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2023(3篇)

时间:2023-05-03 10:50:07 浏览量:

篇一: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

  

  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心得体会1000字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够发达,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运输工具无法达到达到长途运输的迅捷性和安全性要求,商品交换的内容和范围极其有限,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不发达,还存在真正意义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也没有形成。到14-15世纪,围绕地中海进行东西方贸易发展起来,但商品交换只限于那些具有资源优越或生产成本差别很大的少数商品,贸易的地理位置范围也十分有限,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带有很强的区域性,也还没有形成把各国经济链接在一起的世界经济。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界经济财逐步开始形成。

  通过学习这一门课程,我知道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脱离与其他国家交往而独立存在,通过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国家之间建立了经济关系,其中包括企业、个人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效率在不断增长,但这种效率增长产生的“红利”却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着不公正、不全理、不公平的分配。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在全球内的两极分化是并行的,并且是严重对立的。在现实中,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世界经济格局的急剧变化更加突出了国家的安全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突飞猛进,每一个国家都很清楚经济全球化对本国经济的重要影响。特别是战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形成,若一个国家

  并不能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他将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个人,都应该好好地去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去观察世界,认真去思考。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使得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等贸易区域的出现。同时,使得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实行开放以经济政策。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殊途同归、互动发展的关系。这对于每一个贸易区的成员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臵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

  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篇二: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

  

  复苏的世界经济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情况及趋势

  随着今年第1季度的结束,去年的特别是恐怖袭击美国经济之后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算是“贴身擦过了”。4月中下旬以来,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纷纷调高了对今明两年美国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例如:

  4月18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XX年世界经济增长%,比它20XX年12月预测的%调高了4个百分点,20XX年可望达到%;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分别为%(比它去年12月的预测上调了个百分点)和%,将再度成为世界经济的”motor”(发动机)。

  4月25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劳伦斯.克莱因领军、由60个国家的250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专家组指出,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到来得比人们预期的要快,来自欧洲和亚洲的数据也显示出复苏的事实或先兆,但发展中国家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从复苏中受益;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由去年的%提高到%,明年达到3%;复苏受许多国家低利率、税收措施、个人消费和消费者信心提高所推动,这些因素是复苏的“点火器”,但还不足以保持复苏的持续性和力度。

  据此及据其它相关统计,对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趋势似可作出如下研判:

  1.美国经济复苏来得比人们预期的要早、要强劲,促复苏为持续增长的关键是振兴投资

  美国经济在20XX年恐怖袭击后“跳水”(第3季度GDP下降%),拖累全球3/4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速锐减;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双创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纪录,分别为%和1%;国外直接投资也由20XX年万亿美元减少到7600亿美元。第4季度美国经济出现有力反弹,增长%。今年第1季度美国GDP增长按年率计算高达%,大大超过了经济学家们的预期。低通胀态势将继续保持,今年第1季度美国通胀率仅%。美联储认为,近期尚看不到通胀加速的迹象,因此无须调高自去年12月定下的%的利率水平(40年来的最低利率)。

  这表明,美国经济20XX年第3季度%的负增长,与以前发生过的历次衰退相比,是时间最短、裂度最轻的一次。问题是美国经济复苏的下一步,是V型,W型,还是什么其他型?多数经济机构认为,%的数字不是现实反映,美国经济可能再一次出现下滑。例如,金融市场的信息就不令人鼓舞,道·琼斯指数自2月份以来又跌到10000点以下,美元也值有所贬。此外,与新经济的佳期相比,目前%的失业率偏高,近期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到夏季可能突破6%关线;第1季度的高增长首先来自库存调整,贡献率为%,其次是私人消费增长,贡献率为%。目前库存调整余地缩小,股市下挫和中东局势紧张使消费者信心减弱。保持和发展复苏的关键是新投资,但它至今尚未启动。因此,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IIE)的国民经济学家卡特琳·曼说她“不相信如此之高的增长能够继续,但也不相信出现Duoble-Dip(上岸后再跳水)”,这也是多数经济学家的看法。今年第1季度%的增长率将逐渐回落到%,下半年会出现新投资。布什总统在继续要求国会支持他持续减税的计划,以促进短期的复苏成为持续的增长。

  考虑到”恐怖袭击及随后的阿富汗打恐行动,以及安然、凯马特、环球电信等大公司会计审计丑闻等冲击性因素,美国经济能在较短时间里实现较强劲的复苏,说明经过10年新经济发展,美国经济的抗震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包括货币财政政策的迅速反应能力和调节效应)已大大增强。

