补贴;对发展秸秆沼气工程,建设循环农业的企业给予相应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四是大力培植和扶持秸秆加工龙头企业,保障企业秸秆原料的来源稳定,真正使农民得实惠、企业增效益,实现互利共赢,推进秸秆综合循环化利用。

4.6大力推广秸秆循环农业模式技术

依靠科技支撑,用技术指导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在不同的农业生产区域,建立推广不同类型的秸秆循环农业的模式及配套技术。一是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和中南部两大奶牛养殖区的22个县,推广“秸秆青贮-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有机沼肥-无公害农畜产品”沼气循环农业模式;二是在晋城、长治、晋中、忻州、朔州等农作物秸秆丰富的平川区,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广“秸秆发酵沼气”和“秸秆分解气化”循环能源生态模式;三是大力推广利用秸秆直燃取暖“户用节能炕连灶-生物质节能炉”能源生态模式;四是依靠科技入户和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在本省东西两山丘陵山区,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冬季秸秆直燃取暖“户用秸秆地暖”能源生态模式;五是在运城、临汾、晋中、长治等地区,推广“秸秆-食用菌-沼气-沼肥-养殖-种植”秸秆循环农业模式:六是利用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的契机,在11个市建立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小区、示范户。通过建设样板,典型引路,引导社会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拓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空间,不断创新利用方式,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合理利用秸秆进行沼气、气化的建设或其他工业用途的深加工,这是实现秸秆多层利用、多级转化、多次增值等高附加值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十二五”农作物秸

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EB/OL].2011-11-29.

[2]农业部“全国秸秆循环农业现场经验交流会”文献[EB/OL].2012-11-12.

[3]山西省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通知[R].2009-06-19.

[4]长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治市秸秆综合利用规划[R].2009-07-16.

[5]山西省农业厅.2011年农业经济数据[G].2012-2.

[6]石明轩,徐海珊.山西省和顺县农户地暖技术规程[R].2011-10.

[7]山西临汾翼城县.秸秆发酵生产沼气技术调研报告[R].2012-05-07.

作者简介:杜艳萍,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村能源技术研究和项目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2-12-20

41

推荐访问:山西省 农作物 秸秆 山西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山西省秸秆综合利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