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本(范文推荐)

时间:2022-07-24 15:30:08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本(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本(范文推荐)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精选)5篇

【篇一】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毕 业 论 文

题 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在施工中的控制

系 部:

专 业:
建筑工程技术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目 录

摘 要 III

1 前 言 1

1.1 钢筋保护层控制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1

1.2 钢筋保护层控制及其质量的研究现状 2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3

2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4

2.1 从力学角度分析 4

2.2 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分析 4

2.3 从构件的耐久性分析 4

2.4 从混凝土的防火要求分析 5

3 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8

3.1 认真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8

3.2 钢筋的翻样工作 8

【篇二】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及其技术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尤其在混凝土方面的施工技术。混凝土的体积由几百立方米已经发展到了几万立方米。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建筑的箱基、笩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这些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由于其体积大,表面积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如何选择施工工艺,采取哪些技术措施,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工艺 裂缝 技术措施

目 录

一、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第3页

1、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第3页

2、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第3页

二、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第4页

1、大体积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第4页

2、大体积混凝泥土配合比设计考虑原则………第5页

3、设计步骤………………………………………第6页

4、施工准备………………………………………第6页

5、施工工艺………………………………………第6页

6、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第8页

7、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第8页

三、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第8页

1、内外温差………………………………………第9页

2、收缩作用………………………………………第9页

四、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因………第9页

1、水泥水化热……………………………………第9页

2、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第9页

3、混凝土结构的约束……………………………第9页

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第10页

五、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第10页

六、小结………………………………………………第11页

一、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

1、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我国目前尚无一个确切的定义。美国混凝土协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规定为:“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开裂。”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的定义是:“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从上述两国的定义可知:大体积混凝土不是由其绝对截面尺寸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是否会产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收缩应力来定性的,但水化热的大小又与截面尺寸有关。我国有的规定认为,当基础边长大于20m,厚度大于1m,体积大于400m³时,称为大体积混凝土。一般认为当基础尺寸大到必须采取措施,妥善处理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温差,合理解决混凝土体积变化所引起的应力,力图控制裂缝开展到最小程度。这种混凝土才称得上大体积混凝土。

2、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大区段为单位进行浇筑施工,每个施工区段的体积比较厚大,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结构内部温度升高,冷却时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很容易出现裂缝,怎样防止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在基础工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如使用水化热比较小的水泥,参加适量的粉煤灰,使用单位水泥用量少的配合比,控制一次浇筑的高度和浇筑的速度以及人工冷却控制温度等。

在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从事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应掌握混凝土的基本物理性能,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力状态对结构的影响,认识混凝土材料一系列的特点,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

在结构设计上,为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约束条件以及结构薄弱环节的补强,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施工技术上,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法、施工季节的选定和测温、养护方面,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性措施,有效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
在施工组织上,编制确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制定合理周密的技术措施,采取全过程的温度检测,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产生温度裂缝,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指标,国内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根据日本的施工经验,一般控制在25℃以内,也有的工程控制在30℃获得成功。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根据近年来的工程实践证明:混凝土的温升和温差与表面系数有关,单面散热的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75cm以上,双面散热的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100cm以上,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的最大温差预计超过25℃,应该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在全国很多一、二线城市以及大部分三线城市中,大批的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相继被建造。这些建筑物的基础都采用了大体积混凝土,通过这些工程的实践,促进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发展。

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主要是:

2.1在设计上,为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约束条件以及结构薄弱环节的补强,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2.2在施工技术上,从选材、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法、施工季节的选定和测温养护等,采取一些综合的措施,有效地克服了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2.3在施工组织管理上,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的问题,在精心组织、协调指挥下才用了集中搅拌、罐车运输,泵送混凝土等技术。

二、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

1.1水泥

水泥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温度因素。因此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当拌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必须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延缓水化热的释放。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开裂,要尽量降低水泥用量。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掺用粉煤灰或矿粉以降低水化热。a.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低热或中热的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b.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量大,水泥用量多,水泥供应难以做到按施工要求的品种标号一次性进场,因此要加强水泥进场的检验和试配工作。

1.2外加剂

在的体积混凝土中,如果采用各种外加剂以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升是一种有效地方法。大体积混凝土中常用的外加剂品种功能如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以及其他多种功能如减水、缓凝、引气等复合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之所以采用缓凝型减水剂,主要目的在于延缓水泥水化热速度,推迟热峰出现时间,降低最高温度峰值并减少总的发热量,以减少混凝土因温度而引起的裂缝。同时,由于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有利于浇筑和捣实大体积混凝土时不致形成施工冷接缝,有利于延长振动时间或扩大振动范围。

1.3集料

一般选用结构致密,并且有足够的优良集料(特别是粗集料),具体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除此之外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3.1有害杂质。拌制混凝土的集料要求洁净而不含杂质,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砂石属于天然材料,长混入一些有害物质如云母、粘土、淤泥等。特别是一些有机杂质、硫化物及硫酸盐,它们对水泥有腐蚀作,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若使用混有碱活性反应的集料浇筑成混凝土后,在潮湿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膨胀,便会发生开裂和剥落现象,并导致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

1.3.2集料品种和粒径要求。砂子按其平均粒径和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和特等细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宜使用粗砂或中砂。

石子有碎石和卵石。当配合比相同时,碎石混凝土强度较高,抗裂性较好。当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同时,坍落度也相同时,卵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少。对于抗裂性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当无碎石时也可以将卵石人工压碎。石子按其最大粒径分为粗中细三类。当所用的石子最大粒径较大时,混凝土的密实性较好,并可以节约水泥;
但为了便于捣实,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也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

1.3.3含泥量的要求。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把含泥量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提出来。因为过多的含泥量不仅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又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对抗裂性特别有害。为此。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标准规定,砂中含泥量<3%;
石子<1%。

1.3.4石子级配。石子级配的好坏,对节约水泥和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有很大的关系。石子级配有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之分,而连续级配因大小颗粒搭配较好,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好。不易出现离析现象。连续级配是常用的级配方法。有关间断级配的石子,其颗粒尺寸的大小是不联系的。有意的去删去中间尺寸的粒径造成颗粒尺寸级配的间断。大颗粒和小颗粒之间有相当大的“空挡”,因而可以减少颗粒间的干扰。大颗粒间的空隙,由很多小的石子来填充,可使空隙减小,密实性增加,因而可以节约水泥。但中断级配加工困难,施工时如无强力振动或采用低流动性的混凝土时,容易发生离析现象。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工程中,一般不推荐使用。而在实际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连续级配的石子是最常用的,也是最普遍使用的。