  2.欧盟经济复苏迟缓乏力,短期内难以摆脱低速增长状态,机制和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据欧盟统计局今年3月12日公布的统计数字,欧元区12国去年经济增长仅为%,第4季度还下降了%,今年第1季度起色不大,在%-%之间。IMF预测欧盟15国今年经济增长与去年持平,20XX年加速到%。15个成员国中,英国情况较好(这将增强英国继续留在欧元区外的信念),据英国国家统计局3月27日公布的数字,20XX年以%的实际增长率远居欧元区12国平均%的增长率之上。但受世界经济减速和英镑汇率偏高之累,占经济产出1/5的制造业景气不佳,20XX年第2季度末陷入衰退。英国官方统计显示,今年1、2月份有所复苏,增长%和%,预计今年GDP增长率为2%,基本与去年持平。

  其他4个大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占欧元区12国经济总量的80%。曾为欧盟经济“火车头”的德国现已降格为“班里的差生”,增长乏力、失业攀高、预算失控、破产增多。IMF指出,德国经济复苏的当务之急是有效控制财政赤字上升的趋势,回到欧元区稳定条约规定的基准值(不超过GDP的3%)以下,以提升人们的经济信心和保持低利率水平。如果今明两年德国预算赤字率(占当年GDP比率)保持在%和%,两年的经济增长率相应为%和%。德国政府预期今年经济增长率为%。法国经济今年上半年增长%(法国全国统计与经济研究所3月29日的形势分析预测),政府预测全年经济增长%-%。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将在缓慢复苏后进入低速增长。

  IT领欧盟之先的两小国爱尔兰和芬兰,因该产业在去年全球经济减速中受累最深而剧烈波动,前者GDP增长率从20XX年%降到20XX年的%,后者从%跌到%,今年可望随全球IT产业回暖而缓缓复苏。

  从中长期看,欧盟经济必须通过机制与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振兴投资,特别是与技术创新关系最紧密的风险投资,劳动力市场等经济政策也必须进行有深度和力度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集聚和积累发展后劲。但是,15个成员国的统一市场和12个成员国的统一货币,运营和调控难度较大、成本较高,首脑峰会-欧盟委员会-成员国政府的行政层次和规制结构,以及成员国经济政策协调,程序繁琐复杂,照顾各方利益的妥协不能不减弱政策与调控的力度。因此,欧盟正在启动宪制改革的大战略和大行动,这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欧元成长为能与美元并立的世界货币,也要走过漫长的道路、经历曲折的过程。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欧盟经济只能保持低速增长和区域内相对稳定的态势,并表现为先于美国经济衰退而衰退,后于美国经济复苏而复苏。

  3.日本经济陷在近10年来的第3次衰退中难以自拔,制造业向周边国家转移生产基地不可逆转

  IMF预计今年日本经济经济继续萎缩%,明年可有%的微弱增长。日本经济摆脱长期低迷的根本出路在改革。IMF指出,日本如果不能立即着手迫在眉睫的结构改革,首先是银行部门的改革,其经济增长将“看不到隧道尽头的亮光”。日本银行也指出“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及防范通货紧缩情势恶化,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同时结构改革也应齐头并进,以解决银行坏账的问题”。目前,日本银行的坏账总额高达43万亿日元(换算为3230亿美元),1500万人(占日本人口总数近12%)欠消费信贷公司的帐,其中150万-200万人处于濒临无力偿还的边缘,个人破产创纪录,每天有人自杀,或离家出走从此失踪。问题在于日本结构改革只是旧调重弹,寄希望于诱导日元大幅贬值刺激经济复苏缺乏有力度根本性改革行动。以至于人们怀疑其是否真正有改革的决心,小泉内阁2月27日宣布一项反通货紧缩计划时就说,“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没有即刻解救的良方”。但日本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技术、居发达国家前列的人均GDP和研发投入、居世界第一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这些是日本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日本战后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已跟不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洪水般货物出口导致的出口生产能力过剩,也必须寻求出路,立足于保持和拉大对周边国家制造技术差距的亚洲“雁阵”也被打破打乱。因此,越来越多的日本中坚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运营目标,自主向亚洲周边国家转移生产基地的趋势不可逆转。

  4.东亚经济将逐步从美国经济复苏中重返增长通道,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推进次区域经济一体化

  东亚长期以来实行出口主导型发展战略,经济增长的出口依存度高,而且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短短几年里,形成了对美出口IT产品的地区

  性和产品性结构依赖。如新加坡、韩国和台湾等亚洲经济体在金融危机后的迅速复苏和再次衰退都同美国经济的涨落脉动息息相关。这一结构特点和发展态势,短期内尚难改变。因此,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全球IT产业回暖,将有助于改善这些经济体经济复苏的外部环境,从而今年的增长可望好于去年。其中,韩国经济复苏要更强一些,据韩国中央银行4月15日的预测,今年其经济增长达到%,大大高于其去年12月%的预测。从中长期的发展看,积极推进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如10+3和10+1),以构筑东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平台与通道。

