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2022年)

时间:2022-08-15 11:10:06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2022年)

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6篇

【篇一】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

宋朝是一个主文的时代,继承了唐朝的开放之风,思想界相对相对活跃。于是,在宋朝,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即后世所称的“理学”。经过北宋的程颢程颐两兄弟以及南宋的朱熹等人的继承和发展,理学空前繁荣。

其中,对于认识论方面,二程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概念。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等人认为对于经验中的事物穷究其理,恍然得悟,得万物共有之理。用现在的话解释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着其中的“理”,可以近似理解为我们哲学上所说的“规律”。

“格物致知”包含现在所说的“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现在的流行观点和程朱理学认识的的差异,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近代中国在引入西方自然科学时,将物理,化学等学科统称为格致之学,取意格物致知,即深究事物原理以获取知识,有后继薄发的意思,不断的经验积累与思辩观察,然后归于贯通。朱熹当时虽然不是很得志,但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说是世界性的。他本人也被尊为“朱子”。

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的认识论,有其先进住处。但是,到了明朝中期,理学之风日渐衰弱,此时的理学称为“道学”,由于道学家们自己的虚伪堕落,有人称之为“伪道学”。思想界的认识论方面,又将面临一番狂风骤雨。

明武宗朱厚照是个喜欢玩的皇帝,他当政之际朝政腐败,宦官专权,奸臣当道,叛乱频发。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在此类环境下失去了原有的抱负,空留下济世报国无门的诗作,留下无数的扼腕叹息。但正在此思想混乱,国家动荡之际,一位文人,科举落第,考取,做官,入狱,流放,启用,遭贬,再启用。他就是心学大成者王守仁。他是个文人,却在武功上很有造诣,多次平叛。在学术上他是在朱熹后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大儒。

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尽管后世评说心学的唯心色彩,但他在认识论方面首次提出了另一个观点——“知行合一”。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行合一则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而今天,我们理解“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用今天马哲的观点来说,就是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发觉,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可以相反的理解。即知是知,行归行。你所了解的仁义道德之类的与你所处的事情是两码事。王阳明平叛过程中,对于反叛者,他所说的满口的仁义道德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这就需要“行”。在具体是情况下,采取具体的措施。是知,行,抑或知行。阳明先生的思想在在日本备受推崇,近代蒋介石也很是欣赏。当然,阳明先生的方法论哲学不是我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说白的。

在方法论上,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是一个进步。格物致知主要强调认识。当然“格物”是其实践的过程。知行合一,将所知与所用根据具体情况下最优使用。“合”不是片面的加法运算。今天,我们仍然要做到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

【篇二】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知行合一 见贤思齐
作者:梁沛洪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07期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
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弟子规》共分七个部分。首先《总叙》介绍了正文六个部分的题目。《入则孝》这篇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
《出则悌》这篇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与兄弟和睦相处;
《谨而信》这篇向我们叙述了端正的日常行为和良好习惯。《泛爱众》这篇让大家知道要爱护所有群众,不分贫富;
《而亲仁》这篇告诉我们必须要行仁义,否则人品不好;
《馀力学文》这篇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要有好的学习计划、态度。

        我们要践行《弟子规》的有益教诲,用《弟子规》中的良好行为准则去扎稳根基,时刻刻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样,就会帮助我们免掉许多坏的习惯,并逐步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努力做有品味的人,做对教育有贡献的人。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珍惜生命、充分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要早睡早起,讲究卫生早起洗脸,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等,才能身体健康。穿着要整洁、稳重,适合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考虑家庭的经济情况,不讲究名牌,华丽。对饮食不可以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可过饥或过饱。劝戒子女不要饮酒,对于成人的我们平时也不要饮酒,交际场合尽量不饮,或适当少饮、要坚决不醉酒,平时饮食主要以素食为主。

【篇三】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这八个字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几百年来被无数名人推崇和实践。这八个字主要探讨了“知”与“行”这两个中心点以及它们的关系。如果把“知”看作“人的认识”,把“行”看作“人的实践”的话,那毛泽东的《实践论》已经较全面的阐述“知”与“行”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认识指导实践,实践检验认识。”然而这八个字没有那么简单,这里面包含的道理,蕴藏的价值值得慢慢发掘。

1.对“知”的再深入认识

“知”是什么?“知”就是“人的认识”,“知”的主体是人,“知”不是所谓的真理,也不是别人的认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知”。“知”又从哪里来呢?上面八个字已经给出答案,就是“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事物的规律性得到认识。毛泽东把它总结为“实事求是”四个字,两者意思是一样的。然而我们“格物”有什么方法呢?我觉得主要有三种方法,就是现有的教科书式的文本知识,别人的口述经验和个人的经验思考,最终把上面三种“知”的来源化作自己的东西,才是“知”。“知”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知贵真,真知难。

