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从翻译目论看英语新闻翻译中隐喻翻译(2022年)

时间:2022-08-15 15:2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从翻译目论看英语新闻翻译中隐喻翻译(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从翻译目论看英语新闻翻译中隐喻翻译(2022年)

从翻译目的论看英语新闻翻译中的隐喻翻译6篇

从翻译目的论看英语新闻翻译中的隐喻翻译篇1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什么样的译文才是好译文?大部分人都认为译文应该准确清楚地表达原文的意思。确实,传统上许多语言学家都认为译文应该从文体以及其他语言学特征上与原文相同。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 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了一种热潮,人们认为应该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对应,即看读者是否能获得和原文一样的心理反应。 
  Nida认为功能对等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 是读者心理反应的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对应。对等不能只局限在文字本身, 他把判断对等与否的大权交给了读者的心理反应[1]。在Nida看来,翻译就是要在目的语中以最自然的方式重现原文中的信息,首先是重现意义,然后是风格。最好的译文读起来应该不像译文。要让原文和译文对等就必须使译文自然,使译文在译文读者心中的反应和原文在原文读者心中的反应相似。 
  Vermeer的目的性理论(skopos theories)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费米尔(VemeerHans J)于1978年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德国的功能翻译派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费米尔(Hans J.Vermeer)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诺德进一步完善了目的论。诺德给翻译下的定义为:“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而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2]诺德以译文的目的为准则,为译文的改译和增删提供了标准。根据目的论,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即一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Nord,2001 )。诺德将翻译的目的分为三种: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目的(如传递信息)以及使用特定的翻译策略或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使用直译以体现源语的语言结构)。通常情况下,“目的 ”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那么目的从何而来呢?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但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他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3]。目的性原则要求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原文和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即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4]。 
  功能派创造性地提出的目的性原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修正了传统的“忠实”标准,扩展了可译性范围,并增加了翻译策略,要求翻译活动必须依据翻译目的,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使得翻译更贴近实际,对广告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译题一:毕业了,我们去哪里舞动人生?

每年都有毕业生,每年就业都难,我们每年也就同一个问题反复思索和探讨。在大学生就业这个高难问题上,社会各界都在努力为这个问题“求解”。目前看,要解开大学生就业这个“解”,难度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也许正因为不好解决,才引起无数人“求解”的思考和探索,这也正是我们发表这篇文章的目的。

参考译文:

Shall we “dance” to work?

Each year sees the frustration of graduates at the door of a tough job market and each year the same speculation and probing. Society strives to work out a “solution” to the “tickler” that has now mounted to a Goldbach Conjecture. However, the very thorny question has attracted people to stream in to offer solutions, for which we provide ours with this article.

对于第一段文字,我想说的主要是翻译风格问题。在网友的译文中,wiseme06的译文努力贴近英语的表达习惯,恰当地使用了英语的从属分句结构,包括as引导的状语从句,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以及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整个译文可以说是目的语导向的,这里的翻译方法接近Christiane Nord所提出的documentary translation,即用译语重建在源语文化条件下源文信息发送者与源文读者的交际活动。但从文本类型来讲,该文本并非单纯的informative文本,同时也部分包含了expressive和appellative的功能。我们可以认为,主体的功能决定了翻译的方法,除非受委托人的指示,必须使用instrumental translation的方法。这里说的有些抽象,解释一下就是说这里并非需要过多考虑原文的形式功能,但翻译时也不能忽略其中的expressive和appellative功能,expressive功能具体表现在隐喻的使用上,而appellative则表现在作者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态度中。虽然如此,翻译最终又必须具有整体观,所以这又给经验型译者提供了良机。下面着重谈一谈其中的几个隐喻所涉及的翻译问题。就隐喻的翻译而言,documentary translation往往不是十分关注对源语喻体的保留,直接译出其含义的比较多。但这正是单一方法的危险性。Wiseme06部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如把“解”翻译成“solution”。原文作者把就业难题最终比作了哥德巴赫猜想,这样原文的比喻主要是用数学概念展开的。注意到这一点,这里的隐喻翻译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我的译文中,我考虑用work out, solution, tickler, thorny question等词汇来串连整个隐喻语义场。至于标题中所谓的“舞动人生”,这个比喻的意象是独立的,在第一段中并没有出现与之呼应的其他说法,可以考虑保留,也可以舍弃。有一个译者做的比较好,把标题译成了where is the next stage after school? 最后补充一下,emilywu73的翻译整体上也挺好的,其中fresh from和hard put to land satisfactory jobs在用词上都很地道。小荔枝lily的翻译用朴实的语言译出来,感觉十分顺畅自然。总之,虽然原文只有一个,但译文却是千差万别的,在克服了基本错误的基础上,译文的优劣则变得难以判断,这时候考虑译文的目的性真的十分必要,简单的否定(或肯定)一个人的译文不是正确的翻译批评方式。

译题二:世界杯“点燃”世博园足球激情

举世瞩目的南非世界杯还未正式开赛,热烈的气氛就已经传播到了千里之外的上海世博园。随着南非世界杯的临近,上海世博园内的足球元素也日益增多。无论是足球明星的蜡像,还是可爱的世界杯吉祥物“扎库米”,这一切都预示着世界杯这一全球的足球盛宴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参考译文:

World Cup “Spark” Soccer Passion in Expo Park

Though resplendent games are yet to kick off, the World Cup fever has gripped the distant Shanghai Expo Park. (借用了wiseme06的一些用词) With soccer elements vibrant in the Park, waxworks of soccer stars and loveable “Zukumis” come on stage to meet the advent of the global soccer gala.

这段文字开头的“举世瞩目”不能简单的翻译成world-renowned,这里的意思是to attract the worldwide attention,有网友注意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世界杯举世瞩目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足球本身源于英国,世界杯可以说是世界上受关注最为广泛的运动,因此这里要不要直译出来,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还有这段文字中两次提到了世界杯的临近,也可以合并掉,在英语中没有必要重复。“千里之外”肯定是虚指,不必直接翻译成thousands of miles,用distant就可以了(周杰伦歌曲《千里之外》还真就翻译成了Thousands of Miles Apart,那个是歌词的翻译,可以另文探讨),或者可以说the World Expo at Shanghai in the Far East,但现在说上海在远东似乎也是画蛇添足了。“足球元素”就是soccer elements,前面有一期点评提到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Chinese elements。最后说一下“足球盛宴”,真可见中国的吃文化特点,我觉得用gala或carnival是可以的,当然feast也不错,也可以指“令人愉快的活动”,感觉程度不太够,开个玩笑,西方人的盛宴也许根本无法和中国的相比,所以还是carnival或gala来得贴切点,本届世界杯中国队再次缺席,看样子我们得少吃点,多踢踢球了。

译题三:“独二代”物质丰富精神孤独随着“

80后”独生子女的成家立业,第二代独生子女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日前,有社会学家称:"第一代独生子女失去了手足之情,到第二代,这种情况雪上加霜,不但没有手足之情,甚至不再有舅舅、姑姑、叔叔、大伯,亲情上的残缺将比第一代更加严重。" 情况真有这么糟糕吗?有家长及相关专家表示,“独一代”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感触很深刻,而且他们年轻、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假如他们能重视孩子的成长教育,那“独二代”的物质和精神都可以很富足。

参考译文:

Second Generation Only Children: Rich or Poor?

(这里不提供译文,可以参考wiseme06和emilywu73的翻译)。

关于80后的译法,我觉得the 1980s generation比post-80s要好。关于某一代人,美国人创造的词汇包括the Lost Generation, the Beat Generation, the Baby Boomers, Me Generation, Generation X, Generation Y以及Next Generation。“代”这个概念原本产生于人类的生命繁衍,在过去一般来说20年左右为一代,但现在中国流行的80后与90后等概念似乎已经超越了这个生物学的定义,更多的具有了西方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的generation gap的含义。当然文化意义的衍生并没有完全排除生物学意义上的区分,所谓“三年一个代沟”的说法毕竟是站不住脚的。从表达的角度上讲,post-这个前缀是多余的,英语中可以直接说the 1980s 或者the "80s,网上也说post-80s的说法仅限中国大陆,也就是说这是个典型的China English词汇。关于“独生子”,在英语中没有特定含义的“独生子”就是one child, only child, single child(kid),但中国独生子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外国人也关注到了这个现象,于是给我们一个词汇,China One。在本段翻译中,几种说法可以交替使用。结合上面对“代”的翻译的讨论,“独二代”可以翻译成 second generation only children。

“成家立业”在这里主要是指成家,因为后面没讨论立业的问题。汉语喜欢四字格,所以有时候会带出很多没有的信息来。“成家立业”就是form families of their own,Emilywu73翻译成了thrived and wived可谓用心良苦,但thrived给人突兀的感觉,就是我谈及的上述原因造成的,用wived来表示娶妻生子,或许还会招致女权主义的抗议。

“进入人们的视野”可以翻译成come into view, come under spotlight, 也可以翻译成come onto the stage。这个问题不大。“手足之情”是指兄弟之间的爱,也包括姊妹之情,英语中有sibling attachment,但太学术了一点,也可以说love between brothers and sisters或者fraternity。“雪上加霜”不用直译,可以借用英语的比较级,译成even worse,也就是所谓的发挥译入语的优势吧。“亲情上的残缺”听起来蛮吓人的,其实就是lack of family ties,现代汉语经常有点像Laurence Sterne那个时代的英语,能煽情的尽量煽情,翻译的时候还是提防些好。最后说一下:“独一代”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感触很深刻,说的是the first generation only children turned parents have experienced the only-child (solitary) life themselves, 这里wiseme06处理的不是很清楚,倒是gina0718发现了这个问题。这可能又跟汉语的表达方式有关,我们说话有时候比较绕弯子,翻译时不妨直说出来。

从翻译目的论看英语新闻翻译中的隐喻翻译篇2

翻译目的论

  卞正东

  (江南大学外语系, 江苏 无锡 214063)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西方翻译理论模式。从西方翻译目的论入手,从作者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两个角度论述了目的论对英汉互译的指导作用。从一些具体的佳译实例和一些翻译失误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译者要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就必须考虑翻译目的因素。

  关键词:目的论;翻译研究;交际翻译

  一、引言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取向受到挑战,反动者摈弃独霸译坛的结构主义刻板模式,以开先河者的姿态为译界注入了一股对经院派迂腐之气具有祛除力的清流。[1 ]

  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是由德国译论家HansVermeer 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模式,该理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传递说话人的意图。在意图、意义、语言三者的关系上,意图赋予语言以意义,意义是意图和语言相结合的产物,语言则是联结意图和意义的中介或纽带,也是这两者的外化、物化手段。因此,要确定话语意义,就必须充分考虑说话人的意图、交际场合以及听话人的背景知识、信念、态度等语境因素。就翻译而言,它们是一种“三元关系”间(即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 的明示推理过程。[2 ]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既要通过原文语境关联推理认知原作意图和意义,与原作者达成认知上的共识而构成交际的一方,又要通过译文将自己认知的原作意图及其相关信息与译文读者交流而形成交际的另一方,从而完成这种“三元关系”间的跨文化语言交流。但是,由于文化环境、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原作意图极其语篇形式与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原语与译语的语篇功能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也难以一致。对于这种情况,继费米尔(H. J . Vermeer) 之后,以莱斯(K. Reiss) 、诺德(C. Nord) 等为主的“目的论”学者提出了明确的主张。他们认为,为适应译文文本功能、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将自己放在译文读者的位置上,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

  使译文既能连贯自如地传达原作内容又符合目的语规范和文化标准。并且,译者还可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删减甚至改写。目的论为译者顺利实施其翻译策略提供了可行性途径。