2.大体积混凝泥土配合比设计考虑原则

2.1水泥的用量。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条件,应提高掺和料及集料的含量,以降低煤m³混凝土水泥用量,在施工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应尽可能的降低用水量,从而少用水泥,就能减少水泥的总发热量。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这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中应考虑的首要问题。

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宜选用低热和中热的矿渣、火山灰水泥,水泥用量宜控制在260—320Kg/m³。并且尽量利用混凝土60天或90天的后期强度,以满足减少水泥用量的要求,但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和满足施工荷载的要求。

2.2谨慎掺用外加剂。大体积混凝土应掺用缓凝剂、减水剂和减少水泥水化热的掺和料。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掺用外加剂时一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2.1必须事先适配。种外加剂对不同矿物组成及不同含量的水泥,其效果不完全一样,环境气温、施工条件对某些外加剂的作用也有影响;
各种外加剂工厂的产品质量稳定性也不尽相同。为此,在工程中选用某种外加剂之前,应该对产品进行必要的验证试验。

2.2.2严格控制掺入量。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应根据环境气温、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运输距离、停放时间、强度等来确定。对于不溶于水的缓凝剂或缓凝减水剂,以干粉掺入到混凝土拌和料中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2.2.3石膏的应用。用硬石膏或工业副产品石膏作调凝剂的水泥,掺用糖钙及木钙类等缓凝剂常常会引起速凝故应先作水泥适应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3和易性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多数采用集中搅拌站供料。由于受运输、浇筑、振动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在这样情况下,混凝土的坍落度除了按照结构种类、振动方法考虑之外,尚需补充以下实验:

2.3.1不同停置时间及气温条件,对混凝土拌合物内水分的损失与坍落度的影响。

2.3.2不同停置时间及气候条件,对混凝土拌合物热量(或冷量)损失的影响。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使用的材料和现场环境通过适配确定。一般要求水泥用量宜控制在260—300Kg/m³,水灰比应≤0.6,砂率应控制在0.33—0.37(泵送时宜为0.4—0.45)。坍落度应根据配合比要求严格控制,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时,坍落度的增加应通过调整砂率和掺用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解决。严禁在现场随意加水,以增大坍落度并应控制在10——14cm为宜。确保混凝土振动后里实外光,强度合格。当水泥用量与坍落度(相对应的水灰比)发生矛盾时,应适当增大坍落度指标,调整水灰比,并与外加剂相匹配。不用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大体积混凝土不可能是优质的。

3.设计步骤

按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4. 施工准备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除按一般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的物质准备、机具准备、技术准备和现场准备外,应根据其施工的特殊性,做好附属材料和辅助设备的准备工作,如冰、冰水箱(池)、真空吸水设备、水泵、测温设备等。尤其要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其编制的原则和主要内容如下:

4.1编制的原则

4.1.1 在保证结构整体性的原则下,采用分层分块浇筑时,尽量减少浇筑块在硬化过程中的内外约束,分层的时间间隔做到既有利于散热,又考虑到底层对上层的约束。

4.1.2 控制内外温差,加强养护,防止产生贯通裂缝和其它有害裂缝。

4.2 编制的主要内容

4.2.1 根据减少约束的要求,确定分层分块的尺寸及层间、块间的结合措施。

4.2.2通过热工计算,确定混凝土入模温度以及对材料加热或降温的措施。

4.2.3 确定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的方案。

4.2.4 制订混凝土的保温方案。

4.2.5 明确对混凝土的测温方案。

4.2.6 有关保证工程质量、方案。

5.施工方案

5.1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一般宜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即最高气温≤30ºC时为宜。气温大于30ºC时,应周密分析和计算温度(包括收缩)应力,并采取相应的降低温差和减少温度应力的措施。

5.2混凝土的配制,应严格掌握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其重量允许误差为:水泥、外掺合料+2%;
粗、细骨料+3%;
水、外加剂溶液+2%。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内起到卸料止,一般应不少于1.5~2min。雨季施工期间,应勤测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并随时调整用水量和粗细骨料用量。

5.3搅拌后的混凝土,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入模浇筑。在运送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灰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如发生离析现象,必须进行人工二次拌合后方可入模。

5.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应根据整体连续浇筑的要求,结合结构物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条件(垂直与水平运输能力)等具体情况,选择如下三种方法:

5.4.1全面分层法。在整个结构内,采取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做到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开始浇筑第二层时,已施工的第一层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这种方案适合用于结构物的平面尺寸不太大的工程,施工时宜从短边开始推进;
也可分为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筑。

5.4.2分段分层(分块分层)。适用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施工时混凝土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到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

5.4.3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3倍。施工时将混凝土由底部一次浇筑到顶,让混凝土自然地流淌,形成一定的斜面。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此时向前推进的浇筑混凝土摊铺坡度应小于1:3,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施工质量。这种方案很适应混凝土泵送工艺,可免除混凝土输送管的反复拆装。

5.5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最好选择在春秋季节施工,以降低入模温度。如果在夏季施工,最好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入模温度,再者浇筑混凝土时最好不要让混凝土在太阳下直接暴晒。施工过程中可在砂石堆场、运输设备上搭设简易的遮阳装置或覆盖草簾等隔热材料,同时应对碎石洒水降温,保证水泥库通风良好,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拌制混凝土,也可将自来水预先放入地下储水池中降温。以上措施可以组合采用,使入模温度控制在25℃以下。

5.6控制混凝土下料高度。混凝土自高处自由下落高度超过2m时,应沿串筒、溜槽、溜管等下落,以保证混凝土不致发生离析现象。漏斗和串筒的布置应根据浇筑面积、浇筑速度和摊平混凝土堆的能力而定,其间距不得大于3m,布置方式为交错式或行列式。

5.7当基础底板厚度超过1.3m时,应采取分层浇筑,分层厚度宜为0.6-1.0m对于大块地板在平面上应分成若干块施工,以减少收缩和温度应力,有利于控制裂缝一般分块最大尺寸宜为30m左右。

5.8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混凝土发生泌水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水泥品种、加水量、砂率、振动等情况有关,混凝土中加水量过多,结构物厚度较大以及过分振捣等都易混凝土表面形成泌水层。这种混凝土在硬化后表面酥软,脱皮起砂,强度较低;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来说,由于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上下层施工的间隔时间可能较久,虽然要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之前,因此分层之间更易产生泌水层;
这对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结构的整体性都是非常有害的。

解决的办法一般可以在结构物四周侧模底部开设排水孔,使其多余水分从孔中自然排走,然后汇集到集水井中,再用水泵抽出基坑中的水。在混凝土下料时,应使中间的混凝土高于四周的混凝土。经过振捣后,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侧模预留孔中排走。

