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优秀范文】

时间:2022-08-15 17:50:08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优秀范文】

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3篇

第1篇: 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

《坚定理想信念》讲稿

当我们怀着对军营的向往,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从军报国的热情,走进军营时,对自己的军旅生涯乃至人生也一定有着自己的理想。时至今日,我们正在这条路上昂首前进。前段时间,电视上有句流行的话‘前进的路上,我们不要忘了为何要出发’。我们每名同志都会有共同和不同的想法、追求,这些想法、追求就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踏上这条路的原因。今天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回顾踏上从军报国之路的原因,学习一下“坚定理想信念”这个主题。我呢,主要是结合自身学习,跟大家交流一下 “坚定理想信念”主题教育的学习收获,因为准备此次材料的过程,对我也是一个“再次学习的过程”。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跟大家进行交流:

1、什么是理想信念?2、革命军人应具有怎样的理想信念?3、应该如何立足自身坚定理想信念?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同志曾经给红军战士们讲过这样的故事,说我们的伙夫每天早晨起来问的不是“今天有没有米面?”而是问大家“今天部队往哪走?”正是有这样的革命理想和信念,长征才取得了胜利。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教授《苦难辉煌》一书中讲了这样一段历史:南昌起义失败后,面对到处是敌人,一无给养、二无援兵的困境,应当怎么办、该走到哪里去?好多官兵纷纷离开,有的不辞而别,最终只留下了800 人的革命火种,正是这800 人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重要基础。他们当中或许没有几个人能够想到,共产党人22 年后能够夺取全国政权。这800人当时之所以会义无反顾地留下来,就是凭着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一)理想 信念的概念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也是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信念,就是指人们坚信自己所干的事业、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因而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地为之奋斗。

理想是与信念是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只是层次不同而已。比如,有的人以人民幸福为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为社会所敬仰;
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不思进取,似是看破“红尘”,实则是在虚度年华;
有的人以追逐金钱为生活目的,沉溺于纸醉金迷、及时行乐之中不能自拔,以至颠坠邪山、毁掉人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理想,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不同的理想抱负,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人生追求才更高尚,信念才更坚定, 人生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二)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人生的支撑作用

俗话说:“人无志,非人也”。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生目的的直接反映,是人生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我认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人生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生前进的灯塔。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我们先来看一个事例:1952年7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费罗伦丝,挑战太平洋沿岸一个约34公里宽的水域。15小时以后,由于雾大水冷,她坚持不下去了,当她上了救生船之后,发现离目标只剩下200米。

她说:“真正令我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和寒冷,而是因为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那么,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我认为,是人生必须要有理想和目标。理想信念不是人生旅途中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它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追求,是人生前进的灯塔。

二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生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如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困难和风浪,就可能丧失前进的勇气及对事业的信心。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同志斗志旺盛,坚韧不拔,能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出不寻常的业绩;
有的同志却意志薄弱,缺乏坚强的毅力,一遇挫折便灰心丧气,甚至沉沦、堕落走上邪路。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呢?关键是他们有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革命理想,才能激发起忘我的革命热情和无穷的拼搏勇气,带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凝聚成强大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成长为一代伟人,自小就立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誓言,周恩来被世人所敬仰,从小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抱负。他们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能够成长为历史伟人、所处时代的英雄,关键是他们从小就有改造中国的伟大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

三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应对挑战的强大武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身残志坚,如高位截瘫的张海迪。她不畏艰难,积极进取,一心想着为人民做些有益的事,经过自学成才,成长为一位当代有名的作家。相反,有些人身体健全但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因而往往迷失人生方向。南京军区某部正连职参谋叶波,失去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人生的精神支柱,最终走向了人民对立面,也走上了自我毁灭的耻辱断头台,因出卖情报于2007年被判处死刑。因此,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应对挑战的强大武器,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就会瓦解,就难以应对人生的挑战。

二、革命军人应具有怎样的理想信念

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呢?对我们革命军人而言,就是要具有“四信”——信仰、信念、信心和信赖。其中信仰指的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其中信念指的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其中信心指的是: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其中信赖指的是:坚定对党中央的信赖。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有科学的政治信仰;
二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三是要有强烈的忠诚意识;
四是要有崇高的人生追求;
五是要有高尚的奉献精神。