  二、分类

  笔者认为,翻译的目的可从两大方面加以考察,

  即原作者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

  1. 作者的目的

  原作者目的性也称意图性,它是一种“态度”,是语篇作者想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连贯性和接应性,并借此达到一定的目的,诸如讽刺、逗乐、劝导、介绍某个操作的过程等。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应该充分领悟原作者的意图。只有在此基础上他才能够作出正确合理的翻译选择。

  掌握原作目的性对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尤其重要。一般情况下,作品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逻辑连贯。但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有时有意违反语言常规,

  以至出现局部的不合逻辑、信息冗余、模棱两可等现象,同常规的语言产生鲜明对照。这些语言变异情况往往是作者意图的一部分,译者如果不加区分地对它们进行编辑,使之“简洁明了”,“逻辑连贯”,就会造成原作意图的扭曲和变形。例如,在雪莱《西风颂》中的“. . . 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 ! I bleed !. . . ”

  王佐良先生译为“我跌在人生的棘树上,我血流遍体”,对遍体两字的使用值得商榷,因为不只是身体在流血,心里也在流血。据此,译成“血流”两字足矣,译为“血流遍体”反有画蛇添足之嫌。究其原因恐怕是考虑到整节的韵式,其实是因形害意。这里“bleed”实为虚指,江枫先生将其译为“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 我在流血”,译语的模糊性使原句的隐含意义得以保留。[3 ] 又如:Didn’t she swear she’d never again believe anything in trousers ? 她不是发誓此后再也不相信穿裤子的家伙了吗? 当然,“穿裤子的家伙”可联想到男人,但译文却不说“男人”,而说“穿裤子的家伙”,正是文字的俏皮之处,表现出原文一种对男人的鄙夷态度;若译为“她不是发誓以后再也不相信男人了吗?”不但说话人的特殊态度表现不出来,文字也平淡无奇了。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自然也无从表现。因此原文隐晦,译文也还它隐晦。所以说上述原译文译得好,属老到、传神的译文。[4 ]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理解原作的意图性,

  合理地接受它。如果理解中产生隔阂,应努力打破这种隔阂,这是忠实原文的一个重要标志。充分理解原作者的意图性,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思想、风格及写作技巧。如果原作的意图性不能保留,那么,译作就是不忠实的,而且是不可接受的。

  语言不仅负载着厚重的文化信息,浸淫着绚丽的文化色彩,而且还通过修辞、语体等手段向读者暗递着美妙的“弦外之音”。原文若是散发着阵阵幽香的灿烂山花,那么,信息的传达只是“绘其形”,而未能“留其香”。直译是忠实深层结构的传达且不忘表层结构风格再现的方法。[5 ] 英国当代作家HectorHugh Munro 的短篇小说Mrs. Packletide’s Tiger 中的贵夫人Mrs. Packletide 精神空乏,出于对Loona Bimberton 的妒忌,不远万里,去印度狩猎老虎,结果英国各大报的头版都刊登了她与自己射死的老虎的合影,风头出尽。后来,其雇来的女伴Mebbin 以她射死诱猎物山羊,而吓死那只垂死老虎的丑闻为资本,巧妙地讹诈了女主人而获得不义之财———一幢周末别墅。对此别墅的描写,作者有一段读似寻常闲笔其实发噱逗人的文字:Louisa Mebbin’s pretty weekend cottage , gay in summer time with its garden borders of tiger - lilies , is the wonder and admiration of her friends.

  令人叫绝的是tiger lilies 一词。成功的影射,妙趣横溢。它暗示读者:别墅主人“敲竹杠”得来的这幢别墅与“虎”有关!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对tiger lily 的释义是: a type of tall lily with black spotted orange flowers.《新英汉词典》将lily 释义为:百合属植物。也许是根据上述译文,我们读到的译文只“绘其形”,而未能“留其香”:Mebbin 小姐的漂亮周末别墅,是使她的朋友们惊奇和羡慕的地方。

  花园四周长着红百合,夏季就更招人喜欢。原文中的tiger 渴望“直译”,因此它万万不能从译文读者的视线中消失。试译:路易莎? 梅宾小姐的漂亮的周末别墅,夏季时节花园四周的虎皮百合色彩艳丽,令她的友人惊叹不已。

  动机和意图往往是构成语言风格的心理基础。

  要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性,就不能忽视作者赖以表达原作的语言风格。不仅要使语言达意,而且要使语言产生移情的效果。[6 ] 例如: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一册中收录了加拿大作家阿瑟·黑利著的畅销小说《旅馆》的节选《讹诈》,原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Well now , there’s no call for being hasty. ”The incongruous falsetto voice took on a musing note. “What’s done been done. Rushing any place ain’t gonna bring back the kid nor its mother neither. Besides , what they’d do to you across at the headquarters , Duke , you wouldn’t like. No , sir , you wouldn’t like it all . ”

  梅仁毅等编写的本册教师用书上译为:

  “嗨,不要仓促行事。”他的不协调的假嗓子带上了一种若有所思的声调。“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到处乱跑并不能使已死去的孩子和母亲复生。再说,

  警察局那边对你的处理,你是不会喜欢的。是的,先生,你是不会喜欢的。”

  原文描写一位素质低下、贪婪狡诈的私人侦探绞尽脑汁向开车肇事后逃跑的公爵夫人敲诈勒索,

  最终落得可悲的下场。这位侦探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意在交谈中使用不规范的口语,以此拉大和公爵夫人的距离。但参考译文却忽略了原文作者的意图,未注意到书面语与口语,尤其与不规范口语之间的差别。有的词语译得过于文雅, 如:“仓促行事”、“母亲”、“复生”、“处理”等,既不符合原文的语体,也不符合该侦探说话的口吻。建议改译为:

  “嗨,急着去警察局有什么用?”他用极不协调的假嗓子若有所思地说道。“事情已经出了,不管你去哪儿都不能使死去的娃和他妈活过来。再说,警察局那帮人会怎么收拾你,公爵夫人,你是不会喜欢的。不会的,你肯定不会。”[7 ]

  这种语体混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译者对原文交际者的角色类型和地位特征未加以细致分析,未能真正领悟原作者的意图而导致的。只要加强训练,积累经验,这种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译文应较好传达说话者或写作者的目的,即要考虑交际意图。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曾根据语言功能理论将文本分成三种类型:表达型(expressive) 、信息型(informative) 和诱导型(vocative) 。

  他主张对于以介绍源语文化为目的表达型的文本如诗歌、小说等采取语义翻译,即力求传达原文的语义内容,保持作家个人的感情色彩、文学方法、结构形式等;对于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信息型和诱导型的文本如技术资料、年报、广告、通知、旅游手册等应采取交际译法,即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在格式、方法、措辞等方面力求符合该文体在译入语中的惯例。[8 ]

  至于语义翻译,我们来看一首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作《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这首诗,爱诗的人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作者意图最不明了的一首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对于这种原作意图不明,从而有多种解读可能的作品,译者应采用语义翻译原则,将这种表达型的文学作品较为忠实地加以传达。张隆溪先生曾提供过一份基本采用直译手法的译文:

  The patterned lute , for no reason , has fifty strings ;

  Each string , each fret , recalls the prime years.

  Zhuangzi in his morning dream was puzzled by thebutterfly ;

  Emperor Wang entrusted to the cuckoo his springpassion ;

  Over the vast sea the moon shines , pearls are shedding tears ;

  On Blue Fields the sun warms , a smoke rises fromthe jade.

  This mood might have been a thing to be remembered ;

  But even then , it was already vague and lost . [9 ]

  信息传递环境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必须弄清楚原文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在什么背景里、为什么人而作的,再根据这些条件调整译者与译文场合、译文读者的关系。例如,译者必须弄清楚,哪些话在原文背景里不加解释即可理解,而换一种语言背景必须增加解释读者才能理解。译者必须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如果过多地把原文中的内隐关系明译出来,会使译文读者误以为原文读者对有关信息也同样不懂;而如果对该说的不明说,便可能导致对译文信息的曲解、误解或根本不理解。[10 ]

  翻译是一门交际艺术。金认为,“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改用乙语言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11 ] 关于翻译的交际性,奈达也认为,“翻译即交际,交际的过程取决于听众或读者从译文中所获得的信息”。[12 ] 完整的翻译过程先后涉及两个交际阶段:一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阅读、理解原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原文;二是译者与译文读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进行翻译表达和读者阅读与接受译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译文。根据Burke 的修辞学理论,为了使翻译交际圆满成功,

  需要达到两个层面的同一:首先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同一,即译文与原文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上的同一;其次是译者与读者的同一,这种同一以前一种同一为基础,要求译文适合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价值观、情感、态度、需要等心理因素,否则读者将难以理解或接受译文,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13 ]

  我们来看一个交际性翻译的例子:

  老师是桃花沟的李白、齐白石、钱钟书;老师是桃花沟的杨振宁、钱学森、华罗庚;老师是桃花沟的陶行知、马卡连科??

  In the eyes of the villagers , he (the teacher) was noless than a great man of letters , a great artist , a greatscientist as well as a great educator.

  ———“蓝蓝的山桃花”, 《中国文学》汉英双语版,

  2000 年第1 期。

  人名(见黑体) 为何不译? 这都是些中国人熟悉的大师级人物,但西方人不了解,若逐一译出定会大费周折(非加注不可) ,且得不偿失(译文佶屈聱牙) ,

  不利于读者领会原作意图。分析原文语境,作者无非是说“老师”在山民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或大师,抓住这一意图,用读者能接受的方式在译文中表达(见英语斜体) ,就免去了许多麻烦。可见,只要译者认真推敲原文语境,弄清原作语篇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能正确解读或认知原作意图,不受原文形式的约束,在译文中采用相应适宜的形式表达原义,

  有效达到翻译的目的。[14 ]

  21 译者的目的

  翻译目的并不总是与原作的总体内容相一致的。由于作品内容的多层次性,同一作品可以用不同的翻译目的去翻译。

  翻译目的首先影响着译者的翻译态度,从而也影响着译作的整体质量。一个译者若以拜金、钓誉为翻译目的,便会产生不负责任的翻译态度,译文质量的低劣便在所难免。一个合格的译者应树立正确的翻译目的,讲求译德、译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为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而努力。

  翻译目的还影响着译者的具体操作方法。翻译目的中译者的目的可以有应用的、审美的、研究的等等,目的不同,表达方式也会有差异。应用的讲求准确、易懂、明了;审美的除此之外还要着力于语言风格和修辞特色的再现;而研究的,比如经典哲学、宗教著作,则强调忠实于原作意旨乃至句子形式,方法上直译的运用频率比较高。同是一部作品,由于翻译目的不同,处理方法也会有很大差异。例如: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卫风 硕人》)

  Her fingers were like the blades of the young white -grass ;

  Her skin was like congealed ointment ;

  Her neck was like the tree2grub ;

  Her teeth were like melon2seeds ;

  Her forehead cicada2like ; her eyebrows like (the antennae of ) the silkworm moth. (James Legge)

  从审美角度论,这个译文算不上是好的译文,因为西方读者在诗里乍一看到的只是一个东方怪物,

  而非绝代美人。但是,若从研究角度论,这首诗(除去一些误译之外) 的译法是可行的,我们不能单凭形象是否顺眼而论定优劣。《圣经·雅歌》里对“新妇”

  有“肚脐如圆环”,“鼻子如大马列的利巴嫩塔”,“头发如同山羊群卧在基列山旁”之类的描述,中国读者虽感怪异,但仍可品味出美人之美的。当然,翻译目的是以原作内容和价值为出发点的。《诗经》和《圣经》之所以可以进行这种直译,在于两者都具有研究价值。[15 ]

