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如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有关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建议

时间:2022-08-05 18:15: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有关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建议,供大家参考。

如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有关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建议

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是加强城市社会治理、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内在需求。近年来,积极推进社区自治民主化、社区建设社会化、社区管理科学化、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着力创新社区管理机制,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但就总体而言,城市社区规划和建设布局仍需优化,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有待加强,社区硬件投入和资金管理力度还要加大,社区建设的资源综合利用率、服务体系完善率、居民的参与和满意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为此建议:

一、优化社区总体布局设置

理顺街道行政管理体系。针对街道和城市新区、工业园管委会权责不清的现状,着眼城市长远发展规划,逐步理顺街道与城市新区、工业园区管委会的行政隶属关系,剥离城市新区和工业园区管委会的街道事务管理职能,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城市新区和工业完区的社区和行政村事务管理工作。同时,可根据城市新区和工业园区将来发展的规模和层次,条件成熟时,向上申报成立新的街道,专门负责城市新区和工业园区的社区管理工作,形成园区产业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社区区划设置。按照未来城市规划布局,结合各社区的人口流向、区域面积和发展趋势,对城市社区的区划设置进行适应性调整,适度整合规模较小的社区。对辖区难以分割的大型社区,应逐步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在社区工作的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和用房保障上,适度予以倾斜。对城市周边的行政村,由于其逐步融入城市板块,应根据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需要,有计划地设置新的城市社区,以适应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新趋势。整合改造零散和老旧小区。对现有相对独立的零散小区,在其周边地块进行开发建设时,应纳入新的规划布局,充分考虑新老小区的融合,强化风格的衔接和功能的互补,弥补老

小区规划建设的不足。对规模不大的毗邻小区,可进行适度整合,拆除小区间隔墙,设置外围整体隔离设施,便于社区统一管理和服务。加强老旧小区公用设施规划建设,因地制宜设置停车场、绿化带、垃圾存放点、平价菜场、旧楼加装电梯等便民设施。逐步清理沿街沿巷临时建筑、私人堆放物、占路菜地,以及私人擅自设置的车位地锁等,突出解决老旧小区居民通行难、停车难、垃圾清理难等迫切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统筹配置公共资源,逐年拿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方案,有计划地推进实施。

二、强化社区自身管理职能

推进社区管理规范化。应列出社区应保留的组织机构、活动阵地、工作事项、法定职责以及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名录,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切实控减社区负担。对确需在社区推进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可推行部门直属管理,根据“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由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入驻社区并落实专项经费,保障相关工作的规范运作和推进实施。严格社区行政事务的准入和考评,取消不合理的考核事项,提高居民对社区工作“满意度”的积分权重,尊重居民对社区工作优劣评价的话语权,以此促进社区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推进社区管理网格化。优化社区网格平台,适度精减社区网格管理层级,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加大管理经费投入,保证社区网格建设和运行。丰富网格管理内涵,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将人口户籍、就业创业、社保医保、民政优抚、计生卫生等内容纳入网格化管理之中,使社区各项管理做到全面及时、扎实有效。加强对社区居民的调查摸底,建立各类信息台帐,将社区管理细化到每一栋楼寓、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人头。及时分析社区各类动态信息,详细了解居民利益诉求,及时发现和调处苗头性、倾向性以及突发性问题。推进社区管理信息化。加大社区信息化管理的设备投入,建立健全上联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下接各街道、社区和居民小区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加强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共享,强化信息互联互

通。结合社区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设计构建适用社区管理的专用软件模块,加强软件后台管理和维护人员的培训,以适应社区信息化管理需要。注重运用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鼓励街道或社区管理中心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定时发布政策法规、社区工作动态等与居民密切相关的各类信息,征询居民对社区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最为便捷的信息化手段推进区务公开。