  5.国内政治局势失稳和沉重的国际债务,是拉美经济的两大拖累

  拉美经济发展固然受美国经济的影响,但根本拖累因素是国内政治局势失稳和沉重的国际债务。巴西、阿根廷、智利三个拉美大国的国际债务占全球70%,一旦债务到期而失去偿还能力,就会发生外资抽走、居民挤兑的货币危机,进而造成政局动荡和社会危机。此外,美国的态度举足轻重,美国和IMF在阿根廷和墨西哥货币危机处理上不同节奏和措施,就足以说明。IMF对因货币危机导致经济与社会危机的阿根廷表示极大的忧虑,今年预计还要萎缩10%-15%。

  6.内需支撑型大国经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三个亮点

  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是世界三个内需支撑型大国经济,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这与强调外资外贸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并不矛盾,也不否认经济增长还受到全球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景气的明显影响。但国内市场大、内需旺,即使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仍能保持外资的吸引力和一定规模的进出口。在20XX年全球3/4的国家和地区经济衰退的形势下,这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各有特色,并分别实现了%、%和%的增长,成为全球经济的三个亮点,今年将保持较高增长的势头。

  二、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因素与特点分析

  1.当前世界经济的景气复苏趋势受国际油价的制约,油价涨落受制于中东局势

  IMF指出,以每桶(159公升)23美元为基准油价,今年全年油价若长期高于这个基准5美元,那么世界经济增长将萎缩%。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国众参两院银行联合委员会上也指出,油价上扬可能严重抑制占到美国经济3/4的消费支出,1月中旬以来的油价上涨已经吞噬了家庭支出的购买力,美国经济对目前的油价水平尚能勉强承受,如果长时间地继续上涨后果堪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历次经济衰退都始于油价上涨。在世界重要油库的中东,巴以“以暴还暴”的冲突愈演愈烈,成为高悬在世界经济景气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伊拉克从4月8日起暂停一个月石油出口,并呼吁阿拉伯产油国再次使用

  “石油武器”。如果局势不能趋向缓和而走向全面对抗,油价飙升将不可避免,世界经济的复苏趋势将被打断。

  2.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走向既取决于短期的行情性因素,更取决于长期的结构性因素

  美国这次的经济衰退不同以往,出现一系列非常规现象或不确定性因素。其中,短期性现象如可支配收入下降而个人消费支出上升,这里有低利率和低通胀因素的作用。但是,可支配收入的“透支”消费既不可能过度,也难以长期持续。长期性结构因素如劳动生产率和公司销售额上升,但公司盈利状况恶化、利润率下降,导致取消或减少投资计划,待别是与技术创新关系最为密切的风险投资锐减。这只能解读为,以IT技术产业化为先导的美国新经济经过持续10年高涨已越过技术创新高峰期,社会平均利润率已经形成,投资边际效应开始递减,竞争从以高投资、高频率技术创新为主转入以优化组织、革新管理、降低成本为主的阶段。构筑竞争的新技术平台和增长通道需要高先期投入和较长的时间。美国IT技术平台和快速增长通道的构筑就经历了从里根、老布什到克林顿三届政府20多年的努力。在新的技术平台和增长通道未构成之前,美国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反应力和有效性,以及和居民的经济信心和心理预期。

  如果再作深远的分析,美国经济的高投资、高增长和高消费,长期依靠外部世界的资本和资源支撑,其必要条件是强势美元。实际上,美国“三高”,世界“买单”。例如,美国经济高增长与高贸易逆差和高经常项目逆差并存,必要条件之一,是年均高达20XX多亿美元的国外直接投资流入,4500亿美元金融资产(占全球5万亿美元净储蓄8%以上)的外国政府和个人购买与持有。一旦失去这个必要条件,支撑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支柱就会崩塌。因此,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打恐,深层次的经济动因是保护美国攫取世界资源的安全和维护世界对强势美元的信心。当然,也不应否定美国“三高”经济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出口市场、技术引进源等经济发展的外部必要条件。

  3.经济全球化发展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调整的矛盾,是制约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和持续增长的根本

  经济全球化大大提高了世界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但全球化利益的分配既不平衡、更不合理。发达国家不仅不愿调整由其主导的现行国际经贸“游戏规则”,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甚至连这样的秩序也不愿恪守,或以合法借口(反倾销、绿色壁垒和保障条款等)加以扭曲。最新的案例是美国宣布实施其贸法“201条款”,导致了一场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钢铁贸易争端”,最终结果远未明朗。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调整之后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世

  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一个表现,也是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制度性制约。因此,从根本上说,建立一个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经济相对平衡的增长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目标。