5.9施工缝的处理。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其底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可以通过同等条件下养护的试块试验决定);
在底层混凝土的表面,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或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
在浇筑前,施工缝处应宜铺10——15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应细致捣实,是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5.10加强易裂部位控制。在混凝土易裂部位埋设应力应变传感片,直接测试拉应力,以便对易裂部位采取适宜的控制措施,调节养护条件,保证温度梯度,确保混凝土不裂缝。在基础面筋上加设钢丝网片或小直径钢筋网,以提高混凝土便面抗裂性。

5.11混凝土表面处理。大体积混凝土中,表面水泥砂浆比较厚,在混凝土浇筑后要认真处理,一般可在初凝前1—2小时,先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
在初凝前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并用木抹子打磨压实,以闭合收缩裂缝,约12-14h后,才可覆盖湿草袋等物养护。

5.12加强混凝土的测温工作。为可以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温升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应在大体积混凝土内埋设若干个测温点,测量混凝土中心的最高温升,和混凝土表面下100mm处表面温度,等1-5d每2h测温一次,第6天后,每4h测温一次,测致温度稳定为止。

5.13混凝土应采取机械振捣。振捣棒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振动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20-30s为宜,但还应适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准。分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振捣时要防止振动模板,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每振捣完一段,应随机用铁锹摊平拍实。

5.14为了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内外约束,浇筑前宜在底板设置滑移层。为了减少分块间后浇缝处钢筋的连接约束,应将钢筋的连接设置在后浇缝处(在设计允许的前提下)。设置滑移层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5.14.1在基层设置沥青油毡层或其它类似做法

5.14.2利用防水层上的保护层在其早期强度较低时,浇筑底板大体积混凝土;

5.14.3在岩基等基层上铺设250㎜厚级配砂石层,作为缓冲层。

6.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6.1养护时间:为了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具体要求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大坝水泥、矿渣大坝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21天。

6.2养护方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分降温法和保温法两种。降温法,即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用蓄水、洒水或喷水养护;
保温法是在混凝土成型后,使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如塑料薄膜、草袋等)及薄膜养生液养护,可视具体条件选用。

夏季施工时,砼一般可使用草袋覆盖、洒水、喷水养护或喷刷养生液养护。

冬期施工时,由于环境气温较低,一般可利用保温材料以提高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和四周温度,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另外亦可使用薄膜养生液、塑料薄膜等封闭料,来封闭混凝土中多余拌合水,以实现混凝土的自养护。但应选用低温下成膜性能好的养生液。养生液要求涂刷均匀,最好能互相垂直地涂刷两道,或用农用喷雾器进行喷涂。

7.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

为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升温和降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材料在各种条件下的湿度影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控制。

7.1测温点的布置。必须内有代表性和可比性。沿浇筑的高度,应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垂直测点间距一般为500~800㎜;
平面则应布置在边缘与中间,平面测点间距一般为2.5~5m。当使用热电偶温度计时,其插入深度可按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不小于热电偶外径的6~10倍,则测温点的布置,距边角的表面应大于50㎜。采用预留测温孔洞方法测温时,一个测温孔只能反映一个点数据。不应采取通过沿孔洞高度变动温度计的方法来测竖孔中不同高度位置的温度。

7.2测温制度。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2~4h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8h测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所有测温孔均应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测温工作应由经过培训、责任心强的专人进行。测温记录,应交技术负责人阅签,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和质量的控制依据。

在测温过程中,当发现温度差超过25ºC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延缓拆除保温材料,以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差应力和裂缝。

三.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升温和随之而来的降温过程中,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

1.内外温差

混凝土内部热量积聚不宜散发,外部则散热较快。无论在升温或降温的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总低于内部温度。即使在硬化后期水化热散尽,结构温度已接近周围气温,这时若受到寒潮侵袭,气温骤降,结构表面急冷,仍会产生内外温差。这种温差造成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就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又称内约束力),当温差大到一定程度,表面的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收缩作用

温升造成热胀,降温产生冷缩。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因其处于流动状态或只有很低的强度,水化热造成的热胀受到很小的约束,而混凝土硬化后发生收缩(此时还有干缩),将受到地基强大的约束,产生很大的外约束力。这种约束在基础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此时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在基础内部产生裂缝。

表面裂缝与内部裂缝叠加起来,形成了贯穿裂缝,造成严重危害。而混凝土是含有多结构的非匀质体,要想其中不出现任何裂缝是不可能的,但必须防止影响结构正常使用的有害裂缝出现,即将裂缝控制在规定允许的范围之内。而如何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呢?这必须要知道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因素。

四、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在施工阶段,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膨胀与收缩,而产生裂缝,对于在施工阶段所产生温度裂缝,使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混凝土由于内部温差而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物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应阻止这种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即会出现裂缝。影响这种裂缝产生的因素主要有:

1.水泥水化热

水泥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中的主要温度因素。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产生大

量的热量,每克水泥放出的热量达到502.42J/g,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一般断面较厚,水泥发出的热量聚集在结构物内部不易散失。实测表明,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为20-30℃,甚至更高,而它在1~3天内放出的热量是总热量的一半。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发生在浇筑后3~5天内,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温度应力与温度成正比。而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与混凝土及水泥用量有关,即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缝的可能性也越大,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内外的约束力时,就会产生裂缝。

2.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混凝土内部温度是由于水泥水化热的绝对温度、浇筑温度和混凝土的散热温度三者叠加。其中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直接的联系,外界气温越高,浇筑温度也越高。当温度下降较快,会大大增加外层与内部的温度梯度,从而产生温差和温度应力,这对混凝土是极为不利的。

3.混凝土结构的约束

基础工程中大体积钢筋混凝土与地基浇筑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受下部地基的限制,因而产生外部约束力。混凝土在早期温度上升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小,徐变和应力松弛度大,因而压应力较小,但当温度下降时,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若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会产生垂直裂缝。混凝土内部由于水泥水化热而形成中心温度高,热膨胀大,而在中心产生压应力,在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钢筋的约束作用时同样会产生裂缝。

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混凝土中80%的水分要蒸发,约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需的。由于多余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干缩),这种收缩变形不受约束条件的影响。若有约束,即可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并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加发展。如果混凝土收缩后在处于水饱和状态,还可恢复膨胀,几乎达到原来的体积。干湿交替将引起混凝土体积的交替变化,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是很不利的。

五、防止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

1. 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并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从实践经验看,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m3是可以防止裂缝出现的。