  《红楼梦》两种译本对读者所起的作用不一样,

  其所完成的翻译目的也就不一样,所适应的读者群也不一样。首先,作为译者,杨宪益先生的目的是想尽可能多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是以想了解中国文化的英美读者为对象的,因而基本上遵循了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即采用“异化”的方法。

  对学习汉语的英美读者,对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英美读者,他们阅读杨宪益先生的译本将大有裨益。

  一般英美读者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只是为了猎奇,为了消遣,他们阅读霍克斯的译本就能达到这一目的。

  可见,由于翻译目的不同,读者对象不同,翻译就必须遵循不同的原则,所产生的两种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16 ]

  译者的目的是把读者引向原作,使读者对原作的修辞手法有较直接的认识,因此往往把原文形象、原语结构搬进译文,只把它的语言外壳转换成译语形式。例如:有人英译《暴风骤雨》时,把一处“男男女女都七嘴八舌地说出他们的惦记和盼念”译成“With seven mouths and eight tongues , all were talkingtogether. ”;还有人在英译《水浒传》时,把“你在家时,

  谁敢来放个屁?”译成“When you were at home , whodared to come near and pass his wind ?”以帮助读者了解一点原文表达上的“洋味”,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异化。[17 ]

  有时,译者使用异化翻译的手段不仅仅是为了给不懂汉语的读者创造一点异国情调,而是有着更深层的政治文化动机。例如美国《时代》周刊在中国报道文章中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就多少可证实这一点。该杂志把“大字报”译成“dazibao”(试比较“political poster”) ,把“实干家”译成“shiganjia”(试比较“doer”) ,把“讲政治”译成“talk politics”(试比较“to bepolitically conscious or alert”) ,这样的例子还有“to keepone eye open and one closed. ”(睁一眼,闭一眼) ,“let ahundred flowers bloom”(百花齐放) ,“dive into the sea”

  of capitalist commerce (下海) 等等。[18 ] 因为不懂汉语的读者往往无法体会到这些经过异化翻译的词语的奥妙之处,最可能的反应就是因不知所云而跳过不看,

  更不用说从中获得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那么《时代》周刊的译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

  报刊等媒体语言关注的是如何控制读者的心理。因而从读者反应的角度,我们也许可以说,这种异化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时代》的中国读者在阅读其中国报道时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拉近与中国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其灌输的美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中国读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上面列举的例子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中国读者读到这些词语时马上想到对应的词语,从而获得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

  目的性意味着根据不同的传播中介来选择原语信息、组织译语的形式和风格。如:

  You’ll notice how kind new Sanara is to your hair.

  See it . Feel it . Sanara’s naturally derived formulationsbring out the shine and smoothness in your hair , leaving itmanageable and healthy. You won’t actually see how kindSanara is to the environment , but it’s nice to know thatthe whole range is biodegradable , so it doesn’t pollutewater or soil . And naturally , the packaging is recyclable.

  按不同传播方式的翻译:

  包装说明书(书面体) :莎拉娜是由天然配方精制而成,能使头发健康,光泽柔顺,易于梳理,莎拉娜系列都具有生物降解特性,包装可回收利用,对水土、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电视媒体(口语体) :柔情四季,莎拉娜,呵护你的秀发,爱护您的健康。天然配方,令秀发光泽柔顺。情有独钟,莎拉娜。生物降解,不伤水土,爱护自然,数她第一。或:我想要一头健康柔顺的秀发,

  我想要一头光泽乖巧的秀发。莎拉娜,你终于实现了我的梦,你给我、给大自然带来百般的呵护,你宁可生物降解,消失无影无踪。款款深情尽显其中。[19 ]

  从上例我们可看出,由于传播中介不同,也就是说,由于译者的翻译用途不同,同一信息源被进行了不同的处理,译者采用了变译的翻译策略。

  三、结语

  从以上一些具体的佳译实例和一些翻译失误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译者要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从而实现翻译目的,就必须考虑翻译目的因素,那就是原作者的目的和译者自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 范祥涛,刘全福. 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 ] . 中国翻译,

  2002 , (6) : 25 - 28.

  [2 ] [ 14 ]贾文波. 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J ] . 中国翻译,2002 ,

  (4) .

  [3 ]张光明. 英汉互译思维概论[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 ]王振国. 译海求索———谈翻译的方法[J ] . 上海科技翻译,

  1999 , (1) .

  [5 ]毛荣贵. 英译汉技巧新编[M] .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6 ]罗选民. 构建话语语言学的翻译理论[A] . 杨玉圣.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C] .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7 ]王宏.“合意”还需“合宜”———从文体角度谈翻译[J ] . 中国翻译,2003 , (1) .

  [8 ]Newmark ,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 New York : Prentice Hall , 1988.

  [9 ] Zhang Longxi. The Tao and the Logos : Literary Hermeneutics ,

  East and West [M] . North Carolina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0 ] [17 ]谭载喜. 翻译学[M]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11 ]金. 等效翻译探索[M]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12 ]Nida , E. A. Language ,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 .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1993.

  [13 ]卢卫中. 语境对报刊新闻翻译的制约作用[J ]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2) .

  [15 ] 杨莉藜. 英汉互译教程[M] .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3.

  [16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和归化”[J ] . 外国语,

  1998 , (2) .

  [18 ]王祥兵. 论《时代》周刊中中国报道文章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J ]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2) .

  [19 ]周红民. 实用文本翻译三论[M]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从翻译目的论看英语新闻翻译中的隐喻翻译篇3

翻译目的论

  卞正东

  (江南大学外语系, 江苏 无锡 214063)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西方翻译理论模式。从西方翻译目的论入手,从作者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两个角度论述了目的论对英汉互译的指导作用。从一些具体的佳译实例和一些翻译失误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译者要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就必须考虑翻译目的因素。

  关键词:目的论;翻译研究;交际翻译

  一、引言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取向受到挑战,反动者摈弃独霸译坛的结构主义刻板模式,以开先河者的姿态为译界注入了一股对经院派迂腐之气具有祛除力的清流。[1 ]

  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是由德国译论家HansVermeer 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模式,该理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传递说话人的意图。在意图、意义、语言三者的关系上,意图赋予语言以意义,意义是意图和语言相结合的产物,语言则是联结意图和意义的中介或纽带,也是这两者的外化、物化手段。因此,要确定话语意义,就必须充分考虑说话人的意图、交际场合以及听话人的背景知识、信念、态度等语境因素。就翻译而言,它们是一种“三元关系”间(即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 的明示推理过程。[2 ]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既要通过原文语境关联推理认知原作意图和意义,与原作者达成认知上的共识而构成交际的一方,又要通过译文将自己认知的原作意图及其相关信息与译文读者交流而形成交际的另一方,从而完成这种“三元关系”间的跨文化语言交流。但是,由于文化环境、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原作意图极其语篇形式与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原语与译语的语篇功能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也难以一致。对于这种情况,继费米尔(H. J . Vermeer) 之后,以莱斯(K. Reiss) 、诺德(C. Nord) 等为主的“目的论”学者提出了明确的主张。他们认为,为适应译文文本功能、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将自己放在译文读者的位置上,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

  使译文既能连贯自如地传达原作内容又符合目的语规范和文化标准。并且,译者还可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删减甚至改写。目的论为译者顺利实施其翻译策略提供了可行性途径。

  二、分类

  笔者认为,翻译的目的可从两大方面加以考察,

  即原作者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

  1. 作者的目的

  原作者目的性也称意图性,它是一种“态度”,是语篇作者想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连贯性和接应性,并借此达到一定的目的,诸如讽刺、逗乐、劝导、介绍某个操作的过程等。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应该充分领悟原作者的意图。只有在此基础上他才能够作出正确合理的翻译选择。

  掌握原作目的性对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尤其重要。一般情况下,作品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逻辑连贯。但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有时有意违反语言常规,

  以至出现局部的不合逻辑、信息冗余、模棱两可等现象,同常规的语言产生鲜明对照。这些语言变异情况往往是作者意图的一部分,译者如果不加区分地对它们进行编辑,使之“简洁明了”,“逻辑连贯”,就会造成原作意图的扭曲和变形。例如,在雪莱《西风颂》中的“. . . 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 ! I bleed !. . . ”

  王佐良先生译为“我跌在人生的棘树上,我血流遍体”,对遍体两字的使用值得商榷,因为不只是身体在流血,心里也在流血。据此,译成“血流”两字足矣,译为“血流遍体”反有画蛇添足之嫌。究其原因恐怕是考虑到整节的韵式,其实是因形害意。这里“bleed”实为虚指,江枫先生将其译为“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 我在流血”,译语的模糊性使原句的隐含意义得以保留。[3 ] 又如:Didn’t she swear she’d never again believe anything in trousers ? 她不是发誓此后再也不相信穿裤子的家伙了吗? 当然,“穿裤子的家伙”可联想到男人,但译文却不说“男人”,而说“穿裤子的家伙”,正是文字的俏皮之处,表现出原文一种对男人的鄙夷态度;若译为“她不是发誓以后再也不相信男人了吗?”不但说话人的特殊态度表现不出来,文字也平淡无奇了。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自然也无从表现。因此原文隐晦,译文也还它隐晦。所以说上述原译文译得好,属老到、传神的译文。[4 ]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理解原作的意图性,

  合理地接受它。如果理解中产生隔阂,应努力打破这种隔阂,这是忠实原文的一个重要标志。充分理解原作者的意图性,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思想、风格及写作技巧。如果原作的意图性不能保留,那么,译作就是不忠实的,而且是不可接受的。

  语言不仅负载着厚重的文化信息,浸淫着绚丽的文化色彩,而且还通过修辞、语体等手段向读者暗递着美妙的“弦外之音”。原文若是散发着阵阵幽香的灿烂山花,那么,信息的传达只是“绘其形”,而未能“留其香”。直译是忠实深层结构的传达且不忘表层结构风格再现的方法。[5 ] 英国当代作家HectorHugh Munro 的短篇小说Mrs. Packletide’s Tiger 中的贵夫人Mrs. Packletide 精神空乏,出于对Loona Bimberton 的妒忌,不远万里,去印度狩猎老虎,结果英国各大报的头版都刊登了她与自己射死的老虎的合影,风头出尽。后来,其雇来的女伴Mebbin 以她射死诱猎物山羊,而吓死那只垂死老虎的丑闻为资本,巧妙地讹诈了女主人而获得不义之财———一幢周末别墅。对此别墅的描写,作者有一段读似寻常闲笔其实发噱逗人的文字:Louisa Mebbin’s pretty weekend cottage , gay in summer time with its garden borders of tiger - lilies , is the wonder and admiration of her friends.