  三、我国的应对策略思路

  当今的世界经济,除经济全球化之外,还有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民族主义,是三大潮流。美国是三大潮流的“弄潮儿”,欧盟的突出优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在哪里?特别是比较优势在哪里?发展中国家要避免被全球化潮流冲向“边缘化”,积蓄、集聚和发挥积极经济民族主义的比较优势,勇于和智于搏击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潮流。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互惠互利、谋求“共赢”的全方位开放政策,加入WTO和启动建立10+1(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谈判,积极主动搏击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努力在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驾驭可确定的方位和空间,”jest-time”(恰值其时)地应变和调整,这无疑是继续保持稳定和较快的经济发展态势、加快经济崛起的一项外部必要条件。但必要条件特别是外部必要条件不等于发展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的营造在于自身制度与机制的创新。入世为我国体制改革注入了外部压力,这也是我国先易后难、渐进改革进入有时限(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适应入世的过渡期仅有3-6年)规定的攻坚性制度创新的动力。目前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体制平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技术通道,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构筑的,至今经历了20多年。但它还不完全适应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因此,要以人世为契机,再经过15-20年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使之构建得更加坚实、宽广和通畅,更加国际化和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轨道相接。对此,我们必须充满信心,不为一时挑战的严峻性和发展的波动性动摇信心而贻误时机。

  【参考文献】

  1.德国:《商报》(:s://

  sb)20XX年4月下旬以来的相关数据与报道。

  2.德国:《经济周刊》(Wirtschaftswoche)20XX年4月的相关数据与报道。

  3.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D):《20XX世界投资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20XX年版。

篇三: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

  

  2023经济全球化1500字论文

  3篇

  2023抗击疫情论文

  经济全球化1500字论文一篇

  全球化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过程。全球化的根底是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化的动力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革命,这为全球化提供物质手段;二是生产关系和制度,资本为了获取更大、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和扩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浪潮,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提供了哪些机遇,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综合起来说,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开展的双重效应就是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搞好了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开展,搞不好那么会遭到挫折和损害。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作为一个开展中的大国,我们的经济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开展之后正在积极地走向世界。我们不断扩大开放,开展同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并通过这种开放的联系成功地促进了自己的开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应该说首先是利于我们,是我们能够有更多时机吸取国外经济及开展的好的经验和成果,引进和利用技术、资金等国际资源,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素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的,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种种压力和风险;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实力差距很大的全球竞争,同时还要面对同兴旺国家所主导的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包括各种不公平乃至苛刻的条件和限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利后果。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历史机遇,也丧失过某些机遇。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

  从80年代兴起的全球化浪潮为中国复兴带来了机遇,中国应抓住这次机遇,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求同存异,克服困难的原那么,主动、健康有序地参与和融入全球经济大潮之中,自觉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迅速开展经济,摆脱贫穷落后状态,最终实现现代化。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我国底子薄,人口多,科技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开展经济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而关起门来搞建设只会越搞越穷。邓小平说: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成功的,中国的开展离不开世界。

  我国要使经济迅速开展起来,必须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事实上,在对外开放政策的作用下,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质量显著提高,对外经贸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八五

  期间,我国共吸收外商投资1845亿美元,预计

  九五

  期间会到达2300亿美元。

  八五

  期间,货物满意额由2808亿美元,增加到3606亿美元。2023年突破了4000亿美元。

  (二)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改革攻坚阶段棘手问题的解决。

  改革既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又要与国际接轨,遵守国际规那么和惯例。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从解决原有经济体制僵化封闭的弊端入手的,经过放权让利、全面改革、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等几个阶段后,现在进入了解决棘手问题的攻坚阶段,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探索和开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改革政府管理机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粮

  食流通体制、住房制度、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许多做法与国际规那么和惯例有很大出入,达不到国际要求的水平,所以一些兴旺国家以此为借口对我国的贸易加以封锁和限制。参与经济全球化就要按世界市场经济的规那么办事,遵守国际规那么、惯例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的贸易关系,从国际规那么的遵守中获得利益。因此,在改革的攻坚阶段,一定要解决改革中积攒下来的棘手问题。

  另外,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外在压力,也会变成改革的内在动力,因为这种压力有助于我们实现政企分开,机构精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经济全球化对于深化改革,完成改革攻坚阶段的任务是个良好的机遇。

  (三)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较长时间以来,我国作为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处于相对封闭和较为落后的状况。产品市场主要依托国内,也可称之为以国家为主体的自给自足经济。经济全球化必然打破我国经济的自我封闭,促使其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之中,其进出口贸易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快速增长的国际贸易也给我国获得了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更大经济空间。