2. 控制石子、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和3%。

3. 根据施工季节的不同,可分别采用降温法和保温法施工。夏季主要用降温法施工,即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入冰水,一般温度可控制在5-10ºC,在浇筑混凝土后采用冰水养护降温,但要注意水温和混凝土温度之差不超过20ºC,或采用覆盖材料养护。冬季可以采用保温法施工,利用保温模板和保温材料防止冷空气侵袭,以达到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的目的。

4. 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混凝土。分层振捣密实以使混凝土的水化热能尽快散失。还可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使上下两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良好。也可采用在下层混凝土面上预留沟槽,以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连接。

5. 作好测温工作,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以使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25ºC。

6. 在混凝土中掺加少量磨细的粉煤灰和减水剂,以减少水泥用量。也可掺加缓凝剂,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

7. 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8. 改善约束条件。根据工程特点,可以采取某些措施,降低外约束力。例如在大体积混凝土下设置滑动的垫层,通常作法是在垫层混凝土上,先铺一层低强度水泥砂浆,以降低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约束力。为了防止护坡桩对混凝土的约束力,还可在大体积混凝土四周与护坡桩之间砌筑隔离墙,既作为模板,又减小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外约束力。

9. 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约束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10. 当分层浇筑时,为了保证每个浇筑层上下均有温度筋,可建议设计者将温度筋作适当调整。温度筋宜细密,一般用Ø8钢筋,间距15㎝,双向布筋,这样可以增强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力争在浇筑下层混凝土后进行,这样便于混凝土的保温覆盖和保持钢筋的整洁。对于一次绑扎成形的钢筋网架,混凝土下料高度过大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离析。

11. 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毛石。这样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同时毛石还可吸收混凝土中一定的水化热,这是防止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良好措施。

六、小结

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材料、设计、施工和维护四个方面加以综合解决。设计方面,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配合成熟的技术措施,抗放兼施,以抗为主,在理论上提出可行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控制措施,在实践操作中采用切实可行的技术,在经济上合理节约;
材料的配置和施工组织方面,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确保大体积砼的质量,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规程操作,不断改进操作工艺,加强养护,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进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津明.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赵志缙,赵帆.高层建筑施工(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三】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建筑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大型冶金总承包工程风险管理的探析》

论文关键词:大型冶金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

一、冶金总承包工程的基本特点

冶金工程项目与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相比较,具有工艺流程复杂,参与专业多,投资大,工期紧,安装量大,施工工艺专业化高等特点。冶金工程,其设计占主导地位的程度高,采用总承包方式有利于工程的一体化管理。

二、冶金总承包工程所面临的风险

工程项目风险,它是指工程项目在设计、采购、施工和竣工验收各阶段可能遭到的风险,可定义为:在工程项目目标规定的条件下,该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它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不确定型、可变性、相对性(主体相对和大小相对)、阶段性等特性。工程总承包项目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所以,总承包工程所面临的风险具有项目风险的所有特性。冶金总承包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外风险

(3)经济风险:冶金新建项目的所在地一般环境较差,包括硬件环境(如交通、电力供应、通讯条件)和软件环境(如地方政府对工程的建设态度)。冶金项目的工期较长,可能面临原材料如钢材价格的不正常大幅上涨等。也可能面临通货膨胀幅度过大所引起的其他变化。

2工程项目内风险

(1)技术风险:因技术条件的不确定而引起可能的损失或工程项目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工程方案的选择,工程设计,工程采购、工程施工及开车等过程中。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可靠;预测结果不准确。设计阶段,设计内容不全,设计存在缺陷、错误或遗漏;规范、标准选择不当;未考虑设备制造或施工的可能性等。

(2)非技术风险:是指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等非技术条件的不确定所引起工程目标不可能实现的可能性。如在项目组织管理方面,缺乏项目管理能力;组织不适当,关键岗位人员变换;目标不适当,控制能力差;不适当的项目策划或安排;没有有效的项目沟通程序等。进度管理方面,因管理不力,造成设计的图纸滞后,施工安排不当,缺乏劳动力或劳动效率底下等等。费用控制方面,如工期延误、不适当的工程变更,不适当的工程款支付;不适当采购策略等等,都可能使工程置于风险之中。

三、风险应对的方法

冶金总承包项目的风险来源广,风险因素多。识别风险需抓住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加强合同管理,系统分析相关各方的利益和风险。合同是项目实施的第一依据,在合同管理时要充分考虑其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冶金总承包项目涉及的范围广,一个联合企业的总承包,会包括铁钢轧多个系统及其相关的水处理系统,除尘系统等公辅设施,工期长,专业性强,可能签订的分包合同有上百个,涉及分包单位几十家,如何有针对性的在合同中争取自己正当利益,转移相关风险至关重要。如一些项目外的风险,和业主有密切的关系,在合同中应尽量的转移给业主或共担,加强项目的风险控制能力。

2加强技术风险管理。技术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通过加强管理和沟通协调是可以避免或降低的。对于设计与采购、施工之间的协调是总承包中很易发生问题的地方,一旦发生问题,势必给工程的进度和费用造成损失。一般的设计认为,发了图纸即完成任务,其实在管理中,把设计的任务后延,加强与采购和施工的衔接,可以避免风险的出现。

四、小结

参考文献:

[1]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中国工程咨询协会,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卢达溶:工业系统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冶金总承包项目管理。

《试论国际工程承包工程中的管理及对策思考》

论文关键词:印度工程承包问题解决对策管理

论文摘要:印度已成为我国在亚洲最大的对外工程承包市场,本文结合印度工程的特点和我国承包企业在印度的现状及问题,从进入印度市场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一、印度项目的主要特点

(一)工程项目承包额增长迅速

同样作为亚洲两个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和印度这两大济体的经济交往密切。我国企业瞄准了印度开放的广阔的市场前景,进军印度工程项目承包行业。我国对印度的工程承包额近几年呈现了攀升的状态,2007年到2009年我国对印度承包工程的数额分别为193955万美元、420856万美元、579396万美元。

(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主

印度的项目建筑领域主要集中在道路建设、桥梁、电厂和港口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正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原因,制约了印度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印度政府的发展计划中,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而且印度对以上领域的建设投资额和外商所持股份比例上限也有所放宽。

(三)印度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印度本国的建设企业的能力较弱并且资金不足,因此,印度政府为吸引外资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外资进入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在招标时,不需要外资企业在本地注册,因此我国企业很容易参与招标。印度的建设项目多采用BOT建设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对于改善印度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状况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印度工程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宏观环境问题

1.项目公司的注册

2.人员进入

3.工程工期长,印度社会不稳定因素

自2010年4月以来,印度通货膨胀现象严重,通货膨胀率通常维持在10%左右,并且印度政府缺少建设的资金,导致贷款利率很高。我国企业想从印度方面融资建设存在费用高、难度大等问题,这就需要我国企业本身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二)企业微观问题