知贵真,“知”是指导“行”的,要想获得好的结果,前提就是要保证“知”是真知。然而,真知没有绝对的,只能是相对的;
在尽可能的条件下,要保证“知”的尽可能的“真”。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运用获取“知”的三种方法,我们要善于学习汲取前人总结的经验,善于向别人请教学习,善于思考和总结。要做到这三点肯定是不容易的;
这就是“真知难”的原因。人都有其自身的惰性和自以为是的天性,要做到勤奋思考和虚心讨教是不容易的;
很多人学习工作中只会听从别人的指挥命令,不喜欢动脑思考;
对于现有的知识,没有一点怀疑精神;
这样的话就只能固步不前,庸庸碌碌。

2.由“知”到“行”是一种升华

“知”的目的是指导“行”,如果人类仅仅满足于“知”,那人类是不能进步的,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知”是“行”的前提和储备。知贵真,而行贵笃。一时的热心激情终究是成不了大事的,即使“知”很真,同样不会有好结果。很多成功的人往往是“知”不是很真,靠着笃行的精神,创造出一番事业。有句俗语叫做“认准的事就坚持到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我们不提倡蛮干、瞎干;
在行动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修正我们认识,使我们的“知”更真,岂不更好?人类的弱点还有一个,就是在取得一点小成就后,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
容不得不同意见,往往丧失掉更大的成就。

“行”是“知”的一种升华,“知行合一”是一种人生的最高境界。真知难,笃行也难,知行合一是难上加难;
在真知和笃行的基础上,再不断地检验“知”,坚持“行”,随心所指;
不求完美,只求坚持和进步。然而王阳明在阐述他的“知行合一”的心学时,强调的不是随心所欲,不是让我们做内心的奴隶。相反强调的是我们怎么能够掌控我们的内心,不只是要做什么,也包括不能做什么。当你真的能够用你的“知”控制你的心,再用你的心去控制你的“行”,那你就更接近“知行合一”了。

3.“知行合一”对我们的指导意义

上海德济医院刚开业不久,这所新医院是一批践行“知行合一”理念的人创立的。这些医改的先行者们,发现自身所处医疗环境弊病很多,通过学习和比较国内外医疗模式的差异,得出国外先进医疗模式必将是中国医疗未来发展的方向的结论,大胆开拓,披荆斩棘,终于有今天医院的雏形。值此最艰难、最需要坚持的时刻,“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思想正好给了我们新的启发。

在这里“格物致知”里的“物”指的是我们医院的发展。全院员工都很关心医院的发展,我们要集中全院员工的智慧,探求我们医院发展的正确道路,同时要不断的借鉴其他先进医院发展进步的方法,即“致知”。思考医院发展的问题是医院领导们的本职工作,他们已经初步形成各种改革思路。然而我们每一位员工也不是旁观者,积极建言献策,使领导完善和修正他们对医院改革的思考,同样也是对医院的一种贡献。

有了领导的改革理念,下一步就是践行的问题了。“行”需要技巧和方法,德济医院刚创立,有很多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这就需要包容;
医院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困难不断,这就需要我们不拘一格,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共克难关;
医院要想早点打出品牌,这就需要保持特色;
医院要想发展的更快、更稳、更好,就需要借鉴其他先行医院的经验,减少犯错,少走弯路。医院的改革大方向是对的,这也会增强我们信念,笃行我们的理念。

总之,“知行合一”对于我们医院的启发意义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不断地改进和不懈的坚持!

内科 陈强

【篇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知行合一作文

  今天我们就来咬文嚼字,说一说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思想:知行合一。
  最早的这个思想,是明朝的王守仁先生提出的。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什么是知行合一?答:知与行的合一。评:废话。在我看来,这个思想有两层不同的含义。
  第一层。如果我们把这四个字拆开,就会发现它的意思很简单:知,就是知识;
行,就是行动;
合一,就是合为一体。这样看,它想表达的意思是:知识和实践要合为一体。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往往都会注重于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生活上的运用。其实不然。我们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一个人的理论知识学得再好,结果一碰到难题就不知所措,因为他只知道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去灵活地运用它。现在社会大多是这样的人,一些博士呀,研究生呀,在学校把一些大道理,大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一进入社会,就傻了眼。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想运用知识来完成它,思来想去却只能讲一些大道理,一些空话;
让他举个例子,却一个都举不出来。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没有亲身的体会,是无法真正地感受到其中的道理。所以说,有些事情只有你自己去实践,才能领悟它。
  那有的人就会问:“是不是我只实践就行了呢?”
  也不是。因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知识的体现。两者是互为表里的。王守仁曾经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只有知而无行,则不是,不是真知,而是妄想;
如果只有行而无知,则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第二层。则是知行合一的延伸。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社会的本质——利益。他还有一个对手,叫做原则。从古至今,两肋插刀,舍人取义这类的道德是存在的,可惜这东西的代价太大,估计你要首富王健林来都不一定愿意。除了个别一根经的,大多数人都不愿做。但为什么犯罪的人却这么多呢,它不是比其他的更危险吗?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只要有足够大的利益,就有驱动人的能力。犯罪说起来很危险,利益却高,还能收获刺激。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面目,异常残酷,却格外真实。在这个残酷的现实前,你要明白,想真正的实现伟大的理想,又不放弃原则,就要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适应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然而,随着应试教育的强力发展,中国的大学生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差劲。他们自以为学到了知识,拿到了学位,就可以备受瞩目,大展拳脚。其实仔细想想就可以发现,全国每年至少有几百万大学生,博士生毕业,全国省份不过23个,城市加起来才200多个,其中还包括一些偏远山区,加上生长在大都市的傲娇学生,机遇实在是少之又少。这时候就会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人就会放弃原则,为了利益不顾一切。这种人往往只能取得暂时的利益,因为它们的手段往往不能见光,努力半辈子,到头来一事无成。另外一部分人,是只遵守原则,不会变通。在他们的眼中,只有正反两面,不是正,就是反。这种过于绝对的人,自以为看到的本质,结局往往是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最后一类人,也是最少的一部分人,他们则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不仅知道社会的背后是什么,还知道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甚至还知道自己该如何融入并改变这个社会。这种人,往往才能掌控全局。
  在现在这个发杂的社会,每一寸土地下,都可能是洪波暗涌,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我们只有先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一步一步往上爬,并取得人生的巅峰。但要记住,巅峰前方,是万丈深渊。人生何必追求完美呢?有时想想,失败的人生会感到伤心,却不会遗憾。这何尝不是一种变通。