  令人叫绝的是tiger lilies 一词。成功的影射,妙趣横溢。它暗示读者:别墅主人“敲竹杠”得来的这幢别墅与“虎”有关!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对tiger lily 的释义是: a type of tall lily with black spotted orange flowers.《新英汉词典》将lily 释义为:百合属植物。也许是根据上述译文,我们读到的译文只“绘其形”,而未能“留其香”:Mebbin 小姐的漂亮周末别墅,是使她的朋友们惊奇和羡慕的地方。

  花园四周长着红百合,夏季就更招人喜欢。原文中的tiger 渴望“直译”,因此它万万不能从译文读者的视线中消失。试译:路易莎? 梅宾小姐的漂亮的周末别墅,夏季时节花园四周的虎皮百合色彩艳丽,令她的友人惊叹不已。

  动机和意图往往是构成语言风格的心理基础。

  要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性,就不能忽视作者赖以表达原作的语言风格。不仅要使语言达意,而且要使语言产生移情的效果。[6 ] 例如: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一册中收录了加拿大作家阿瑟·黑利著的畅销小说《旅馆》的节选《讹诈》,原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Well now , there’s no call for being hasty. ”The incongruous falsetto voice took on a musing note. “What’s done been done. Rushing any place ain’t gonna bring back the kid nor its mother neither. Besides , what they’d do to you across at the headquarters , Duke , you wouldn’t like. No , sir , you wouldn’t like it all . ”

  梅仁毅等编写的本册教师用书上译为:

  “嗨,不要仓促行事。”他的不协调的假嗓子带上了一种若有所思的声调。“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到处乱跑并不能使已死去的孩子和母亲复生。再说,

  警察局那边对你的处理,你是不会喜欢的。是的,先生,你是不会喜欢的。”

  原文描写一位素质低下、贪婪狡诈的私人侦探绞尽脑汁向开车肇事后逃跑的公爵夫人敲诈勒索,

  最终落得可悲的下场。这位侦探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意在交谈中使用不规范的口语,以此拉大和公爵夫人的距离。但参考译文却忽略了原文作者的意图,未注意到书面语与口语,尤其与不规范口语之间的差别。有的词语译得过于文雅, 如:“仓促行事”、“母亲”、“复生”、“处理”等,既不符合原文的语体,也不符合该侦探说话的口吻。建议改译为:

  “嗨,急着去警察局有什么用?”他用极不协调的假嗓子若有所思地说道。“事情已经出了,不管你去哪儿都不能使死去的娃和他妈活过来。再说,警察局那帮人会怎么收拾你,公爵夫人,你是不会喜欢的。不会的,你肯定不会。”[7 ]

  这种语体混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译者对原文交际者的角色类型和地位特征未加以细致分析,未能真正领悟原作者的意图而导致的。只要加强训练,积累经验,这种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译文应较好传达说话者或写作者的目的,即要考虑交际意图。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曾根据语言功能理论将文本分成三种类型:表达型(expressive) 、信息型(informative) 和诱导型(vocative) 。

  他主张对于以介绍源语文化为目的表达型的文本如诗歌、小说等采取语义翻译,即力求传达原文的语义内容,保持作家个人的感情色彩、文学方法、结构形式等;对于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信息型和诱导型的文本如技术资料、年报、广告、通知、旅游手册等应采取交际译法,即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在格式、方法、措辞等方面力求符合该文体在译入语中的惯例。[8 ]

  至于语义翻译,我们来看一首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作《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这首诗,爱诗的人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作者意图最不明了的一首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对于这种原作意图不明,从而有多种解读可能的作品,译者应采用语义翻译原则,将这种表达型的文学作品较为忠实地加以传达。张隆溪先生曾提供过一份基本采用直译手法的译文:

  The patterned lute , for no reason , has fifty strings ;

  Each string , each fret , recalls the prime years.

  Zhuangzi in his morning dream was puzzled by thebutterfly ;

  Emperor Wang entrusted to the cuckoo his springpassion ;

  Over the vast sea the moon shines , pearls are shedding tears ;

  On Blue Fields the sun warms , a smoke rises fromthe jade.

  This mood might have been a thing to be remembered ;

  But even then , it was already vague and lost . [9 ]

  信息传递环境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必须弄清楚原文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在什么背景里、为什么人而作的,再根据这些条件调整译者与译文场合、译文读者的关系。例如,译者必须弄清楚,哪些话在原文背景里不加解释即可理解,而换一种语言背景必须增加解释读者才能理解。译者必须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如果过多地把原文中的内隐关系明译出来,会使译文读者误以为原文读者对有关信息也同样不懂;而如果对该说的不明说,便可能导致对译文信息的曲解、误解或根本不理解。[10 ]

  翻译是一门交际艺术。金认为,“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改用乙语言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11 ] 关于翻译的交际性,奈达也认为,“翻译即交际,交际的过程取决于听众或读者从译文中所获得的信息”。[12 ] 完整的翻译过程先后涉及两个交际阶段:一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阅读、理解原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原文;二是译者与译文读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进行翻译表达和读者阅读与接受译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译文。根据Burke 的修辞学理论,为了使翻译交际圆满成功,

  需要达到两个层面的同一:首先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同一,即译文与原文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上的同一;其次是译者与读者的同一,这种同一以前一种同一为基础,要求译文适合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价值观、情感、态度、需要等心理因素,否则读者将难以理解或接受译文,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13 ]

  我们来看一个交际性翻译的例子:

  老师是桃花沟的李白、齐白石、钱钟书;老师是桃花沟的杨振宁、钱学森、华罗庚;老师是桃花沟的陶行知、马卡连科??

  In the eyes of the villagers , he (the teacher) was noless than a great man of letters , a great artist , a greatscientist as well as a great educator.

  ———“蓝蓝的山桃花”, 《中国文学》汉英双语版,

  2000 年第1 期。

  人名(见黑体) 为何不译? 这都是些中国人熟悉的大师级人物,但西方人不了解,若逐一译出定会大费周折(非加注不可) ,且得不偿失(译文佶屈聱牙) ,

  不利于读者领会原作意图。分析原文语境,作者无非是说“老师”在山民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或大师,抓住这一意图,用读者能接受的方式在译文中表达(见英语斜体) ,就免去了许多麻烦。可见,只要译者认真推敲原文语境,弄清原作语篇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能正确解读或认知原作意图,不受原文形式的约束,在译文中采用相应适宜的形式表达原义,

  有效达到翻译的目的。[14 ]

  21 译者的目的

  翻译目的并不总是与原作的总体内容相一致的。由于作品内容的多层次性,同一作品可以用不同的翻译目的去翻译。

  翻译目的首先影响着译者的翻译态度,从而也影响着译作的整体质量。一个译者若以拜金、钓誉为翻译目的,便会产生不负责任的翻译态度,译文质量的低劣便在所难免。一个合格的译者应树立正确的翻译目的,讲求译德、译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为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而努力。

  翻译目的还影响着译者的具体操作方法。翻译目的中译者的目的可以有应用的、审美的、研究的等等,目的不同,表达方式也会有差异。应用的讲求准确、易懂、明了;审美的除此之外还要着力于语言风格和修辞特色的再现;而研究的,比如经典哲学、宗教著作,则强调忠实于原作意旨乃至句子形式,方法上直译的运用频率比较高。同是一部作品,由于翻译目的不同,处理方法也会有很大差异。例如: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卫风 硕人》)

  Her fingers were like the blades of the young white -grass ;

  Her skin was like congealed ointment ;

  Her neck was like the tree2grub ;

  Her teeth were like melon2seeds ;

  Her forehead cicada2like ; her eyebrows like (the antennae of ) the silkworm moth. (James Legge)

  从审美角度论,这个译文算不上是好的译文,因为西方读者在诗里乍一看到的只是一个东方怪物,

  而非绝代美人。但是,若从研究角度论,这首诗(除去一些误译之外) 的译法是可行的,我们不能单凭形象是否顺眼而论定优劣。《圣经·雅歌》里对“新妇”

  有“肚脐如圆环”,“鼻子如大马列的利巴嫩塔”,“头发如同山羊群卧在基列山旁”之类的描述,中国读者虽感怪异,但仍可品味出美人之美的。当然,翻译目的是以原作内容和价值为出发点的。《诗经》和《圣经》之所以可以进行这种直译,在于两者都具有研究价值。[15 ]

  《红楼梦》两种译本对读者所起的作用不一样,

  其所完成的翻译目的也就不一样,所适应的读者群也不一样。首先,作为译者,杨宪益先生的目的是想尽可能多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是以想了解中国文化的英美读者为对象的,因而基本上遵循了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即采用“异化”的方法。

  对学习汉语的英美读者,对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英美读者,他们阅读杨宪益先生的译本将大有裨益。

  一般英美读者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只是为了猎奇,为了消遣,他们阅读霍克斯的译本就能达到这一目的。

  可见,由于翻译目的不同,读者对象不同,翻译就必须遵循不同的原则,所产生的两种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16 ]

  译者的目的是把读者引向原作,使读者对原作的修辞手法有较直接的认识,因此往往把原文形象、原语结构搬进译文,只把它的语言外壳转换成译语形式。例如:有人英译《暴风骤雨》时,把一处“男男女女都七嘴八舌地说出他们的惦记和盼念”译成“With seven mouths and eight tongues , all were talkingtogether. ”;还有人在英译《水浒传》时,把“你在家时,

  谁敢来放个屁?”译成“When you were at home , whodared to come near and pass his wind ?”以帮助读者了解一点原文表达上的“洋味”,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异化。[17 ]

  有时,译者使用异化翻译的手段不仅仅是为了给不懂汉语的读者创造一点异国情调,而是有着更深层的政治文化动机。例如美国《时代》周刊在中国报道文章中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就多少可证实这一点。该杂志把“大字报”译成“dazibao”(试比较“political poster”) ,把“实干家”译成“shiganjia”(试比较“doer”) ,把“讲政治”译成“talk politics”(试比较“to bepolitically conscious or alert”) ,这样的例子还有“to keepone eye open and one closed. ”(睁一眼,闭一眼) ,“let ahundred flowers bloom”(百花齐放) ,“dive into the sea”

  of capitalist commerce (下海) 等等。[18 ] 因为不懂汉语的读者往往无法体会到这些经过异化翻译的词语的奥妙之处,最可能的反应就是因不知所云而跳过不看,

  更不用说从中获得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那么《时代》周刊的译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

  报刊等媒体语言关注的是如何控制读者的心理。因而从读者反应的角度,我们也许可以说,这种异化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时代》的中国读者在阅读其中国报道时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拉近与中国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其灌输的美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中国读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上面列举的例子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中国读者读到这些词语时马上想到对应的词语,从而获得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

  目的性意味着根据不同的传播中介来选择原语信息、组织译语的形式和风格。如:

  You’ll notice how kind new Sanara is to your hair.

  See it . Feel it . Sanara’s naturally derived formulationsbring out the shine and smoothness in your hair , leaving itmanageable and healthy. You won’t actually see how kindSanara is to the environment , but it’s nice to know thatthe whole range is biodegradable , so it doesn’t pollutewater or soil . And naturally , the packaging is recyclable.

  按不同传播方式的翻译:

  包装说明书(书面体) :莎拉娜是由天然配方精制而成,能使头发健康,光泽柔顺,易于梳理,莎拉娜系列都具有生物降解特性,包装可回收利用,对水土、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电视媒体(口语体) :柔情四季,莎拉娜,呵护你的秀发,爱护您的健康。天然配方,令秀发光泽柔顺。情有独钟,莎拉娜。生物降解,不伤水土,爱护自然,数她第一。或:我想要一头健康柔顺的秀发,

  我想要一头光泽乖巧的秀发。莎拉娜,你终于实现了我的梦,你给我、给大自然带来百般的呵护,你宁可生物降解,消失无影无踪。款款深情尽显其中。[19 ]

  从上例我们可看出,由于传播中介不同,也就是说,由于译者的翻译用途不同,同一信息源被进行了不同的处理,译者采用了变译的翻译策略。

  三、结语

  从以上一些具体的佳译实例和一些翻译失误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译者要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从而实现翻译目的,就必须考虑翻译目的因素,那就是原作者的目的和译者自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 范祥涛,刘全福. 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 ] . 中国翻译,

  2002 , (6) : 25 - 28.