1.资金短缺。大多数中国承包公司都存在着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1],印度的建设资金缺乏,因此在印度常见的BOT、EPC“一揽子”承包模式下对我国承包企业持有资金数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导致我国企业资金数量短缺。

三、管理对策

(一)宏观方面

1.我国与印度的外交。为维护我国海外承包企业的利益,我国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与印度建立友好关系,可以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当发生意外时,可以要求印度对我国劳务人员的保护,对损失进行补偿。

2.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为了使我国的承包企业在国际中发展得更好,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对信誉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提供更多的优惠贷款政策,从而解决其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企业方面

2.培养人才,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的良好发展需要更多的国际工程承包人才,熟悉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能够清楚地知道印度的招投标规范和对合同的有效管理等,初到印度市场,应聘请当地的技术人员,以缓解人才不足的压力。企业需要增强自己的竞争力,采用国际先进施工技术、方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不能把国际工程作为“面子工程”,以更有效地面对其他国家承包企业的竞争。

3.多渠道融资。由于我国企业在印度融资成本高,我国与印度当地的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融资,可以得到相对宽松的融资政策,也能够分散风险。同时,也可以在国内或者印度以外的其他国家进行融资。

4.注重与发包企业的谈判。由于工程项目的工期长,在此期间,印度方面会改变对工期、设计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在谈判期间,我国企业要注重与发包企业的利益博弈,确保我国企业的利益不受到由于变更而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姚聪德.进军印度工程承包市场:机遇、问题及建议[J].时代经贸,2009,(06).

[3]赵富田.浅谈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施工索赔[J].应用技术,2009,(05).

论文关键词:污水治理安全生产管理安全隐患技术措施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为加强项目的安全管理,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对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组织、监督、检查;项目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包括: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安全员、各专业组长等。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长负责。按照本单位安全生产规定要求,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做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本项目在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编制实施性安全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安全。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

二、项目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和安全技术措施

1、保护工程附近建筑物和财产的安全

2、在挖方及拆除作业时,采取支撑、沉陷位移监测、加密支护等防护措施,以防塌方造成对附近建筑物和财产的损害。

3、作业时间超过半小时、一个月以下,在机动车或非机动车上的养护维修施工应按照有关规定,施工采用半通透式围栏进行连续围蔽,设置明显的交通警示牌及导向标志,路口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夜间张挂警示红灯。

4、如遇交通流量高峰,做好协助交警疏导交通的工作。

5、如遇紧急抢险抢修,必须在出现险情的现场设立抢险警示标志,并按要求进行现场围闭,并做好行人、行车的疏导、劝解工作。

6、遇到特殊气候条件影响时,应做好防台风、防洪工作,制定完整的防备措施计划,并在三防机构统一指挥下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7、管理人员一律佩证上岗,佩证内容有姓名、职务和本人相片,安全员的佩证为红色以示醒目。

8、建立安全小组,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克服不安全因素和隐患。所有安全措施中使用的标志牌包括:警告与危险标志、安全与控制标志、指路标志与标准的道路标志。所有的标志的尺寸、颜色、文字与架设地点,均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篇四】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建筑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材料是形成建筑主体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在建筑经营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工程的造价具有很大的影响。合理确定材料的进场时间与采购数量是控制材料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有效措施;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材料成本;批量采购;管理;效益

材料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任何工程都将无法建设。正确处理材料的批量采购与建设成本的匹配关系,是建筑行业要优先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建筑材料的核算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材料是指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备用件,包装材料,燃料等。材料科目按照其流动性排列在资产的前列,仅从它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排列顺序,就能够看出它的重要程度。它既是流动资产,也属于存货的种类,它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材料所包含的经济价值,可随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而流动,并带来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二是材料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伴随着生产经营活动而改变自身的形态,且改变其本身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势必影响到 。利润企业最终的.

建筑材料,是形成建筑成果的实体;是构成建设成本的主体;是形成建筑产品的主力;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性极强且可随时变现,如果不能正确的核算与管理,不但会造成资金运用效率的降低,而且会加大会计账目记录与市场价格的偏差,导致会计信息错误和失真。材料的积压,不仅会加大资金的占用,而且可能导致材料的损失与毁损,并会因新产品的出现而“退役”。所以加强材料的核算与管理,无论是对施工企业,还是对建设单位,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材料应按品种的不同分类采购和管理

材料的品种繁多,取得的渠道各不相同,各部门的管理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算,也可以按历史成本入账。作为建筑行业的材料价格,一般是在当地建设管理部门按期公布的“建筑材料信息价”的具体指导下,分阶段按实际采购成本核算。材料的收发、账簿的记录,均采用实际成本法。

随着高科技成果在建筑行业的不断转化,新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老材料因功能单调而显得落后,因不适应新的规范要求被限制使用;由于建筑施工的方法不断地向机械化、工业化发展,使以前的原材料进场,变成了现在的半成品采购;由原来的现场作坊,变成了现代的工厂化操作。这不仅给材料的采购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也向成本核算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是采购原材料现场加工,还是购买半成品直接安装??何种方案才能更有利于施工的进行?施工成本以何种方式采购才能降低

这需要管理会计对多种方案的成本,进行具体分析、比较后,作出最优方案的选择。

三、建筑材料分类管理的基本方法

1制定和测算定额,指标性限额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各种材料消耗的定额管理,首先,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备客观、公正的态度,要有科学的依据,不得胡编乱造。其次,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有严肃性、权威性,要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认真分析、仔细测算,不得以个别人的意图或暗示作为技术依据。再次,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建立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应符合先进合理的科学水平。最后,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有通用性,应遵循普遍经验适应于个案的原则,不得从个案、特例推向工程的全面。定额制定以后,则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随意更改。

按照经济权重的大小,分类进行管理。将建筑材料划分为A、B、C三类,分品种重点管理A,分类别一般控制B,按总额灵活掌握。按照建筑材料的经济权重的大小进行重点、一般和灵活的管理方式,即能达到重点控制、总体把握的目的;又能使建筑材料采购工作,抓大放小,管理灵活。A类材料:金额较大,但品种数量较少,如电梯、水泵,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值却相当大,对建筑成本有一定的影响。B类材料:单价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大,如钢筋、水泥,单位价值虽小,但品种数量比较多,总体数额极大,对建筑成本起着决定性的影响。C类材料:品种繁多,用量较少且单位价值很小,如铁钉、木屑等,品种非常零乱,所占金额较小,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而品种数量较,类材料由于单体价值较大,A不能构成明显的影响。因此.