【篇五】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知行合一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

伟大的王守仁——“知行合一”之今用

      

年轻人的困惑

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 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呢?e.net

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内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所以就放弃了追求。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他人 圣贤之道,但是自己却失去信仰。

什么是知行合一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所以答案是有的,这个工具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

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是王守仁。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 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

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

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王守仁选集,具体了解知行合一思想。我在这里利用当年明月的话,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 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 是很容易的。

王守仁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 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所以背诵并牢记王守仁的这些话吧,它会让你一生受用无穷。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真 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 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道理人都懂,就是不做。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奈何人懒,虽知不行。许多人都晓得仁义很好很强大,然而都不去遵行,因为与私利不一致。虽知不行,本质 上不是不知,如果一个道理人们真的懂了,认可了,怎么会不行?

“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为前提,简言之,还是 自古以来人为什么而活着的老问题。知行之外,另有一个真正的底层动因。那就是主 体,也可称自我。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价值。所以古哲人把认识自己作为哲学的最高智慧。

“致良知”。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寻大道的 基础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借口。

知行合一的现代化解读

知行合一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它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读。例如可以理解成:学以致用;
知易行难;
曲线救国;

变通;
以良知为基础,大智慧行事;
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只有大目标,而没有具体可执行可分解可测量的步骤,只是空 谈。

我们在系统地解释知行合一之前,先反思一下传统圣贤之道的弊端,而知行合一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这些弊端。

例如,追求传统道德经、庄子、孔孟之道思想的年轻人。往往是只有名,没有利,如海瑞、于谦等清官一辈子被打压,穷困潦倒,还有坚持理想的梵高等艺术家也都 是这样悲惨的命运。活着的时候收不到效果,往往到老年或者死后才有效果。这些好歹是史书留名的,更多追求圣贤之道的人更糟糕:空洞的圣贤理论不但不能在现 实中应用,还成了负作用,所以这些人大半生都是平庸度过。并且追求圣贤境界的人,往往冷漠、清高,眼高手低,只爱陌生人而忽略身边人或事,往往以善小而不 为。连自己都混的很平庸,更不要说帮助别人了。

“知行合一”的好处

运用知行合一工具,可以名利双收;
可以现实应用,及时获利;
可以名垂千古,史书留名。

凡是成功的人,都有很高的境界。自古以来境界不高的人,贪婪算计的没有一个能成大事的。追求知行合一,境界高,宽阔的胸怀可以广纳贤才,收获人心,成就伟 业。在追求高境界过程中,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最直接的效果是,让别人最短时间相信你的为人,你的成功。而不是觉得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或 者是一个迂腐的人。利用知行合一这个工具,可以打败比自己强大一百倍的敌人。最后对自己来说,领悟知行合一,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其玄妙的快感,比任何 精神药品都要过瘾。

说了这么多知行合一的好处,那么我们都急切想知道怎么样才能真正领悟知行合一,并运用这一强大的工具。我要告诉你的是,“知行合一”的这篇文章或这趟讲 座,只能促进你去实践,因为没有实践,你了解了也是白费,知行合一就是要你把这些智慧应用在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否则不叫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思想的创始人王守仁跟其他的圣人、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 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那么我们就从王守仁悟道中来深入了解知行合一吧。

“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

掌握知行合一,不仅仅是靠学习知识,而是要在实践中磨练出来。心学创始人王守仁就是在实践中完善“心学”和“知行合一”,并最终悟道,“修”出来的。他跟 其他圣人或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王守仁是历 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知行合一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仅仅是死了以后才出名,而且活着的时候也风光,有权有势。王守仁就是这样,他最 大的官做到了南京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

王守仁贵州龙场悟道(以下部分内容节选自《明朝的那些 事儿》第三部)

王守仁的悟道是从贵州龙场开始的。王守仁年轻的时候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公路站长)。在贵州龙场这个穷山僻壤之地,受尽磨难的王守仁不断 反思,终于领悟到了知行合一的最高智慧:

“矢志不移,追寻圣贤,错了吗?