一是要有科学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指对政治形态的价值认同。对革命军人来说,坚定政治信仰,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详细地描述了他们所信仰的共产主义理想。邓小平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抗战时期,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抛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抱着“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的坚定信念,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可以说就是奔着他们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去的。一位名叫樊成的广东青年去延安的路上不幸病倒,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执著地朝着延安方向,艰难地向前爬行了28米。

二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立场,是指在政治性、原则性问题上所持有的观点、态度和选择。它来源于政治信仰,同时也是政治信仰最直接、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政治立场对人生影响极大,立场坚定的人能在大是大非经受住考验;
立场动摇之人,则有可能走上背弃党和国家的道路。长征途中,朱德被妄图夺取中共领导权的张国焘扣了起来,并被要公开谴责毛泽东,谴责中央,声明断绝和毛泽东的一切关系。面对张的枪毙威胁,朱总司令大义凛然、镇定自若地说:“你愿枪毙就枪毙,我绝不接受你的命令!”从朱总司令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无产阶段革命家的坚定政治立场。同时也可以领悟出,政治立场不是一个一般性的思想问题,而是确保政治可靠的首要问题。要想理想信念坚固不动摇,首先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作保证。作为一名革命军人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从而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是要有强烈的忠诚意识。忠诚于党,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最重要的表现,是革命军人的“军魂”。只有具备强烈的忠诚意识,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以一颗忠诚之心对待党、对待集体、对待事业。某部高级工程师张斌,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先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十多项,被誉为军中“网络英雄”。美国微软公司曾以中方副总裁的职位聘请他,面对巨大的诱惑,他丝毫不为所动,毅然选择留守军营。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感慨地说:“中国军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的让人难以理解的东西。”这种特殊的东西就是忠诚意识。

四是要有崇高的人生追求。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同样是考学落榜,有的人意志更坚、自学成才;
而有的却消极悲观、一蹶不振?同样是入伍当兵,有的人努力工作、刻苦训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而有的却不求上进、自甘平庸,最终两手空空地离开部队?这些正是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人生追求所起的不同作用。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郭明义。1977年参军,1980年入党,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先后任矿用大型生产汽车驾驶员、车间团支部书记、矿党委宣传部干事、车间统计员兼人事员、英文翻译等。入党30年,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20年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1994年起,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从1996年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

五是要有高尚的奉献精神。奉献的本质在于付出。革命军人的奉献,是一种忘我付出的崇高精神境界,是一种胸襟、一种情怀,它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在正确处理“大”与“小”、“得” 与“失”的关系上。

“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方永刚,20多年来,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做出了优异成绩,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员’。在因车祸住院期间,依然坚持看书学习,住院108天,看书43本,并完成了30万字巨著《亚太战略格局与中国海军》。其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经媒体宣传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07年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并被评为“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方永刚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胸怀坚定的理想信念,时刻牢记军人的使命和责任,立足本职做奉献,就能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三、应该如何立足自身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力量,它不会在人的头脑中自发产生,它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理性的逻辑启迪上。因此,革命的理想信念也不是在革命军人的头脑中自发地产生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广大官兵要自觉继承和发扬党和军队优良传统,进一步铸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意识,更好地履行我军新时期新阶段历史使命,并努力做到让理想信念在本职岗位上发扬光大。具体讲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到立足自身坚定理想信念:(一)坚定理想信念,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二)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坚定从军报国信念;
(三)让理想信念在本职岗位上发光。