少,较易控制;B类材料金额相对较小,品种数量很多,其总价值很高,应重点管理;C类材料品种数量繁多,但金额却很小,用量很少,对此只要把握一个总金额也就达到目的。

四、材料的采购不能简单地价格比较

建筑材料的价格是制约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但是材料的采购并不是简单地进行价格上的比较。材料质量不同,品牌不同,其价格的内含不同;事后服务的态度不同,质量保证的体系不同,也就是价格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不同;市场的认同程度不同,供求关系不同,需求的季节不同,材料的价格也会不同。因此材料的价格确定,不应简单地以高低为标准,要注重质和量的辨证关系。耐久质优的产品、信誉较高的产品、质量确保的产品,不能因为价格稍高而被杜绝,它虽然是提升成本的因素,但是它同时也会给建筑工程带来“质”的飞跃。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就是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价值。

五、材料的采购不宜盲目地招标

材料的采购当然要注意合法的途径,目前比较流行的采购招标是合法的形式,但是它不是材料采购的唯一形式。建筑材料的采购招标,可以发挥需方市场的优势,让供货商前来应标,通过竞争体现价格优先。正确、公平的招标采购,的确能够降低建筑材料的价格,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果对材料的品牌、质量和价格不做充分的了解,如果对供货渠极易给投标,如果对前期的招标工作准备不够细致,道和环节不进行控制.

人留下投机的空隙,不但不能降低材料的采购价格,并且会给中标后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带来被动的局面,甚至给以后的工作造成制约。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招标,购买价值一元钱的材料,显然不需要进行招标;独一无二的材料,招标也不能解决降低价格的问题;市场紧缺的材料,供货单位也不需要采取应标的销售形式。材料的采购招标也会给招标单位带来不利的局面,发布招标文件就是暴露购买的目的,就是把自己需要材料的秘密告诉对方;信息发布的有效范围和招标内容的公开程度是有局限的,不一定所有的供货厂家都能够及时看到,也不能够事先知道投标者是否采取“联保”的串标方式,招标的可信度一旦失去控制,也就意味着中标的价格不再可靠。

六、最佳经济批量的选择与管理

一项工程的建设,耗资上亿元,长达几年。如果能够随时购入所需要的材料,就不需要原材料的储存,就可减少财务费用,就能盘活建设资金,也就能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很难使所有建筑材料都能够达到随时使用随时购买的目的,况且大部分材料要经过检测合格后才允许使用,即使是市场供应量充足的材料,也会因为供货地点的远近,运输途中可能出现故障或问题,给工程的顺利进行带来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建设过程中的停工待料而延长工期。为了保证工程的建设能够Ⅲ页利地进行,材料的分批采购、计划性地储存也是非常必要的。从材料促销的方式对采购成本的影响考虑,零星采购,材料的价格较高,批量采购,可,从材料管理费用对材料综合成本的影响考虑;能会得到供货单位的优惠.

过多的材料库存,会占用较多的采购资金,会增加仓储管理,会增加费用开支。

材料采购占用的资金是要付出经济代价的,材料积压越多,占用的资金越多,财务费用也越多。建筑材料的采购与管理,不但要处理好材料的批量采购与材料实际成本的辨证关系,而且要使材料的综合成本与资金使用效益更加匹配。最佳的经济批量,能给建设资金的使用带来最高的经济效益,决定最终的建筑工程成本,影响着最终的建设成果和利润。

建筑材料的采购和管理费用,是建筑工程的直接费用,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造价。完善材料采购和管理费用的控制体系,加强和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探索和寻找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的最佳方法,正确处理材料的批量采购与建筑成本的匹配关系,合理运用成本一效益分析的财务管理工具,就能够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最终目的。