仗义执言,挺身而出,错了吗?

没有 错,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

那上天为何要夺走我的荣华,羞辱我的尊严,使我至此山穷水尽之地步?

既然你决意夺去我的一 切,当时为何又给予我所有?

夺走你的一切,只因为我要给你的更多。

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

使 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明人生冷暖。

只有夺走你所拥有的一切,你才能摆脱人世间之一切浮躁与诱惑,经受千锤百炼,心如止水,透悟 天地。

因为我即将给你的并非富甲一方的财富,也不是号令天下的权势,却是这世间最为珍贵神秘的宝物——终极的智慧。

存天理, 去人欲!

天理,人欲!

理!欲!

吃喝拉撒都是欲,“欲”在心中,“理”在何处?“理”在何处?!

“理” 在心中。天理即是人欲。”

“心学”就此诞生。

王守仁“知行合一”在后人中的应用

在贵州龙场之后的几年,王守仁竟然一路升迁,当上都察院高级长官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江西南部。当时江西土匪盛行,面对土匪,王守仁不再空谈理论和哲学, 因为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方法是用火枪。

而他的用兵方法可以用两个字形容——诡异。他从来不与敌人正面交锋,从来都是声东击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经常搞得敌人晕头转向。士兵不够他就玩阴的, 什么挖坑打埋伏,那是家常便饭。在日常生活中,王巡抚确实是一个正直忠厚的老实人,可到了战场上,他就会立马变得比最奸的奸商还奸,比最恶的恶霸还恶。

这帮赣南土匪们为他提供了突破的机会。王守仁终于发现光懂得哲学是不够的,要想成功立业处事,还需要另一样神秘的工具。这件工具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

在后来,王守仁平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也是利用这个工具,因为跟叛乱者讲解哲学是没有用的,只有开展武装斗争,枪杆子才是硬道理。而后世的名臣徐阶、张居 正也正是借助了这件工具,建立不世功勋,名留千古。四百年后,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这句话,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陶 行知。

王派传人徐阶

用知行合一来制伏矿霸

徐阶最高做到了内阁首辅,也就是总理的位置,并利用20多年的艰辛,斗倒了大奸臣严嵩。明朝最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就是他的学生。

徐阶和王守仁的经历很类似。首先,他被贬后担任延平府推官,延平多矿霸,政府人员人浮于事,这样的糟糕的环境最适合磨练人,使其悟道。徐阶在面对这样困境 的时候该怎么办?面对矿霸,难道像念咒一样把它念出来,矿霸们就能落荒而逃?

徐阶在痛苦的思索中发现,他坚守二十余年的信念和原则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真正决定大多数人行为的,是另一样东西。说教没有用,礼仪廉耻没有用,忠孝节义也 没有用。在剥除这个丑恶世界的所有伪装之后,终于找到答案:利益。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 ——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在醒悟的那一天,徐阶面对当地的里长亮出了底牌:铲除那些矿霸,我将给你们更大的利益。于是矿霸被制伏了。

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追求光明的“心学”正是诞生于在这黑暗的世界中,倔强地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在官场上用知行合一斗严嵩

忍 辱负重是其政治权谋斗争中的杀手锏,而“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

1、结党。在徐阶回京任职后,与“心学”同门赵时春 、唐顺之结成团体,共同的政治理念,而不是利益。

2、后来杨继盛弹劾严嵩,被严嵩害死。徐阶他学生血淋淋的尸首前,领悟了政治斗争的最终秘诀: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

3、严嵩多次设计陷害徐阶,徐阶装聋作哑,从不与严嵩争执。徐阶的学生张居正不理解,质问徐阶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徐阶甚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表 面上十分恭顺。

4、徐阶了解嘉靖皇帝与严嵩的深厚关系,所以采取从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下手,绊倒严嵩的策略。严世蕃被杀最致命的理由是私通倭寇,这其实是被徐阶设计冤杀 的。

5、在斗到严嵩后,徐阶还麻痹严嵩,让严嵩还认为自己是好人,成功击退了严嵩的反扑。事实证明徐阶是对的。

徐 阶给现代的年轻人很多启示

纵观历史,掌握知行合一的官员都得到善始善终,没被奸臣整死,例如王守仁、徐阶、张居正等,并且活着的时候做到了很大的官位,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给天 下百姓带来幸福,并且个人和家庭都过着优越的生活。而大部分的清官都很少有善终的,例如袁崇焕、于谦、海瑞等都是在世的一辈子都清贫如洗,甚至穷困潦倒, 被排挤,被迫害。并且给历史、给百姓带来的实际贡献,也难以比上行合一的政治家们。