(一)坚定理想信念,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把崇高的理想化为坚定的人生信念。在现阶段,矢志不移、始终不渝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政治信念,也是我们革命军人必须恪守的政治信念。要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必须始终坚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旗帜不动摇,用党的先进理论做行动指南。三是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牢固树立军魂意识。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客观必然性。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就是要掌握这一科学理论,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被当前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暂时挫折所动摇,不被资本主义的表面繁荣所迷惑,不被一时甚器尘上的歪理邪说所蛊惑,不被洒绿灯红所吞噬,真正成长为理想信念坚定的革命军人。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旗帜不动摇,用党的先进理论做行动指南。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源于科学的理论武装。要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头脑。当前,全军上下都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为一名军人,我们要从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点学习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其中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观点,把握精神实质,从而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奠定科学的认识基础。在学习中要紧密联系当前党的方针、政策和斗争实践,联系军队特色变革的实践,联系改造世界观、人生观的实践,把科学理论真正学起来,使科学理论真正入心入脑,做到真学真管用,才能更好地增强自己坚定理想信念的信心,才能使自己在各种复杂变幻的现象面前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牢固树立军魂意识。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关键是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绝对的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我军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在这些优良传统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因而保持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动摇。丢掉了这一条,就从根本上丢掉了我军的优良传统。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新时期我军建设最根本的政治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建设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这种考验概括起来说,就是必须解决好两大历史课题:一是确保“打得蠃”,二是确保“不变质”。要解决好这两大历史课题,就一刻也离不开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它是新时期加强我军建设,确保打得蠃、不变质的根本政治保证。

(二)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坚定从军报国信念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个制度,觉醒于大革命失败,开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形成于古田会议。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军队领导体制的探索实践,证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人民军队的军魂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一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在我军初创时期就已经确立。二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在战胜各种严峻考验中不断深入党心军心。三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在我军的军事实践中得到深入发展。

一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在我军初创时期就已经确立。我们党在建党初期,由于经验不足,对武装斗争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国民大革命中,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没有建立和开展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型军队和武装斗争,把枪杆子拱手让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结果,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开展武装斗争和建立军队的极端重要性。1927年8月,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时深刻指出:“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并且马上把党的工作中心转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上来。”

南昌起义爆发时,党就在起义军中成立了前敌委员会,作为起义的领导核心,还明确提出了起义军中“党的组织是一切组织的根源”。之后爆发的秋收起义等大大小小的百余次起义,我们党终于有了自己领导的武装力量。

27年9月29日,红军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党中央对部队进行了改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在改编中,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在班排设立党小组,团、营、连三级均设立了党代表,规定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均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这样就使党的领导从上到下贯穿到底,使起义部队完全置于党的领导之中。“三湾改编”也标志着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的基本确立。

192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福建古田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总结了红军诞生以来的建军经验,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这个《决议》是我军建设史上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党对军队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原则、措施和方法。古田会议作为我军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从思想上确立了党的领导的观念、从组织上确立了党的领导的制度,奠定了党领导军队和军队听党指挥的基础。古田会议标志着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的基本完善。

二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在战胜各种严峻考验中不断深入党心军心。长征路上,1935年,发生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重大事件。当时,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会师,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有8万多人,而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不足3万人。张国焘知道后,就指责中央路线错误,提出要解决统一指挥的问题,他不但要当军委主席,而且要当党的领袖,他的逻辑是:谁的枪多,谁就应该当领导,用枪来要挟党。党中央同张国焘进行了坚决斗争,粉碎了他的阴谋。毛泽东总结这次斗争的经验,在1938年的11月6日所作的《战争和战略问题》报告中重申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纪律。毛泽东同志从政治原则的高度把党与军队的关系作了精辟的概括,第一次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一条原则正式提了出来。

三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在我军的军事实践中得到深入发展。党在创建人民军队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基本制度,而且还提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军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部队;
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等一系列根本制度,坚决批判和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这些都是我们军队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和财富。

回顾历史,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是什么让人民军队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令党和人民放心的现代化军队?是什么让人民军队傲立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潮流,自强不息干事业呢?答案是——忠诚于党。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我军忠诚品格最核心、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让理想信念在本职岗位上发光

一个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军人,应该正确处理为理想奋斗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立足本职,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使理想之光伴随着整个人生之路。初入军营,我认为首先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立足本职做奉献,把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二是坚持用高科技知识武装自己头脑,不断提高保打赢的能力。三是珍视分分秒秒,从平凡小事做起。

一是立足本职做奉献,把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但是这种理想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局限性而不切实际。须知,任何理想都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之上,实现个人的理想也必须立足现实。怎样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合理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是每个同志都应思考的问题。刚到单位的时候,,我暗下决心学习法律知识,准备报考。接下来便因为分心,放松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执勤遇到问题时便束手无策。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必须首先做到业务能力过硬,才能去进行业余兴趣的学习。