  我国应不失时机地实施对外开放和对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尽可能多地分享经济全球化扩大的投资和商品市场。同时只要兴旺国家不为维护其自身利益而采取保护主义的强硬政策,不对贸易自由设置阻碍,只要能够建立起资本流动的合理规定──保护生产性投资,预防如投机之类的负面影响,那么,经济全球化完全有可能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除了有赖于国内经济体制的转变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竞争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此外,在贸易保护的条件下,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可以享受到许多来自政府政策上的优惠,实际上进行的是不平等竞争,使国内企业对提高自身素质缺乏紧迫感。加之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作用,企业的设立、经营和产出往往不根据市场的需要,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经营粗放,集约化程度不高。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相互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必然带来国外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效劳大量涌入,从而对我国国内同类商品和效劳行业带来冲击。为了把这种冲击减至最低程度,政府、行业和企业都要抓紧时间,做好充分准备,利用世贸组织允许的过渡期,实现结构优化和素质提高。

  (四)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能够学习兴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搞市场经济,我们还缺乏经验,这就要通过对外开放,在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和接触中,考察和总结各国活生生的实践,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上各种经济体制的优点和缺点,各种市场经济模式的利弊得失,从而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可以借鉴和选择的经验。8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体制根底是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从体制上讲,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现代市场经济与传统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不同,它在政府的作用、企业制度、市场规那么、信用制度、贸易方式、国际协调等方面都实施了改造和创新,开展出了几种不同模式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今天,我们已经解除了把方案经济和市场经济等同于社会制度的思想束缚,认识到了方案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我们应当向搞了几百年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和借鉴有用的知识和经验,汲取别国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但是我们不允许也没有必要从传统

  的市场经济开始,沿着西方资本主义老路慢慢地开展到现代文明、有序的市场经济。

  此外,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提高国际地位,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等都有很大开展,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也在不断增强。但是,综合看来,中国并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名列世界前八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属于开展中国家之列;中国对国际社会、世界问题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国际影响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世界经济事务中,中国现在已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所以对国际经济事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从而也不断地增加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推进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开展带来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产业的开展带来了威胁。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贸易和投资不断自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想在一国范围内保持我国经济的自给自足已经不可能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世界经济的普遍联系之中。我国的原材料、技术、劳动力和市场的供求状况都有国际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国民经济干预权的削弱正在成为普遍现象。同时,我国在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这种冲击对一些产业来讲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据有关方面分析,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国产品和企业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冲击我国汽车、制药、农业、电信、航空、计算机、金融等七个方面,同时将取消大局部非关税壁垒,形成严峻剧烈的竞争局面。

  其中就汽车行业而言,汽车工业是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主要表现在:

  面:一是国际经济组织的挑战,一是跨国公司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对诸多的贸易、投资等问题,哪个国家也无力单独解决,不得不求助于国际组织。这就使国际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同时也意味着原来主权国家局部经济管理权利的消失或转变。

  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显得至关重要。否那么,国家的经济主权就会受到威胁。跨国公司对我国政策和措施有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躲避,它们经常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大搞投机活动。因此,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受到国际因素的限制和制约,使其作用的发挥要困难得多。我国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开展对国家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要求,及时加以调整。否那么,就会殃及国民经济开展和国家经济平安。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的稳定带来的挑战。

  政治稳定是中国社会开展的关键所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稳定的威胁和挑战加大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为西方的干预主义提供了很多的借口。美国一直奉行干预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美国更以各国利益的相互依存为借口,打着

  人权高于主权

  的旗子干预别国内政。美国的一些政客和学者宣称,在冷战后的世界里,国家内政与国际问题之间的区别一直在减少,推广民主、对付动乱及非人道主义、建立集体平安是美国对外政策目标的三项内容。美国必须帮助那些

  没有能力保护本国少数民族、种族和宗教的政府

  履行其职责。北约就是以民族问题为借口,对南斯拉夫动武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许多民族和宗教问题,还有诸如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等需要处理,如果解决方法失当,就有可能成为西方干预我国内政的借口。

  2.为西方的经济政治化倾向提供了方便。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集团出于对抗

  的需要,为了笼络住盟友,将政治问题经济化,竞相对集团内部的成员实施经济援助。如美国通过马歇尔方案,给欧洲和日本进行大量的援助和贷款,帮助它们恢复和开展经济。苏联也用同样的方法使一些东欧国家与它靠近。冷战结束后,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加剧,经济成为最大的政治。

  开展中国家把经济的开展作为政治成功的标准,兴旺国家把经济问题政治化,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比方,西方国家为了制止波黑战乱,通过安理会对南斯拉夫实施经济禁运;为了消除伊拉克的军事和政治威胁,迟迟不解除对伊的经济制裁。在与中国的关系上,多年来西方更是把经济问题政治化,压迫中国就范。1989年中国发生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了经济制裁。在中国

  复关

  和

  入世

  问题上,西方更是漫天要价,把单纯的贸易问题变成了一个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使这一谈判持续了十多年。