历史人物分三种,第一级是“关键人物”,就是可以改变历史发展航道的人(或者说没有他历史就会改写),比如徐阶、张居正(张居正变法)、秦桧等;
第二级是 “重要人物”,就是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例如戚继光、袁崇焕,海瑞等,此级人物与一级人物的区别在于,就算没有戚继光,倭寇也会平息,无非是个时间问 题。第三级是“鸡肋人物”,但凡史书留名,又不属于上述两类人物的,皆归于此类。

我们年轻人要做关键人物,也就是改变历史的人物。而不懂知行合一,太过幼稚、太过迂腐,都会导致我们还没有取得成就就会被排挤或被干掉。就连自己都混不 好,更不要说去施展自己的雄才伟略,为社会造福、去改变历史了。

清官就一定贫穷吗?好人就注定安于贫困吗?圣贤之道给予人非凡的境界。但是不懂变通的圣贤之道,一种是迂腐,墨守成规,例如海瑞;
一种是稚嫩,不经世事, 就如同我们的年轻人。要想明白这个道理,你懂得变通,懂得妥协,是为了成就更大的事业,造福更多的百姓。与社会甚至与坏人的妥协,跟圣贤之道、跟你的崇高 理想是不矛盾的。

单打独斗,不成气候,知行合一更适应规模化社会发展

上一篇我们讲了徐阶的故事,徐阶还给现代年轻人一个重要的启示:好人也要结党。谁说结党就是坏事,谁说好人就不能结党?自古以来好人都不喜欢拉帮结派,信 奉“君子之交淡于水”。这也是好人的命运往往是被恶势力打击或陷害的原因。好人觉得自己身怀绝技,能技压群雄,而不用依靠别人,所以更愿意独来独往。而贪 官都喜欢拉帮结派,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因此可以容忍同党中其他人的缺点。

为共同理念而聚到一起的是“结党”,为共同利益而聚到一起的是“团伙”。团伙做不大,也不长久,经常闹内讧。国外两党制的国家之所以富强,是因为有为共同 理想的两组人进行良性竞争。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古代官场,是社会最大的组织。为官之道,就是入世,讲究的是为人处世,要平衡各方面最实在的利益。所以更多讲究出世准则的圣贤之道,在官场并不适用。在官 场坚持圣贤之道的人,往往被视为迂腐,不懂变通。而知行合一是对圣贤之道的改良应用,它最先在官场起到作用,发挥光芒。

圣 贤之道更适合出世,知行合一更适合入世

在古代,人类活动的范围比较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松散。古代一个人的成功,可以跟其他人合作不深的情况下获得。圣人很少有当官的,他们处江湖之远,所 以可以独善其身,可以讲究与世无争,去追求个人的超凡境界。

但是当今人类活动范围大大扩展,社会变为规模化发展。只有形成组织,得到更多的人帮助,才能取得成功。并且你需要与人合作,也需要与人竞争,在竞争中合 作。这个时候,讲求与世无争、空洞飘渺的圣贤之道不能解决现实中与人打交道的问题。

而知行合一和圣贤之道最大的区别是,圣贤之道侧重的是个人,是自己去“知”去“行”,可以很少和别人发生联系;
而知行合一是不仅仅自己的“知”与“行”, 而是注定和身边的人互动,发生关系,影响其他人的“行”。所以,知行合一就成了最适合当今年轻人为人处世的准则。

成 大事必须知行合一有大境界,有大境界的人才得道多助

自古以来,圣贤之道讲究的是淡泊名利的隐士精神,追求的是安于贫贱、与世无争、大公无私的崇高境界。而这些是跟现代年轻人追逐名利、追求大事业的思想是相 违背的。在激烈的竞争和追逐名利过程中,似乎小人的处世方法更有效。例如搞点贪污腐败、阴谋诡计、小心算计等能让自己不吃亏。

且慢,我们翻开史书,会发现历史上没有一个小人能成就大事业的。小技巧只能让人得意一时,如果品德有缺陷,时间一长终究会露馅,因为言行不一,虚情假意, 终究成不了大器。

当然,学些做人的技巧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修炼品德才是你成功的根本。而速成的技巧与捷径只是次要作用的。否则小技巧只能带来小成功,但是会妨碍 你的大成功。

很多教成功学的书都注重技巧,而对品德只是草草带过,品德只不过是用来妆点门面,认为要紧的还是认为成功与否取决于个性魅力、人际关系技巧。但这都不适合 做大事的标准,只适合短期、弱性关系的情况。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以前我们相处的是小圈子,跟别人相处的时间也短。由于跟别人打交道时间短,很多朋友过往匆匆,不需要深交,因此你的小伎俩别人也太计 较,或者你自以为没有露馅。但是以后你将身在更大的圈子,要面临更大的竞争,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跟别人相处更长的时间,并且要有更深的关系,才可能成功。