二是坚持用高科技知识武装自己头脑,不断提高保打赢的能力。科技革命在全世界蓬勃兴起推动了高科技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电磁武器、隐身武器等)的诞生,武器装备的相继出现又促使各军兵种的联合作战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既给我军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军事变革大潮中,为部队的军事变革做出积极的贡献。为此我们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立足本职岗位。

三是珍视分分秒秒,从平凡小事做起。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人:遇到电脑出现问题,看到别人排除了故障,心想我要学习计算机技术;
看到别人做的课件很精美,心想我要学习课件制作;
看到别人制作的网站很有实用,又想要学习网站编程。但是这些想法却都没能够实现,而其大好的青春最终都被白白浪费。现在我们部队里,重蹈这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覆辙的同志不在少数。革命先烈李大钊对“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现在”是成就事业的关键所在。要实现理想抱负,就要珍惜时间,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现在”,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作为青年军人我们风华正茂,正是为党、为人民、为军队多作贡献的大好时机,更应当争分夺秒地学习和工作,用一个个充实的“现在”扎扎实实地向理想的未来迈进。

大量的事实告诉给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好比一座大厦,理想信念就像大厦的支柱,人一旦失去了理想信念,整个人生的大厦就会倒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磨练。肩负新时期历史使命的军人,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履行职责使命,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以上就是我讲课的全部内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2篇: 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教学目标:

帮助同学们确立起新的奋斗目标,尽快完成对大学生活的过渡。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和精神上的“钙”;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钙”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特征与类型。


   1、理想的含义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孔子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长远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


   因此所谓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
   第一、超越性。


   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它高于现实。现实是现在实际“是怎样”,理想是关于未来“应怎样”的设想。是事实与应当、“是怎样”与“应怎样”的关系。理想是指向未来的价值目标,是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的东西。人们根据自己对未来的设计蓝图不断地推动着现在的变化,改造着现实。理想以预见的方式反映未来,把握未来:因而,理想具有超前性,它高于现实,超于现实。这正是人高于其它动物之处。马克思曾指出,蜘蛛织网与工人的纺织相似,而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甚至使建筑工程师感到惭愧;
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更高明,因为建筑师在动手建造一个建筑物之前,已经先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同时,与现实相比,理想是更为美好的。理想对人们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吸引着人们通过自己的奋斗,不断地改造现实,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第二、可能性。


   真正的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理想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志向和抱负。这是理想和空想、幻想的根本区别。空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反映了人们所追求的一定目标。但它脱离实际,违背客观,因而是一种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主观臆想。幻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有些幻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有些则是符合现实发展要求的想象,如科学幻想,只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根据和实现的条件,一旦条件具备,就有实现的可能。所以,理想不是脱离实际违背客观的空想,也不是还没有足够条件和根据的幻想,而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志向和抱负。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理想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贺麟先生说过,“离开现实而言理想,理想就会成为幻想和梦想,离开理想而言现实,现实就会成盲目的命运和冷酷无情的力量……事实上有许多人埋没在现实之中,为现实所束缚,作现实的奴隶,更有许多人,沉溺于幻想中,不认识现实,极力逃避现实。”因此,理想的形成,不仅体现了人们向往美好的情感,而且需要人们理性地认识现实的客观条件及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使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三,差异性。


   理想的差异性,或者说理想的多样性:首先是说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理想。人的理想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比如,中国古代儒家的社会理想,是一个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长惠幼顺、亲亲尊尊,依礼而行的差序社会。封建士大夫向往的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而劳动人民向往的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的小农生活理想。而近代启蒙思想家的社会理想,则是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社会。

理 想
  流沙河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其次,一个人在其人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理想,或者对自己的理想进行各种调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方面也会有不同的理想。


   第四,实践性:真正的理想不只是对未来目标的主观想象,它要变为现实还要人们在实践中付出自己的主观努力
   理想的本质
   人生理想是一种主观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3、理想的类型
   人们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理想又是多方面的、多类型的。


   理想的类型:

   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
   ①个人理想:处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设想。包括个人具体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


   ②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社会状况的向往追求。社会理想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


   二者的关系:社会理想决定制约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目标一致,实现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方向相反,就不易实现,实现了也会造成损害;
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依赖于个人理想的实现。


   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与道德理想。


  (1)社会政治理想: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设想、追求和向往。


  (2)生活理想:是一个人按照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生活情趣,对未来生活方式、生活结构、生活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3)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对事业要达到何种成就向往和追求。