  [2 ] [ 14 ]贾文波. 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J ] . 中国翻译,2002 ,

  (4) .

  [3 ]张光明. 英汉互译思维概论[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 ]王振国. 译海求索———谈翻译的方法[J ] . 上海科技翻译,

  1999 , (1) .

  [5 ]毛荣贵. 英译汉技巧新编[M] .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6 ]罗选民. 构建话语语言学的翻译理论[A] . 杨玉圣.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C] .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7 ]王宏.“合意”还需“合宜”———从文体角度谈翻译[J ] . 中国翻译,2003 , (1) .

  [8 ]Newmark ,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 New York : Prentice Hall , 1988.

  [9 ] Zhang Longxi. The Tao and the Logos : Literary Hermeneutics ,

  East and West [M] . North Carolina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0 ] [17 ]谭载喜. 翻译学[M]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11 ]金. 等效翻译探索[M]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12 ]Nida , E. A. Language ,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 .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1993.

  [13 ]卢卫中. 语境对报刊新闻翻译的制约作用[J ]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2) .

  [15 ] 杨莉藜. 英汉互译教程[M] .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3.

  [16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和归化”[J ] . 外国语,

  1998 , (2) .

  [18 ]王祥兵. 论《时代》周刊中中国报道文章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J ]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2) .

  [19 ]周红民. 实用文本翻译三论[M]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从翻译目的论看英语新闻翻译中的隐喻翻译篇4

翻译目的论

  卞正东

  (江南大学外语系, 江苏 无锡 214063)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西方翻译理论模式。从西方翻译目的论入手,从作者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两个角度论述了目的论对英汉互译的指导作用。从一些具体的佳译实例和一些翻译失误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译者要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就必须考虑翻译目的因素。

  关键词:目的论;翻译研究;交际翻译

  一、引言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取向受到挑战,反动者摈弃独霸译坛的结构主义刻板模式,以开先河者的姿态为译界注入了一股对经院派迂腐之气具有祛除力的清流。[1 ]

  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是由德国译论家HansVermeer 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模式,该理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传递说话人的意图。在意图、意义、语言三者的关系上,意图赋予语言以意义,意义是意图和语言相结合的产物,语言则是联结意图和意义的中介或纽带,也是这两者的外化、物化手段。因此,要确定话语意义,就必须充分考虑说话人的意图、交际场合以及听话人的背景知识、信念、态度等语境因素。就翻译而言,它们是一种“三元关系”间(即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 的明示推理过程。[2 ]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既要通过原文语境关联推理认知原作意图和意义,与原作者达成认知上的共识而构成交际的一方,又要通过译文将自己认知的原作意图及其相关信息与译文读者交流而形成交际的另一方,从而完成这种“三元关系”间的跨文化语言交流。但是,由于文化环境、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原作意图极其语篇形式与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原语与译语的语篇功能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也难以一致。对于这种情况,继费米尔(H. J . Vermeer) 之后,以莱斯(K. Reiss) 、诺德(C. Nord) 等为主的“目的论”学者提出了明确的主张。他们认为,为适应译文文本功能、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将自己放在译文读者的位置上,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

  使译文既能连贯自如地传达原作内容又符合目的语规范和文化标准。并且,译者还可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删减甚至改写。目的论为译者顺利实施其翻译策略提供了可行性途径。

  二、分类

  笔者认为,翻译的目的可从两大方面加以考察,

  即原作者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

  1. 作者的目的

  原作者目的性也称意图性,它是一种“态度”,是语篇作者想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连贯性和接应性,并借此达到一定的目的,诸如讽刺、逗乐、劝导、介绍某个操作的过程等。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应该充分领悟原作者的意图。只有在此基础上他才能够作出正确合理的翻译选择。

  掌握原作目的性对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尤其重要。一般情况下,作品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逻辑连贯。但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有时有意违反语言常规,

  以至出现局部的不合逻辑、信息冗余、模棱两可等现象,同常规的语言产生鲜明对照。这些语言变异情况往往是作者意图的一部分,译者如果不加区分地对它们进行编辑,使之“简洁明了”,“逻辑连贯”,就会造成原作意图的扭曲和变形。例如,在雪莱《西风颂》中的“. . . 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 ! I bleed !. . . ”

  王佐良先生译为“我跌在人生的棘树上,我血流遍体”,对遍体两字的使用值得商榷,因为不只是身体在流血,心里也在流血。据此,译成“血流”两字足矣,译为“血流遍体”反有画蛇添足之嫌。究其原因恐怕是考虑到整节的韵式,其实是因形害意。这里“bleed”实为虚指,江枫先生将其译为“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 我在流血”,译语的模糊性使原句的隐含意义得以保留。[3 ] 又如:Didn’t she swear she’d never again believe anything in trousers ? 她不是发誓此后再也不相信穿裤子的家伙了吗? 当然,“穿裤子的家伙”可联想到男人,但译文却不说“男人”,而说“穿裤子的家伙”,正是文字的俏皮之处,表现出原文一种对男人的鄙夷态度;若译为“她不是发誓以后再也不相信男人了吗?”不但说话人的特殊态度表现不出来,文字也平淡无奇了。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自然也无从表现。因此原文隐晦,译文也还它隐晦。所以说上述原译文译得好,属老到、传神的译文。[4 ]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理解原作的意图性,

  合理地接受它。如果理解中产生隔阂,应努力打破这种隔阂,这是忠实原文的一个重要标志。充分理解原作者的意图性,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思想、风格及写作技巧。如果原作的意图性不能保留,那么,译作就是不忠实的,而且是不可接受的。

  语言不仅负载着厚重的文化信息,浸淫着绚丽的文化色彩,而且还通过修辞、语体等手段向读者暗递着美妙的“弦外之音”。原文若是散发着阵阵幽香的灿烂山花,那么,信息的传达只是“绘其形”,而未能“留其香”。直译是忠实深层结构的传达且不忘表层结构风格再现的方法。[5 ] 英国当代作家HectorHugh Munro 的短篇小说Mrs. Packletide’s Tiger 中的贵夫人Mrs. Packletide 精神空乏,出于对Loona Bimberton 的妒忌,不远万里,去印度狩猎老虎,结果英国各大报的头版都刊登了她与自己射死的老虎的合影,风头出尽。后来,其雇来的女伴Mebbin 以她射死诱猎物山羊,而吓死那只垂死老虎的丑闻为资本,巧妙地讹诈了女主人而获得不义之财———一幢周末别墅。对此别墅的描写,作者有一段读似寻常闲笔其实发噱逗人的文字:Louisa Mebbin’s pretty weekend cottage , gay in summer time with its garden borders of tiger - lilies , is the wonder and admiration of her friends.

  令人叫绝的是tiger lilies 一词。成功的影射,妙趣横溢。它暗示读者:别墅主人“敲竹杠”得来的这幢别墅与“虎”有关!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对tiger lily 的释义是: a type of tall lily with black spotted orange flowers.《新英汉词典》将lily 释义为:百合属植物。也许是根据上述译文,我们读到的译文只“绘其形”,而未能“留其香”:Mebbin 小姐的漂亮周末别墅,是使她的朋友们惊奇和羡慕的地方。

  花园四周长着红百合,夏季就更招人喜欢。原文中的tiger 渴望“直译”,因此它万万不能从译文读者的视线中消失。试译:路易莎? 梅宾小姐的漂亮的周末别墅,夏季时节花园四周的虎皮百合色彩艳丽,令她的友人惊叹不已。

  动机和意图往往是构成语言风格的心理基础。

  要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性,就不能忽视作者赖以表达原作的语言风格。不仅要使语言达意,而且要使语言产生移情的效果。[6 ] 例如: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一册中收录了加拿大作家阿瑟·黑利著的畅销小说《旅馆》的节选《讹诈》,原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Well now , there’s no call for being hasty. ”The incongruous falsetto voice took on a musing note. “What’s done been done. Rushing any place ain’t gonna bring back the kid nor its mother neither. Besides , what they’d do to you across at the headquarters , Duke , you wouldn’t like. No , sir , you wouldn’t like it all . ”

  梅仁毅等编写的本册教师用书上译为:

  “嗨,不要仓促行事。”他的不协调的假嗓子带上了一种若有所思的声调。“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到处乱跑并不能使已死去的孩子和母亲复生。再说,

  警察局那边对你的处理,你是不会喜欢的。是的,先生,你是不会喜欢的。”

  原文描写一位素质低下、贪婪狡诈的私人侦探绞尽脑汁向开车肇事后逃跑的公爵夫人敲诈勒索,

  最终落得可悲的下场。这位侦探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意在交谈中使用不规范的口语,以此拉大和公爵夫人的距离。但参考译文却忽略了原文作者的意图,未注意到书面语与口语,尤其与不规范口语之间的差别。有的词语译得过于文雅, 如:“仓促行事”、“母亲”、“复生”、“处理”等,既不符合原文的语体,也不符合该侦探说话的口吻。建议改译为:

  “嗨,急着去警察局有什么用?”他用极不协调的假嗓子若有所思地说道。“事情已经出了,不管你去哪儿都不能使死去的娃和他妈活过来。再说,警察局那帮人会怎么收拾你,公爵夫人,你是不会喜欢的。不会的,你肯定不会。”[7 ]

  这种语体混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译者对原文交际者的角色类型和地位特征未加以细致分析,未能真正领悟原作者的意图而导致的。只要加强训练,积累经验,这种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译文应较好传达说话者或写作者的目的,即要考虑交际意图。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曾根据语言功能理论将文本分成三种类型:表达型(expressive) 、信息型(informative) 和诱导型(vocative) 。

  他主张对于以介绍源语文化为目的表达型的文本如诗歌、小说等采取语义翻译,即力求传达原文的语义内容,保持作家个人的感情色彩、文学方法、结构形式等;对于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信息型和诱导型的文本如技术资料、年报、广告、通知、旅游手册等应采取交际译法,即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在格式、方法、措辞等方面力求符合该文体在译入语中的惯例。[8 ]

  至于语义翻译,我们来看一首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作《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这首诗,爱诗的人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作者意图最不明了的一首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对于这种原作意图不明,从而有多种解读可能的作品,译者应采用语义翻译原则,将这种表达型的文学作品较为忠实地加以传达。张隆溪先生曾提供过一份基本采用直译手法的译文:

  The patterned lute , for no reason , has fifty strings ;

  Each string , each fret , recalls the prime years.

  Zhuangzi in his morning dream was puzzled by thebutterfly ;

  Emperor Wang entrusted to the cuckoo his springpassion ;

  Over the vast sea the moon shines , pearls are shedding tears ;

  On Blue Fields the sun warms , a smoke rises fromthe jade.

  This mood might have been a thing to be remembered ;

  But even then , it was already vague and lost . [9 ]

  信息传递环境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必须弄清楚原文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在什么背景里、为什么人而作的,再根据这些条件调整译者与译文场合、译文读者的关系。例如,译者必须弄清楚,哪些话在原文背景里不加解释即可理解,而换一种语言背景必须增加解释读者才能理解。译者必须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如果过多地把原文中的内隐关系明译出来,会使译文读者误以为原文读者对有关信息也同样不懂;而如果对该说的不明说,便可能导致对译文信息的曲解、误解或根本不理解。[10 ]

  翻译是一门交际艺术。金认为,“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改用乙语言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11 ] 关于翻译的交际性,奈达也认为,“翻译即交际,交际的过程取决于听众或读者从译文中所获得的信息”。[12 ] 完整的翻译过程先后涉及两个交际阶段:一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阅读、理解原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原文;二是译者与译文读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进行翻译表达和读者阅读与接受译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译文。根据Burke 的修辞学理论,为了使翻译交际圆满成功,

  需要达到两个层面的同一:首先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同一,即译文与原文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上的同一;其次是译者与读者的同一,这种同一以前一种同一为基础,要求译文适合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价值观、情感、态度、需要等心理因素,否则读者将难以理解或接受译文,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13 ]

  我们来看一个交际性翻译的例子:

  老师是桃花沟的李白、齐白石、钱钟书;老师是桃花沟的杨振宁、钱学森、华罗庚;老师是桃花沟的陶行知、马卡连科??