时间可以验证一切,过去的小技巧就不适合生存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品德和境界相应的提高。

一个没有 境界的人不能成功

一个人没有境界,就会造成你拥有的很多,但与你的承受能力不匹配,很多暴发户就是这样。就好比你打了很多猎物,但是没有地方存放。你水很多,容器不够大。

海能纳百川就是因为有大境界。没有境界,只追逐名利的人跟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因为你会迷失自己,被名利牵着走,成为名利的奴隶。

没有境界的人追逐名利是做加法,一点点的累积名利;
而知行合一的人是做乘法,是质变到量变。前期的名利可能比较缓慢,一旦有一个突破,就可以无限复制,无 限扩张,一下子名利双收,名扬天下。

没有人愿意去做小人。但对于很多有小聪明,但本质是善良的人来说,小聪明的习气经常被人诟病,想改,想变得想有大境界,但是又怕吃亏,因为小聪明能保护自 己,所以一直苦于没有具体的方式。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知行合一告诉你办法。

知行合一的现代化解读之一就是言行一致。其实小聪明的人,要把小技巧收一收,把实际行动再多做一做。这样别人就会觉得表里如一,是真诚的,是踏实的。别人 才改肯为你付出,帮助你,并委以重任。

我不是要把你变得更傻。是要你有大境界,而不是小心眼;
有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

身 心和谐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以上说的是没有境界的人不会成功。还有追求境界但是过于迂腐的人也不能成功。因为你的精神已经是出世,而你肉身却是在入世。精神层面,是高处不胜寒,而你 的肉身却地位卑微。精神境界与肉身地位存在一高一低的矛盾。而知行合一,就是把你的精神和肉身的高度统一起来,用“行”去把肉身提升一个档次,把“知”尤 其是对其他人的态度降低一个档次。高度都查不多,这样才和谐。

说到底,就是你的境界和你的能力两者要和谐;
你的精神和你的肉身两者要和谐;
你的容量和你的拥有,两者也要和谐。

人必须要追求圣贤之道,但是又不能迂腐;
追求圣贤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追求圣贤一定不会成功。

一个成功人士内心的发展 历程

人和历史,都是在螺旋式发展中前进。在一下路线中周而复始:“立志——被打击——失去信心——重拾信心——被打击——失去信心——重拾信心”。这个轮回往 往要经历十几次,人才逐步成熟起来。人们追求境界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往往是走三步,退两步。

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现在所处不同的环节,有的是从追求圣贤倒退回来,因为总是碰壁,所以变得失去信心;
有的是追逐名利,想要把境界提升上去,但是又难以 割舍小聪明。其实这两者都不算什么大困难。人生以后的路途还很长,如果把这段经历放在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年轻人都是在初级阶段,无本质相同。每个人都是在 一次又一次否定自己中成长起来,不断对之前的信仰产生怀疑,然后根据实际不断调整的过程。

所以年轻人要学会变通。以前历史书上把人物简化,是为了按某种要求教育孩子。所以孩子们从小养成了非白及黑的观念,从来都没有中间地带,结果让我们误以为 这个世界要么成为圣贤,要么成为小人。现在我们要知道知行合一的真谛,圣贤之路是可以变通的。

阻碍年轻人成功的另一个障碍,就是太自我,不重视依靠团队的力量,不重视与别人的真诚交往。其实年轻人成功的关键不是靠个人的技能,而是靠朋友圈的 帮助。

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知行合一”:个人就好比是一个工厂,“知”(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工厂的产品,“行”是市场营销,把产品(知识)卖出去获利,而 朋友是你这个工厂的经销商。朋友越多就代表你的经销商越多,你的产品(知识)就能让更多人得知,你赚的就越多。

把 自己变成股票

那么,怎么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朋友呢?尤其是对于一个一穷二白的年轻人来说,你此刻不可能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可以给朋友,那么你靠什么吸引朋友和贵人?没有 钱,可以靠你的境界!境界越高,朋友越多,有境界的人才能获得大成功!有境界的人就可以把自己变成一支潜力股,让人一眼就看到你未来升值的潜力。因为朋友 会觉得,由于你的境界符合一个普世的规则和道理,所以其他更多的贵人也对你有同样预期,愿意帮你成功。

所以善用知行合一,不仅可以让自己受用终生,也可以让一个公司、一个组织有更大发展,让现在还是很平凡的自己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帮助自己。人们一眼就会看到 你未来的价值,而愿意跟随你。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人觉得你有境界呢?让人看到你未来一定会成功呢?因为你符合了这个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很多年轻人失败的原因是分不清什么是主流的,什么 是边缘的。

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技术会变,潮流会变,风格会变,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千古不变的。这就是人性,人性永远不变。并且人性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比其他 技能、比其他天文地理都重要。但是,年轻人过度追求变化的东西,而忽略了千古不变的主流的的东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分辨边缘与主流