  美国国会把中国正常贸易关系待遇与人权问题挂钩,每年审议一次,就是要把美国的人权观念强加到中国人民的头上。西方一些怀有

  西化

  和

  分化

  图谋的人用经济手段来到达他们的政治目的。中国在这方面必须高度警惕。

  此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的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展越来越具有全球性。西方文化日益明显地呈现出一种霸权化的趋向。西方意识形态正有方案有步骤的侵入我国,一些有害的文化价值观念也随着经济交往的频繁愈来愈多地被输入我国。这些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极其严重地动摇着中国人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如,在理论的层次上,他们宣传

  人权高于主权

  、经济自由化

  、政治多元化

  等等,抵抗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群众文化层次上,他们把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通过各种手段传播进来,消除人们的意志;在民族宗教问题上,他们给分裂主义分子以国际活动空间,授予其

  和平

  奖章,提供先进武器,支持其分裂活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的渗透和反渗透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在各种领域和渠道上表现和展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将始终受到来自西方的威胁和挑战。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经济的开展策略。

  应从总体上明确,我国对外开放的方针不能也不应有任何的动摇。邓小平同志曾一再强调指出: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开展离不开世界。

  要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开展,就必须继续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浪潮到来之际,我们决不能采取消极退缩的做法,而必须以积极进取的态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因此,在这里,我们的策略关注点也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公务员之家

  (一)大力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开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信息网络化是当今全球化四大潮头之一,也是全球化形成的重要动力。全球体系得以形成的现代科学根底是微电子学的迅速开展以及由此而推动的信息工业的蓬勃兴起,微电子计算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光导纤维通讯技术的运用,将使世界进入一个信息革命时代。

  今天,以无线电话、电视、电脑、人造卫星等现代信息手段为主体的传播网络,已使全球结合成一个紧密的信息整体。这种信息传播、处理的共时性,不仅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通讯化、计算机化和自动控制化的进程,而且也大大缩短了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使人类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活动范围和创造能力。根据有关资料,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每年以高达162%的年增长率递增,几乎可以说已在全球普及。如今,国际互联网络已扩大到155个国家和地区,它使几万亿美元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业务片刻之间就能在国际间完成,这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开展,而且加速了经济全球化高潮的到来。正是因为信息

  化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我国在

  十五

  方案中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并提出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开展。

  事实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也是我们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对策。我们必须以积极、务实和奋进的态度,把握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和信息化给我国带来的难得机遇。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深刻影响,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人类文明进程以及世界各国竞相开展的态势,已不允许我们再次与机遇失之交臂。我们必须正视挑战,形成共识,整合力量,统一行动,努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我们别无选择,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与未来的重大抉择。

  (二)加强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和快速融入国际市场。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对外开放的体制环境发生变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政策性开放变为体制性开放。市场经济体制是全球资源配置的根本机制,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根底,市场经济规那么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各国必须遵守的规那么。经济全球化的开展进程,使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变得越来越快,对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深刻而频繁。适时开放市场,只有市场开放了,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局部,但中国是开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开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同时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那么,因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规那么并参与规那么的制定。还须开展资本市场。任何一个想要让企业家大展宏图的国家,都必须开展其资本市场。

  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局部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方面,我国作为开展中国家竞争力还处在劣

  势,因此在准入领域和准入时间上一定要与国家的长远开展相适应。中国经济开展这么快,中国企业是做了很大奉献的。努力搞好国计民生的国有大型企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国有企业机制转化和结构调整中暴露出来的棘手问题,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我们要把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认真地进行案例研究,上升到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专家学者要深入到企业里,总结中国企业的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

  这些应是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应具有的条件。

  (三)努力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和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

  我国是一个开展中国家,与兴旺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在面向未来的国际竞争中,面对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必席卷世界各国的开展趋势,我们必须强化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以及知难而进的顽强斗志,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应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尽快建立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

  同时,我国还应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包括贸易依存度和投资开放度,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为微观经济主体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宏观环境。拥有标准占领技术高点,现在我们造成财富差距主要的原因是知识差距,就是由于我们现在没有自主创新和自己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少,技术依存度有50%是依靠我们自己国家,50%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知识包括标准、品牌,也包括技术、专利等等,这些东西的价值是很难用实物跟它比拟的。比方说标准,谁拥有了标准,谁就可以说占领了技术的高点。

  因此,在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方面,我们必须实行社会塑造与自我强化双管齐下,使我国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得到真正的开发;在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方面,我们必须着力于创造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知识的创新两个层面,真正激发蕴藏在我国广阔人民群众中的创造潜能,使创新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我国兴旺兴旺和可持续开展的不竭动力。与此同时,我国应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法制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五大确立了