  In the eyes of the villagers , he (the teacher) was noless than a great man of letters , a great artist , a greatscientist as well as a great educator.

  ———“蓝蓝的山桃花”, 《中国文学》汉英双语版,

  2000 年第1 期。

  人名(见黑体) 为何不译? 这都是些中国人熟悉的大师级人物,但西方人不了解,若逐一译出定会大费周折(非加注不可) ,且得不偿失(译文佶屈聱牙) ,

  不利于读者领会原作意图。分析原文语境,作者无非是说“老师”在山民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或大师,抓住这一意图,用读者能接受的方式在译文中表达(见英语斜体) ,就免去了许多麻烦。可见,只要译者认真推敲原文语境,弄清原作语篇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能正确解读或认知原作意图,不受原文形式的约束,在译文中采用相应适宜的形式表达原义,

  有效达到翻译的目的。[14 ]

  21 译者的目的

  翻译目的并不总是与原作的总体内容相一致的。由于作品内容的多层次性,同一作品可以用不同的翻译目的去翻译。

  翻译目的首先影响着译者的翻译态度,从而也影响着译作的整体质量。一个译者若以拜金、钓誉为翻译目的,便会产生不负责任的翻译态度,译文质量的低劣便在所难免。一个合格的译者应树立正确的翻译目的,讲求译德、译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为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而努力。

  翻译目的还影响着译者的具体操作方法。翻译目的中译者的目的可以有应用的、审美的、研究的等等,目的不同,表达方式也会有差异。应用的讲求准确、易懂、明了;审美的除此之外还要着力于语言风格和修辞特色的再现;而研究的,比如经典哲学、宗教著作,则强调忠实于原作意旨乃至句子形式,方法上直译的运用频率比较高。同是一部作品,由于翻译目的不同,处理方法也会有很大差异。例如: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卫风 硕人》)

  Her fingers were like the blades of the young white -grass ;

  Her skin was like congealed ointment ;

  Her neck was like the tree2grub ;

  Her teeth were like melon2seeds ;

  Her forehead cicada2like ; her eyebrows like (the antennae of ) the silkworm moth. (James Legge)

  从审美角度论,这个译文算不上是好的译文,因为西方读者在诗里乍一看到的只是一个东方怪物,

  而非绝代美人。但是,若从研究角度论,这首诗(除去一些误译之外) 的译法是可行的,我们不能单凭形象是否顺眼而论定优劣。《圣经·雅歌》里对“新妇”

  有“肚脐如圆环”,“鼻子如大马列的利巴嫩塔”,“头发如同山羊群卧在基列山旁”之类的描述,中国读者虽感怪异,但仍可品味出美人之美的。当然,翻译目的是以原作内容和价值为出发点的。《诗经》和《圣经》之所以可以进行这种直译,在于两者都具有研究价值。[15 ]

  《红楼梦》两种译本对读者所起的作用不一样,

  其所完成的翻译目的也就不一样,所适应的读者群也不一样。首先,作为译者,杨宪益先生的目的是想尽可能多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是以想了解中国文化的英美读者为对象的,因而基本上遵循了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即采用“异化”的方法。

  对学习汉语的英美读者,对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英美读者,他们阅读杨宪益先生的译本将大有裨益。

  一般英美读者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只是为了猎奇,为了消遣,他们阅读霍克斯的译本就能达到这一目的。

  可见,由于翻译目的不同,读者对象不同,翻译就必须遵循不同的原则,所产生的两种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16 ]

  译者的目的是把读者引向原作,使读者对原作的修辞手法有较直接的认识,因此往往把原文形象、原语结构搬进译文,只把它的语言外壳转换成译语形式。例如:有人英译《暴风骤雨》时,把一处“男男女女都七嘴八舌地说出他们的惦记和盼念”译成“With seven mouths and eight tongues , all were talkingtogether. ”;还有人在英译《水浒传》时,把“你在家时,

  谁敢来放个屁?”译成“When you were at home , whodared to come near and pass his wind ?”以帮助读者了解一点原文表达上的“洋味”,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异化。[17 ]

  有时,译者使用异化翻译的手段不仅仅是为了给不懂汉语的读者创造一点异国情调,而是有着更深层的政治文化动机。例如美国《时代》周刊在中国报道文章中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就多少可证实这一点。该杂志把“大字报”译成“dazibao”(试比较“political poster”) ,把“实干家”译成“shiganjia”(试比较“doer”) ,把“讲政治”译成“talk politics”(试比较“to bepolitically conscious or alert”) ,这样的例子还有“to keepone eye open and one closed. ”(睁一眼,闭一眼) ,“let ahundred flowers bloom”(百花齐放) ,“dive into the sea”

  of capitalist commerce (下海) 等等。[18 ] 因为不懂汉语的读者往往无法体会到这些经过异化翻译的词语的奥妙之处,最可能的反应就是因不知所云而跳过不看,

  更不用说从中获得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那么《时代》周刊的译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

  报刊等媒体语言关注的是如何控制读者的心理。因而从读者反应的角度,我们也许可以说,这种异化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时代》的中国读者在阅读其中国报道时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拉近与中国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其灌输的美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中国读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上面列举的例子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中国读者读到这些词语时马上想到对应的词语,从而获得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

  目的性意味着根据不同的传播中介来选择原语信息、组织译语的形式和风格。如:

  You’ll notice how kind new Sanara is to your hair.

  See it . Feel it . Sanara’s naturally derived formulationsbring out the shine and smoothness in your hair , leaving itmanageable and healthy. You won’t actually see how kindSanara is to the environment , but it’s nice to know thatthe whole range is biodegradable , so it doesn’t pollutewater or soil . And naturally , the packaging is recyclable.

  按不同传播方式的翻译:

  包装说明书(书面体) :莎拉娜是由天然配方精制而成,能使头发健康,光泽柔顺,易于梳理,莎拉娜系列都具有生物降解特性,包装可回收利用,对水土、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电视媒体(口语体) :柔情四季,莎拉娜,呵护你的秀发,爱护您的健康。天然配方,令秀发光泽柔顺。情有独钟,莎拉娜。生物降解,不伤水土,爱护自然,数她第一。或:我想要一头健康柔顺的秀发,

  我想要一头光泽乖巧的秀发。莎拉娜,你终于实现了我的梦,你给我、给大自然带来百般的呵护,你宁可生物降解,消失无影无踪。款款深情尽显其中。[19 ]

  从上例我们可看出,由于传播中介不同,也就是说,由于译者的翻译用途不同,同一信息源被进行了不同的处理,译者采用了变译的翻译策略。

  三、结语

  从以上一些具体的佳译实例和一些翻译失误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译者要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从而实现翻译目的,就必须考虑翻译目的因素,那就是原作者的目的和译者自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 范祥涛,刘全福. 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 ] . 中国翻译,

  2002 , (6) : 25 - 28.

  [2 ] [ 14 ]贾文波. 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J ] . 中国翻译,2002 ,

  (4) .

  [3 ]张光明. 英汉互译思维概论[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 ]王振国. 译海求索———谈翻译的方法[J ] . 上海科技翻译,

  1999 , (1) .

  [5 ]毛荣贵. 英译汉技巧新编[M] .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6 ]罗选民. 构建话语语言学的翻译理论[A] . 杨玉圣.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C] .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7 ]王宏.“合意”还需“合宜”———从文体角度谈翻译[J ] . 中国翻译,2003 , (1) .

  [8 ]Newmark ,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 New York : Prentice Hall , 1988.

  [9 ] Zhang Longxi. The Tao and the Logos : Literary Hermeneutics ,

  East and West [M] . North Carolina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0 ] [17 ]谭载喜. 翻译学[M]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11 ]金. 等效翻译探索[M]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12 ]Nida , E. A. Language ,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 .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1993.

  [13 ]卢卫中. 语境对报刊新闻翻译的制约作用[J ]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2) .

  [15 ] 杨莉藜. 英汉互译教程[M] .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3.

  [16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和归化”[J ] . 外国语,

  1998 , (2) .

  [18 ]王祥兵. 论《时代》周刊中中国报道文章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J ]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2) .

  [19 ]周红民. 实用文本翻译三论[M]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从翻译目的论看英语新闻翻译中的隐喻翻译篇5

翻译目的论

  卞正东

  (江南大学外语系, 江苏 无锡 214063)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西方翻译理论模式。从西方翻译目的论入手,从作者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两个角度论述了目的论对英汉互译的指导作用。从一些具体的佳译实例和一些翻译失误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译者要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就必须考虑翻译目的因素。

  关键词:目的论;翻译研究;交际翻译

  一、引言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取向受到挑战,反动者摈弃独霸译坛的结构主义刻板模式,以开先河者的姿态为译界注入了一股对经院派迂腐之气具有祛除力的清流。[1 ]

  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是由德国译论家HansVermeer 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模式,该理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传递说话人的意图。在意图、意义、语言三者的关系上,意图赋予语言以意义,意义是意图和语言相结合的产物,语言则是联结意图和意义的中介或纽带,也是这两者的外化、物化手段。因此,要确定话语意义,就必须充分考虑说话人的意图、交际场合以及听话人的背景知识、信念、态度等语境因素。就翻译而言,它们是一种“三元关系”间(即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 的明示推理过程。[2 ]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既要通过原文语境关联推理认知原作意图和意义,与原作者达成认知上的共识而构成交际的一方,又要通过译文将自己认知的原作意图及其相关信息与译文读者交流而形成交际的另一方,从而完成这种“三元关系”间的跨文化语言交流。但是,由于文化环境、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原作意图极其语篇形式与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原语与译语的语篇功能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也难以一致。对于这种情况,继费米尔(H. J . Vermeer) 之后,以莱斯(K. Reiss) 、诺德(C. Nord) 等为主的“目的论”学者提出了明确的主张。他们认为,为适应译文文本功能、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将自己放在译文读者的位置上,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

  使译文既能连贯自如地传达原作内容又符合目的语规范和文化标准。并且,译者还可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删减甚至改写。目的论为译者顺利实施其翻译策略提供了可行性途径。

  二、分类

  笔者认为,翻译的目的可从两大方面加以考察,

  即原作者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

  1. 作者的目的

  原作者目的性也称意图性,它是一种“态度”,是语篇作者想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连贯性和接应性,并借此达到一定的目的,诸如讽刺、逗乐、劝导、介绍某个操作的过程等。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应该充分领悟原作者的意图。只有在此基础上他才能够作出正确合理的翻译选择。

  掌握原作目的性对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尤其重要。一般情况下,作品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逻辑连贯。但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有时有意违反语言常规,

  以至出现局部的不合逻辑、信息冗余、模棱两可等现象,同常规的语言产生鲜明对照。这些语言变异情况往往是作者意图的一部分,译者如果不加区分地对它们进行编辑,使之“简洁明了”,“逻辑连贯”,就会造成原作意图的扭曲和变形。例如,在雪莱《西风颂》中的“. . . 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 ! I bleed !. . . ”

