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谈新课标下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教学

时间:2022-08-15 11:00:1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新课标下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教学,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谈新课标下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教学

谈新课标下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4篇

谈新课标下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篇1

新课标下谈数学课堂中《几何画板》的重要作用

摘要: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是非常重要,高中数学新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几何画板是一种最适合数学教学与学习的软件工具。利用几何画板,可以给学生一个“操作数学”的过程、一次“实验数学”的机会、开展“动态数学”的活动,从而可实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新课标 自主学习 探究活动 几何画板 做数学 实验数学 数学能力

在新课程的十大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显得非常重要。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几何画板是一种最适合数学教学与学习的软件工具。利用几何画板,可以给学生一个“操作数学”的过程、一次“实验数学”的机会、开展“动态数学”的活动,从而可实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下面,本人就利用《几何画板》让给学生操作数学和实验数学方面谈谈几何画板在新课标下的主要作用。

一、新课标下,数形结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家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几何画板》为”数形结合”创造了一条便捷的通道,它不仅对几何模型的绘制提供信息,同时,可以解决学生难以绘制图形的困难,而且提供了图形”变换”的动感,丰富多彩的”动画”模型,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使学生从画面中去寻求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依据,并从画面中去认清问题的本质。在引入《几何画板》之后,可以测量各种数值以及进行各种函数运算,在图形的变化过程中,数量变化特征也可以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谈新课标下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篇2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作者:谢华

作者机构:四川乐山沫若中学,四川,乐山,614000

来源: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ISSN:2095-5642

年:2005

卷:021

期:0z2

页码:145

页数:1

中图分类:G4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教学设计;数学课堂;新课;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设想;教学行为;系统规划;教师

摘要: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系统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形成的教学设想。具体地说教学设计要解决三个问题:

谈新课标下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篇3

新课标下的创新性数学课堂教学
北信附中陈辉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可发展的人。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教学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构建创新的课堂教学。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向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例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下面的例子
直线y3xm与抛物线yx2相交于A,B两点,,求直线AB的方程
你能对直线补充一个恰当的条件,使直线方程得以确定吗?此题一出示,学生的思维会很活跃补充上的条件也形形色色如:(1)AB10(2)OAOB(3)线段AB被y轴平分(4)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最短
学生实实在在地进入了自主的状态。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谈新课标下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篇4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内容摘要]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
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生生互动并且有促进作用的一种学习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平台,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字词]创设实施提供“老师我的想法是„„”、“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现在的课堂犹如成了孩子们的天堂。当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吹响,改革的浪潮一浪接一浪,新的观念、新的教材、新的教法,带来的是课堂新的气象。在课改的推动下:课堂不再是以单纯输入知识为主和学生围绕老师的问题转的方式。作为新课改的一员,我也随着改革的浪潮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经过努力我的课堂教学终于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变得主动了,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更是得到听课老师们的欣赏„„下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就其广义来理解,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
从狭义来认识,则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1、利用生活导语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针对这一重要性,我认为利用学生身边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教学情境来导入新课,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以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时,我首先板书课题,然后开门见山地指着课题问学生:“你们认为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比’和体育当中的‘几比几’意义相同吗?请发表你们的看法。”又例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时,出示一幅学生图画作品,说:“上个星期咱们学校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同学们大显身手,画了好多好作品,老师从中挑了一份,想把它装饰一下,挂在咱们课室里,谁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刹那间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时学生的交流虽不全面,且有些凌乱,但很丰富。在聆听的同时我捕捉学生提出的与教学相关的信息,一连问了几个“你想知道吗?”让学生的学习激情高涨,对新知的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地转入了新课的学习。2、利用故事情节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对多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故事情节的创设就是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调动学生视听觉等尽可能多的感官去建构和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教学时,我在突破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前,以老猴分西瓜的故事情节展现教学情境:从前有一只猴妈妈想把一个大西瓜分给她的孩子们吃。老大分到了这个西瓜的,老二分到了这个西瓜的。老三分到了这个西瓜的。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一位大象伯伯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同学们:“你知道,大象伯伯为什么会笑吗?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不知不觉,同学们在故事情节中大声地探讨起来,通过讨论得出: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而且更能提升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情境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努力营造不同的课堂教学环境,