【篇五】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一:项目管理论文范文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
每项工程都是有一定风险的,虽然我们无法预知风险,然而这个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也是每个施工企业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建设工程的风 险管理的相关问题,文章是一篇项目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耍 本文先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定义出发,明确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内和外延, 其次针对笔者在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 风险,最后对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进行阐述。
论文关键词工程风险,风险管理,建设工程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槪述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定义
风险管理,即对潜在的各类意外和损失进行识别、预估,从而结合相应的情形釆取应 对措施,也就是尽可能做到事前防范,或者在客观上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找到卓有成效的弥 补办法,从而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几率或有惊无险化险为夷。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立项、 分析和实施的整个过程都可能碰到不能预知的内外部的各类干扰因素,这些干扰因素大家 称为工程风险。建设工程项目的立项是立项人员以现实的技术、管理和组织为基础,结合 未來的情形如政治、社会、经济、口然等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进而作出预判,前述因素 随时可能发生改变,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虽然人们期望的是在立项的研讨、分析和研究 的过程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详细而全方位的预期,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效果。现实往往 差强人意,而由丁•情况的多变性、随机性以及人们的有限理性,一般是达不到骐括所有的 项目风险的,因此项目风险的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就凸显出來了,这也是本文要达到的核心 目的一一通过项目风险的过程管理,将风险控制到尽可能最小的范围,这不仅是一种技术 性的变革,更是思维的革新。
二项目风险的特征及识别
1.项目风险的特征
1客观存在性。大家都清楚项目风险是伴随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因为导致项目风
险的各类风险的因素客观存在的缘故,一旦导致风险的各种因素达到触发点,风险便会产 生。虽然人们都希望能够有效控制甚至杜绝风险的发生,然而完全要达到消灭项目风险是 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在某种程度下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发生的条件和儿率进行改善,从而 降低损失。
2 偶发性与规律性并存。某一风险的发生,都是各种条件和不确定因素相互作用的综 合结果,是一种随机性很强的现象风险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个别风险事件的发 生也许是杂乱无章,亳无规律可寻,但根据统计学原理,如果对大量风险事件资料的统计
分析与研究,会很惊奇发现风险的发生也是有章可循,当然前提是研究的样本足够
大。只 有掌握风险发生的规律性,我们才能对项目风险进行人为的掌控,不至于在亳无准备的情 况下面对突发状况时束手无策,也就是说只有在掌握风险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开展风险管理 才是科学的风险管理。
3多样性。作为大型项目的建设工程,它有实施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困广、涉及
的风险因素数量和种类繁多等特点,因此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需要应对各种名目繁多的风 险,这一现象也更加剧了风险管理的复杂性,但是也提醒风险管理者在指定风险管理策略 的同时必须全面的检索风险点,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得有任何的懈怠,一旦遗漏风险 点带來的损失可能是致命的。
2.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管理,最先也是最首要的口然是风险识别,也就是一种发现与识别项目风险 体系的过程。基于工程项目的特征,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1从结构角度,即将项目从结构角度进行拆分,不同的结构模块的特征和风险点也会
不同,相应的应对措施也会有所差异。
2时间角度,即按照项目建设的阶段首先进行分解,由于工程不同阶段会产生各异的
项目风险,遵从一般项目进度,时间轴的方式可分为:项目实施阶段一一项目计划与设计、 项目采购、项目施工、试生产及完工验收,项目使用阶段一一保修期。
3目标角度,也即将项目从目标角度进行分析,考察可能影响项目质量、费用、进度
的因素,例如安全目标实现的风险的可能性。
4因素角度,也就是说按项目风险因素的种类进行分类考察。风险分解过程如果仅仅
使用某一种方法显然无法达到目的,而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配套其他方法综合分析。其中因 素维可以分为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有:施工技术、生产工艺等;非技术风险 有:政治及法律风险、自然环境等。
5环境角度,即将项目置丁•具体的环境中,随后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解,环境乂
可以分为口然环境和非口然环境,前者指的是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而后者 则指的是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
风险识别必须达到确认项目风险是否存在以及风险性质如何的目的,明确风险如何产 生的,将会产生什么后果,然后提出一个相应的风险管理程序。可以说,任何项目,从目 标的角度,角度和时间因素的角度检索项目风险,应当是全面而有效的,从而轻易识别出 项目的风险点所在,随即建立相应项目风险单,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小型的项目也许 使用一种方式便己足够,而对一个大型工程项目则需要这些方式的综合运用。
二、项目风险的分类
关于项目风险的分析策略,笔者已在上文中进行了阐述。换种角度,以风险承担的主 体为分类方式,可以分为业主风险和承包商风险,详述之,业主需要承担的风险主耍如下: 1投资
风险、2社会政治风险、3经济风险、4管理风险、5 口然风险、6组织风险。事实 上,在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各种干扰因素有很多,远不止前面所列举的常见风险,业 主承担的风险很大,在《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中还有更多详细的规定。
然后是承包商风险,承包商应承担项目的风险也指该项目除了为风险比所有风险的所 有者以外的规定,并在他的承诺不同阶段的具体风险是不同的。第一,投标决策阶段的风 险:1信息不对称与失误风险、2保标与买标风险、3中介与代理带给承包商的风险、4报 价失误风险;第二,签约履约阶段的风险;1工程管理风险、2业主履约能力风险、3成本管 理风险、4物资管理风险、5分包或转包风险;第三,竣工验收与交付阶段,许多缺乏经验 的承包商往往会忽略这个阶段的风险,其实,在这个阶段有很多风险,这主要体现在工程 竣工验收的条件,竣工验收信息管理,信用的几个方面,也包括债务处理。
总之,建设项目中,有可能遇到很多风险,这使得风险管理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当 你想学习应对风险综合考虑,采取线的时候,唯一的办法进行风险控制一种有效的方法來 处理,以减少损失。
三、应对策略
本文首先已经对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识别以及风险种类进行了简单的 介绍,接下來需要项目风险进行分析排序和量化评价、从而实现风险的归类管理,并进一 步提出实务中常用的风险管理应对控制策略。目前采取的风险控制系统,其包括所有以减 少或甚至消除该项目的可能性,以及潜在损失的风险的措施。阐述了各种对策,适用条件 的以下特性,以获得对特定风险管理策略的最佳结构。
一风险回避
风险管理人员采取一定的方式风险的中断源,它不会发生或不再发展,为了避免可能 发生的潜在损失。采用这种风险应对策略,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是最佳的理想状态, 但有时候也需要面对为避免更大的损失而不得不接受较小的损失问题。
二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是通过一套风险控制计划的实施,将减少项目风险和目标的不利影响降到最 低的风险。这是另一种风险管理的路径,釆用损失控制策略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要注意 以下儿点:首先要基于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得出的准确而详尽的风险评估,其次要注重成本 与收益的平衡,挑选出性价比最高的策略,最后损失控制要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 控制等几个环节制定详细而周全的损失控制体系,相应的,具体的建设工程,应由预防计 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三部分组成。
三风险口留
也被称为独立承担损失所导致的风险。一般分为主动和被动保留的保留,也被称为计 划内和计划外的风险口留风险口留。所不同的是它是否有计划,有意识,有计划,主动选
择,前者
是应对风险通过后,主要伤害进行了认真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策略并不严重, 可以用來应付准确的预测损失风险措施。而后者却是由于风险管理人员进行风险识别时的 遗漏或对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得出的错误判断或采取措施等造成的,是无奈的接受之举。