  王佐良先生译为“我跌在人生的棘树上,我血流遍体”,对遍体两字的使用值得商榷,因为不只是身体在流血,心里也在流血。据此,译成“血流”两字足矣,译为“血流遍体”反有画蛇添足之嫌。究其原因恐怕是考虑到整节的韵式,其实是因形害意。这里“bleed”实为虚指,江枫先生将其译为“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 我在流血”,译语的模糊性使原句的隐含意义得以保留。[3 ] 又如:Didn’t she swear she’d never again believe anything in trousers ? 她不是发誓此后再也不相信穿裤子的家伙了吗? 当然,“穿裤子的家伙”可联想到男人,但译文却不说“男人”,而说“穿裤子的家伙”,正是文字的俏皮之处,表现出原文一种对男人的鄙夷态度;若译为“她不是发誓以后再也不相信男人了吗?”不但说话人的特殊态度表现不出来,文字也平淡无奇了。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自然也无从表现。因此原文隐晦,译文也还它隐晦。所以说上述原译文译得好,属老到、传神的译文。[4 ]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理解原作的意图性,

  合理地接受它。如果理解中产生隔阂,应努力打破这种隔阂,这是忠实原文的一个重要标志。充分理解原作者的意图性,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思想、风格及写作技巧。如果原作的意图性不能保留,那么,译作就是不忠实的,而且是不可接受的。

  语言不仅负载着厚重的文化信息,浸淫着绚丽的文化色彩,而且还通过修辞、语体等手段向读者暗递着美妙的“弦外之音”。原文若是散发着阵阵幽香的灿烂山花,那么,信息的传达只是“绘其形”,而未能“留其香”。直译是忠实深层结构的传达且不忘表层结构风格再现的方法。[5 ] 英国当代作家HectorHugh Munro 的短篇小说Mrs. Packletide’s Tiger 中的贵夫人Mrs. Packletide 精神空乏,出于对Loona Bimberton 的妒忌,不远万里,去印度狩猎老虎,结果英国各大报的头版都刊登了她与自己射死的老虎的合影,风头出尽。后来,其雇来的女伴Mebbin 以她射死诱猎物山羊,而吓死那只垂死老虎的丑闻为资本,巧妙地讹诈了女主人而获得不义之财———一幢周末别墅。对此别墅的描写,作者有一段读似寻常闲笔其实发噱逗人的文字:Louisa Mebbin’s pretty weekend cottage , gay in summer time with its garden borders of tiger - lilies , is the wonder and admiration of her friends.

  令人叫绝的是tiger lilies 一词。成功的影射,妙趣横溢。它暗示读者:别墅主人“敲竹杠”得来的这幢别墅与“虎”有关!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对tiger lily 的释义是: a type of tall lily with black spotted orange flowers.《新英汉词典》将lily 释义为:百合属植物。也许是根据上述译文,我们读到的译文只“绘其形”,而未能“留其香”:Mebbin 小姐的漂亮周末别墅,是使她的朋友们惊奇和羡慕的地方。

  花园四周长着红百合,夏季就更招人喜欢。原文中的tiger 渴望“直译”,因此它万万不能从译文读者的视线中消失。试译:路易莎? 梅宾小姐的漂亮的周末别墅,夏季时节花园四周的虎皮百合色彩艳丽,令她的友人惊叹不已。

  动机和意图往往是构成语言风格的心理基础。

  要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性,就不能忽视作者赖以表达原作的语言风格。不仅要使语言达意,而且要使语言产生移情的效果。[6 ] 例如: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一册中收录了加拿大作家阿瑟·黑利著的畅销小说《旅馆》的节选《讹诈》,原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Well now , there’s no call for being hasty. ”The incongruous falsetto voice took on a musing note. “What’s done been done. Rushing any place ain’t gonna bring back the kid nor its mother neither. Besides , what they’d do to you across at the headquarters , Duke , you wouldn’t like. No , sir , you wouldn’t like it all . ”

  梅仁毅等编写的本册教师用书上译为:

  “嗨,不要仓促行事。”他的不协调的假嗓子带上了一种若有所思的声调。“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到处乱跑并不能使已死去的孩子和母亲复生。再说,

  警察局那边对你的处理,你是不会喜欢的。是的,先生,你是不会喜欢的。”

  原文描写一位素质低下、贪婪狡诈的私人侦探绞尽脑汁向开车肇事后逃跑的公爵夫人敲诈勒索,

  最终落得可悲的下场。这位侦探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意在交谈中使用不规范的口语,以此拉大和公爵夫人的距离。但参考译文却忽略了原文作者的意图,未注意到书面语与口语,尤其与不规范口语之间的差别。有的词语译得过于文雅, 如:“仓促行事”、“母亲”、“复生”、“处理”等,既不符合原文的语体,也不符合该侦探说话的口吻。建议改译为:

  “嗨,急着去警察局有什么用?”他用极不协调的假嗓子若有所思地说道。“事情已经出了,不管你去哪儿都不能使死去的娃和他妈活过来。再说,警察局那帮人会怎么收拾你,公爵夫人,你是不会喜欢的。不会的,你肯定不会。”[7 ]

  这种语体混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译者对原文交际者的角色类型和地位特征未加以细致分析,未能真正领悟原作者的意图而导致的。只要加强训练,积累经验,这种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译文应较好传达说话者或写作者的目的,即要考虑交际意图。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曾根据语言功能理论将文本分成三种类型:表达型(expressive) 、信息型(informative) 和诱导型(vocative) 。

  他主张对于以介绍源语文化为目的表达型的文本如诗歌、小说等采取语义翻译,即力求传达原文的语义内容,保持作家个人的感情色彩、文学方法、结构形式等;对于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信息型和诱导型的文本如技术资料、年报、广告、通知、旅游手册等应采取交际译法,即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在格式、方法、措辞等方面力求符合该文体在译入语中的惯例。[8 ]

  至于语义翻译,我们来看一首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作《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这首诗,爱诗的人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作者意图最不明了的一首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对于这种原作意图不明,从而有多种解读可能的作品,译者应采用语义翻译原则,将这种表达型的文学作品较为忠实地加以传达。张隆溪先生曾提供过一份基本采用直译手法的译文:

  The patterned lute , for no reason , has fifty strings ;

  Each string , each fret , recalls the prime years.

  Zhuangzi in his morning dream was puzzled by thebutterfly ;

  Emperor Wang entrusted to the cuckoo his springpassion ;

  Over the vast sea the moon shines , pearls are shedding tears ;

  On Blue Fields the sun warms , a smoke rises fromthe jade.

  This mood might have been a thing to be remembered ;

  But even then , it was already vague and lost . [9 ]

  信息传递环境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必须弄清楚原文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在什么背景里、为什么人而作的,再根据这些条件调整译者与译文场合、译文读者的关系。例如,译者必须弄清楚,哪些话在原文背景里不加解释即可理解,而换一种语言背景必须增加解释读者才能理解。译者必须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如果过多地把原文中的内隐关系明译出来,会使译文读者误以为原文读者对有关信息也同样不懂;而如果对该说的不明说,便可能导致对译文信息的曲解、误解或根本不理解。[10 ]

  翻译是一门交际艺术。金认为,“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改用乙语言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11 ] 关于翻译的交际性,奈达也认为,“翻译即交际,交际的过程取决于听众或读者从译文中所获得的信息”。[12 ] 完整的翻译过程先后涉及两个交际阶段:一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阅读、理解原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原文;二是译者与译文读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进行翻译表达和读者阅读与接受译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译文。根据Burke 的修辞学理论,为了使翻译交际圆满成功,

  需要达到两个层面的同一:首先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同一,即译文与原文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上的同一;其次是译者与读者的同一,这种同一以前一种同一为基础,要求译文适合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价值观、情感、态度、需要等心理因素,否则读者将难以理解或接受译文,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13 ]

  我们来看一个交际性翻译的例子:

  老师是桃花沟的李白、齐白石、钱钟书;老师是桃花沟的杨振宁、钱学森、华罗庚;老师是桃花沟的陶行知、马卡连科??

  In the eyes of the villagers , he (the teacher) was noless than a great man of letters , a great artist , a greatscientist as well as a great educator.

  ———“蓝蓝的山桃花”, 《中国文学》汉英双语版,

  2000 年第1 期。

  人名(见黑体) 为何不译? 这都是些中国人熟悉的大师级人物,但西方人不了解,若逐一译出定会大费周折(非加注不可) ,且得不偿失(译文佶屈聱牙) ,

  不利于读者领会原作意图。分析原文语境,作者无非是说“老师”在山民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或大师,抓住这一意图,用读者能接受的方式在译文中表达(见英语斜体) ,就免去了许多麻烦。可见,只要译者认真推敲原文语境,弄清原作语篇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能正确解读或认知原作意图,不受原文形式的约束,在译文中采用相应适宜的形式表达原义,

  有效达到翻译的目的。[14 ]

  21 译者的目的

  翻译目的并不总是与原作的总体内容相一致的。由于作品内容的多层次性,同一作品可以用不同的翻译目的去翻译。

  翻译目的首先影响着译者的翻译态度,从而也影响着译作的整体质量。一个译者若以拜金、钓誉为翻译目的,便会产生不负责任的翻译态度,译文质量的低劣便在所难免。一个合格的译者应树立正确的翻译目的,讲求译德、译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为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而努力。

  翻译目的还影响着译者的具体操作方法。翻译目的中译者的目的可以有应用的、审美的、研究的等等,目的不同,表达方式也会有差异。应用的讲求准确、易懂、明了;审美的除此之外还要着力于语言风格和修辞特色的再现;而研究的,比如经典哲学、宗教著作,则强调忠实于原作意旨乃至句子形式,方法上直译的运用频率比较高。同是一部作品,由于翻译目的不同,处理方法也会有很大差异。例如: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卫风 硕人》)

  Her fingers were like the blades of the young white -grass ;

  Her skin was like congealed ointment ;

  Her neck was like the tree2grub ;

  Her teeth were like melon2seeds ;

  Her forehead cicada2like ; her eyebrows like (the antennae of ) the silkworm moth. (James Legge)

  从审美角度论,这个译文算不上是好的译文,因为西方读者在诗里乍一看到的只是一个东方怪物,

  而非绝代美人。但是,若从研究角度论,这首诗(除去一些误译之外) 的译法是可行的,我们不能单凭形象是否顺眼而论定优劣。《圣经·雅歌》里对“新妇”

  有“肚脐如圆环”,“鼻子如大马列的利巴嫩塔”,“头发如同山羊群卧在基列山旁”之类的描述,中国读者虽感怪异,但仍可品味出美人之美的。当然,翻译目的是以原作内容和价值为出发点的。《诗经》和《圣经》之所以可以进行这种直译,在于两者都具有研究价值。[15 ]

  《红楼梦》两种译本对读者所起的作用不一样,

  其所完成的翻译目的也就不一样,所适应的读者群也不一样。首先,作为译者,杨宪益先生的目的是想尽可能多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是以想了解中国文化的英美读者为对象的,因而基本上遵循了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即采用“异化”的方法。

  对学习汉语的英美读者,对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英美读者,他们阅读杨宪益先生的译本将大有裨益。

  一般英美读者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只是为了猎奇,为了消遣,他们阅读霍克斯的译本就能达到这一目的。

  可见,由于翻译目的不同,读者对象不同,翻译就必须遵循不同的原则,所产生的两种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16 ]

  译者的目的是把读者引向原作,使读者对原作的修辞手法有较直接的认识,因此往往把原文形象、原语结构搬进译文,只把它的语言外壳转换成译语形式。例如:有人英译《暴风骤雨》时,把一处“男男女女都七嘴八舌地说出他们的惦记和盼念”译成“With seven mouths and eight tongues , all were talkingtogether. ”;还有人在英译《水浒传》时,把“你在家时,

  谁敢来放个屁?”译成“When you were at home , whodared to come near and pass his wind ?”以帮助读者了解一点原文表达上的“洋味”,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异化。[17 ]

  有时,译者使用异化翻译的手段不仅仅是为了给不懂汉语的读者创造一点异国情调,而是有着更深层的政治文化动机。例如美国《时代》周刊在中国报道文章中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就多少可证实这一点。该杂志把“大字报”译成“dazibao”(试比较“political poster”) ,把“实干家”译成“shiganjia”(试比较“doer”) ,把“讲政治”译成“talk politics”(试比较“to bepolitically conscious or alert”) ,这样的例子还有“to keepone eye open and one closed. ”(睁一眼,闭一眼) ,“let ahundred flowers bloom”(百花齐放) ,“dive into the sea”

  of capitalist commerce (下海) 等等。[18 ] 因为不懂汉语的读者往往无法体会到这些经过异化翻译的词语的奥妙之处,最可能的反应就是因不知所云而跳过不看,

  更不用说从中获得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那么《时代》周刊的译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

  报刊等媒体语言关注的是如何控制读者的心理。因而从读者反应的角度,我们也许可以说,这种异化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时代》的中国读者在阅读其中国报道时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拉近与中国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其灌输的美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中国读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上面列举的例子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中国读者读到这些词语时马上想到对应的词语,从而获得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

  目的性意味着根据不同的传播中介来选择原语信息、组织译语的形式和风格。如:

  You’ll notice how kind new Sanara is to your hair.