三、提升社区各类服务水平

拓展生产生活类服务。创业就业方面,应充分发挥社区的纽带作用,利用好社区数字网络、区务公示栏、居民学堂等平台,加强创业政策和用工信息的收集,通过发布企业用工启事、组织就业创业培训、参加就业用工交流会等形式,拓宽居民创业就业门路。环卫保洁方面,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强化街道、社区环卫保洁工作责任,重点解决后街巷道、城中村、棚户区、城郊结合部的环卫保洁问题,确保不留死角。物业服务方面,对基础条件好的新建小区,试点成立真正意义上的业主委员会,让业主自主聘用资质高、服务好、收费合理的物业公司,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对人居复杂的老旧小区,可由社区牵头组织或招聘物业公司,开展物业、准物业服务,先期落实小区环卫保洁、安全防范、秩序管理等方面工作。丰富精神文化类服务。开展居民教育培训活动,依托社区居民讲堂、居民活动室等阵地,选择居民关心关注、热心参与的课题,聘请专业人士开展健康保健、心理咨询、应急救护、安全防范等方面专题培训,吸引居民参与。引导和鼓励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定期开展象棋、球类、书画、摄影、钓鱼、骑行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深化居民文明创建活动,定期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科技知识、移风易俗等文明宣讲活动,深入开展“清洁楼寓”、“敬老之星”、“公益模范”、“爱心家庭”创建评比,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强化维权救助类服务。密切社区与居民联系,通过建立社情民意征集箱、开通居民投诉热

线、进门入户调查了解等形式,并发挥好社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听取居民的意愿诉求,帮助居民化解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妇联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发挥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长辈”的作用,利用“社区民警工作室”、“民调司法进社区”、“家庭暴力投诉站”等服务载体,及时化解家庭矛盾,调处邻里纠纷。加强社区弱势群体救助,建立健全低保对象、医疗救助、优抚对象、“三无”人员、残疾人、孤儿等分类档案,加强与银行、企业、驻区单位合作,成立相应冠名的“爱心基金”,或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及时提供救助服务。

四、落实社区建设保障措施

加强社区人员队伍建设。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居民了解社区工作、关心社区事务、参与社区活动。完善社区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的专业人才,提升社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逐步实现社区工作者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畅通社区工作人员出口,对群众反响较大、工作业绩较差的社区工作人员,逐步实行转岗、交流和辞退,激发社区队伍的整体活力。引进专业性社会组织孵化机构,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业务培训、服务管理、宣传激励等方面制度,按照志愿服务的项目或人员类别,逐步组建“司法志愿者”、“文化志愿者”、“医疗志愿者”、“环卫志愿者”队伍,实现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加强社区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地方财政应逐年加大社区办公、活动和服务经费的投入,确保社区正常运转。拓宽社区经费渠道,例如,对新建小区的人防工程,应研究吃透相关政策,明确资产权属和管理办法,通过委托社区出租的形式增加社区收入。加强社区集体资产运作,对经济基础条件较好、有一定集体资产的社区,帮助社区成立规范的运营公司,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实现社区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强化社区经费管理,每年对社区经费收支、集体资产

经营、债权债务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完善社区财务公开制度,提高社区经费使用的透明度。落实社区用房保障。完善社区用房规划,细化社区用房的政策性文件,对社区办公用房和居民活动用房的位置、面积、结构、用途及装修要求等作出具体规定,以便规划和建设部门执行操作。强化社区用房的规范化管理,对新建小区的社区用房,建设初期应充分征求社区的意见,工程结束时应组织社区参与综合验收。落实社区用房后续装修和设备配套的责任主体,设立社区用房后续维护专项资金,以满足社区服务和居民活动的要求。对社区办公用房已经落实的小区,突出居民活动用房的配置,或者以货币的形式统筹建设和维护资金,弥补社区居民活动用房布点不均、功能不齐、维护不力的缺陷,提高社区用房的覆盖率和使用率。

推荐访问:社区建设 建议 城市 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