年轻人怀才不遇的真正原因,因为分不清什么是主流的,什么是边缘的。

年轻人往往自以为是,喜欢特立独行,去开创自己理想的国度,而不屑于与主流为伍。但是往往碰的头破血流。这是因为年轻人认为自己时尚潮流是主流,实际上在 整个社会却是边缘。所以,自身所在的小空间供血不足,穷困潦倒,难以为继。

何为主流?何谓边缘?油盐酱醋、钢铁资源产业是主流,人的长百年的基本需求,时尚娱乐产业是边缘;
传统产业是主流,互联网是边缘;
夕阳产业是主流,高科技 是边缘;
社会制度是主流,新技术是边缘;
在中国中老年人是主流,年轻人是边缘……

年轻人必须先融入 主流,用知行合一抢占资源

年轻人要想有大成功,不是靠你自己的技能,而是主流社会给你的帮助,因为你成功所需要的资源都在他们那边。所以年轻人不能老闷头忙自己喜欢的,否则永远只 是边缘人物。你必须先融入主流,与他们为伍,了解主流的规则,去主流抢占资源,主流的规则其实就是做人,就是利益,就是要你学会尊重人性。你在懂得尊重别 人利益的同时,自身也在逐渐提升。习惯成自然,你的内心会慢慢发生化学变化,由之前强迫自己成习惯,变得真正成熟起来,真正懂得去尊重别人,去喜欢别人。

所以这个社会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会在你学会懂得人性的同时,也推动着你自己境界的提升!

能力与做人的二八原则

很多人以为,成功主要是靠我自身的技能,然后我再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就是完美了。有就是说80%靠技能,20%是靠做人。但是你错了,实际情况是 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

做人与技能的比例其实是有一个年龄阶段的分配。人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学本领,技能是进入社会的入场券。但是以后,做人就占主要。从总的人生来说, 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

同样,有很多人认为成功主要是靠个性和魅力,其实也错了,品德和境界才是主要的。也就是说, 80%靠品德,20%靠魅力。

在个性的选择上,有人觉得我的个性是我与别人区别的标志,然后我在80%的个性基础上学点20%通用的处世的技巧作为润滑剂。其实也错了,真正的做法是你 80%的基础是你的境界,是通用的对人性的认识,而只有20%是个性,是你与别人的区别。

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技术会变,潮流会变,风格会变,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千古不变的,这就是人性!

短期利益与长期 利益,吃亏与沾光

提升境界不是一句话那样简单,因为在提升境界的过程中,有很多付出,要吃很多眼前亏。所以有很多人很难一下子心胸宽阔起来。其实,这只是牺牲短期利益,而 收获长期利益的过程。

第一种情况,为朋友的付出,等于你把钱存到了朋友那里,以后朋友会回请你。

另外一种情况,你在这个朋友身上现在吃亏,以后朋友没有回请你,但是你也可以在别人身上赚回。因为别人通过看你的行为,知道你是一个有境界的人,所以更愿 意来帮助你。境界很低的人,只关注眼前利益;
境界高的人会关注长远利益,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自信,所以不在意牺牲眼前利益。

互 相利用与感恩精神

为什么要学会做人?是需要在这个社会建立起你的信用。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是告诉整个社会,你现在帮助一穷二白的我,我以后会支付高额的利息给你。人都是在感恩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实际行动证明,来提 升你的信用额度。只有别人觉得你感恩的信用额度越大,才会愿意更大的付出来帮助你。

但是很多年轻人没有意识到感恩精神对自己成功的重要性。觉得自己懂感恩,其实大部分的人还不懂。

感恩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功利。很多人觉得感恩就是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今天我帮你,改天你必须要回报我。这其实不算是感恩,而是偿还、互相利用,双 方境界都很低。

感恩其实是一种大境界。是自发的一种对任何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或万物的感激,并且也不在乎对象是否还有利用价值。感恩不是靠别人教,你的爸爸妈妈从来都没教 你要如何孝敬他们。百善孝为先,一个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或者只说不做的人,是不会懂得感恩精神的,也别指望他会真正对别人好。即便现在表现的很好,也只 是互相利用而已,以后一旦你没有利用价值,他保准忘了你。

总之,知行合一不是教你为人处世的技巧,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是言行一致!提升你的境界,积累你的信用,让你获得更多的人帮助。

利 用知行合一可以打败比自己强一百倍的敌人

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比你强大很多倍的敌人,怎么才能轮到你获得成功呢?