  依法治国

  的根本方略,几年来,我们在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建设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是一项长期任务,根本的还必须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入手,建立实行民主和法治所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机制、规那么和形式。我们应该努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开展,使它在二十一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从总体上看,我们的经济开展战略应注意将以下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我们固然要借助于全球化而更好地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尽可能地吸收国外的先进成果,力求实现某种程度的跨越式

  的开展;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增强经济开展的坚韧性上下功夫,要认识到我们得要面对的压力和冲击力会是很大的,只有依靠坚韧的努力,才能站稳脚跟,才能以此为根底而寻求开展,寻求

  跨越

  。这两个方面应该是一致的和统一的。

  21世纪,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将会更加剧烈,与国际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还很脆弱;在信息技术领域,我国的优势有限,信息化整体水平还很低;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我国也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正视差距,直面困难,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从差距和困难中找到开展的潜力、开展的动力。

  经济全球化1500字论文二篇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我们的对策胡代光

  宏观经济研究和我们的对策》2023年第7期一、经济全球化正负面双重影响经济全球化内在地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这是客观事实。

  就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而言,最重要的可概括为:

  1、经济全球化由于信息技术使空间距离极大地缩短,几乎在产地之间

  天然的竞争界限的地理距离已失去了意义,于是世界各地彼此都是潜在的竞争者,相互争夺正在变得短缺的资本投资和相应的劳动岗位,后两者通过纳税使民族国家和社会福利国家的政策得以实现。

  即是,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

  2、现代信息的通信技术以及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有助于人们消除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

  在跨国的生产网络方面,时间的全球化正在形成。

  时间竞争

  对能否通过卫星通讯可以即时了解全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从因特网上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和珍贵的知识,因此,商品、效劳、资金、思想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自由、快捷,这就给各国人民带来很大益处

  3、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4、全球化为千百万人开辟了出乎意料的生活机遇,包括从前的所谓开展中国家在内。

  世界各国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拥有像今天这么多的选择时机。

  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这就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时机。

  然而,尽管全球化意味着竞争两个字写得很大,似乎竞争是能够造福于世界共同体所有国家的惟一价值,但事实胜于雄辩,过度竞争却无法对于以下最重要问题作出答复(这些问题如未解决,那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1、在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不平衡,以及世界广阔地区的两极分化。

  大量资料已揭示: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1980年为39倍,世界最富有国家和最贫穷国家的人均收入比例,1997年约为727:1。

  在过去10年中,世界最贫穷的5个国家的收入占全球收入比例从2.3%降至1.4%。

  世界最富有的3个家族的财富总和比最不兴旺6亿人口的年收入还要多。

  现在世界上的485个亿万富翁控制着世界一半的财富。

  占世界人口总数20%的兴旺国家,拥有世界财富的80-90%,而占世界总数80%的开展中国家,那么只拥有世界财富的10-20%。

  2、对于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对土地的侵蚀、动植物物种的灭绝、海洋与河流的污染等。

  其中兴旺国家的跨国公司把污染产业生产活动和污染技术利用转移到开展中

  国家,以便压低工资并迫使劳动者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实。

  3、权力集中在几乎不受任何监督控制的少数几个经济单位的手里,如跨国以及跨地区的公司企业、全球信息通讯网络等。

  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玛丽

  鲁滨逊说,现今,500家跨国公司操纵着全球1/3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有全世界90%的外国直接投资和3/4的全球贸易,12家公司不久将控制全球食品工业。

  因此,她担忧,权力正从政治家手中转向董事会会议室。

  而且,国家权力受到全球和地区机构及其规那么的限制。

  跨国经济网络突破了国界、市场,强大的跨国公司以及代表各种信仰和利益的国际和地区非政府组织都在入侵本来应属一个国家的领地。

  国家的权力被迫缩小,这对于开展中的弱小国家尤其如此。

  4、工会权利将受到全球化的损害。

  2023年5月,国际劳工组织负责人胡安

  索马维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全球化和在剧烈竞争的世界市场的生存原那么

  将对工会和结社自由以及集体谈判的权利产生消极影响。

  全球化正在造成紧张局势和减少劳工的某些权利。

  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流动的高度可能性和生产的国际化,这就大

  大减少了集体谈判的内容和影响。

  由是可见,不是任何价值都能从竞争市场上得到;传统的经济逻辑对于人与生态的假设干方面是置之不理的;所谓的经济理性并不能指挥个人与集体生活的所有领域。

  要知道,自由市场的存在是使投资者赚钱并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而不是为了满足国家需要或社会福利需要。

  二、我们应采取的对策1998年3月,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经济

  全球化

  的问题,经济

  全球化

  是世界经济开展的客观趋势,谁也回避不了,都得参与进去。

  问题的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

  全球化

  趋势,既要看到它的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的不利的一面。

  这对于我们中国这样的开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那么,我们如何参与到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去?