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生生互动并且有促进作用的一种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能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激发其思维的碰撞,对问题的认知印象更深刻,从而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在开放性问题中实施小组合作。
在开放性问题中实施小组合作,是学生思想火花碰发的源泉。例如,我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整理和复习”正、反比例的应用例题:果园里有梨树和苹果树一共84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梨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我分好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出示例题,并展现下列表格:想想: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此题?种类解题方法12„…
然后,我对大家说:“今天请大家当小老师,用我们所学的方法来做这题,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最新颖、有创造性。”学生们马上在小组内思考、讨论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不久学生们就举起手来,第一种解法:根据“梨树棵数+苹果树棵数=梨树和苹果树的总棵数”用“方程”知识解。设苹果树有x棵,则梨树有X棵,列方程为X+X=84。第二种解法:根据己知条件“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也就是梨树和苹果树的棵数比是3:4,因此可以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3+4=7,梨树占总棵数的,梨树棵数84×=36(棵);
苹果树占总棵树的,苹果棵数84×=48(棵)。第三种解法:根据己知条件“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也就是梨树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3:7,或苹果树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4:7,所以还可以运用“正比例知识”方法解。设梨树有x棵,则3:7=X:84或设苹果树为x棵,则4:7=X:84。第四种解法可以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把总棵树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4=7份,用84÷7=12(棵),求出每一份的棵数,而梨树占3份,所以用12×3=36(棵),苹果树占4份,所以用12×4=48(棵)„„学生们的开放性思维顿时在课室里爆发出来,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
在实验操作过程当中实施小组合作是提高实验效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步骤一、分组,一般以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
步骤二、分工,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充当汇报员,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充当操作员,字迹工整、书写认真的充当记录员;
最后一个充当检查员;
步骤三、实验;
步骤四、汇报实验结果;
步骤五、总结得出结论。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这一课时,课前先以四人为单位分好组,每组安排一个小组长,每组内准备三个大小不一样的圆,每组由小组长对组内成员按其特长分好工,实验前借助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动画给学生介绍测量圆周长的几种方法,并出示实验表格,如下:直径长度周长长度周长与直径的商圆①圆②圆③
然后小组内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当中,我也对个别小组进行适当的指导。操作完毕,再由各组汇报员汇报组内实验结果,通过各小组汇报的结果加

以总结,学生们很快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这一规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可以说合作促进了互动,互动升华了兴趣,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提供自主探索的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平台,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1、营造生活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平台。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数学。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我认为必须给学生营造一种自主探索的生活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生活化的氛围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专用名称百分率的计算》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专用名称的百分率,我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自主探索的生活空间平台:某毛织公司要招聘一名技术工人,进入决赛的有2个人。下表是他们的决赛成绩:姓名纺织毛衣总件数合格件数张明10093王民8076
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你准备录用谁?为什么?
“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这一生活问题的提出富有挑战性,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投入到这一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们的自主探索,终于明白:光看数据是比不出谁胜谁负,必须通过比较合格件数占纺织毛衣总件数的百分之几的大小,谁高就录用谁。接下来我马上指出:“合格件数占总件数的百分之几,这个百分之几我们给它一个专用名称,叫做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率是百分率中的一种,如何求专用名称的百分率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专用名称百分率的计算。”
这种教学方式的呈现较好地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和“自主探索”两大方面,将学习活动置于生活问题当中,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的生活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生活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2、以“旧”带“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迁移平台。学习不应该简单的看成让学习者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是应让学习者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而新知识的产生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必须给学生提供一种以“旧”带“新”的自主探索的迁移平台。例如,我在教学《稍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这一课时,五年级1班分成3组投篮,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球,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球,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球,问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此题由于条件太多,学生思考起来不知从何处下手找“总数量”和“总份数”。
为了使学生们弄清此类型题的解题规律,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以“旧”带“新”的自主探索的迁移平台:
A、五年级1班分3组投篮,共投中了21个球,问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B、五年级1班有42人投篮,共投中了21个球,问平均每人投中多个?
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旧知识,于是我在学生们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让其寻找与“新”知识有关的规律,在学生们的充分参与下得出:找平均数应用题中的“总数量”和“总份数”关键在抓问题,找出问题中提到的“多少”后面的单位名称所代表的数量作总数量和“每”字后面的单位名称所代表的数量作总份数,然后根据这两个单位名称所代表的数量写出数量关系式,即:

总××(总数量)÷总××(总份数)=平均数举例: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
数量关系式:总个数÷总组数=平均数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数量关系式:总个数÷总人数=平均数
通过创设这样的平台,学生们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出“新”知识的解题方法,而原有的知识又得到了巩固和延伸,这样学生的旧知识同新知识一起构成了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网。我相信学生们今后不管碰到多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都会用此方法去分析总数量和总份数。
3、表扬与鼓励,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动力平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上要使学生们自主探索知识,做为教师的我们还必须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的动力平台,那就是表扬与鼓励。在课堂上提问,我喜欢用这样的语言,如:“谁愿意来试一试?”“真聪明!”“说得真棒!你还有其他想法吗?”“再想想,能不能说得更完整些?”“需要老师帮忙吗?”“你回答的真好,谢谢你!”„„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努力做到:回答正确流利、声音宏亮的给予真诚的掌声鼓励,并竖起我的大拇指;
回答不完整的允许再答;
有不同意见的鼓励其争论或讨论;
老师错了欢迎学生提出意见,并及时加以纠正,让学生们在宽容、理解、和谐的氛围里,不必担心失败与错误,自由地在知识海洋里探险,尽情地展现个性风采,以愉悦的心情、积极的态度自主探索知识。其次在我的课堂教学中能积极采用“无错原则”允许学生们在求知过程中犯错,因为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在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允许的,对学生回答错误的,我从来不急于评价,而是重在帮助学生弄清存在问题的原因,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学生的成功源于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与鼓励能让学生更大胆,更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为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供原动力。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教材大纲,努力做到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发展个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理想的天堂,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才会成功。
作者:李菊
参考文献:《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4月出版

推荐访问:课外 实践活动 新课标 谈新课标下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教学 谈新课标下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 数学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