不用担心,首先学习知行合一这个工具可以让你提升境界,获得更多人帮助;
其次,知行合一让我们其他人更明白行动的重要性,勇敢去做,占领先机。

不要惧怕自己实力的弱小。朱元璋做过乞丐,但是他的成就比很多懂得更多知识的圣人要大!因为他做了圣人知道但是却不敢做的事情。很多老板的知识都比不上经 济学教授,但是他们比教授更有成就,就是他们做了教授知道但没去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也是这样,不要小看自己的卑微。只要你知行合一,做到了现在很多厉害的 人不能做到的事情,所以你的成就必然超过他们。可能你没有他的技能高,但是可能你比他更懂得变通;
可能你没有他的资源多,但是你可能境界高而吸引更多的朋 友相助;
可能你比他各个方面都比不上他,但是你有一套组合流程,或者你的公司(组织)可以胜他。

最后一点,知行合一不仅是是最实用的成功工具,也是最高的修身智慧。但是要领悟知行合一必须是靠实践,这篇文章或这趟讲座,只能促进你去实践,没有实践, 一切都是白费。

【篇六】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这八个字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几百年来被无数名人推崇和实践。这八个字主要探讨了“知”与“行”这两个中心点以及它们的关系。如果把“知”看作“人的认识”,把“行”看作“人的实践”的话,那毛泽东的《实践论》已经较全面的阐述“知”与“行”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认识指导实践,实践检验认识。”然而这八个字没有那么简单,这里面包含的道理,蕴藏的价值值得慢慢发掘。一.对“知”的再深入认识
“知”是什么?“知”就是“人的认识”,“知”的主体是人,“知”不是所谓的真理,也不是别人的认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知”。“知”又从哪里来呢?上面八个字已经给出答案,就是“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事物的规律性得到认识。毛泽东把它总结为“实事求是”四个字,两者意思是一样的。然而我们“格物”有什么方法呢?我觉得主要有三种方法,就是现有的教科书式的文本知识,别人的口述经验和个人的经验思考,最终把上面三种“知”的来源化作自己的东西,才是“知”。“知”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知贵真,真知难。知贵真,“知”是指导“行”的,要想获得好的结果,前提就是要保证“知”是真知。然而,真知没有绝对的,只能是相对的;
在尽可能的条件下,要保证“知”的尽可能的“真”。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运用获取“知”的三种方法,我们要善于学习汲取前人总结的经验,善于向别人请教学习,善于思考和总结。要做到这三点肯定是不容易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的;
这就是“真知难”的原因。人都有其自身的惰性和自以为是的天性,要做到勤奋思考和虚心讨教是不容易的;
很多人学习工作中只会听从别人的指挥命令,不喜欢动脑思考;
对于现有的知识,没有一点怀疑精神;
这样的话就只能固步不前,庸庸碌碌。二.由“知”到“行”是一种升华
“知”的目的是指导“行”,如果人类仅仅满足于“知”,那人类是不能进步的,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知”是“行”的前提和储备。知贵真,而行贵笃。一时的热心激情终究是成不了大事的,即使“知”很真,同样不会有好结果。很多成功的人往往是“知”不是很真,靠着笃行的精神,创造出一番事业。有句俗语叫做“认准的事就坚持到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我们不提倡蛮干、瞎干;
在行动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修正我们认识,使我们的“知”更真,岂不更好?人类的弱点还有一个,就是在取得一点小成就后,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
容不得不同意见,往往丧失掉更大的成就。
“行”是“知”的一种升华,“知行合一”是一种人生的最高境界。真知难,笃行也难,知行合一是难上加难;
在真知和笃行的基础上,再不断地检验“知”,坚持“行”,随心所指;
不求完美,只求坚持和进步。然而王阳明在阐述他的“知行合一”的心学时,强调的不是随心所欲,不是让我们做内心的奴隶。相反强调的是我们怎么能够掌控我们的内心,不只是要做什么,也包括不能做什么。当你真的能够用你的“知”控制你的心,再用你的心去控制你的“行”,那你就更接近“知行合一”了。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三.“知行合一”对我们的指导意义
上海德济医院刚开业不久,这所新医院是一批践行“知行合一”理念的人创立的。这些医改的先行者们,发现自身所处医疗环境弊病很多,通过学习和比较国内外医疗模式的差异,得出国外先进医疗模式必将是中国医疗未来发展的方向的结论,大胆开拓,披荆斩棘,终于有今天医院的雏形。值此最艰难、最需要坚持的时刻,“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思想正好给了我们新的启发。
在这里“格物致知”里的“物”指的是我们医院的发展。全院员工都很关心医院的发展,我们要集中全院员工的智慧,探求我们医院发展的正确道路,同时要不断的借鉴其他先进医院发展进步的方法,即“致知”。思考医院发展的问题是医院领导们的本职工作,他们已经初步形成各种改革思路。然而我们每一位员工也不是旁观者,积极建言献策,使领导完善和修正他们对医院改革的思考,同样也是对医院的一种贡献。
有了领导的改革理念,下一步就是践行的问题了。“行”需要技巧和方法,德济医院刚创立,有很多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这就需要包容;
医院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困难不断,这就需要我们不拘一格,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共克难关;
医院要想早点打出品牌,这就需要保持特色;
医院要想发展的更快、更稳、更好,就需要借鉴其他先行医院的经验,减少犯错,少走弯路。医院的改革大方向是对的,这也会增强我们信念,笃行我们的理念。
总之,“知行合一”对于我们医院的启发意义可以概括成一句话,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就是不断地改进和不懈的坚持!
内科陈强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推荐访问:功夫 知行合一 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