   职业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职业是人的谋生手段;
第二,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


         案例:一个大学生写给开复老师的信
   开复老师:

   就要毕业了。


   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
   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


   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


   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
   李开复的回信:

   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


   (4)道德理想
道德理想是指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和做人的标准,也就是要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形成的建立在一定的认识和经验基础上的对某种观念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理想与信念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的。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


   2、信念的主要特征
   (1)稳定性。


   人的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不会轻易改变。因为,人的信念的形成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而是在人的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人生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而且,如前所述,一个人的信念不仅基于他长期的认识和经验因素,而且受制于其稳定的情感认同,并与他的生命意志和人格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一个人的信念形成以后,不会因为某个个别事件就发生改变。一般来说,经过时间和现实变迁的考验,一个人的信念会变得更为合理和坚定。


   (2)执著性。


   信念的稳定往往带来情感上的执著。人们的认识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从个人来说,谁都认为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都持坚决相信的态度,这使信念带有极大的执著性。


   有位诗人说得好:“信心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失败,会身陷某些意料之外的困境。这时,不要轻易地说自己什么都没了,其实只要心头不熄灭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地去找,总会找到帮助自己度过难关的那“一只苹果”,握紧它,就没有穿不过的风雨、涉不过的险途。


   革命烈士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正是反映了一代革命者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的坚贞不移。


  (3)多样性。


   不同的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求都会形成不同的信念、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不同的人,由于众多的原因,会形成各不相同的信念,这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班的同学,其信念也并不完全相同。


  (4)亲合性。


   亲合性是信念在感情上的表现。一个人对和自己信念相近或相同的人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志同道合就是信念亲合性的表现,相互之间有共同语言,感情上比较接近。


   人的理想与信念需要互相支持,有美好崇高的理想追求的信念才是有价值的信念,而有坚定信念支撑的理想才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会在生活的波浪中随波逐流,会沉没于急流之中。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人生过得有意义,就必须具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且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所以,人生的目标问题解决得如何,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的意义。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注重人生理想即人生目标和志向的确立。许多事实证明,理想一经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少走弯路,不致盲目、迷惘和空虚。而如果缺乏崇高理想或者没有理想,就会像失去航标的无舵小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就有触礁搁浅的危险。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人生理想形成后,就会变成人们自觉行为的动机,使人们在行动中产生一种强烈的意志和情感,这种意志和情感来自对人生理想的信念,是人们进行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源泉。奥斯特洛夫斯基把理想比做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历史上,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都是在崇高理想的激励下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成功的。李时珍踏遍青山,尝遍百草,写成《本草纲目》;
马克思呕心沥血40年,阅读1500种书籍,写出《资本论》。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人不仅需要物质享受,而且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纵然有丰裕的物质生活,也不会感受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而精神生活的充实,很重要就是表现在有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些人仅从自然的生理需要出发,沉湎于物质享受,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就把人降低到了一般动物的水平。可见,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没有精神,有没有理想,人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情操志趣、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就会大不相同。

(四)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具有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表明理想信念与做什么人关系重大。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爱、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因此,同学们应当高度重视对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一生富有价值,卓有成就,充满自豪。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个人的成长成才也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同学们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之果。

          第二节 崇高的理想信念
   有无理想信念,就像一道分水岭,既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又把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区别开来。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生需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还应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既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辩证运动的规律中,发现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历史规律,证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只是人们道德情感的产物,而且是人类生产方式运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说,特别是剩余价值学说,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对抗的本质,揭示了资本家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对抗的本质,从而做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找到了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找到了实现这一使命的道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并且科学地预测了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与基本特征,指明了人类历史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发展大趋势。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着它的内容。所以,我们应该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科学性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最重要的基本前提。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开创性的、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遭遇了这样那样的挫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信心也是一种信念,即事业必胜的信念。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信仰中,必然包括对于我们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在内。中华民族有过古代的辉煌,只是到了近代我们落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有过成功,也出现过失误,走过一些弯路。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近3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条件下,我们还保持发展速度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今天,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而努力奋斗。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共同奋斗。当代大学生,要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年华的远大志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

   