  See it . Feel it . Sanara’s naturally derived formulationsbring out the shine and smoothness in your hair , leaving itmanageable and healthy. You won’t actually see how kindSanara is to the environment , but it’s nice to know thatthe whole range is biodegradable , so it doesn’t pollutewater or soil . And naturally , the packaging is recyclable.

  按不同传播方式的翻译:

  包装说明书(书面体) :莎拉娜是由天然配方精制而成,能使头发健康,光泽柔顺,易于梳理,莎拉娜系列都具有生物降解特性,包装可回收利用,对水土、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电视媒体(口语体) :柔情四季,莎拉娜,呵护你的秀发,爱护您的健康。天然配方,令秀发光泽柔顺。情有独钟,莎拉娜。生物降解,不伤水土,爱护自然,数她第一。或:我想要一头健康柔顺的秀发,

  我想要一头光泽乖巧的秀发。莎拉娜,你终于实现了我的梦,你给我、给大自然带来百般的呵护,你宁可生物降解,消失无影无踪。款款深情尽显其中。[19 ]

  从上例我们可看出,由于传播中介不同,也就是说,由于译者的翻译用途不同,同一信息源被进行了不同的处理,译者采用了变译的翻译策略。

  三、结语

  从以上一些具体的佳译实例和一些翻译失误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译者要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从而实现翻译目的,就必须考虑翻译目的因素,那就是原作者的目的和译者自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 范祥涛,刘全福. 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 ] . 中国翻译,

  2002 , (6) : 25 - 28.

  [2 ] [ 14 ]贾文波. 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J ] . 中国翻译,2002 ,

  (4) .

  [3 ]张光明. 英汉互译思维概论[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 ]王振国. 译海求索———谈翻译的方法[J ] . 上海科技翻译,

  1999 , (1) .

  [5 ]毛荣贵. 英译汉技巧新编[M] .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6 ]罗选民. 构建话语语言学的翻译理论[A] . 杨玉圣.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C] .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7 ]王宏.“合意”还需“合宜”———从文体角度谈翻译[J ] . 中国翻译,2003 , (1) .

  [8 ]Newmark ,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 New York : Prentice Hall , 1988.

  [9 ] Zhang Longxi. The Tao and the Logos : Literary Hermeneutics ,

  East and West [M] . North Carolina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0 ] [17 ]谭载喜. 翻译学[M]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11 ]金. 等效翻译探索[M]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12 ]Nida , E. A. Language ,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 .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1993.

  [13 ]卢卫中. 语境对报刊新闻翻译的制约作用[J ]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2) .

  [15 ] 杨莉藜. 英汉互译教程[M] .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3.

  [16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和归化”[J ] . 外国语,

  1998 , (2) .

  [18 ]王祥兵. 论《时代》周刊中中国报道文章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J ]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2) .

  [19 ]周红民. 实用文本翻译三论[M]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从翻译目的论看英语新闻翻译中的隐喻翻译篇6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障碍

2 论托马斯•哈代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3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

4 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以及在英语学习中克服中式英语的对策

5 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6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7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

8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9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英文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1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11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2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in Middle School

13 《飘》中的家园意识探究

14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15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16 《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和女权主义

17 从委婉语的研究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18 The Victims of Upper Clas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Heroes of The Great Gatsby and Tender Is the Night

19 会话含义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20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英文新闻标题翻译的策略

21 沮丧与感情的冲突

22 论杰克伦敦的个人经历和信仰对《野性的呼唤》主人公巴克命运的影响

23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Translating San in Chinese Idioms

24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

25 《鲁滨逊漂流记》--世纪典型的殖民主义叙事文本

26 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27 从文化差异角度来分析习语的翻译

28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功夫熊猫》电影字幕翻译

29 论“孔雀东南飞”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

30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及其相互影响

31 从中英广告词中分析概念隐喻

32 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冰山原则写作风格

33 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34 人性的扭曲,堕落与回归——希刺克厉夫的人性简析

35 浅析《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象征手法

36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前四部)的影响

37 从海尔的品牌成功探讨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环境下的品牌战略

38 功能对等理论下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成语翻译研究 

39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40 论美国总统新词

41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42 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43 论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在美国》

44 《喧哗与骚动》中没落的悲剧

45 The Analysis of Teacher Images in English Films And Their Impacts on Young Teachers

46 姚木兰和郝思嘉的女性意识对比分析

47 关于《飘》的中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

48 Culture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49 浅析欧内斯特•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中勃莱特的形象 

50 从人性论分析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

51 王尔德童话对传统童话的颠覆

52 怎样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理解

53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54 从《喜福会》看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探求

55 Who Is Ishmael: Kantian Philosophy in Moby Dick

56 科技英语新词的翻译研究 

57 论小说与电影《最后的大亨》的叙事特征

58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

59 埃德加•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哥特式特征分析

60 广告语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

61 A Stud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62 论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异化和归化

63 浅析商务金钱语汇的翻译

64 《那个读伏尔泰的人》英译汉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

65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66 影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

67 违反合作原则所表达的会话含义—以《越狱》中Theodore Bagwell话语为例

68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

69 英国湖畔派诗歌的语言特点及其汉译 

70 《麦田守望者》成长主题解析

71 游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72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73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浅析网络书店的营销策略—以当当网为例 

74 论《荆棘鸟》中拉尔夫的形象

75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

76 The Influence of Bob Dylan and His Works on American Social Movements

77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

78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

79 中学生英语阅读语义障碍和其教学应对策略 

80 拒绝话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读—以商务洽商为例

81 交际翻译视角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

82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谈唯美主义艺术观

83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老子的道家思想对比 

84 从原型批评理论观点看《红字》的圣经原型

85 母语负迁移对中学英语写作的影响

86 《呼唤》中倒装句汉译策略研究

8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反映的人性创伤分析

88 中美文学作品中乌鸦意象的对比——以爱伦坡“乌鸦”与唐诗宋词为例

89 《麦田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90 中国菜名翻译方法的研究

91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

92 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

93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企业简介汉英翻译

94 On Translation of Language Fuzziness i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esthetics

95 广播英语的语言学分析

96 How Chinese Culture Affect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erms Of Martial Arts

9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ne Eyre and Vanity Fai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ess in Victorian Age

98 对《野性的呼唤》中的狗——巴克的分析研究

99 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

100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天气描写的作用

101 从叙事结构分析电影《撞车》中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诠释

102 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

103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104 A Comparative Study on American and Chinese Values Based on Friends

105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

106 文学翻译中的对等

107 An Analysis of Beauty and Uglines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of Oscar Wilde

108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Joy Luck Club

109 浅析中英日常交际用语的语用差异

110 论《荆棘鸟》中的女性主义 

111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

112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113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

114 一个女性的悲剧—从人性角度浅析苔丝的悲剧

115 中西传统节日文化比较 

116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o Pygmalion

117 浅析中美婚礼习俗差异

118 The Greatness of Jay Gatsby—An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 of The Great Gatsby

119 汉语喜剧小品中的模因现象研究

120 翻译“忠实”新解——兼评《傲慢与偏见》译本

121 英文祝酒辞的功能文体分析

122 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为例

123 《麦田里的守望者》男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物形象分析

124 苔丝悲剧的原因与托马斯哈代悲剧意识的分析

125 分析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悲剧意识

126 跨文化背景下的广告翻译技巧

127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

128 从英汉动物成语比较中英文化差异

129 论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130 V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 Pragmatic Approach

131 从关联翻译理论研究商标翻译与其意象的对应性 

132 从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133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效果的影响

134 从《夜莺与玫瑰》看王尔德唯美主义的道德观

13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6 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137 《愤怒的葡萄》的生态主义分析

138 从阿里巴巴BB电子商务平台论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

139 英语公益广告中隐喻的应用及翻译研究

140 浅谈《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141 文化杂糅背景下的身份诉求——解读奈保尔的《半生》

142 论汉英翻译软件的局限性

143 隐喻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功能

144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

145 英汉感谢语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146 中式菜名的英译

147 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

148 Using Maslow’s Hierarchy Needs Theory to Analyze Sister Carrie’s Destiny

149 中英道歉语及应答差异

150 从餐桌礼仪中的非语言交际角度看中英文化差异

151 《玉石雕像》中的非言语交流

15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3 论《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从视觉和听学的角度

154 说谎的语用顺应性分析

155 中英文谚语的对比

156 方位词“上”和“Up”语义对比研究

157 《鲁宾逊漂流记》中殖民主义思想浅析

158 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翻译的跨文化研究

159 《老人与海》的悲剧色彩:对完美主义的质疑

160 从《时时刻刻》看三种不同身份的女性与现实的抗争

161 威廉•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和《夕阳》为例 

162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三位女性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163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

164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165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166 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

167 功能对等理论在科技论文摘要翻译中的运用 

168 PPT课件在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169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170 《嘉莉妹妹》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171 On the Differences of Jocasta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and Jin Suo Ji

172 群体隐私和个体隐私——中美家庭中隐私观念的对比研究

173 《傲慢与偏见》基本婚姻观背后的世纪英国社会历史因素 

174 《觉醒》中的爱与死亡

175 现代社会的荒诞性——从黑色幽默解读《毛猿》

176 从英汉“狗”的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77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阶级面面观

178 论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卢布林的魔术师》中主人公雅夏犹太身份的探寻 

179 对比分析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

180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研究

181 浅析中美商务沟通中的恭维语

18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3 浅析中西价值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

184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185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

186 “P模式”在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的运用 

187 对比分析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188 从句法模式论英语公益广告语气系统的人际意义

189 功能对等与商务信函翻译

190 从《基督山伯爵》看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

191 语音歧义和语义歧义的语言学分析

192 A Study on Chinglish of EFL Learn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

19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194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195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196 英语委婉语的认知分析

197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广告英语分析

198 浅析习语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应对策略

199 女权主义评论视角下的《金色笔记本》

推荐访问:翻译 隐喻 英语 从翻译目论看英语新闻翻译中隐喻翻译 从翻译目的论看英语新闻翻译中的隐喻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