  经济全球化1500字论文三篇

  经济全球化它作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开展趋势,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后半期的各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从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两方面来阐述分析。它既给我们带来好处,也让我们面临风险。

  首先,它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各个国家可以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

  其次,它使得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的整体。各国面对着剧烈国际市场竞争,必须努力改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生产。这一切都会有效的扩大世界的总产出水平。同时,它也有不利的一面。由于兴旺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开展中占有明显的优势,这就使得南北国家的开展不平衡差距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大。这充分暴露出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

  当今的信息革命导致全球化以网络形态跨越各大洲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扩展着。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全球化时代的竞争与合作中,彼此相互依存,它们的经济繁荣、国家生存都日益依赖着这个全球关联的网络。而经济全球化更是全球化整体进程的根底和核心。所谓的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开展要素

  商品、资本、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组合,进而实现优化配置,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全球的建立与标准化的过程。

  一、经济全球化的正负效应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实际上事市场经济规那么在全球的扩展,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机制从来就有它的两面性,利益和风险并存、时机与挑战同在。而经济全球化放大了市场机制的这两个作用,使其产生乘数效应:一方面,以各种经济资源愈益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机制产生利益和时机倍增,利用的好,经济开展可能迅速腾飞;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使得市场机制产生的风险与挑战倍增,全球范围内争夺资源、市场等的竞争更为剧烈。从这个角度讲,经济全球化对所有国家都是利弊并存。

  从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来看。

  首先,它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作为全球经济组成局部的各个国家,可以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大开展、产业的大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大流动,这对于开展中国家弥补国内资本、技术等要素缺口,发挥后发优势,迅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开展十分有利。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投资和技术转让互相促进,不断加快。跨国公司为了延长技术的生命周期,扩大技术效用以及给自己的技术寻找出路,大大加快了技术转让活动。这种加速转让在客观上有利于开展中国家的技术开展,有利于开展中国家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加速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

  此外,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开展,还加快了开展中国家从兴旺国家引进外资的进程,有助于弥补开展中国家资本的缺乏。再有,经济全球化的开展不仅为开展中国家的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时机,而且也有助于弥补开展中国家市场发育的缺乏,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愈来愈突破国家的界限,出现了所谓无边界的企业,从而非常有利于开展中国家引进兴旺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

  其次,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又是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正是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加速开展推进了世dao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反过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展又要求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进一步完善。世界贸易自由化最重要的内容和核心就在于减少和取消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后,首次将效劳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非货物贸易也纳入到多边规那么之中,使扩大多边自由化的领域以及扩大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核心职能。此外,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投资开展的主流,不仅是兴旺国家而且越来越多的开展中国家也积极采取投资自由化措施。一方面大量引进外资,另一方面又积极进行对外投资,从而使世界直接投资额迅速增加,投资活动普及全球,全球性投资的标准框架和规那么也开始形成。

  好时机。随着市场全球化的开展,物流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国人民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消费需要,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那种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所设置的贸易壁垒和防线将会被逐步取消,那种国家垄断或个人垄断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那种以低劣的质量和效劳向消费者漫天要价的情形行将结束。

  最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更深层次的国际分工体系,跨国公司的投资与技术转让活动又把各国的生产经营、销售和研究与开发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此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加深,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政治领域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协商与对话越来越成为当今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手段。各国之间加强信任与合作,约束国际冲突或至少降低冲突的剧烈程度已渐渐成为开展趋势。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开展,这种趋势将会越来越加强。

  从它的负面效应来看主要有四点。

  发生的金融危机,1995年2月巴林银行的倒闭,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4等等,都对世界经济开展造成了巨大的波动和损失。这充分暴露出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更为密切,各国国内经济的稳定将不仅取决于本国国内因素,更大程度上要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随着国际贸易和效劳贸易的不断扩大,其他国家尤其是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状况如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如果本国的经济结构存在某些类似隐患,这些经济波动就不可防止地会在国内出现。即使本国经济不存在问题,也会因为心理因素的作用而使经济发生一定程度的波动。特别是对于开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因为经济全球化就是金融、贸易与投资的全球化,然而由于开展中国家市场发育不够充分,经济结构比拟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而且由于开展中国家立法不全,便于投机;再加上开展中国家执法不严,有法不依,从而给

  国际游资

  留下可乘之机。于是,西方国家的大量游资不时冲击开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造成如同战争般的破坏。

  产要素在各国间的自由流动,从而使市场导向机制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开展中国家所应得到的时机与利益无从保障。因此,目前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所带来的利益是建立在开展中国家经济利益及政治利益遭受损失的根底之上的。

推荐访问: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 复苏 脆弱 经济论文