同时我们还要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 失去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忘记了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而脱离现实的工作,空谈理想信仰,则会远离实际。所以,我们应该把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仰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结合起来。


   理想是美好的,但它既不能自发地形成,更不能自发地实现。要想实现理想,就要努力追求理想。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奋斗,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

(一)立志当高远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志向”。“志向”这个词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确立一个目标和方向;
二是以顽强的意志去追求它。可见,“志向”就是理想信念。而确立理想信念,就是“立志”。立志对青年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青年时期确立起来的远大志向是此后事业成功的关键。人们把志向比喻为: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
远大的志向如太阳,唯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能;
如灯塔,唯其高,才能照亮前进的航程。有志者,事竞成;
有大志者,人生事业才能辉煌。


   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成为全国人民爱戴的好总理。


   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证明,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二)立志做大事
   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其中的道理就是希望青年人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要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


   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论从事什么具体、平凡的工作,只要与这一伟大事业相联系、是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就是大事。


  (三)立志须躬行

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我能管住自己。我一旦设定了目标,绝不轻易放弃。也许这就是我成功的一个经验吧。
—— 邓亚萍
   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理想的道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雄心壮志需要有步骤,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理想实现的艰难则往往估计不足。渴望早日实现理想,希望顺利实现理想,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实现理想设想得过分容易,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缺乏思想准备,那就会影响理想的实现,甚至会导致人们在困难面前对理想失去信心。因此,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理想越是高远,实现的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要实现人生理想,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困难,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既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会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焦虑。如何面对?
(1)挫折和逆境不可避免
   由于客观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人们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的有限,人生道路决非平坦、笔直,而是顺境和逆境交替、前进与曲折统一。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当厄运和不幸降临时,是悲观失望,沉沦颓废,还是勇敢面对,经过努力,走出困境,这是能否实现自己理想的关键。


(2)逆境和顺境的辩证关系
   逆境和顺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所谓相互依存,是指逆境和顺境、厄运和幸运,都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逆境就谈不上顺境,没有顺境也就没有逆境。做同样的工作,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
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此时成功,彼时失败。可见逆境和顺境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


   所谓相互包含,是指顺境中有逆境,逆境中也有顺境。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说明顺境和逆境是相互包含的。所谓相互转化,是指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顺境可以转化为逆境,逆境也可以转化为顺境。顺境和逆境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改变了,顺境或逆境就会改变。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防止顺境向逆境转化,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逆境向顺境转化。


(3)在挫折和逆境中成才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一些伟人、名人,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个特点,即他们都曾身处逆境厄运中,但经过他们的顽强拼搏,凭着超人的努力,最终都走出了逆境,创造了辉煌。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段名言:“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古代圣贤都是在逆境中发愤成才的。


   周恩来说过:“逆境是最好的老师”。


   为何逆境对成才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这是因为,人有其自然性、惰性的一面,一旦饱食暖衣、一帆风顺,就会怡然自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相反,当人处于逆境厄运,面临生存威胁时,人的生存欲望就会激发他的全部潜能去拼搏进取,从而走出逆境,创造辉煌。


   英国诗人拜伦说:“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和桥梁。”
   因此,挫折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挫折逆境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进取精神。如果人们对挫折逆境能正确认识,并能顽强拼搏,就一定能战胜挫折,走出逆境,创造人生的辉煌。“自古雄才多磨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代大学生要以理想为人生奋斗的引路明灯,迎难而上,遇挫更坚,百折不挠,这样才能创造辉煌的人生。


   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
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会来到眼前。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看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1、理想源于现实。


   理想源于现实,是指理想的形成必须以现实为根据,是现实发展的条件和主观要求的统一。

2、理想高于现实。

理想高于现实,是指理想是经过人脑加工的设想和预期,表达了人的美好愿望,是集中了现实中美的、善的、有前途的东西加以整合形成的,因而是高于现实、优于现实的。它对现实的反映是超前的、指向未来的。特别是科学的社会理想,它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矛盾运动的规律性认识,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上,在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上,把握历史的发展,因而就更是引导现实的旗帜,变革现实的力量。正因为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所以我们要确立正确的理想,必须克服两种倾向:第一是理想脱离现实,把幻想当作理想。第二是用现实否认理想。