这一类型的风险口留在工程建设的表现如下:1建设资金的來源与业主利益无关,目前国 内一些工程项目由丁-是政府提供建设资金,因此缺乏计划风险口留的意识和动力。2风险 管理决策与实施存在时间差,往往在决策和实施会耗费大量的不必要时间。3不能正确的
认识项目风险的评价结果的价值。4风险识别过程的失误,使得风险管理者没有认识到项
目风险的存在。此外,有时即使风险管理者成功地识别项目风险,但时间延迟决策,或决 策与执行之间的差异,从而导致了风险,一旦该项目己成为事实上的非计划往往因为风险 自留。
对建设工程來说,风险口留不会改变风险的性质,含义是它不改变风险发生的概率和 造成损失的严重性,这种风险的对策使用率高,但它应该是可以减少错误的风险识别和风 险评估,并积极开展预防,风险对策,以避免被动承接重大项目的风险。
四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一个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广泛使用的一种对策,按风险管理学 中的风险分担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保险转移。在建项目,也被称为工程保险,保险业现在很发达,建造业主或承包商
投保人往往通过购买保险來选择项目,项目风险包括第三者责任险到保险公司,从而确保 他们不会蒙受巨大损失。是不是适用法律的覆盖范围禁止这种做法。
2非保险合同转移方式。非保险转移的媒介通常是协议,因此为了规避履约过程中理
解上的分歧导致的转嫁失败,就需要认真推敲合同条款或利用示范文本以降低理解与使用 的困难。这一事务通常有公司的法务或者企业的法律顾问承担,因此领导层要有意识的构 建风险防范的法律队伍,不管是以法务部或者外聘的形式。
这两种风险转移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项目风险,但前者牺牲支出的保费,这将增 加合同价格。
四、结语
综上,在技术方面,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有较高的要求,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结合总 体目标有望达到通过流程为导向,以部门为基础的决策,全面而系统的工程,以识别和权 衡潜在风险领域需要的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以系统性的眼光解决处理风险点。也就是说 风险管理需要采取整体的思路和步骤,制定出可实施性高且建设工程总体目标相一致的风 险对策。
项目管理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施工技术》创刊于1971年,是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建筑施工行业惟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由建设部主管,亚 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联合主办。主要介绍国内工程建设施工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法规,重大技术成就,传播 建筑领域采用的新体系、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新设备和施工管理经验,以
及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
及其发展动态。
二: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探究
1招投标阶段的匚程造价管理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越來越多的资金用丁•建筑工程领域,近年來的建筑施工企业 数量呈现了一个比较快的增长,而招投标机制的有效实施,给建筑工程企业带來了严峻的 市场竞争压力。为了使工程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的空间,就需要施工企业做好 招投标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
1. 1推选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方式,提高企业在招标过程中的行业竞争力
为了做好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推选工程量清单方式进行招投标,在工程 量清单招投标方式中,需要由招标企业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根据工程量清单进行口主 报价。这种方式在现代的建筑工程招投标方式中己经彼普遍应用,并取得了较优的应用成 果。在投标报价时,投标单位应该根据匸程量清单针对市场和企业的施工优势进行合理设 计,并在保证施工企业盈利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价格,提高在工程招标中中标的机会。工程 量清单招投标方式能够有效体现投标企业的技术、管理和报价水半,并XI使投标企业在投 标过程中针对工程项目特点更好的发挥口己的企业优势,提高企业在建筑匸程招投标过程 中的竞争力。
1.2选择合适的承包方式,保证盈利最大化
招投标过程中,正确的承包方式是保证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盈利的前提,目前应 用丁我国建筑工程的承包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总价包干、按实结算等。由于卖方效应导致 招标企业在进行承包方式设计时往往都会以业主企业的利益为基础进行考虑,如果在招投 标过程中随着招标单位的思路选择承包方式,极有可能降低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的 利润。我们在进行承包方式的选择时要根据工程项目的难度进行合理选择,如果业主单位 在招投标过程中提供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不完善,并过分强调“按实结算”或“总价包 干”,那么极有可能是为了将工程风险转嫁给施工单位,一旦施工单位在承包方式选择时 不能认清工程项目的施工风险,施工企业在该工程项目中的利润就会受到威胁。因此我们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要选择有利「施工单位获得利润的承包方式,并签订严密的承包合同, 同时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才能避免匚程建设中甲方和乙方的纠纷,并保证施工企业的 效益。
1.3选择适合的合同形式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三大类,总价合同价格 是按照投标单位报价中的总价进行确定,工程量和工程性质都会事先明确,这种合同方式 能够使工程业主单位在评标时选择报价最低的承包商,方便计算。但这种合同在选择时一 定要分析好建筑承包合同标的物的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否则将会给甲乙双方都带來较大 的经济损失风险。单价合同是指准备发包的工程项目的内容和设计都不明确或者工程量可 能有出入时采用的一种合同形式,这种合同形式可以有效避免甲方和乙方承担过大的工程
风险,虽然这种承包方式
给施工单位带來的风险较小,但由于结算程序简单利润会低一些。

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是将工程项目的造价分为直接成本费和承包商工程建设酬金两部分,直 接成本由业主单位报销,工程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条款获得酬金。这种合同会项目风险 完全由业主单位承担,对丁•承包单位基本没有风险,但风险的降低意味着报酬也较低。
2施工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过程是施工企业在施工中经济支出的主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对保证工 程施工单位的利润十分重要。
2. 1合理设计施匸技术方案和人员配备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图纸和现场情况进行严谨的研究,并结合企业的施工经 验、机械设备、施工技术水半以及施工管理水半等进行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和人员配 备,施工方案是工程建设单位进行匸程施工的纲领,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控 制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资金投入,还能够对工期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在合同要求 的工期内完成工程建设。在进行施工技术方案设计时需要将材料和人员以及机械进行综合 设计,并以工程项目建设为核心,以节约成本和实现盈利为最终目的。为了使工程施工设 计方案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施工单位的利润,我们不仅要抓好工程建设的材 料管理,还需要在人员配备和机械台班上进行合理的组织。由于大多数企业对项目的管理 监督机制还不健全,因此我们可以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从管理上入手进而提高全员的经 济意识并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节约成本的管理制度,实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2. 2加强施工现场索赔意识和熟悉索赔程序
建筑工程工期普遍比较长,因此在工程建设中会由于口然、材料、人员、资金等各方 面原因给工程施工带來不可抗的影响,这些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工期并给施匸单位带 來经济损失,工程索赔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工程索赔分为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 两种,工期索赔是指当工程建设由于不可抗因素导致工期需要延长时,施匸方有权利向业 主方提出工期的合理顺延,使施工单位的工期得到补偿,因为工期延长给施工单位带來的 经济损失则可以通过费用索赔來实现。费用索赔涉及的内容很多,我国相关法律和行业法 规规定,A:因发包人原因,造成工程停建、缓建,因甲方供材料、设备、资金、技术资料 等未能按期到达致使施工单位停窝工的,应向甲方进行停窝工损失补偿。B:因变更设计等 原因造成建设项目变化等原因,除非合同另有规定,否则,由此引起的损失应向甲方索赔。

C:施工期间因施工材料、设备价格上涨,人工标准提高等原因造成工程造价提高的,应向 中方索赔。当由于上述情况发生工程索赔时,要求施工单位一定耍做好索赔记录,并整理 好基础资料,并随时以书面资料向施工监理提出索赔意向,进行费用索赔。
3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竣工验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终阶段,工程竣工验收阶段不仅是工程业主单位对 施匚单位的工程建设成果进行考核的重要阶段,还是业主单位对工程施工成果进行考核并
按照合
同对施工单位进行资金结算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单位在工程 项目建设中的获利情况,与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在这一阶段,我们首先要 收集和管理好竣工资料,竣工资料包括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报告、竣工图以及相关的工程签 证等。竣工图的绘制要符合工程实际,如果在工程建设中由丁-工程量变更导致竣工图发生 变化,在重新绘制时需要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工程业主单位共同探讨才能重新绘制。

除此之外还需耍做好工程签证的管理。竣工决算书是由建设单位编制的反映匚程项目实际 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是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结算的重要材料。在工程结算书中施工 单位要实事求是的将工程从筹划到竣工的建筑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匸具费用、 器具购置费用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体现在结算书中,从而为工程结算提供资料。
4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是保证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获利的前提,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中能够获得预期的收益,工程造价管理措施应该贯穿整 个工程项目。为此,我们需要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做好承包方式和合同的选择,还需要在工 程施工过程阶段做好施工设计和工程索赔,工程竣工阶段还耍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工程竣工 材料的准备,整理和提交。主要做好这些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就能够有效保证使建筑施 工企业在合同工期内达到工程设计质量耍求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工程施工企 业的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推荐访问:工程技术 范本 毕业论文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本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