   所以,人首先需要立足于现实的土地;
一切有价值的计划和行动,都需要从现实出发。但另一方面,能够产生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只要有志者坚持自己的理想志愿而不改变,则虽然自己可能看不到成功那一天,但经过后来者前仆后继的继续努力,成功的那一天终会到来。


  3、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人生中充满了矛盾,其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人生中的一个基本矛盾。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应怎样”与“是怎样”的矛盾,是价值目标与事实存在之间的矛盾。人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理想的不现实,现实的又不够理想。而且,这种差距是动态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人永远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它,而只能不断地解决它。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现实是理想的基础,它不仅制约着理想的产生,而且制约着理想的实现。另一方面,人们又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造着现实,人的现实又是一种不断趋向理想的现实。


  理想源于现实,但毕竟还不是现实;
现实孕育理想,但又是理想所要努力变革使其日臻合理、日臻完美的东西。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人们去改造现实,实现理想。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努力去实现美好理想。 

(二)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理想需要执著的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著,要想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为理想而献身,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三)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理想作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的精神追求的一种反映,归根到底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现代化的宏伟理想,要靠全体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实现;
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也只有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才能达到。如果不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再美好的理想也难于实现。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它的事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无谓地自讨苦吃,而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


   中央电视台2004年“感动中国”的“十大新闻人物”之一――华中农业大学的徐本禹自愿到贫困山区支教和2005年“感动中国”的“十大新闻人物”之一――湖南怀化学院洪战辉背着妹妹上大学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动人事迹,充分说明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有了它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是人生之帆,有了它就有了迎风破浪、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原动力;
理想信念是生命之光,有了它、大学生活就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和活得更有意义!
   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从今天做起。


   李大钊曾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延续,以成其永远。这就说明,"现在"是时间链条上连接过去,通向未来的关节点,是成就事业、实现理想的立足处。因此,我们在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奋斗时,必须从今天做起。


   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指出:“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崇高寓于平凡,伟大出自平凡。平凡细小的工作,就是通向理想的阶梯。将伟大的理想落实到每一件平凡小事。我们每个同学都要胸怀远大目标,立足实际,从点滴做起,兢兢业业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各尽其才。我们每做好一项工作,都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都是为通往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铺路搭桥。只要是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无论是杰出人物还这普通劳动者,都是伟大的。

第3篇: 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

主题一:如何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早就有想过我该怎样坚定我的信念,争取早日入党。经过长期的思考,我觉得自己应做到以下这些。
一.党员应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要有清醒的头脑。我们要关注国家大事,理智对待国际纠纷,并提高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们大学生入党就是为了更好服务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但如果我们不够理智容易冲动,那么很容易被一些谣言和组织利用。也就是说不理智的行为会使爱国成为一种误国的行为。比如在钓鱼岛事件后,我们应怎样对待有关日本的一切呢?不顾一切地抵制日货吗?见到日本人就打吗?见到日本生产的汽车就砸吗?当然不是,这样做只会显得我国人民的素质低下,这样和野蛮人也没什么区别了。平时多闻闻大事,分析事件的实质,培养我们的判断能力!
二.我们要入党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信仰是什么?我们只有始终都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远跟党走。加强理论学习,真正做到思想上入党。我们积极主动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等,要从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有些党员入了党后因为信仰不明确,对党的理论知识不过关导致了怀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甚至信起了邪教,脱离了党组织。因此,我们在入党前一定要过好理论知识这一关。
三.有了过硬的理论基础如果不在实际上去践行也是没用的,所以要实践,增强服务意识,理论用到实践上。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多参加志愿者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快乐,领悟“为人民服务”的真正意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其他方面也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何况一个组织呢?端正个人心态,客观对待党内部的不良现象。我们偶尔会听到有关党内部的一些腐败消息,但我们不能因此对党组织失去了信心,就因此而放弃了入党的决心。要看到不良的现象只是极少数,不能以偏概全,要知道党的本质还是好的,要为人民服务的。
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个党员必须具备优良的素质,这样才能在各个方面发挥模范作用。我决定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知识,挖掘个人智慧,强身健体等等,未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做好准备。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见解和要求,我希望通过交流能吸取别人的精华,更好地优化自我,争取早日入党。

推荐访问:坚定理想信念 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 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 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的不足和差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